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21: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譽耀
研究生(外文):Yu-Yao Chang
論文名稱:堪輿思想在歷史文化的演變與應用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in Geomantic Philosophy
指導教授:羅文玲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Dr. Wen-Ling Luo
口試委員:黃志煌 博士林俊臣 博士
口試委員(外文):Dr. Chih-Huang HuangDr. Chun-Chen Lin
口試日期:2015-06-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國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堪輿 中國文化 建築理論 易經 風水
外文關鍵詞:GeomancyChinese cultureArchitectural theoryI-ChingFeng-Shu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11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堪輿思想是傳統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祖先累積的寶貴建築理論精華。堪輿思想文化從古延續至今,其中必然蘊含著一些珍貴的理論。有鑑於此,本研究試圖從驗證的理論,對於堪輿文化中的建築進行驗證的探索,並解析堪輿與財運、健康之關聯,希望從中揭示出其合理性,期使後學之研究者對堪輿有正確認識,並以更多的實際事例去驗證,證明堪輿非迷信之學。本文運用了堪輿理論與易經風水進行探索與研究,揭示一般建築中存在堪輿問題,從而對堪輿的思想文化如何影響財運與健康,提出合理化的見解。
本論文分為六個部分︰
(一) 堪輿文獻回顧。
(二) 堪輿思想理論概述。
(三) 堪輿之歷史發展。
(四) 《易經》思想之源流。
(五) 堪輿與《易經》之運用。
(六) 結論。
依照堪輿思想在歷史文化的演變與《易經》的繫聯,進行探討,提出研究成果。

Geomantic philosoph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s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which was accumulated by our ancestors. Additionally, it is the art of building siting and design. Geomancy has been pervasive in Chinese communities for centuries because it is an incredibly valuable theory. Here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omancy with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correlated them with fortune factors that are theoretically related to wealth. A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observed effects and to aid in establish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eomancy. Additionally, many practical examples are investigated to prove that geomancy is no longer a superstition but a fact.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will reveal the defect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geomancy and provide reasonable standpoints to explain how the geomancy principles affect the wealth of individuals. The thesis will consist of six parts.
(一) Literature review of geomancy
(二) Introduction of geomantic thought
(三)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eomancy
(四)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use of geomancy and I-Ching
(五) Case study of geomancy and I-Ching
(六)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geomancy philosophy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re will b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this thesi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一、 文獻資料法 5
二、 田野調查法 6
三、 歸納演繹法 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7
一、 書籍 7
二、 學位論文 14
三、 期刊論文 16
第二章 堪輿思想理論概說 19
第一節 堪輿的定義及起源 22
一、 堪輿的定義 22
二、 堪輿的起源 30
第二節 堪輿的內涵 36
一、 堪輿的基本概念 38
二、 五行節氣 42
三、 三元九運玄空挨星 49
第三章 《易經》與堪輿關係探討―通論篇 55
第一節 《易經》起源 56
一、 《易經》八卦與陰陽 60
