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4.2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21: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虹妧
研究生(外文):Hung-Yuan Lin
論文名稱:大學生網路社會行為與網路社會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指導教授:謝俊義謝俊義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網路社會行為網路社會關係人際關係網路資訊搜尋行為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internet social relation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internet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從多個面向瞭解大學生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與使用網路時在網路世界中與他人互動的行為及其網路世界中社會關係的影響為何。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九十九學年度臺灣北、中、南、東部一至四年級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有效樣本數計691人,施測後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式等統計方法進行相關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年齡對網路資訊搜尋行為有顯著差異,以18至20歲大學生網路資訊搜尋行
為程度最高。
二、學生身分對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以日間部學生人際關係最佳。
三、學校種類對於網路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以國立科大/技術學院及私立一般
大學學生網路社會行為程度最高。
四、學校種類對於網路社會關係有顯著差異,以私立科大/技術學院學生網路社會關係最佳。
伍、大學生使用網路資訊搜尋行為對網路社會行為有正向影響。
六、大學生與朋友、學校的關係對網路中的社會行為有正向影響。
七、大學生與家人的關係對網路社會關係有正向影響。
八、大學生網路社會行為程度與網路社會關係互為正向影響。
最後,本研究對研究發現進行討論,提出對家庭、學校與社會大眾之建議,並提供有關單位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is study wants to underst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undergraduates through mutiple aspects. As well, this study wants to understand their 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in the internet.
This study utilizes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the data. By the purposive sampling,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cross all grades in northern, central, southern and eastern areas of Taiwan. The effective sample size was 691. The data available from the survey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ge is a significant impact factor o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fall between 18 and 20 years old.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in day class and night clas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in day class have the bes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The types of the universit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Among them, the students in national university/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private university share the high levels of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4. The types of the universit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internet social relations. Students in private university/ technology colleges have the best internet social relations.
5. Internet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6. The relations of students with their friends and with the school have positive influences on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7. The relations of students with their families have positive influences on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8. Internet social behaviors and internet social relations have positive influences on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conclusions also gives suggestions to family,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media,which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二章 理論基礎……………………………………………………………………………7
第一節 人際關係相關理論與研究……………………………………………………..7
第二節 網路資訊搜尋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13
第三節 網路社會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19
第四節 網路社會關係相關理論與研究…………………………………………….24

第三章 理論架構…………………………………………………………………………..35
第一節 網路資訊搜尋行為與網路社會行為……………………………………..35
第二節 人際關係與網路社會行為…………………………………………………….37
第三節 人際關係與網路社會關係…………………………………………………….39
第四節 網路社會行為與網路社會關係…………………………………………….41

第四章 研究設計…………………………………………………………………………..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45
第二節 研究流程………………………………………………………………………………..49
第三節 研究樣本………………………………………………………………………………..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63第一節 受試樣本資料分析………………………………………………………………….63
第二節 大學生背景變項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65
第三節 影響大學生網路社會行為、關係因果模式考驗………………..…..74
第四節 因果模式假設驗證…………………………………………………..……………….8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貢獻…..…………………………………………………………………..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89
第三節 研究建議…………………………………………………………………………………..91

