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1 06: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文屏
研究生(外文):Wen-Ping Liu
論文名稱:以乖離率(Bias)檢測台灣指數選擇權市場投資策略之績效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the Bias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Investment for Taiwan Stock Index Options
指導教授:林問一林問一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中文關鍵詞:顯著性選擇權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乖離率履約價
外文關鍵詞:Using the BiasTaiwan Stock Index Op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5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本文研究期間為西元2002年4月1日-西元2004年3月31日收盤價的日資料為主,以台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和期貨交易所股價指數選擇權履約價契約從3600點-7000點作為研究樣本。利用技術指標-乖離率(Bias)提供買賣點的參考積極操作,當乖離率值偏離大於1.5%為買超賣出訊號、偏離小於-1.5%為賣超買進訊號,以累積投資報酬率的方式操作投資當月份股價指數選擇權,利用技術指標-乖離率所形成的買賣參考點檢測股價指數投資策略與選擇權投資策略何者為優,本文研究將其分為未考慮交易成本和考慮交易成本,發現利用技術分析指標-乖離率所操作選擇權投資策略,在未考慮交易成本與考慮交易成本上,選擇權賣方投資策略持有期間平均投資報酬率顯著性優於股價指數投資策略持有期間平均投資報酬率。研究發現台指選擇權時間價值是攸關性,將造成選擇權價值隨著到期日接近而快速的下降,因而造成無論買權或賣權投資人,傾向處於賣方時可能較容易賺取報酬機會。









關鍵詞: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股價指數選擇權、履約價、乖離率、顯著性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 5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效率市場假說…………………………………………………… 6
第二節 選擇權交易的沿革……………………………………………… 10
第三節 選擇權交易的定價……………………………………………… 14
第四節 選擇權交易的策略……………………………………………… 21
第五節 技術分析………………………………………………………… 25
第六節 文獻回顧…………………………………………………………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樣本來源與資料說明……………………………………………… 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與操作策略設定………………………………………… 33
第三節 交易策略之績效衡量……………………………………………… 36
第四節 統計檢定的衡量…………………………………………………… 39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3
參考文獻…………………………………………………………… 55
一、 中文部分………………………………………………………… 55
二、 英文部分………………………………………………………… 58
附表……………………………………………………………… 60

一、中文部分
1.王鴻儒(2003),EXCELL統計學應用學習與實務,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王文中(1997),Excell於資料分析與統計學上的應用,博碩文化。
3.方國榮(1991),證券投資最適決策指標之研究-技術面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李惠宏(1985),台灣股票市場弱式效率性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李良俊(2003),台灣股票市場技術分析有效性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林宗永(1989),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指標獲利性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胡勝益(1998),投資理財,大社會文化出版社。
8.洪美慧(1997),技術分析應用於台灣股市之研究-移動平均線、乖離率指標與相對強弱指標之評估,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施惠萍(1999),結構性變化的偵測與其在技術分析中的應用,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徐瑞隆(1989),技術分析之收益性與市場的有效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徐俊明(2000),投資學二版,新陸書局。
12.翁龍翔 (1994),各國股市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3.陳威光(2001),衍生性金融商品:選擇權、期貨與交換,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陳建全(1998),台灣股市技術分析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梁榮輝(2001),投資學,華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郭震坤(1992),技術分析短線操作獲利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17.董茲莉 (1995),由技術分析效果驗證我國股市效率性,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8.葉日武(1987),技術分析研判股票市場進出之效果,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黃光廷(2002),技術分析、基本分析與投資組合避險績效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黃怡中(2002),在不同技術指標交易策略下停損機制設置與否之績效分析,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楊家維(2000),技術分析用於當沖之有效性研究—台灣股市之實證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詹益慶(1990) ,隨機漫步在台灣股票市場之實證研究-移動平均線投資法則之應用,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工業管理技術學程未出版碩士論文。
23.趙永昱(2002),技術分析交易法則在股市擇時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24.蔡尚儒(2001),台灣店頭市場技術分析的實證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5.潘效黎(1995),以技術面投資策略分析台灣股市,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26.鍾惠民、吳壽山、周賓煌、范環文(2002),財金計量,雙葉書廊。
27.謝玉華(1999)以拔靴複製法檢驗技術分析交易策略,鉻傳大學金融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謝劍平(1998),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初版,智勝文化。
29.關寅麟(1993),技術分析投資報酬率一致性之研究--台灣股市的實證,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Alexander, S. S ,1964, “Price Movements in Speculative Markets:
Trends or Random Walks, No. 2,“ 338-372, in P. Cootner, ed.: The Random Character of Stock Market Prices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2. Atchison, M. D., K. C. Butler, and R. R. Simonds, 1987,
“Nonsynchronous Security Trading and Market Index Autocorrel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42, 111-118.
3. Bessembinder. H. and K. Chan, 1995, “The Profit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in the Asian Stock Market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3, 257-284.
4. Bessembinder. H. and K. Chan, 1998,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Returns to Technical Analy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27, 5-17.
5. Blume, L., D. Easley. and M. O’Hara, 1994, “Market Statistics and Technical Analysis: The Role of Volume,” Journal of Finance 47,153-181.
6. Bodie, Zvi, A. Kane, and A. J. Marcus, 1996, “Investments,” Richard D. Irwin, a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 Inc.
7. Bohan,James,1981,“Relative Strength:Further Positive Evidence”,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II,pp.39-46,Fall.
8.Cootner,P.H.(1964), “Stock Market Price : Random vs. System change”,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Vol.3, pp.24-45, Spring.
9. Fama, E. F., and M. E. Blume(1966), “Filter Rules and Stock-Market Reading,”Journal of Business 39, 226-241.
10. Fama(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 25, 383-417.
11. Fama, Eugene F.(1991),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II”, Journal of Finance, XLVI, No5, pp.1575-1617, December.
12. Gencay, Ramazan, and Thanasis, Stengos(1998), “Moving Average Rules, Volume and the Predictability of Security Returns with Feedforward Networks,”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7, 401-414.100
13.H. White, "A Heteroskedasticity-Consistent 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or and a Direct Test for Heteroskedasticity”, Econometrica,Vol. 48, 1980, pp.817-838.
14.Hader J. and W.R. Rusell, “Rules for Ordering Uncertain Prospec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5-34, 1969.
15.Hensel, C.R., D. Don Ezra, John H. Ilkiw, ”The importance of the asset allocation decision “,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July-August 1991.
16.Jain, P. C. and G. Joh, “The Dependence between Hourly Price and Trading Volum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3, 1988, pp.269~283.
17.James A. Ohlson, “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11, 1995, pp.661~687.
18.James A. Ohlson, “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 in equity valuation: An empirical inquiry”, working paper, 1998, Columbia University.
19.James Jr., F. E., “Monthly Moving Averages---An Effective Investment Tool?“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68, pp.315-32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