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7 02: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戴麗文
研究生(外文):Li-wen Tai
論文名稱: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New Female Citizens
指導教授:吳宗立吳宗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ung-li Wu
口試委員:吳宗立
口試日期:2011-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發展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婚姻滿意度性別意識新住民女性
外文關鍵詞:marital satisfactiongender consciousnessnew female citize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14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7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首先,了解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現況;其次,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差異情形;最後,分析新住民女性的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並以高雄市新住民女性為研究對象。在問卷調查部份,共抽取新住民女性400名,回收326份,有效問卷298份,有效回收率為74.5%;訪談部份則以5位新住民女性為對象。將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再將統計結果與訪談資料相互印證後,獲得下列結論:
一、新住民女性有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特質認知,也逐漸具有兩性平權的觀念。
二、新住民女性婚姻滿意度介於普通與滿意之間,以心理層面最佳,經濟層面最低。
三、30歲以下、原國籍為越南、國小以下學歷、三代同堂之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較傳統。
四、三代同堂之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較傳統,但婚姻滿意度較佳。
五、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較傳統者,其婚姻滿意度較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新住民女性、政府相關機構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ng related the new female citizen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female''s related to marital satisfaction. First, understand the new female citizen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Next, discussio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 new female citizen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in circumstances; Finally, the analyses the new citizen''s female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related.
This research method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interview, and new female citizen is for the purpose in Kaohsiung City women as object of study.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 total of 400 women extract new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 recycling 326, 29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returns-ratio is 74.5%; The interview part take five new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women as objects. The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data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nalysis, the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interviews, reflection and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new female citizens hav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of women and gender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attitude, also gradually with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2.Between the new resident feminine marriag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s situated between ordinary and is satisfied, is best by the psychological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economical stratification plane is lowest.
3.Below 30 years old, the original nationality are Vietnam, the follow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 in new female citizens than traditional gender awareness.
4.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w female resident than the traditional female gender, marital satisfaction, but better.
5.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he marital degree of satisfaction new female citizens have the relevance.
Finally, proposes the concrete proposal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by will take the new female citizen, the government related organization and reference of the futurology.
謝 辭 ----------------------------------------- Ⅰ
中文摘要 ----------------------------------------- Ⅲ
英文摘要 ----------------------------------------- Ⅴ
目 次 ----------------------------------------- Ⅶ
表 次 ----------------------------------------- Ⅸ
圖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7
第三節 待答問題 ----------------------------------------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跨國婚姻的形成與發展 ---------------------------- 11
第二節 性別意識的理論與意涵 ---------------------------- 17
第三節 婚姻滿意度的理論與意涵 -------------------------- 27
第四節 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6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 6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3
第一節 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現況 ------------ 73
第二節 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8
第三節 新住民女性性別意識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分析 -------- 9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1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111
第二節 結論 ------------------------------------------- 115
第三節 建議 ------------------------------------------- 117
參考文獻 ----------------------------------------- 123
一、中文部分 ------------------------------------------- 123
二、英文部分 ------------------------------------------- 134
附錄 --------------------------------------------- 135
附錄一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 135
附錄二 預試問卷 --------------------------------------- 141
附錄三 正式問卷 --------------------------------------- 144
附錄四 訪談大綱 --------------------------------------- 147
附錄五 訪談摘要表 ------------------------------------- 149
一、中文部份
丁雪娟(2007)。越南籍女性婚姻移民婚姻品質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王良芬(2005)。臺北縣外籍配偶家庭與社區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明輝(2004)。臺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5。
王美惠(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援與婚姻滿意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臺北市。
王素燕(2007)。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及婚姻滿意度之關聯研究-以苗栗地區高中職已婚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新竹縣。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10)。九十九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2010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903.doc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99年5月我國人與外籍人士離婚統計。2010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07117552190.xls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99年5月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10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07117545995.xls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10)。九十九年第六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3829
