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9: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建州
研究生(外文):CHEN CHAN-CHOU
論文名稱:筷柄截面形狀及筷子長度對兒童用餐行為與績效之影響評估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Shapes and Length of Chopsticks on Food-serving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for Children
指導教授:劉伯祥劉伯祥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聖約翰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筷子長度截面形狀夾物績效
外文關鍵詞:ChopsticksLengthShapes of ChopsticksPinching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探討年齡、筷子特性(包含筷柄截面形狀與長度)及夾取物的差異對於兒童用餐績效的影響。招募3群不同年齡的受試者(8歲、10歲和12歲)參與實驗,並以完全隨機化的順序針對8 種不同特性的筷子,分別進行夾取巧克力和乖乖之作業績效和主觀偏好的量測。實驗結果顯示年齡對於夾取時間有顯著影響。筷子特性對於夾取時間具有顯著的影響,夾取績效方面以六角形特定長度最佳,不鏽鋼筷則是績效最差。筷子特性和夾取物對夾取時間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在夾取巧克力實驗的部份,六角形特定長度表現最優,不鏽鋼最差;在夾取乖乖實驗中,六角形特定長度表現最好,不鏽鋼最差。整體而言,本研究建議採用截面形狀為六角形的筷子作為兒童用餐器具。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ge, chopsticks characteristics and pinching tasks on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ratings. Thir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in present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8, 10 and 12 years old). Eight types of chopsticks had been evaluated on pinching two objects (corn snacks and chocolate balls). Results of ANOVA showed that the pinching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ges. In addition, the pinching performance was better in applying the hexagon chopstick with particular length. By contrast, the stainless steel chopstick was the worse case. Thus, the hexagon chopstick could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4
1.3研究限制 5
1.4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筷子的緣起與簡介 7
2.2筷子的操作方式 9
2.3影響筷子操作績效的因素 10
2.4使用筷子用餐績效的衡量指標 18
2.5筷子的研究結果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3.1受試者 25
3.2 實驗設計 26
3.3實驗筷子 27
3.4實驗器材 29
3.5實驗作業與衡量指標 29
3.6實驗步驟 32
3.7資料分析 33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34
4.1受試者基本量測分析 34
4.2 實驗作業分析 35
4.3 受試者主觀偏好排序 43
4.4 影片觀察分析 44
第五章 研究討論 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4
6.1 結論 64
6.2 建議 65
參考文獻 66
附錄A 實驗作業說明 68
附錄B 受試者人體計測調查表 70
附錄C 實驗作業效率記錄表 71
附表D 受試者主觀偏好量表 72
作者簡介 73







圖目錄
圖1.1日本選擇筷子的標準 3
圖1.2日本教導如何正確持筷之看板 3
圖1.3研究流程圖 6
圖2.1剪刀式持筷方法 10
圖2.2鉗子式持筷方法 10
圖3.1兒童用餐行為 26
圖3.2市售筷子 27
圖3.3實驗用筷子 28
圖3.4夾取作業現場配置圖 30
圖3.5夾取巧克力作業 31
圖3.6夾取乖乖作業 32
圖4.1各年齡層兒童平均夾取巧克力與乖乖時間彙總圖 36
圖4.2各年齡層兒童平均夾取巧克力與乖乖掉落顆數彙總圖 36
圖4.3不同年齡的兒童平均夾取時間 40
圖4.4不同筷子特性在夾取作業之夾取時間 41
圖4.5不同夾取物之夾取時間 41
圖4.6夾取物與筷子特性的夾取時間 42
圖4.7兒童對筷子主觀偏好排序 44
圖4.8 八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 46
圖4.9 八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 47
圖4.10八歲兒童夾取巧克力績效差異最大者之比較圖 48
圖4.11八歲兒童夾取乖乖績效最大者之比較圖 48
圖4.12十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 50
圖4.13十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圖 51
圖4.14十歲兒童夾取巧克力績效差異最大者之比較圖 52
圖4.15十歲兒童夾取乖乖績效差異最大者之比較圖 52
圖4.16十二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 53
圖4.17十二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 54
圖4.18十二歲兒童夾取巧克力績效差異最大者之比較圖 55
圖4.19十二歲兒童夾取乖乖績效差異最大者之比較圖 55
圖4.20手腕僵硬或施力不當容易導致夾取物掉落 57
圖4.21正確的執筷姿勢可提升夾取績效 57


