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1.Rosenstock, I.M.(1985).Understanding and enhancing patient compliance with diabetic regimens. Diabetes Care, 8(6), 610-616.
2.Cameron & Gregor. (1987).Chronic illness and complianc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2, 671-676.
3.Burckhardt,C.S.(1987).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chronically ill. Nursing Research, 34(1),11-16.
4.Becker, M.H. & Rosenstock, I.M. (1984).Compliance with medical advice. In Steptoe, A. & Mathews, A. (eds).Health Care and Human Behavior.London Ltd.Press.175-203.
二、中文部分
1.戴國良(2003),行銷管理: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簡貞玉譯,Del I. Hawkins, Roger J. Best, Kenneth A. Coney原著(1996),消費者行為學,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陳振聲(2004),銀髮族自覺健康狀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黃益萬(2003),兩岸保健食品消費者行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5.王駿良(1999),高齡者對福利產品購買決策型態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6.方敏貞(1996),女性銀髮族服飾購買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民國87年至140年台灣人口推估(1999),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8.台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00),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
9.台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02),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
10.吳榮義(2004),人口老化的機會與挑戰,人口老化相關問題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台灣經濟研究院。
11.周家華(1997),台灣地區高齡人口結構之研究,台北技術學院學報,30(1),315-344。
12.甘伯啟介著,劉修慈譯(1991),日本開發高齡者在企業內就業機會的策略,就業與訓練,41-45。
13.王素梅(2004),從高齡者飲食消費習性看我國銀髮族食品之發展,食品市場資訊,93(2),14.曾慧枝,林進財,白崇亮(1997),銀髮族市場區隔與消費型態之研究,交大管理評論,17(2),1-20。
15.范碧珍(2003),預覽銀髮族消費特性,突破雜誌,220期,48-49。16.唐啟民(1998),關心銀髮族的福祉—台灣省推行老人福利概況,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三期,34-43。
17.陳振聲(2004),銀髮族自覺健康狀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
18.李雅雯(2002),台灣地區老年人飲食品質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江奇霙(2002),家庭支持對慢性病患遵醫囑行為的影響,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陳政憲(2002),銀髮族社區投資專案可行性評估—以雙和專案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21.楊國樞(1989),
22.詹火生(1998),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初版,台北市,厚生基金會。
23.趙守博等(1988),高齡學論集,初版,台北市,中華民國高齡學學會。
24.戴幼平(2003),居家慢性病患健康服務利用之探討---以新竹市高血壓及糖尿病患為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5.徐立忠(1989),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修訂一版,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26.劉惠瑚(2002),慢性病老人自我照顧之生活經驗,中國醫藥學院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7.孫得雄(1999),台灣人口老化、家庭變遷與老人問題,胡勝正主編,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孫韻璿基金會。
28.張明正(1997),台灣地區高齡人口自評健康及功能障礙之追蹤研究,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孫得雄、齊力、李美玲主編,中華民國人口學會,237-262,台北,台灣。
29.黃慧君(2004),美國老人照護機構之餐飲管理服務品質調查,老人保護與啟能發展,53-62,實踐大學民生學院。
30.李瑞金(2003),銀髮商品及服務的願景,老人保護與啟能發展,109-122,實踐大學民生學院。
31.李文龍(2003)。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理得創業智庫。
32.黃山內、陳惠玲(2002),農產保健食品的發展與展望,26-29,農政與農情。33.(2003),老人的咀嚼分析與食品開發,食品開發,No.549,2-4。
34.(2003),老年人味覺的變化與食品開發,食品開發,No.549,5-7。
35.黃伯超(1999),飲食與營養,中老年的保健‧4,丁淑敏主編,148-157,一版六刷,台北市,健康世界雜誌。36.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服藥遵從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7(6),581-593。37.范碧珍(2004),打造銀髮族的美麗新世界,突破雜誌,232期。
38.王瑤芬(2004),五十歲是活躍的高齡族世代,突破雜誌,232期。
39.高宜凡(2004),商機無限的銀髮金融市場,突破雜誌,232期。
40.黃淑珍(2004),找回銀髮族一去不返的青春,突破雜誌,232期。
41.刊欣(2003),日本嬰兒食品轉攻銀髮族,商業週刊。
42.林燕翎(2005),戰後嬰兒潮老了 大退休潮來了,經濟日報。
43.林杰兒(2005),彼得杜拉克預言:未來勞工75歲退休,經濟日報。
44.林聰毅編譯(2005),退休生活有錢有閒 引爆龐大商機,經濟日報。
45.林萬億(2004),誰來照顧老人,中國時報。
46.林明禎(2000),社區照顧福利輸送體系之初探---以老人日托暨餐食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89期。47.陳惠玲、李河水(2003),台灣便利商店鮮食產品的消費者人口特性,食品市場資訊,92(11)。48.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2003),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49.王俊豪(2004),德國活力銀髮族計畫與鄉村老人安養照護服務,農政與農情,146,63-71。50.黃榮鵬、蔡獻唐(2002),銀髮族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北高兩市老人活動中心為例,旅遊管理研究,2(1),79-100。
51.李瑞金(1999),銀髮產業之展望,厚生雜誌,7,18-20。52.林家蓉(2002),台灣地區老人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體育學院論叢,12(2),59-76。
53.范龍生(2003),
54.華傑、李素菁(2004),食品產業危機管理展商機銀髮保健闢蹊徑,技術尖兵,109,4-5。55.黃久美(1995),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醫病關係、疾病壓力與遵醫囑行為之相關研究,輔英學報,15,27-52。56.李世代(2000),因應人口老化問題之醫療保健政策,健康世界,169=28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