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4 05: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啟平
研究生(外文):Chi-Ping Lin
論文名稱:現今會計監理之變革對會計師事務所經營之影響-四大及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s of Present Accounting Oversight Transition on CPA Firm Operations – Comparison between Four Major CPA Firms and the Other CPA Firms
指導教授:鄒翊簡俱揚簡俱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ERNARD YIH TSOUJIU YANG JI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中文關鍵詞:會計監理會計師事務所
外文關鍵詞:Accounting Oversight TransitionCPA Firm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從全球會計師事務所間注重成本及競爭來看,會計師行業歷經百年的發展已是成熟的行業。會計師行業與其他服務性產業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會計師事務所是市場競爭之主體和其他企業一樣要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但是會計師事務所存在意義不同於一般企業,他是獨立的專業服務組織,必須站在中立的立場對企業財務狀況及財務報表依據審計結果表示意見,所以一般人對會計師的社會責任也有較高的要求。且國內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以及博達、訊碟的掏空案等相繼發。會計監理相關法令的修訂更是加快腳步。這一連串的變動所產生的影響,從公司方面來說,加深企業管理階層的責任、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資訊公開透明的要求、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評估以及公司治理精神的落實與扎根等。對於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加重其執行業務的責任。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現今這一連串會計監理的改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所帶來何種程度的影響,僅供會計師事務所經營者擬定經營策略時之參考。
實證結果顯示,在會計師法修正案方面,受試者同意會計師法修正案對於會計師的養成教育會提升執行業務品質;會計師執行業務前必須辦理執業登記及加入會計師公會,藉由會計師公會的專業組織來規範會計師執業品質;強制進修的規定會使得會計師執業品質有所提升;法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型態對於會計師的執業品質並不會有影響;對於未來會計師公會之組職及功能的加強,並成立專業責任鑑定委員會,藉此加強會計師執行業務品質,增加會計師公正客觀的角色。在證券交易法方面,受試者同意會計師在辦理財務報表查核簽證時,有不正當行為或違犯廢弛應盡之義務而使投資人遭受損失,應依比例負賠償責任;受查核簽證之企業在違反證券交易法而被起訴時,會計師負有不必舉證之一般過失責任。受試者對於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七號、三十四號及三十五號的適用對於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產生較多的影響,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為因應新公報的實施提供員工教育支出,查核人員增加查核時間等,其會計師事務所因此會增加查核成本。但是,新公報所帶來的收入也因此有部分增加。受試者對於所得稅基本稅額條例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查核準則的實施會增加會計師事務所查核工作的時間進而增加查核成本;在不影響審計獨立性下,會計師參與及協助企業規劃移轉定價制度。
In view of the cost and competition attentions of global CPA firms, CPA business is a matured profession which has experienced development of one hundred years. CPA business is similar to other service businesses in many ways. CPA firm is a subject in market competition just like other enterprises which must pursu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market competition, but the existence of CPA firms means differently as compared to other common enterprises, being an independent service organization, has to stand on neutral position and present opinions on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financial reports according to auditing results, therefore common people place high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s on CPA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domestic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and the occurrences of PROCOMP INFORMATICS and INFODISC cases on hollowing out company assets, consequently speeds up the establishment step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accounting Oversight. The influences resulted by this series of changes, in terms of company, deeply increas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practical impl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equirements of open and public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on th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as well as actually carry out and take root of company management spirit. The business practice responsibility of CPA firms is also increased.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methodology to recognize that under a series of current accounting oversight innovations, to what degree that CPA firm operation has been influenced. This simply is offered as reference for CPA firm operators upon setting up business strategy.

The stud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with regard to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Law Amendments, participants agreed that the CPA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Law Amendments will enhance business practice quality; before engaging in business practice, every CPA must make business practice registration and join into CPA association membership,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of CPA association to regulate CPA practice quality; the regulation of compulsive further education will be helpful to enhance CAP practice quality; the organization types of corporate CPA firms have no influence on CAP practice quality; for future enhancement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of CPA association, and establish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ppraisal committee, thus to enhance CAP practice quality, and advance the justice and objective role of CPA. As to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Law, participants agreed that if any CPA behaves improperly or breaches and neglects any required liabilities upon auditing and certifying financial reports, should be held liable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loss caused to investors proportionally; if the company being audited or certified is under legal action in vio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Law, CPA should be held liable for general negligent act of not being required to submit objective evidence. A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umber 7, Number 34 and Number 35 to large CPA firms, participants deemed that large CAP firms would be influenced more, in response to the enforcement of new Statements, large CPA firms have to provide employee training expenditure, increase the auditing time of auditors, and will consequently increase auditing cost of CAP firms. However, new Statements will also bring in some extra incomes. Participants deemed that the implement of Income Basic Tax Act and Profit-seek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unreasonable transfer price audit regulations would increase CPA firms’ auditing time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 auditing cost; CPA will participate and assist enterprises to plan pricing transferring system, only if it does not influence audit independenc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研究動機.............................7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研究架構............................10
第四節 研究流程............................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會計師事所經營之探討................12
第二節 會計監理之探討......................16
第三章 現今會計監理變革之探討................18
第一節 會計師法............................18
第二節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26
第三節 證券交易法..........................27
第四節 稅務法規............................31
第四章 會計師事務所產業分析..................32
第一節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33
第二節 執行業務收入及成本規模..............37
第三節 會計師事務所之經營規模利潤率........44
第五章 研究設計..............................46
第一節 問卷設計及研究對象..................46
第二節 統計分析方法........................48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49
第一節 會計師法修正案對會計師事務所經營之影響49
第二節 證券交易法的修正對會計師事務所經營之影響......59
第三節 新發布財務會計準則公報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62
第四節 新發布的稅務法規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66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限制........................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72
第三節 研究建議............................73
參考文獻......................................74
附 錄........................................76