田安里(2005)。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朱玉玲(2001)。推展南洋媳婦成長活動之策略與經驗-以澎湖縣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258-268。
伍美玲(2006)。本籍與外籍配偶子女的性別角色訊息與子女性別角色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伊慶春(1991)。臺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3),151-173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刊,70,1-27。
李卓夫(199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李明政(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臺北市:洪葉文化。
李明霓(2001)。婚姻生活價值觀與婚姻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臺北市。
李美枝(1979)。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大洋。
李美枝(1987)。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別化特質的蛻變。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0,39-59。
李宗欣(2010)。決戰辯題:我國產業走向應該南向/西進。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www.debate.tw/4-3.html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呂清文(2009)。澎湖縣新移民女性配偶婚姻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宋維村(1987)。兒童與少年的性別認同問題。諮商與輔導,21,18-20。
宋廣文譯(2007)。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市:Portico Publishing。
巫玉揆(2010)。婚姻的意義。2010年6月15日,取自http://lingon.elchk.org.hk/share/%B1B%AB%C3%AA%BA%B7N%B8q.htm
余雅惠(2006)。已婚婦女之家務分工滿意度、婚姻信念、家庭支持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式州(2009)。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臺東縣。
林如萍(2001)。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7,181-208。
林煜騰(2009)。國民中學教師性別意識其及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燁(2010)。婚姻與家庭。東吳大學虛擬教育學院,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92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新竹縣。
邱秀貞(1987)。夫妻溝通與婚姻滿足之研究-以臺中市黎明社區及臺中縣國宅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中市。
邱彙婷(2007)。臺北地區國小女性教師婚姻觀與女性自我意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北市。
周秋香(2008)。國中生知覺父母的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家務分工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 家庭學系,新北市。
周映寧(2008)。外籍配偶就讀成人補習識字班之培力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周興隆(2009)。臺灣跨國婚姻研究之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80。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0/80-4.htm
洪世明(2003)。現階段我國跨國婚姻狀況探討-與日本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桃園縣。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煤、張君玫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侯佳惠(2002)。成人學習者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徐薏茹(2010)。臺灣地區民眾性別意識對家務分工、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縣。
高子茹(2009)。越南籍配偶的婚姻期望與性別角色態度對婚姻品質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高雄市。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臺北市:黎明文化。
高雄市教育局(2010)。高雄市國小補校。2010年4月2日,取自http://www.kh.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3&pageID=3053
高雄縣終身學習網(2010)。補校通訊錄及樂齡中心通訊錄。2010年3月29日,取自http://lifelong.ks.edu.tw/
特殊教育網(2010)。性別角色相關發展理論。2010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dale.nhcue.edu.tw/se/low/sex-1-2.html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 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4)。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再版,第九冊)。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子女之人格適應性別刻板化與成就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許月馨(2008)。國小教師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防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北市。
許珠貝(2009)。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臺東縣。
許詩屏(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市。
許碧月(2008)。越南籍新移民女性知覺配偶多元文化態度與其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縣。
許淑娟(2009)。新移民及本國籍女性婚姻滿意度之研究 以澎湖縣與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莊仲仁(2000)。動機需求分類的基礎架構:跨企業組織的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莊訓當(1996)。國中已婚教師婚姻滿意度相關因素及其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陳玉珍(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1)。社會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陳永成(2005)。臺北縣外籍配偶識字教材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明君(1991)。家庭決策、夫妻溝通之自我開放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宜琴(2009)。性別意識,女權意識與臺灣社會女性政黨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陳姿勳(2001)。性別、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縣。
陳威志(2004)。國小六年級女生性別意識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陳祥甫(2009)。在原生家庭背景下促使越南新娘遠嫁臺灣的動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新北市。
陳恕烈(2007)。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皎眉(1996)。兩性關係。新北市:空大。
陳瑩娟(2003)。學齡前兒童性別認知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淑芳(2005)。高雄市榮民兩岸婚姻問題之研究 以左營區「祥和山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市。
陳嘉誠(2001)。臺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高雄市。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陳麗如(2006)。女性諮商員性別意識發展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縣。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郁雯(2008)。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家中權力與活動力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1989)。教育心裡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主編)(1991)。姻緣路上情理多。臺北市:桂冠。
張家伶(2008)。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南市。
張家禎(1999)。南臺灣外籍新娘家庭功能、幸福感與相關因子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雯玲(2005)。南部地區大學校院行政人員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平等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張燕滿(2003)。初任母親背景因素、家庭壓力因應策略與婚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張潤書(2002)。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郭麗娟(2006)。檢視民主法治教育叢書之性別意識型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0)。98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分析。2010年4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和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游燕(2009)。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性教育教養態度與子女性別意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高雄市。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