二、 《易經》發展略記 72
第二節 《易經》與堪輿的關係 76
一、 古代文學中的堪輿 78
二、 堪輿在現代的運用概況 85
三、 《易經》與風水的結合 91
第四章 《易經》與堪輿關係探討―理論篇 97
第一節 《易經》勘輿理論探究 98
一、 《易經》理論篇 98
二、 堪輿理論篇 102
第二節 堪輿在住家工廠理論 111
三、 住家理論 111
四、 工廠理論 115
第五章 《易經》與堪輿關係探討―應用篇 125
第一節 居家運用篇 125
五、 居家風水 126
六、 床位離心 128
一、 床位納氣 130
二、 宅內設計 133
三、 虎昂傷丁 137
第二節 工廠運用篇 141
一、 火坑位 142
二、 龍虎鬥 145
三、 門千金 150
四、 虎尾寮 155
五、 穿心煞 160
六、 虎邊動 162
第六章 結論 167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71
一、 古籍專著(按朝代排列) 171
二、 現代專著(以出版時間排列) 171
三、 期刊論文 176
四、 學位論文 178
五、 工具書 180
圖目錄
圖 3 1 河圖 70
圖 3 2 洛書 71
圖 3 3 二十四山之方位圖 71
圖 4 1 孤陰與寡陽圖 116
圖 4 2 山星的九星圖 116
圖 4 3 虎尾寮型房屋 117
圖 5 1 筆者小時候住家圖 127
圖 5 2 床位圖 129
圖 5 3 床位圖 132
圖 5 4 床位圖 133
圖 5 5 住家圖 136
圖 5 6 住家圖 139
圖 5 7 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45
圖 5 8 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48
圖 5 9 辦公室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51
圖 5 10 工廠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52
圖 5 11 大門原子山午向更改為酉山卯向 156
圖 5 12 主位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57
圖 5 13 改善前與改善後比較 161
圖 5 14 錯誤設計與簡單修改設計 163



表目錄
表 3 1 先天八卦方位《河圖》 66
表 3 2 後天八卦方位《洛書》 67
表 5 1 酉山卯向六運建 126
表 5 2 子山午向八運建 128
表 5 3 雷風恆卦 129
表 5 4 酉山卯向七運建 131
表 5 5 辛山乙向七運建 132
表 5 6 寅山申向七運 134
表 5 7 山澤損之頤卦建 135
表 5 8 子山午向七運建 136
表 5 9 午山子向八運建 138
表 5 10 神位改為卯山酉向 140
表 5 11 雷地豫卦 143
表 5 12 庚山甲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44
表 5 13 戌山辰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46
表 5 14 雷風恆之鼎卦 147
表 5 15 雷地豫之解卦 149
表 5 16 2014年11月30日前公司營業額 149
表 5 17 巳山亥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51
表 5 18 雷水解之離卦 153
表 5 19 艮為山之蠱卦 153
表 5 20 地水師之臨卦 154
表 5 21 2014年11月30日前公司營業額 154
表 5 22 八運子山午向更改為酉山卯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58
表 5 23 八運亥山巳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60
表 5 24 八運子山午向山星與水星配置表 163




一、 古籍專著(按朝代排列)
1.《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14.術數類》台灣商務印書館,冊808。
2.《易經證釋.壹-捌》台中:瑞成書局,2004年。
3.〔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4.〔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5.〔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5年。
6.〔宋〕王洙等:《圖解校正地理新書》台北:集文書局,1992年。
7.〔宋〕程頤:《周易傳》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8.〔明〕季本:《說理會編》〈道形而上〉卷1,頁10上,總頁子9-263。
9.〔明〕鄭同點校:《堪輿》北京︰華齡出版社,2008年。
10.〔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術數類二〉第1 冊,卷
109,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1. 野鶴真人:《增刪卜易》台中:瑞成書局,2011年。
二、 現代專著(以出版時間排列)
1.侯仁之:《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禹貢(全文注釋)》引顧頡剛的「戰國中期說」,科學出版社, 1959年。
2.劉敦楨:《中國住宅概說》,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
3.白雲居士:《卜卦與風水》,台北:子午線出版社,1986年。
4.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6.金聖子:《現代風水實錄》,台南:王家出版社,1991年。
7.黎凯旋:《易數淺說》,台北:易學出版社,1992年。
8.將門文物編輯部:《辭海》,台北︰將門文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9.王玉德:《堪輿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0.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3年。