參考文獻………………………………………………………………………………………….93

附件 大學生網路社會行為與網路社會關係問卷………………………..101

壹、中文部分

Information Data Corporation (2004)。世界資訊社會指標報告。2010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ctimes.com.tw/News/ShowNews.asp?O=200411111829550665&F=ISi
Michael Argyle (1996),王文秀、陸洛譯。人際行為心理學。臺北:巨流。
Sherry Turkle (1994),施季青譯。電腦革命。台北:遠流。
中華青年網路協會 (2000)。2000年大專學生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0年8月1日,取自:http://www.hsuni.com/MatchInChrist/ugC_News_Detail.asp?hidID=168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 (2003)。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台北:錦繡。
王亞民 (2005)。網路人際關係與依附行為模式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
王宜敏 (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王秀卿 (2001)。網路使用與資訊尋求行為之文獻探討。大學圖書館,5(1),144-162。
王澄華 (2001)。性別對網路人際互動與網路成癮之影與中介效應。輔導季刊,37(4),1-10。
方文昌、汪志堅 (2000)。使用者對電子佈告欄訊息來源可信度之知覺。商業現代化學刊,1(2),24-30。
尹建中 (1997)。資訊時代之文化變遷。一九九七「與全球同步跨越世紀」系列研討會之(六)「文化變遷與價值重建」研討會論文集,25-39。
艾昌瑞、曾真真、黃經智 (2004)。虛擬社群之資訊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個人知識的調節效果。第二屆全國當代行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3。
交通部 (2005)。臺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2010年8月1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12.asp
朱美慧 (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民璿 (1990)。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余憶鳳 (2002)。網往e 世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姝蒨 (1996)。電子仲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 (BBS)
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佳輝 (2004)。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7,173-189。
吳統雄、饒培倫 (1999)。臺灣網路公民趨勢系列調查,1996-1998。世新大學學報,9,17-42。
吳齊殷、蔡博方、李文傑 (2001)。網民研究:特徵與網路社會行為。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255-277。
呂欣怡 (2006)。國小學童網路人際關係與現實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寶靜 (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林奐名 (2006)。你淪陷了嗎?網路色情面面觀:談網路色情內容對青少年的涵化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珊如 (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35-47。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09)。2009 年七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0 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net/NEWS/1085.bin
高筱綺 (1999)。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及其個人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孫思源 (2001)。由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資訊系統委外合夥關係之影響因素(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馬康莊、陳信木譯 (1995)。社會學理論。台北:麥格羅.希爾。
陳文江 (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高雄:復文出版。
陳秉璋 (1985)。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張宏文 (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臺北:商鼎文化。
張妙清 (2002)。本土化的華人開放性量表在「中國人個性測量表」中的發展。
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爲科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1-143。
張春興 (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陳金英 (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
7,111-145。
陳俊欽 (1999)。現代人上網成疾。電腦家庭,27,56-60。
陳淑萍 (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許勝雄 (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臺灣教育,354,18-25。
陳嬿竹 (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資策會 (2007)。家庭上網調查報告。2010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ctimes.com.tw/search2.asp?f=%B8%EA%B5%A6%B7|&p=20
資策會 (2006)。FIND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0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ctimes.com.tw/search2.asp?f=%B8%EA%B5%A6%B7|&p=25
彭芸 (2002)。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91-133。
彭炳進 (1992)。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臺北:水牛圖書。
游康婷 (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陶慧娟 (2004)。網路交友互動分析:網路人際關係的虛幻與真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黃若涵、邱銘心 (2010)。高中生身心健康資訊之網路使用行為研究。2010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5-415。
黃清高 (1985)。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思與言,23(3),275-302。
黃厚銘 (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台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毅志 (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伸。台北:巨流。
黃蘭雯 (2001)。網路人際印象。E世代心理學,175-187。台北:桂冠圖書。
曾騰瀧 (1995)。校園人際關係之探討,技職雙月刊,30,23-28。 
蔡文輝 (2002)。社會學。台北:三民。
葉勇助、羅家德 (2001)。虛擬關係是真實關係的鏡射嗎?。資訊社會研究,1,33-55。
蔡宗樺 (2008)。從不同性別、科系、年級探究我國國立大學學生擷取與使用路資訊的行為與觀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縣。
蔡勇美、郭文雄 (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薛國致 (2010) 。屏東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翁秀琪、施伯燁、孫式文、方念萱、李嘉維 (2009)。從使用者出發的網路資源準社會互動研究:理論建構與使用者經驗研究。新聞學研究,101,1-44。
翁婉真、黃慕萱 (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資訊行為之研究。大學圖書館, 8(1),92-106。
賴威岑 (2002)。學校組織衝突分析。教育社會學通訊,35,23-34。
榮泰生 (2009)。AMOS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顏美如 (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羅皓恩 (1999)。表演藝術團體與新聞傳播媒體之互動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秀華 (1997)。桃園市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發育 (1970)。心理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鄭君良 (2001)。網際網路利社會行為之可能性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3,
45-47。
謝廣全 (1973)。臺灣地區高中學生人際關係之比較研究。開山書局。
蕭文 (197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32-38。
蘇諼 (2001)。網路環境中的資訊行為─理論與模式的探討。國家圖書館館訊,2,164。
曾麗英 (2004)。亞洲上網人口之網路資訊搜尋模式與線上購買行為之性別差異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曾懷瑩 (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謝宗諭 (2005)。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研究—期待與價值扮演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蕭銘鈞 (1998)。台灣大專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鞏慧玲 (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貳、英文部分

Adler, RP & Christopher, AJ (1998) . Internet community primer overview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 Digitalplaces-Profit from Internet Services. Retrieved October 5 , 2010, from: http://www.digiplaces.com/
Bagozzi, R.P. and Y. Yi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Equations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76-94.
Baym, N. K. (1998).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S. G. Jones (Ed.), Cybersociety 2.0: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 Sage.
Belkin,N.J. (1978). Information concepts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4, 81.
Bonebrake, K.(2002).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 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5(6), 551-557.
Burgoon , JK and Hale, JL (1987). Validation and measure of the fundamental themes of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4(1), 19-54.
Clifford, N. & Sundar, S. S. (1994). I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ocial or parasocial.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trieved October 5 , 2010, from http://www.stanford.edu/group/commdept/oldstuff/srct_pages/Social-Parasocial. html
Donelson R.F. (1990). Group Formation. Group Dynamics. California: Pacific Grove.
Emerson, R. M. (1972). Exchange Theory, Part I: A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ocial Exchange.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Progress, 2, 38-57.
Emirbayer, M., Goodwin, J.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1411-1454.
Gaski, John F. and Nevin, John R. (1985).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d and Unexercised Power Sources in a Marketing Chann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2), 130-143.
Hagel, J. & Armstrong, A. G.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97-606.
Howard Rheingold (2000).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MIT Press.
Katzy, B.R. and Ma, X. (2002). Virtual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definitions and typolog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3, 311-318.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Krikelas,J. (1983).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 Patterns and Concepts. Drexel Library Quarterly, 19(2), 5-20.
Lin, A., Dean & W. Ensel (1998) .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Orlando: Academic Press, 173-212.
Michael Argyle (1996). Social Situ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Kenna, K. Y. A. & Bargh, J. A. (1998). 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681-694.
Oldenburg, R. (1993). Big companies plug big causes for big gains.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83, 22-23.
Parks, MR. and Floyd, K. (1996) .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80-97.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MA:Addison-Wesley.
Schutz ,W.C. (1960).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 Holt, 78(4), 92-98.

Tayler, Rober S. (1968). Question-Negotia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Libraries. New York :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T.D.Wilson (1997) . Information Behavior: A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33(4), 562-564.
T.D.Wilson (1999) .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63-265.
Theodorson, G.A. (1970).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 New York: Growel.
Thibaut, J. W. and H. Kelly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Walker, K.N., Macbride, A., & Vachon (1983). MLS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 35-41.
Wenger,E.C., Mcdermott,R., and Snyder,W.M. (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