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芯婷(2012)。桌上遊戲運用於兒童培力團體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0,94-106。
江麗莉(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台北市:五南。
朴鐵(2008)。理財教育越早越好。台北市:福地。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李佳真(2015)。國小高年級實施金管會「金融基礎教育-國小篇」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台中。李芳森(2006)。提早學習與兒童遊戲─當前親職的兩難抉擇。幼兒保育學刊,4,63-78。
李胤禎(2009)。悅趣化數位學習的現在與未來。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第八卷第十一期。取自http://bit.ly/2zOZMT6。
呂秋萍(2010)。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吳幸玲(2011)。兒童遊戲與發展。新北市:揚智。
吳隆榮(1990)。造型與教育。台北市:千華。
周玉秀(2015)。以PISA理財素養評量架構探究國內學童之理財教育。國民教育,55:1,68-77。
周淑惠(2013)。遊戲vs.課程 幼兒遊戲定位與實施。台北市:心理。
林竹君(2011)。桌上遊戲美術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台北市。林孟慧(2017)。自製桌上遊戲對補救教學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整數四則運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台北市。林麗華(2006)。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金融知識普及三年(95-97)推動計畫。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北市。
邱楷婷(2017)。桌上遊戲融入視覺字彙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之識字能力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范丙林(2011)。桌上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發展學校重點特色計劃案成果報告書。
陳思璇、蔡耿維(2010)。兒童的零用錢與金錢觀。台灣教育,661,50-52。
陳淑敏(1999)。幼兒遊戲。台北:心理。
陳煥文、李岳鴻(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經濟素養測驗之編製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三卷第二期,189-224。
陳慧芳(2016)。桌上遊戲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推理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台北市。郭雅玲(2016)。桌上遊戲課程對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影響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唐陳(譯)(2007)遊戲,激發孩子的無限潛力(原作者:K. Gebauer、G. Huther)。台北:雅書堂。(原著出版年:2001)。
黃美筠(2009)。理財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的教學策略。台灣教育,659,14-23。
黃美筠(2012)。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100-2410-H-003-028-。
黃富櫻(2008)。推廣金融教育的比較與借鏡。國際金融參考資料,55,152。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台北市。
黃劍華(2009)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之策略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湯志民(2002)。學校遊戲場。台北市:五南。
曾永清(2017)。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層級比較分析-以 Jump$tart高中課程綱要為例。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3,59-82。
楊詠婷(2010)。數位遊戲式英語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楊斐雯(2015)。圖卡式桌上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台北市。蔡瑜君(2015)。「社交技巧方案結合桌上遊戲課程」對增進ADHD學童社交技巧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花蓮。鄭振和、張傳章、陳李綢、林正昌、王克陸、鍾惠民(2009)。理財教育之三大關鍵落差。取自http://bit.ly/2ntnUcn。
劉依亭(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國中腦性麻痺學生學習社會技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劉思妤(2017)。桌上遊戲設計應用於國小原住民族文化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所。鍾采芬(2011)。國小金融知識教育數位化教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金融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魏秀珍(1995)。家庭金錢管理、財務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範學院學報,6,105-133。
饒玉屏(2009)。我國中學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Jamill Doghair(2006)。淺談桌上遊戲的分類。天鵝桌遊報。
取自http://www.swanpanasia.com/blog/?p=23
二、英文部分
Erikson, E.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Hughes, F. P. (1991). Child, play, and development. Boston, MA: Allyn & Bacon.
Fein, G. (1981). Pretend play in childhood: An integrative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52, 1095-1118.
Ginsburg, H. P., & Opper, S. (1988). Piaget’s theory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J: Prentice-Hall.
Grady Cash. (1997). Spend Yourself Rich. Financial Literacy Center.
Graves, S. B., Gargiulo, R. M., & Sluder, L. C. (1996). Young children: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Greenspan, A. (2005, April 8).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s fourth annual community affairs research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Mayer, B. & Harris, C. (2010). Libraries got game: Aligned learning through modern board games. v–134.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Millar, S. (1968). The Psychology of Play.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2015). National Standards in K-12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6-7. Re:http://www.jumpstart.org/assets/files/2015_NationalStandardsBook.pdf
OECD (2005). Improving Financial Literacy: Analysis of Issues and Policies. OECD e-book, Nov. 2005.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ted States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2016). Building blocks to help youth achieve financial capability. Re: https://s3.amazonaws.com/files.consumerfinance.gov/f/documents/092016_cfpb_BuildingBlocksReport_ModelAndRecommendations_we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