11.李亦園:《漢學研究》〔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台北︰南天出
版社,1993年。
12.吳怡:《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
13.蕭默:《中國建築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4.黃老師:《住家風水自己看》,台北:易中仙出版社,1995年。
15.劉沛林:《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三聯出版社,1995年。
16.郭芬鈴:《古今陽宅》,台中︰瑞成出版社,1996年。
17.唐華:《中國易經歷史進化哲學原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6年。
18.張益瑞:《風水學的奧秘》,台北︰台灣新生報出版部,1997年。
19.鄭鈞蔚:《陽宅形局斷驗篇》,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20.王新華:《易經繫辭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21.鐘義明:《玄空現代住宅學》,台北,武陵出版,1998年。
22.林天水:《成功者宅第》,台北︰沈氏藝術印刷出版,1999年。
23.陳冠宇:《風水聖經》,台北︰鴻運出版社,1998年。
24.野鶴真人:《易經心法研究.修訂增刪卜易》,台中:瑞成書局,1998年。
25.張益瑞:《易經心法研究.易經八卦基礎學》,台中:瑞成書局,1998年。
26.胡不歸編著.陳怡魁講述:《超時代陽宅學.購屋篇》,台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9年。
27.潘谷西等:《中國建築史》,台北︰六和出版社,1999年。
28.呂應鐘:《商用風水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29.郭懿雲:《邵子易數講義》,台北︰頂淵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
30.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31.韋政通:《中國思想家》,台北︰水牛出版社,2001年。
32.利瑪竇(Mattew Ricci)、金尼閣(Nicolas Trigaut)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劄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33.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34.法主堂山人:《開運住家風水學》,台南 : 世一文化事業, 2002年。
35.Lillian Too朱林碧金:《風水成功學》台北:四方書城,2003年。
36.張益瑞:《鬼谷子心法在台灣─陽宅風水學講座》,天明出版社,2003年元月修訂版。
37.洑溪、圓銘居士:《陽宅風水指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38.黃帝.〔晉〕郭璞原著﹔王振復今譯:《風水聖經:宅經.葬書》,台北︰恩楷公司,2003年。
39.陳運楝:《頭份陳家福安堂堪輿學向陽書院詩存手稿》,苗栗︰陳運楝文教基金會,2003年。
40.王正平:《中國傳統道德淪探微》,上海︰三聯出版社,2004年。
41.洑溪、圓銘居士:《陽宅風水指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42.胡不歸編著.陳怡魁講述:《幸福陽宅學.事業篇》,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2004年。
43.朱伯崑:《易學基礎教程易學與建築》,台北:致遠書局出版, 2004年。
44.南海主人:《堪輿學原理》,台北︰集文書局,2004年。
45.沈竹礽:《沈氏玄空學(下)》,台北︰武陵出版社,2004年。
46.珍藏本(發行人─ 朱雲芳):《新周易本義》,台北︰大冠出版社,2004年。
47.張清淵:《第一次學陽宅風水就上手》,台北 : 宇河文化出版,2004年。
48.張覺明:《風水與擇居城市》,台中︰瑞成出版社,2004年。
49.何曉昕•羅雋:《風水史》,台北:華成圖書,2004年。
50.張覺明:《風水與擇居》,台中︰瑞成出版社,2004年。
51.洑溪、圓銘居士:《陽宅風水指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52.淩德修:《陽宅長眼法》,台北︰武陵出版社,2004年。
53.謝沅瑾:《財運風水教科書》,台北:柏室科技藝術,2004年。
54.王子林:《紫禁城風水》,台北︰世界出版社,2005年。
55.王士峰:《風水文化與住宅環境》,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2005年。
56.孔日昌:《堪輿學》,台南,大孚書局,2005年。
57.造化居士:《自己看風水》,台北:希代書版,2005年。
58.洑溪、圓銘居士:《陽宅風水指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59.楊文衡:《易學與生態環境》,台北:大展出版社出版,2005年。
60.張益瑞:《風水學的奧秘》,南投︰易鑰出版社,2005年。
61.傅佩榮解讀:《易經》,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5年。
62.賴貴三:《台灣易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63.Chester Holcombe, The Real Chinaman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1895; reprint,Cambridge: Chadwyck-Healey, 1995),pp 145,152 中譯本: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著,鞠方安譯,《真正的中國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64.[英]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上海:科學出版社,2006年。
