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7 13: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慶惠
研究生(外文):Huang, Qing-Hui
論文名稱: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書思想體系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pecial Study in Thinking Pattern of Four Books Before Bao-Shu Lau-Tse
指導教授:王靜芝
指導教授(外文):Wang, Jing-Z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4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帛書老子古佚書思想體中國文學文學
外文關鍵詞:CHINESE-LITERATURELITERATURETaoFaTao-FaHsing-M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一九七三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掘出大批今多早已亡佚的珍貴文獻資料,其
中包括著於帛布上的《老子》寫本兩種,一本是小篆本的甲本,另一本為隸書體的乙
本,甲本文字多有殘缺之處,乙本則大體完好清晰。根據文中避漢高祖劉邦諱而出現
惠帝與文帝之名「盈」與「恆」字,故一般大陸學者判定乙本抄寫於惠帝或呂后時期
,約在西元前一九四年至一八○年間(註一)。
乙本卷前載有四篇今已不再見存的古佚書,最早唐蘭考察並認定為就是《漢書.藝文
志》中的《黃帝四經》(註二),後來學界對此說法亦有些許的爭議,而改名為《黃
老帛書》(註三)。然這兩種看法均有值得商榷之處:首先對唐蘭所提出的看法,筆
者認為証據不足,容或有再討論的餘地(註四),是此四篇古佚書是否為《黃帝四經
》的論斷,宜採保留的態度;再者,「黃老」一名多解釋為黃帝與老子,但戰國秦漢
之際託言黃帝或以黃帝為書名,來宣揚學說的著作甚多(註五),散見於各家學說當
中,難以限定「黃老」的明確內涵;且學者所謂《黃老帛書》乃指此四篇古佚書與帛
書《老子》之黃老合卷,是兩份資料,而本文僅針對四篇古佚書作討論,與其說不合
。故本文為避免上述諸種因擾,遂從實命名為「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書」
,下文則簡稱為「四篇」。
此四篇古佚書出土以來,學界為作者、時代等外圍問題的爭議不斷,陳麗桂先生已於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黃老帛書的道法思想》部份,整理歷來研究成果,極其詳
盡,並認為考據方面的問題大都已被討論,除非再有其他新出的線索,否則難有更出
色而確切不移的結論(註六),是以本文轉從思想層面的角度,考察四篇古佚書合卷
的用意何在?是否可並觀共論,整合為一個思想體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整合
的詳盡內容為何?思想成份有那些?彼此之間如何連接融合?各理論議題在體系中居
何種地位?有何種價值?整個體系的優點與困境何在?透過論述重心的層層深入,窺
探其中的基本架構與內涵。最後跳出體系外,將之與先秦諸子思想學說比較對照,處
理體系是否具備融合諸說思想的問題,詳盡的說明概念與議題如何結合。其中若干小
結論可呼應外圍間題研究成果的部份,將稍觸及點明之,整個論文的重心,仍置於思
想研究方面。
貳、各篇大義
為求處理前文列舉的諸多問題,本文遂分為三章詳加討論:
第一章,視四篇古佚書為四個完整而各自獨立的民想結構,拆解其中論點涉及那些範
圍?各論點間如何配搭?各自擁有何種理論價值或缺憾?為四篇古佚書結合之說,提
出清晰的理論基礎,也可以避免「四篇古佚書是一本書」、「四篇古佚書是一個思想
體系」或「四篇古佚書是道法思想」等過於簡略、孤立而武斷的看法,傳達四篇古佚
書其實是包羅諸多範圍的豐富論述,而不僅止於「清靜無為」或「法度治術」的思想

第二章,研究四篇古佚書的概念比較,探求考察出彼此間細微的理論差異,與詳盡的
整合情況,提出結合為一個思想體系的可能與優點,說明,台後所形成的思想體系特
質:並討論其中所反映的時代局勢,進入思想體系與局勢互動的層面,歸結出學說應
時而相互融合的積極嘗試。
第三章,探究四篇古佚書思想體系與先秦諸子思想間的關係,運用並置比對的方式,
印証其融合諸學說的學風,鋪陳其吸收各概念的情形,以彰顯體系的思想成份與特色
。尤其偏重於與道家、法家思想的討論,但不設定其屬於何種家派學說之作,傾向於
其時代因素的影響。本論文礙於學養淺薄,資料有限,並不能在繁多的研究成果之後
,提出其他新穎的看法,或大膽的新論,而以一種較保守的態度深入思想本身,作一
全方位的考察與研究,來呼應學界已有的一般看法或結論,或提供其更堅實的論証過
程,或略作論點補充說明,以完成最基本的學術研究工作。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