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5 15: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旭憲
研究生(外文):Hsu-Hsien Shih
論文名稱:戒護管理人員工作特性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臺南監獄及看守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for prison correctional officers - Using Tainan Prison and Tainan Detention Center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蘇明俊蘇明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Jun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中文關鍵詞:戒護管理人員工作特性離職傾向
外文關鍵詞:controllerJob CharacteristicsTurnover Inten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矯正機關是隔離犯罪人的處所,在有限的空間、人力及資源下,倍增矯正機關的收容壓力,戒護管理人員職責首重戒護安全,由於工作危險性高、責任繁重,常須單獨面對上百名受刑人,處理戒護事故與負責戒護安全;加上工作之特殊性,其勤務時間不固定,尤其是夜勤工作日夜顛倒需二十四小時輪班值勤,作息時間難與家人或朋友配合(許國賢,1996)。在現階段戒護人員的人力不足,常年超時值勤,倍增工作負荷量,再加上其工作環境封閉,直接或間接影響戒護人員的工作適應與士氣,導致戒護人員嚴重倦勤,促使外調其他單位或離職的人數增多,以人事室調查統計顯示,近年來臺南監獄戒護管理人員離職人數有逐年增加的現象(臺南監獄,2015),本研究探討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以立意取樣的方法,以臺南監獄及臺南看守所編制內之戒護管理人員415人為樣本,工具為「工作特性及離職傾向問卷」,有效問卷388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了解分布情形;以t檢定及變異數分析的方法了解不同資料的差異性;以迴歸分析了解相互影響的情形。發現:1.不同背景變項除了教育程度對工作特性各構面無顯著差異外,其餘均有顯著差異。2.不同背景變項對離職傾向除教育程度無顯著差異外,其他皆有顯著差異。3.不同的工作特性對離職傾向有顯著相關。4.工作特性對離職傾向影響之預測力結果顯示,工作特性的構面中「工作危險性」、「工作封閉時間性」及「工作重要性」能夠有效預測離職傾向中的「離職意願」,且具有顯著影響;另外工作特性的構面中「工作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及「工作危險性」能夠有效預測離職傾向中的「工作評估」,且具有顯著影響。建議監所主管機關多重視戒護管理人員離職問題,因戒護工作需要經常精進專業技能與素養,應多加強在職訓練,並適時調整勤務執勤時間或執勤制度,讓工作時間或休假制度更具有彈性調整,以降低戒護管理人員的離職傾向。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are where to isolate offenders. But the pressure would be heavier with limited space, staffs, and resources. And because of the high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of facing hundreds of offenders, handling incidents and command safety, and the specialty of work content and working time, their daily routine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match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lack of staffs is a hug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system, which has impacted adaptation and morale significantly and led to burnouts and quits. From statistics, the number of quitted staffs of Tainan Prison has climbed in the past year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collection of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to a sample of 388 staffs of Tainan Prison and Tainan Detention. All the collected data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OVA,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1)All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except education leve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job characters.(2)All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except education leve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urnover intention.(3)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job characters and turnover intention.(4)Job riskiness, working closure timing and job importance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and have impa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job importance, working autonomy, and job riskines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and have impact on job evaluation.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upervisor organizatio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situation. As the job needs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the training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the working hour and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djusted to reduce the turnover inten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 謝 v
目 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一、緒 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3
1.4 名詞解釋 3
二、文獻探討 5
2.1 工作特性 5
2.1.1工作特性理論及測量工具 5
2.1.2戒護管理人員之工作特性 10
2.2 離職傾向 13
2.2.1 離職傾向的意涵 13
2.2.2 離職傾向的類型 14
2.2.3 離職傾向的模式 16
2.2.4 離職傾向之衡量 20
2.3 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 21
三、研究方法 23
3.1 研究對象 23
3.2 研究架構 23
3.2.1 個人背景資料 24
3.2.2 工作特性 25
3.2.3 離職傾向 25
3.3 研究假設 25
3.4 研究流程 26
3.5 研究工具 27
3.5.1 編卷說明與預試量表內容 27
3.5.2 樣本數 32
3.5.3 建構專家效度 32
3.5.4 預試問卷調查 33
3.5.5 預試問卷結果 34
3.6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 35
3.6.1 資料蒐集方法 35
3.6.2 資料分析的方法 35
3.7 研究限制 37
四、研究結果 39
4.1 背景變項分析 39
4.2 因素及信度分析 42
4.2.1 工作特性之因素、信度分析 42
4.2.2 離職傾向之因素、信度分析 45
4.3 描述性統計 47
4.4 不同基本資料的戒護管理人員對工作特性的差異分析 52
4.5 不同基本資料的戒護管理人員對離職傾向的差異分析 60
4.6 戒護管理人員工作特性和離職傾向相關分析 66
4.7 戒護管理人員離職傾向和工作特性之迴歸分析 67
五、結論與建議 70
5.1 結論 70
5.2 研究建議 71
5.3後續研究之建議 72
相關文獻 73
附錄一 79


王宣貿(2007)。工作特性、入股制度滿意度、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新竹縣。
王國楊(200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以財政部台灣
  省中區國稅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
  究所,高雄市。
王傑明(2004)。主管領導行為、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市。
宋校年(2012),高中職體育組長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屏教大體育,15,323-335。
余鑑、于俊傑、余采芳、鄭孙珊、劉美玲(2011)。理財專員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4,4,4-5。
