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16: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怡雯
研究生(外文):Yi-Wen Chen
論文名稱:區段徵收政策之政策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Policy Analysis of Zone Expropriation Policy
指導教授:高孟定高孟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ng-Ting K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菁英決策模型區段徵收政策政策分析
外文關鍵詞:Elite Decision-Making ModelZone Expropriation PolicyPolicy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7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對於空間型式的理念與實踐手段,基本上是透過國家所制定與土地有關的政策。因此分析政策內容的形成與轉變,遂成為一重要的命題。又這樣的政策研究是必須放在時間向度上來探討的,因而本研究是即藉由區段徵收的法制演進,歸納出區段徵收之理念與變革,及彙整台灣政治的變遷,綜合而得出一歷史性概念;再據之以菁英決策模型來分析區段徵收政策內容之形成和轉變的決策過程。
由研究結果發現:區段徵收政策之制定,係深受菁英的理念影響;社會大眾、利益團體的影響力則是有限。而區段徵收政策制定之目的在於達成「漲價歸公」、「地利共享」、「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和「儲備土地」等目標。又在開發方式之時間軸上,可概分為由「徵收時代」進入「市地重劃時代」,再進而進入「區段徵收時代」。
區段徵收政策在制定上以菁英決策模型為架構,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勢必面臨挑戰且不利於執行。因而本研究建議,應重視民意之反應,加強與民眾之溝通;故應有一正式之法定決策系統,公開、透明地制定政策,並將民眾之需要與支持視為考量之必須。故本研究建議應以系統決策模型融合原菁英決策模型,而建立一「進化決策模型」,以為未來區段徵收政策制定之決策模式。
The concept and the practice of space style is based on related land policy legislated by the country. Therefore, analysis for the policy’s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addition, such policy analysis should be conducted on the time dimension. This study, therefore, is 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law for zone expropriation to generalize the thoughts and revolution process of zone expropriation. It also summarized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Taiwan and obtained a historical concept. Elite theory was then appli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contents of zone expropriation poli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the policy.
Study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zone expropriation polic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Elite, an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public and interest parties is limited. The objectives for the expropriation policy are to reach “the appreciation of land goes to the government”, “land profit is shared by the public”, “to obtain the lands for public facilities”, and “to reserve the lands”. Also, regarding to the time axis for method development, it can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as from “expropriation period” to “the period of rezoning for urban land” and then followed by the “zone expropriation period”.
The policy making for zone expropriation is constructed on the Elite decision-making model, which will definitely be challenged and hard for enforcement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in Taiwan. This study, therefore, suggests that public opinion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and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blic should be enhanced. Consequently, a formal policy making system should exist to enact policies publicly and transparently, while people’s need and suppor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ust for evaluation.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of systematic decision-making model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Elite decision-making model, so that a “developed decision-making model” could be built and should be the model for zone expropriation policy making in the futur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3
第三節 概念與界說……7
第四節 研究流程……10
註釋……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13
第一節 政策分析之相關概念……13
第二節 相關研究檢視……24
註釋……32
第三章 區段徵收理念變革與政治變遷之歷史敘事……36
第一節 區段徵收之理念與變革……36
第二節 台灣的政治變遷……46
註釋……51
第四章 區段徵收政策之問題建構……53
第一節 區段徵收政策之形塑過程……53
第二節 區段徵收政策之行動者分析……62
第三節 研究模型之建立與應用分析……67
註釋……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書籍……78
附錄……88
一、中文期刊、報章
尤重道,1991年12月,區段徵收與普通徵收、市地重劃之比較及實際運用,土地事務月刊,第246卷,頁6∼9。
王振寰,1989年,台灣的政治轉型及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頁71∼116。
王振寰、錢永祥,1995年,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
李文朗,1983年3月,政治菁英的遴補與新陳代謝:台灣地區的個案研究,思與言,第二十卷,第六期。
李承嘉,1996年1月,區段徵收之問題與對策-民眾了解與補償方式,台灣地政,第一一九期,頁5∼10。
林佳龍,1989年,威權侍從主義下的台灣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
林嘉誠,1984年,中央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組織認同的研究,科技專家階層之崛起,流動與影響,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八期,頁八一∼頁九六。
邱昌泰,1991年12月,當代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多元主義,中國行政評論,卷一期一,頁81∼103。
夏鑄九,1991年,一個都市實踐的假說:都市與區域過程中之台灣地方政府與社會,台大建築與城鄉學報,第六期,頁31∼41。
陳志梧,1988夏秋號,「日本帝國主義下宜蘭城的空間轉化」,台社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
陳東升、周素卿,1993年,國家結構、政商關係與空間形構,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二期,頁一四九∼一八三。
陳陽德,1981年4月,台灣地方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四季,台北。
黃亮猛,1991年2月,區段徵收定義及功能之探討,人與地,第八十六期,頁28∼36。
楊松齡,1994年7月,區段徵收制度之公平性與分配內涵之分析,台灣地政,第一一0期,頁10∼16。
工商時報,80.9.23,第三版。
自由時報,79.8.26,第九版。
經濟日報,79.4.7,第二版。
二、中文書籍
王杏全等,1990年,區段徵收作業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地政司,台北。
王振寰,1994年,財團與台灣政治的轉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
王振寰,1996年,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田弘茂,1989年,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朱志宏,1995年,公共政策,三民書局,台北。
朱志宏、邱昌泰,1996年,政策規劃,國立空中大學,台北。
朱雲漢,1989年,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研究基金會,台北。
吳春福,1985年,中華民國黨領導階層之現代化,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呂秉怡,1992年,運動組織與組織運動--無住屋運動之資源創造與轉化,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台北。
李筱峰,1986年,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自立晚報出版,台北。
李鴻毅,1995年,土地法論,中國地政研究所,台北。
杭之,1990年,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下),唐山出版社,台北。
林水波、張世賢,1991年,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林佳蓉,1998年,地方權力結構與空間政策一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林慧芬,1993年,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菁英模型之解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1988年,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故鄉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孫延淵,1995年,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以三峽鎮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徐士堯,1995年,以區段徵收取得大型公共建設用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高孟定、鄭建凱,1996年,台灣現行的都市計畫,懋榮工商專業書店,台中。
張茂桂,1990年,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台北。
張景森,1991年,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張翠絲,1985年,中華民國黨組織成長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曹俊漢,1990年,公共政策,三民書局,台北。
梁雙蓮,1984年,中央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組織認同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莫祥雲,1993年,我國企業與政府關係之研究--從政策制定面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許舜閔,1993年,威權政治下臺灣中央行政體制的發展歷程(1950∼1993),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明通,1990年,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流動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1995年,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陳東升,1995年,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陳東升、周素卿,1994年,利益集團與都會區房地產開發:以台北縣為例,「台灣都市的政經結構與社會心理」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台大社會學系主辦。
傅啟學等,1966年,中華民國監察院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系,台北。
彭懷恩,1986年,中華民國的政治精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1950∼1985),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灣。
彭懷恩,1990年,政治學:現代政府與政治,風雲論壇雜誌社,台北。
黃玉清,1997年,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台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葉俊秀,1997年,我國官僚政治下軍事官僚政策制訂過程研究--以航發中心改制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中原,1993年,民主轉型過程中政策參與者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靳菱菱,1997年,台灣地方菁英對政治平等認知之研究(1993∼1995),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鄭梓,1985年,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自刊本,台中。
顏愛靜等,1995年,以區段徵收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問題與對策之研究」期中報告書,台南市政府,台南。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1年,公共政策,國立空中大學,台北。
蘇志超,1992年,土地法規新論,作者自版,台北。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