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9 02: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恬瑜
研究生(外文):CHANG,TIEN-YU
論文名稱:宗教信仰類別與父權觀念對同志態度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s of Religious Affiliations and Patriarchal mentality on Same-Sex Attitudes
指導教授:郭文般郭文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 WEN-BAN
口試委員:沈幼蓀陳易甫
口試委員(外文):SEN, YOW-SUENCHEN, YI-FU
口試日期:2019-01-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8
中文關鍵詞:宗教類別父權觀念同志態度
外文關鍵詞:Religious AffiliationsPatriarchal mentalitySame-Sex Attitud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6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使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12年第六期第三次性別組」的調查資料,探討受訪者的宗教歸屬與父權觀念對同志的三個面向(負向評價、刻板印象及同志行為)的影響,使用的統計方式以線性複迴歸分析為主。
研究結果顯示:一、在宗教類屬方面,以無宗教信仰者為參照組,達到統計顯著度的宗教類屬僅有1、民間信仰者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較低,2、基督宗教徒對同志行為的看法最為負面法;3、在同志的負向評價上,則不同宗教類別間則沒有差異;二、受訪者的父權觀念則在同志態度的三個面向上都顯示出相當強的負面作用:父權態度愈強,對同志的負向評價愈高、刻版印象愈強,且對同志行為的態度也愈為負面。整體看來,對同志的負向看法源自於不同的宗教歸屬者較少,而受父權態度的影響則相當清楚而且一致。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spondents’ religious affiliations and patriarchal mentality on same-sex attitudes including their negative evaluations, stereotypes and their attitudes on same-sex behaviors. The data used was collected by the research project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2012.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the majo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s: As to the effects of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non-believers, 1. the same-sex stereotype are less held among the folk religionists; 2. The Christians are more negative toward same-sex behaviors; 3.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negative evaluations among different religious affiliations. Yet, the effects of patriarchal mentality we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ly negative across all three aspects of the same-sex attitude: the stronger the patriarchal mentality leads to stronger same-sex stereotype, more negative evaluations and stronger opposing same-sex behavior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same-sex originated less from one’s religious affiliation but more from one’s patriarchal mentali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源起1
第二節 性別運動發展現況2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論文回顧5
第二節 宗教信仰對同志的論述6
第三節 父權文化對同志的態度與行為11
第四節 研究假設1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1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資料來源14
第二節 研究變項說明15

第四章 資料分析18
第一節 敘述統計分析18
第二節 各變項對同志議題的基本描繪20
第三節 多元迴歸分析結果28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34
第一節 結論3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發展-36

參考文獻37

Peter L. Berger,2003,《神聖的帷幕》,台北:商周出版。
楊慶堃,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
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人文。
張娟芬、許佑生,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台北:心靈工坊。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1993,《宗教社會學》,遠流出版。
John Muncie等編,洪惠芬等譯,2003,《家庭社會學》,韋伯文化。
張娟芬,2011,《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時報出版。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女書文化。
楊惠南,2005,《愛與信仰─台灣同志佛教徒之平權運動與深層生態學》,商周出版。
Pamela Abbott and Claire Wallace著,俞智敏等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巨流出版。
上野千鶴子著,劉靜貞等譯,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時報出版
張珣、江燦騰合編,2003《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台北:南天。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同研社 。
瞿海源,2002,《宗教與社會》,時報出版。
田海華、陳麟書,1997,《世界主要宗教》,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阿部正雄(Masao Abe),2003,《佛教》,麥田出版。
劉笑敢,2002,《道教》,麥田出版。
杜維明,2002,《儒教》,麥田出版。
哈維.寇克斯(Havery G. Cox),2002,《基督宗教》,麥田出版。
漢斯.昆,2007,《世界宗教尋蹤》,三聯書店。
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編),2001,《暗夜中的燈塔─台灣同志基督徒的見證與神學》,台北:女書文化。
王雅各,2001,〈大學校園中的性取向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頁15、101- 108。
楊文山、李怡芳,2013,〈初探台灣年輕人的同性戀行為模式〉,2013年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
林東龍,2014 ,〈從男子氣概分析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韌性形成過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
彭渰雯 ,2014,〈你家小孩跟誰的姓?子女姓氏選擇的家庭政治學〉,巷仔口社會學網站。
簡至潔,2012,〈從「同性婚姻」到「多元家庭」—朝向親密關係民主化的立法運動〉,《台灣人權學刊》。
鄭雁馨,2016,〈台灣人對同志態度之轉變,1995-2012〉,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俊羽,2008,〈大學生對同性戀印象影響其同性戀接受度之調查-以國立高雄大學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林孟宜,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對同性戀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