1.Bawa, K. S.(1957)“Laterite Soils and Their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Division,ASCE,SM4,Paper 1428
2.Fukue, M., Okusa, S., and Nakamura, T.(1986)“Consolidation of Sand-Clay Mixtures.”,Consolidation of Soils, ASTM, pp. 627-641.
3.Higgins, B. (1989) “Muds and Grouts─a case for change”,Ground Engineering
4.Tallard, G. R. (1958) “New Trenching Method Used Synthetic Bio-Polymer”, ASTM STP 1129, PP.87-102
5.Terzaghi, K. (1958)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asumna Dam”, Proceeding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Vol.9,pp.369-393
6. WYO-BEN,INC. (1993), “超泥漿-第二代穩定液”
7.Xanthakos P.P. (1994) “Slurry Walls as Structural Systems”, McGraw-Hill,New York
8.王志雄(1985),「林口台地紅棕土之物理特性」,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9.李光雄 (1993),「地下連續壁之挖掘安全與品質控制」,台灣營建公司
10.林博中(2000),「PMMA╱膨潤土奈米複合材料之製備及其在骨水泥之應用」,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淡水。
11.林耀煌 (1983),「穩定液開挖工法-壁面穩定理論解析之探討」,地工技術第一期,第5-15頁12.林耀煌 (1994),「高層建築基礎開挖施工法與設計實例」,長松出版社
13.洪如江(1967),「台灣北部紅棕土之物理特性」,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14.洪如江等人(1978),「複合土壤工程性質之初步研究」,台大工程學刊,第23期,pp. 1-12。
15.陳俶季、陳石爠(1987),「土壤穩固與鋪面設計之關係」,第二屆大地工程研討會,溪頭。
16.陳學仕(2002),「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化工科技與商情,第32期,第29–32頁。17.陳慧珊 (1999),「利用廢棄牡蠣殼改良林口紅土之工程性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基隆。
18.陳興中 (1995),「超泥漿穩定液對砂質開挖壁面之穩定效果」,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基隆。
19.楊長義、陳建伸、黃榮鑫(2004),「奈米級納蒙脫土阻水性之試驗」,岩盤工程研討會論文集,淡水。
20.楊健西、范學苑、陳盛志 (1993),「高分子聚合物穩定液性質試驗」,現代營建第148期,第25-30頁。
21.漆宗能、尚文宇 (2004),「聚合物╱層狀矽酸鹽奈米複合材料」,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2.鄭宇軒(2004),「奈米黏土補強液態橡膠/環氧樹脂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紡織工程研究所,台中。
23.謝昆璋 (1993),「穩定液性能品質與使用技術」,工程技術世界第二期,第71-87頁。24. 謝豪榮、吳建興(1985)「林口紅土台地邊坡穩定及其土壤特性之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第74-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