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1、 中文 1. 王秀娟與蘇健凱(2014),以無障礙觀點探討高齡化 社會之公園通路規劃,健康與建築雜誌,第1卷第2期,頁33- 40。 2. 王麗芹(2005),家庭教育與社會資源整合:以老年人為例: 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1期,頁 61-86。 3.全國法規資料,2015,老人福利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4. 朱文增與皮依德(2014),臺北市青年公園設施使用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第10期,頁95-122。 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0), 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臺北:經建會。 6. 何明錦、吳可久、陳圳卿、毛犖與廖慧燕(2011),通用設計理念下之都市公園設計指引,建築學報,第89期,頁105-128。 7. 吳萬益(2011),企業研究方法,臺北:華泰文化。 8. 呂慧中與陳伯儀(2008),休閒遊憩者對運動公園設施使用滿意度之探討:以花蓮縣立運動公園為例,運動知識學報,第5期,頁231-240。 9. 宋畹玖(2013),人口老化趨勢下高齡者生活需求之探討,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第5卷第2期,頁1-17。 10. 邱大昕(2009),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問題之探討,臺灣社會福利學刊,第7卷第2期,頁19-46。 11. 侯錦雄(1999a),休閒生活態度與鄰里公園使用行為之不同層級城市比較:以臺北、臺中、彰化市居民為例,戶外遊憩研究,第12卷第2期,頁55-69。 12. 侯錦雄(1999b),公園使用滿意度與其維護管理意願:以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居民為例,中國園藝,第46卷第1期,頁103-118。 13. 侯錦雄、郭彰仁與曾柏勳(2011),生活型態與休閒智能、公園使用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五十歲以上居民為例,造園景觀學報,第17卷第1期,頁21-39。 14. 侯錦雄與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第10卷第2期,頁1-17。 15. 洪偉喬(2013),民眾對鄰里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研究:以員林鎮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班論文。 16. 郭瑞坤、許澤群與李淑娟(1996),高雄鄰里公園、小型綠地及兒童遊戲場開闢優先順序評估指標建立之研究,戶外遊戲研究,第9卷第2/3期,頁23-45。 17. 郭彰仁與王永勝(2013),虎尾居民公園使用行為對休閒生活型態、休閒智能及休閒阻礙影響之研究劃,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31卷第3期,頁27-42。 18. 陳宗鵠、徐南麗、林士堅與何中華(2006),臺北市高齡者學習需求特性之探討: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學區社區為例,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34期,頁1-11。 19. 陳冠名與林春鳳(2011),老年人身體活動對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第7期,頁131-146。 20. 曾柏勳(2008),銀髮族生活型態、休閒智能與公園使用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新北市政府,2012,新北市公園管理辦法,取自http://web.law.ntpc.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C0170107 22. 劉淑娟(2009),長期照顧,臺北:華杏出板。 23. 潘靜儀(2009),高齡者對公園設施使用狀態之研究:以臺北市前山公園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園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衛生福利部,2014,102年度死因統計,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5150 2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國民健康署年報2014,臺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6. 謝旻諺(2011),嘉義縣老年人對運動公園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亞洲高齡全人健康及產業發展期刊,第1期,頁56-67。 27. 羅惠齡(2009),中高齡者對公園設施使用需求及環境偏好之研究:以天母地區使用者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蘇美玲與林晏州(1999),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戶外遊戲研究,第12卷第2期,頁61-86。 28. 2、 英文 1.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2011).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2. Hultsman, W. Z., (1993). The influence of others as a barrier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2), pp.150-164. 3. Nelson, M. E., Rejeski, W. J., Blair, S. N., Duncan, P. W., Judge, J. O., King, A. C., Macera, C. A., &; Castaneda-Sceppa, C., (2007).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in older adults: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9(8), pp.1435-1445. 4. Rapoport, R., &; Rapoport, R. N., (1975). Leisure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 Bost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5. Ricciardo, J. L., (200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eisure resourcefulness and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among a sample of senior adults.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Symposium, GTR-NE-326, pp.397-403. 6. Ricciardo, J. L., (2006). The Influence of leisure resourcefulness and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a sample of senior adults.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Symposium, GTR-NRS-P-14, pp.180-184. 7. 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 1997, The Principles of Universal Design, http://www.ncsu.edu/ncsu/design/cud/about_ud/udprinciplestext.htm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