黃明華(2005)。臺灣跨國婚姻之配對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彰化縣。
黃秀珠(1981)。臺北市已婚婦女之婚姻生活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所,臺北市。
黃莉(1999)。跳脫性別框框。臺北市:女書文化。
黃菁瑩(1999)。臺灣地區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性別角色觀和學校功能觀的中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黃麗琴(1986)。性別角色與社會意識型態:論變遷中婦女地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市。
楊琇雅(2006)。性別角色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4,2010年4月3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4/54-36.htm
楊琇雅(2006)。已婚職業婦女性別角色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2010年4月3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33.htm
楊琳(1998)。已婚職業婦女個人特質與婚姻調適、婚姻滿意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楊錦蘭(2000)。成人基本教育教材性別意識型態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葉乃靜(2007)。結構與資訊行為:臺灣越南配偶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2(1),81-96。
葉姿利(2003)。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臺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76,32-40。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 多樣的家庭。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肅科(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市:三民書局。
廖凰朱(2007)。女性諮商師之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工作中的性別實踐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新竹縣。
潘秀如(2007)。彰化縣外籍配偶參與識字學習對其授權增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劉玉玲(2002)。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的影響 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中市。
蔡仕君(1988)。從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培村(1999)。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探析。學生輔導,60,125-145。
蔡雅玉(2001)。臺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臺南市。
蔡淑玲(1994)。臺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335-371。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鄭錦霞(2005)。家庭生命週期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2010年4月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30.htm
賴文彥(2007)。性別角色態度變遷與外籍配偶現象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賴友梅(1997)。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戴如玎(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教養子女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市。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蘇美心(2007)。外籍配偶子女之雙親教養態度、雙親教養差異、及照顧者憂鬱與子女情緒/行為問題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臺南市。
謝志成(2006)。探討外籍配偶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謝秀芬(1997)。現代女性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46。
謝臥龍(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反思。高市文教,62,38-43。
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跨越與解讀。臺北市:五南。
謝雪娟(2008)。越南籍女性婚姻移民社會網絡與婚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縣。
謝銀沙(1992)。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簡文吟、伊慶春(2003)。夫妻家庭價值觀共識與婚姻滿意度-以臺灣上海香港夫妻資料為例。夫妻對偶互動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
簡郁雅(2004)。家庭壓力、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簡鈺臻(2007)。臺灣民眾性別概念與性態度差異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縣。
魏金桃(2007)。共依附特質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應敏貞(1990)。夫妻休閒活動的安排與婚姻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臺北市。
蕭惠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適應。臺北市:張老師。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幼獅文化。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S. A., Russel, C. S., & Schumm, W. R. (1983). Perceived marital quality and family life cycle categor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5,127-139.
Diener, E., & Eid, M. (2004). Global judgm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45-278.
Gerson, J. M., & Peiess, K. (1985). Boundaries ,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 ,317-331.
Hawkins, J. L. (1968).Association between companionship hostil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0,647-650.
Hilgard, E., & Boweer, G. H. (1981). Theories of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Knox, D. H. (1975). Marriage:Who? wh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ueptow, L. B. (1984). Adolescent sex roles and social chan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ye. N. Biblarz, J.(1993).The effects of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Life and gender roles on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s,14,2, 157-188.
Olson, D. H., & McCubbin, H. I. (1983). Families. G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 Inc.
Rangel, D. K. (1999).Crazy about each other :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in the context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UMI Number : 9920234.
Williams, J. E., & Best, D. L. (1990). Measuring sex stereotypes: A multination study.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2. 王明輝(2004)。臺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5。
3. 朱玉玲(2001)。推展南洋媳婦成長活動之策略與經驗-以澎湖縣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258-268。
4. 伊慶春(1991)。臺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3),151-173
5. 李美枝(1987)。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別化特質的蛻變。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0,39-59。
6. 林如萍(2001)。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7,181-208。
7.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8.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9.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 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10.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子女之人格適應性別刻板化與成就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11. 陳明君(1991)。家庭決策、夫妻溝通之自我開放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臺北市。
12.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13.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
14. 葉乃靜(2007)。結構與資訊行為:臺灣越南配偶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2(1),81-96。
15.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臺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76,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