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kerlof, G.A.(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3), pp. 488-500.
2.Fama, E. F.(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Finance, 25, pp. 383-417.
3.Fama, E.F., Fisher, L., Jensen, M., and Roll, R.(1969). "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s to new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pp. 1-21.
4.Hansen, B. E. and Seo, B.(2002). "Testing for Two-regime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in Vector Error-Correction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10(2), pp. 293-318.
5.John Kiff and Vladimir Klyuev(2009)."Foreclosure Mitigation Eff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IMF Staff Position Note SPN/09/02, February.
6.Spence, A. M.(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 pp. 355-374.
7.Stiglitz, J. E. (2000).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Econom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4) , pp. 1441-1478.
8.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民國100年12月30日)。
9.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民國98年1月21日)。
10.內政部地政司(2012),「實價登錄Q&A」,2013/10/30,取自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hotnews.asp?cid=1465&mcid=2177。
11.王建安、張金鶚、林秋瑾(1995),「房地產景氣與總體經濟景氣之關係」,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頁241-249。
12.王琇嫚(2003),「『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二年』政策對營建業股價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王進祥(2012),「實價登錄與稅制改革」,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1卷第3期,頁98-108。14.平均地權條例(民國100年12月30日)。
15.民法(民國103年1月29日)。
16.地政士法(民國103年2月5日)。
17.江淑玲、蔡明憲、張金鶚(2011),「台北市中古屋價格與法拍屋拍定價格非對稱價格調整行為之研究」,管理與系統,第18卷第3期,頁317-340。18.行政院主計處(2013),「民國100年國富統計報告」,2013/09/22,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04&CtUnit=394&BaseDSD=7。
19.吳以凡(2005),「『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兩年』政策對銀行業股價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希鴻菲(2011),「房地產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探討」,商業文化,3,頁90。
21.李同榮(2012),良心房仲的告白:李同榮的房產趨勢關鍵報告,台北:經濟日報社。
22.李囿緯(2012),「不動產政策對消費者購屋動機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奢侈稅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李建華、郭曉玲(2003),「信息不對稱與房地產市場效率」,經濟與管理,2,頁59-60。
24.杜泯錡(2010),「優惠房貸政策對營建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5.沈中華、李建然(2000),事件研究法-財務與會計實證研究必備,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26.沈中華、李建然,台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公司事件研究法暨β模組。
27.沈凱(2007),「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市場─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及其理論貢獻簡介」,高等函授學報,2,頁46-48。
28.周自強(2012),「奢侈稅對於台灣營建股股價之影響-以事件研究法論之」,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9.林芳毅(2004),「土增稅減半徵收政策對上市櫃營建公司股價及存貨結構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0.高紅陽(2005),「不對稱信息經濟學研究現狀述評」,當代經濟研究,10,頁23-28。
31.張孟秋(2012),「『實價登錄』制度-虛晃一招」,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1卷第3期,頁109-112。32.張金鶚、王健安、陳憶茹(2008),「法拍屋折價之謎:市場競爭程度是否更能解釋折價?」,交大管理學報,第28卷第2期,頁1-39。
33.許易民(2009),「台灣房地產景氣循環之影響與對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綜合規劃研究,頁327-346。
34.許凱傑(2008),「法拍不動產交易制度之研究-法律經濟觀點」,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35.陳佳延(2012),「國內抑制房價政策對房地產交易影響-以台北市及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6.陳姿先(2010),「美國房地產市場問題暨政府因應對策對我國之啟示」,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60輯,頁38-94。37.陳秋忍(2009),「中古屋與法拍屋成交價格之比較:以屏東市透天厝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曾靜(2010),「淺議房地產業與經濟發展」,經濟師,12,頁282-290。
39.經濟日報黃啟菱(2012),「房價透明居住正義跨大步」,2013/11/3,取自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66296
40.廖振翔(2013),「智慧型手機發表會股價效應─以全球國際品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41.劉亞臣、王麗榮、孫小丹(2009),「淺析信息不對稱下的房地產市場效率問題」,中國市場,5,頁8-9。
42.蔡曜如(2003),「我國房地產市場之發展、影響暨政府因應對策」,中央銀行季刊,第25卷第4期,頁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