表 次

表 一 會計師職前訓練及持續進修相關規定比較表..19
表 二 會計師事務所之組職型態及責任彙總表..21
表 三 法人會計師事務所之配套機制表........22
表 四 未來與現行會計師公會之組織架構及其優劣比較表....25
表 五 會計師的法定業務表明細表.....34
表 六 會計師的非法定業務表.........35
表 七 確認性服務與非確認性服務比較表....36
表 八 會計師之執行業務收入分類表........37
表 九 會計師事務所全年各項收入明細表....39
表 十 會計師事務所全年各項支出明細表....42
表 十一 會計師事務所平均經營規模表......45
表 十二 會計師事務所利潤率變動情況表....45
表 十三 各樣本群體回函資料統計..........46
表 十四 對會計師法修正案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50
表 十五 各群體對會計師法修正案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51
表 十六 四大與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師法修正案認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52
表 十七 對證券交易法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59
表 十八 各群體對證券交易法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60
表 十九 四大與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證券交易法認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60
表 二十 對新發布財務會計準則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62
表 二十一 各群體對新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63
表 二十二 四大與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新發布會計公報認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64
表 二十三 對稅務法規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66
表 二十四 各群體稅務法規認知之整體平均數和標準差...67
表 二十五 四大與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稅務法規認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67


圖 次

圖 一 研究流程............................11
圖 二 會計師業務收入-簽證業務收入趨勢圖...40
圖 三 會計師業務收入-非簽證業務收入趨勢圖.40
圖 四 會計師執行業務成本趨勢圖............43
一、英文部分:
Aldhizer,Miller and Moraglio (1995),R. ,Miller and F. Moraglio,”Commom Attributes of quality Audits”, Journal of Accountancy(JAN. 1995):61~68.
Cecil, W., C. Ciccotello and T. Grant,”The Choice of Organization Form”, Journal of Accountancy (December 1995):45-52.
Copley,P.A.,”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nicipal Disclosure Practices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1):245~266.
DeAngelo, L.E.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183~199.

二、中文部份:
王冠力,2003,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組成項目與其經營績效關聯性之探討,朝陽科技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怡文,2001,企業編製合併財務報表會計個體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慧真,1990,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在稅法上之適用及限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柏陞,2001,會計師事務所績效決定因素之探討,靜宜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承易,1998,我國會計師法律責任之研究-會計師懲戒案例分析,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何佩璣,1992,財務會計準則與公司的反應,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當傑,塑造嶄新的會計師執業環境-從會計師法修正談起,當代會計,2003年12月,頁211~228。
吳筱涵,2003,台灣地區專業型服務業組織管理風險之研究,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貞慧,1997,「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型態之研究--執業會計師的看法」,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相君,會計服務業基本資料,2004年元月,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5,「證券交易法部分修正條文總說明」。
馬秀如,會計師在證券交易法下的責任,會計研究月刊,2006年2月,第243期,頁48~65。
周澤宜,199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經營策略與績效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漢鐘,1992,會計師事務所經營策略、行銷模式與績效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虹儒,2003,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之績效分析-資料包絡模型法,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淑增,1998,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型態對審計市場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芸楣,2000,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型態對責任主體認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玉梅,1998,大陸會計概念架構之分析─兼論大陸、台灣及國際會計準則之比較,中原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袁鎮中,2003,台灣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效率再探討」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未出版碩士論文。
財政部,2004,「會計師法修正條文總說明」。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1998。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1999。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2000。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2001。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2002。
財政部統計處,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2003。
彭聖峰,1999,審計市場集中度與會計師事務所成本結構之探討,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華琪筠,1998,台灣地區會計師業務產業結構與績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貽玢,1994,我國會計師市場之調查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素絹,2003,中型會計師事務所之經營管理,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彥偉,1998,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表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光華,1996,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靜雯,1998,以結構、行為與績效模型研究會計師事務所產業─考慮審計品質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漢妮,1998,我國會計師懲戒制度之研究,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志堅,2001,企業和會計師對強制財務簽證期望差距之實證研究-以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蕭美玲,2004,論合併財務報表之資訊揭露-以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春田,1999,會計師的業務、責任及會計師事務所組織之演變,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蘇淑燕,2003,從安隆弊案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保險-兼論述沙氏法案之相關規定,靜宜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