65.黃春枝:《中華文化道統》,南投︰易鑰出版社,2006年。
66.蔡思朗:《四大家族 : 大.風.水》,台中:好讀出版社,2006年。
67.張志遠:《台灣的古城》,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6年。
68.漢德寶:《風水與環境》,台北︰大塊文化,2006年。
69.蔡思朗:《四大家族 : 大.風.水》,台中:好讀出版社,2006年。
70.洑溪、圓銘居士:《陽宅風水指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71.張益瑞:《工廠風水解疑(上.下)》,南投,易鑰出版社,2006年。
72.謝沅瑾:《人性化風水室內格局設計》,台北:柏室科技藝術,2006年。
73.陳伯适:《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74.王維德.洪緒:《卜筮正宗》,台中:瑞成書局,2007年。
75.李定信:《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6.渡邊欣雄:《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台北︰地景企業公司,2008年。
77.沈靜:《易之行者一混元禪師》南投︰唯心宗南天文化院,2008年。
78.李少君:《圖解黃帝宅經》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79.〔魏〕管輅原箸﹔許頤平主編﹔程子和點校:《圖解管氏地理指蒙》北京︰華齡出版社,2009年。
80.朱蓮麗(Lillian Too):《這年頭一定要懂風水》,台北︰大是文化公司,2009年。
81.阿格尼.艾剋曼(Agni Eickermann),杜嘉.郝思荷舍(Durga Holzhauser) :《風水九大封印:風水知識的源頭與九大學派的演變》,原名《Alpha:The Nine Master Schools》,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
82.黃春枝:《中華三祖文化在台灣的弘揚》,南投︰唯心宗南天文化院,2009年。
83.孫景浩、劉昌銘、李傑:《周易與中國風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4.鐘茂基:《擇日學講義》,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85.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86.長卿:《山海經的智慧》,台北︰大地出版社,2010年。
87.梵絨齋︰《專教方位坐向的陽宅風水書》,台北︰知青頻道出版社,2010年。
88.寶通:《寶通談風水》,益智書坊,2011年。
89.朱蓮麗(Lillian Too):《這年頭一定要會用風水》,台北︰大是文化公司,2011年。
90.金身佳:《風水》,台北︰維他命文化,2011年。
91.賈鳳翥:《易與風水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92.康若錫:《台灣古厝圖鑒》,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年。
93.張善文:《歷代易學要籍解題》,台北︰頂淵文化公司,2011年。
94.張紹民:《〈易經〉的智慧︰〈易經〉心得》,黃山書社,2011年。
95.王學典:《圖解寶典居家風水秘笈998招》,台北︰人類智庫數字科技,2012年。
96.耿鉦洲呈稿:《郭璞葬經水龍經》,台北︰九鼎出版社,2012年。
97.常娟:《別太鐵齒,你至少要懂的居家風水學,如何避開不好的家居風水,別太鐵齒你至少要懂的居家風水學》,台北︰智學堂文化出版,2013年。
98.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上》,雲南︰人民出版社。
99.六愚:《風水概論》,台北︰武陵出版社,2013年。
100.姚嘉文:《生活易經》,南投︰唯心聖教學院,2014年。
101.黃春枝:《鬼谷文化追根溯源、發展與世界和平》,台中:易鑰出版社,2014 年。
三、 期刊論文
1.王玉德:〈試論中華風水文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2期, 頁65-68。
2.李果仁︰〈建國以來《周易》研究回顧〉,《東南文化學報》1993年第1期,頁46。
3.張益瑞:〈風水學的奧秘〉《台灣新生報》副刊,1995年8月1日-1996年4月6日。
4.黃有志:〈傳統風水觀念與現代環境保護之研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1999年,頁 1。
5.郭 煜:〈建築與阿俊:〈現代建築中的風水學〉,《滬港經濟期刊》,2002年第06期,頁24-54。
6.自然環境協調是建築規劃設計的根本原則〉,《四川建築科學研究期刊》2003年第29卷第2期,頁105。
7.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1 卷,2003 年7 月第4 期,頁373。
8.彭喜豪:〈天地直觀之堪輿思想考究〉,《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6期,頁161-176。
9.張志源 、邱上嘉:〈台灣陽宅風水研究現況與發展之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設計研究期刊》2005年第05期,頁230。
10.唯心聖教《風水大師》,2006年第26期,頁2-10。
11.簡崇濯:〈風水與資訊〉,《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期刊》,2006年,頁18-20。
12.陳居淵:〈論焦循的易學與堪輿學〉,《周易研究期刊》,2006年第03期,頁6-11。
13.許美群:〈人居環與與建築風水學〉,《廣東︰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頁77。
14.閰沁恒:〈黃帝時代文化發展的再認識〉,《炎黃文化與蚩尤文化論壇》台中市東海大學,2006年7月28日,頁28。
15.漢德寶:〈天人之際:風水文化的意義〉,《2007世界華人〈易經〉與建築風水高層論壇論文集》台中市明德女中,2007年7月7日-8日,頁7。
