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Christopher Woodward著,張讓 譯,人在廢墟,邊城出版社,2006。
Gombrich,E.H 著,雨云 譯,藝術的故事,臺北縣:聯經,2008。
Linda Nochlin 著,刁筱華 譯,寫實主義,遠流出版社,1998。
TAIWAN NEWS編輯部,穿梭府城今昔,台灣英文新聞,2009。
王士樵,另類視界觀: 新世紀的視覺經驗,臺北市: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7。
王耀庭,繪畫,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
光復書局 編,世界名畫與巨匠:梵谷,光復書局,1996。
托多羅夫 著,曹丹紅 譯,日常生活頌歌:論十七世紀荷蘭繪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頂淵文化出版社,2006。
伯格約翰 著,何佩樺 譯,另類的出口,臺北市:麥田,2008。
何政廣,布魯格爾:尼德蘭繪畫大師,臺北市:藝術家,1997。何政廣,夏卡爾:鄉愁與愛的畫家,臺北市:藝術家,1996。何政廣,馬格利特,藝術家出版社,2003。
何政廣,魏斯:美國懷鄉寫實大師,臺北市:藝術家,1997。
佛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志文出版社,1990。
宋珮 鍾榮光,光與影的二重奏,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李欽賢,浮世繪大場景─江戶市井生活十帖,雄獅美術,1993。
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印刻文學出版社,2013。
李霖燦,中國風俗畫欣賞,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
林央敏,文學寓言意義,台北市:光復書局,1992。
邱麗卿,彩虹的邊線--徐瑞憲個展,臺北市:北市美術館,2012。
金衛東,明清風俗畫,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保真,森林三部曲,遠流出版社,1989。
韋葦,世界童話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夏爾‧貝洛,法國民間故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4。
宮竹正,浮世狂歡浮世繪,好讀出版社,2006。
泰勒 著,沈豈余 譯,藝術哲學,北市:南天書局,1995。
泰勒,藝術哲學,沈豈余譯,北市:南天書局,1995。
張紅雨,寫作美學,麗文文化,1996。
張貴興,猴杯,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許麗雯,西洋藝術便利貼,華滋出版,2012。
陳香君,記憶的表情─藝術中的人與自我,臺北市:東大,民94。
陳傳發,梵谷傳奇,雪嶺文化出版社,2009。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台北市:藝術家,1995,。
陳履生,中國人物畫-元明卷,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陳履生,中國人物畫-宋代卷,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陳履生,中國人物畫-隋唐卷,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陳履生,中國人物畫-魏晉卷,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凱瑟琳‧奧蘭斯汀,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三百年的演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聯經出版公司,2006。
黃舒屏,卡蘿:墨西哥傳奇女畫家,臺北市:藝術家,1996。
楊儒賓 著,黃俊傑 譯,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正中書局,1996。
鄔昆如,哲學與哲學家-西方篇,五南出版社,2006。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劉振源,印象派繪畫,藝術圖書有限公司,1900。
劉振源,超現實畫派,藝術圖書有限公司,2001。
潘朝陽,台灣漢人通俗宗教的空間與環境詮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蔡淑惠 劉鳳芯,童年.記憶.想像: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東大出版社,1999。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編譯部,簡明大英百科全書,臺北市:中華書局,1988。
魏伶容、朱燕翔、謝汝萱 編譯,莫內在吉維尼花園,藝術家出版社,2011。
羅伯.丹屯,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聯經出版公司,2002。
期刊
顏仁德,「談老樹的保育」,台灣林業第29卷第5期,2003。
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第87期,2006.4。楊文貴 游琇雯,「主流與另類之間」,研習資訊第23卷第3期,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