李仲珣(2011)。領導風格與工作特性對於組織承諾的影響-以線上遊戲G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李政誠(2000)。人格特質、認知風格、工作特性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台灣中油公司研究單位不同職務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林茂榮、楊士隆(2002)。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佩穎(2001)。義工參與動機、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法務部矯正署(2015)。104年法務部矯正署改進檢討報告。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
知城數位科技。
吳淳螢(2014)。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C銀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台北市。
周正中(2000)。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部隊志願役新進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邵思涵(2004)。工作有趣、領導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公關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洪美雲(2005)。監獄管教人員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洪雲霖(1987)。我國監獄刑務人員管理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臺北市。
高志強(2010)。研究修護人員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海軍某後支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所,高雄市。
黃昭正(1999)。淺論行刑機構懲罰制度。矯正月刋論文選輯,1,41。
黃英忠(2003)。現化管理學。台北:華泰出版社。
黃景明(1998)。監獄管理人員角色衝突及其對工作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桃園縣。
黃永順(1999)。正視監所委任管理員的流動問題。矯正月刋論文選輯,3,821。
姚永玲(2008)。ERP專業人員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台北市。
陳志忠、藍偉峰、張淑昭(2005)。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技職院校教師為研究對象。勤益學報,23(2),79-95。
陳坤豊(2015)。探討戒護管理人員工作壓力對離職傾向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所,高雄市。
張惠郎(2002)。揭開監獄管理面紗-戒護管理制度與人員離職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嘉義縣。
許文瓊(2008)。營建從業人員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高雄市。
許英倫、蔡明田、簡瑞霖(2014)。人格特質、工作特性、領導型態、工作滿足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科技業工程師為例。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17,534-547。
許國賢(1996)。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桃園縣。
許菀齡(2011)。國際觀光旅館第一線從業人員之工作特性、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台南市。
許秀琴 (2003)。司法矯正人員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郭文傑(2009)。矯正機構管教人員工作特性、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雄監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所,高雄市。
游旻羲(2003)。國際觀光旅館內部行銷行為與員工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
  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臺北
  市。
楊一峰、陳效淳、陳清耀(2012)。台灣觀光產業之員工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探討工作滿意度為干擾影響因素。管理科學研究,2,47-66。
廖國鋒、梁成明(2000)。國軍女姓軍官工特性、工作滿足與離傾向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8-29。
鄭詩潭(2010)。臺中地區犯罪監獄員工之電腦網路態度、工作特性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南投縣。
臺南監獄(2015)。104臺南監獄調離職人數統計報告。
蕭呈恩(2009)。資訊人員工作壓力反應、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桃園縣。
藍偉峰(2003)。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
技職院校教師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
理學系,臺南市。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s,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MA:Addison-Wesley.
Gardner, D. G. & Cummings, L. L.(1988).Activation Theory and Job Design: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in B. M. Staw and L. L. Cimmings(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10, pp.100.
Hackman,J. R. & E. E. Lawler (1971),Employee Reactions to Job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55 (3), pp. 45-52.
Hackman,J. R. & G. R. Oldham (1975),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60 (1), pp. 159-170.
Kraut, A. I. (1975). Predicting turnover of employees from measured job attitud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3(2), 233-243.
Merriam-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2009). Retrieved April 19, 2009, from http:// 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intention
Michaels, C. E. & Spector, P. E. (1982), Cause Employee Turnover: A Test of the Mobley, Griffeth, Hand, and Meglino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67 (1), pp. 53-59.
Mobley,W.H. (1977).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itisfaction an d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3(2),pp.237-240.
Mobley, W. H., Horn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 (1978).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4), 408-414.
Newman, J. E. (1974). Predicting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A field comparison of Fishbein''s model and traditional job attitude measur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10-615.
Porter, L.W. & Steers, R.M.(1973).Organizational,work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bssnteeism.Psycholongical Bulletin,80(2), 151-176.
Price, J. L. (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Iowa: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Inc., pp. 5-55, 64-105, 156-179,314-386,426-479,556-586.
Sims, H. P., Keller, R. T., & Szilagyi , A. D. (1976). The measurement of job characterist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 42-50.
Steel, R. P., & Ovalle, N. K. (1984).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Employee Turnove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673-686.
Turner,A., & Lawrence,R. (1965). Industrial jobs and the work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