16.夏自正.盧利敏:〈中國古建築與風水學的天人合一觀〉《2007世界華人〈易經〉與建築風水高層論壇論文集》台中市明德女中,2007年7月7日-8日,頁71-72。
17.王冠,趙鵬:〈建築風水的科學性〉《山西建築期刊》,2008年第35卷22期,頁64-65。
18.張景峰,張旭東,張啟翔,潘會堂:〈居住區植物造景與風水學〉《安徽農業科學報》,2009年第37卷14期 ,頁6742-6756。
19.田正波:〈道教建築與風水文化〉,《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第1期,頁13-15。
20.楊曉陽:〈中國風水與環境藝術〉,《西安美術學院期刊》, 2010年,頁28-32。
21.楊秋生、周生水:〈和諧背景下的風水理論與城市規劃學科的關係評價〉,《商情期刊》,2010年,頁33。
22.郭雅琳,陳磊:〈風水的文化價值建築與文化〉,《風水研究期刊》,2010年,頁36-37。
23.張源修,邱譯萱:〈以風水觀點探討植栽於空間設計之研究〉,《明道學術論壇論文集》,2011年第2期,頁19。
24.謝瑞鄉:《〈易經〉是政經人倫科學的最高指導》第七回世界易經大會暨第十五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論文集,2012年,頁12。
25.賀廣如:〈心學(易)中的陰陽與蔔筮〉,《台大文史哲學報》2012年,頁12。
26.奚寧泉:〈現代裝飾(理論)〉,《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期刊》2013年,頁12。
27.鄧茗尹:〈淺談中國古代風水文化與城市規劃〉,《中華文化論談期刊》,2013年,頁12。
28.秦文學:〈(中華易)淺議〉《首屆現代易學與世界和平發展國際研討會暨吳地鬼谷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會議論文集》2014年11月1日-2日,頁172。
四、 學位論文
1.江達智:《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頁270。
2.李蔚:《中國傳統建築環境自然觀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頁13-17。
3.唐舜:《風水與環境關係的研究》湖南: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頁14-19。
4.盧彥男:《〈易經〉哲學的運動觀-動靜間太極拳》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頁53-55。
5.陳星豔:《風水理論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借鑒研究》湖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頁6。
6.伍鐵牛:《中國傳統風水理論的分析與現代思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頁3-31。
7.李廷恩:《含易經風水之公寓購買因數探討》新竹︰中華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7月,頁10-11。
8.王孝倫:《求助風水以求心安的思維方式初探》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頁16-25。
9.王逸之:《陰陽五行與隋唐術數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頁50-53。
10.馬寧:《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倫理意蘊及當代價值》南京︰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頁20-35。
11.陳春紅:《古代建築與天文學》天津︰天津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頁28-58。
12.黃綉枝:《孟喜、京房十二消息卦之象數與義理研究》彰化︰明道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頁147-152。
13.鐵顏顏:《論遼代墓葬與堪輿術》吉林:長春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頁66。
14.毛炳生:《程穎〈易傳〉微探》新北市︰華梵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7月,頁334-335。
15.李雅琪:《陽宅風水與健康認知之研究》台中: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頁1-10。
16.馮露寒:《風水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四川︰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頁1-5。
17.康明山《中國易經風水對不動產選購因素之研究》高雄: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頁8-9。
五、 工具書
1.《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2.將門文物編輯部:《辭海》台北︰將門文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3.張解民主編:《中國堪輿辭典》台北︰捷幼出版社,1994年。
4.張益瑞:《董公選擇日要覽》南投,禪機山仙佛寺,1996年。
5.《魯班仙師真經》台中︰瑞成出版社,1999年。
6.老子.李耳︰《道德經》台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2004年。
7.黃逢時:《中華民族列祖列宗姓氏譜》台中︰台灣鬼谷子學術學術研究會,2004年。
8.《風水真經》南投︰易鑰出版社,2005年。
9.黃逢時:《中華民族歷劫戰爭錄》台中︰台灣鬼谷子學術學術研究會,2006年
10.《唯心聖教安心真經》南投︰易鑰出版社,2011年。
11.廖淵用:《信發堂廖淵用通書便覽》雲林︰信發堂廖淵用通書館,2011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