表目錄
表2. 1影響筷子用餐績效因素 10
表3. 1實驗筷子 28
表3. 2實驗器材與裝置 29
表4. 1兒童之人體計測表。 35
表4. 2各年齡層兒童平均夾取巧克力與夾取時間 35
表4. 3各年齡層兒童平均夾取巧克力與乖乖掉落顆數 36
表4. 4兒童以夾取時間為依變項之變異數分析 38
表4. 5不同年齡的兒童平均夾取時間 38
表4. 6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夾取作業之夾取時間的Duncan多重檢定 38
表4. 7不同筷子特性(截面形狀與長度)在夾取作業之夾取時間 39
表4. 8不同特性筷子夾取作業之夾取時間的Duncan多重檢定 39
表4. 9不同夾取物之夾取時間 39
表4. 10夾取物與筷子特性夾取時間 40
表4. 11兒童以掉落顆數為依變項之變異數分析 42
表4. 12兒童之筷子主觀偏好排序彙總表 43
表4. 13 八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表 46
表4. 14 八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表 47
表4. 15 十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表 49
表4. 16 十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表 50
表4. 17 十二歲兒童之夾取巧克力績效比較表 53
表4. 18 十二歲兒童之夾取乖乖績效比較表 54
中文部份
1.王茂駿、王明揚、林昱呈 (2002)。台灣地區人體計測資料庫手冊。新竹市: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2.吳水丕、蔡武晃 (2001)。持筷方式與筷子手柄截面形狀對用餐績效的影響。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九十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義守大學。
3.李禎祥 (2006)。萬事由來。人類智庫。
4.林姿芬 (2002)。抓握方式、筷子材質及筷間紋路對用餐績效影響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5.黃繼魯(2003),讓孩子聰明起來 珠心算開發兒童智能,珠算全球資訊網,民97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abacus.org.tw/ABACUS/ABACUS_9_12.HTM
6 劉伯祥、吳佳蓁、莊雅婷、賴佳宜、黃姿綺、劉靜宜、曾孟雲 (2008)。兒童飲食行為探討與湯匙設計分析,聖約翰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專題,未出版,台北縣。
7.劉偉瑩、李榮茂、張彩鳳、陳玉珊 (2007)。使用筷子重振傳統文化,國語日報線上讀報指南,民97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nie/nie_indicate/Unit7/W-960117S15/W-960117S15.htm
8.戴韜南 (2007)。縱橫千年 傲視餐桌 筷子文化談,戶戶通入口網,民97年12 月30日。取自:http://www.dreamhouse.hk/monthsnews/2007/06/08/1181290636262.html




英文部分
1. Chan, T. (1999). A study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diameter of chopstic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3, 101-105.
2. Chen, Y. L., Deng, S. Z., Huang, P. H., Chen, C. F., & Chen, K. Y. (1996).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ypes and pinching operations of chopsticks, Mingchi Technical Report.
3. Chen, Y. L. (1998). Effects of shape and operation of chopsticks on food-serving performance, Applied Ergonomics, 29(4), 233-238.
4. Hsu, S. H. & Wu, S. P. (1991). An investig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length of chopsticks, Applied Ergonomics, 22(6), 395-400.
5. Jang, T. S. (1990). Increasing children’s IQ by using chopsticks, 28, 11.
6. Sinclair, M.A. (1990). Subjective assessment. In: J. R. Wilson & E. N. Corlett (Eds.), Evaluation of human work. London: Taylor & Francis.
7. Tang, J. (1992). Chopsticks? Just reach out and grab it! Trademarks of the Chinese I. Taiwan, Taipei: Sinorama Magazine
8. Wu, S. P. (1995). Effects of the handle diameter and tip angle of chopsticks on the food-serving performance of male subjects. Applied Ergonomics, 26(6), 379-38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