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 (2009),ISO/TS 16949:2009 實施指南。
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1995), QS-9000 品質系統要求。
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2006),生產件核准程序PPAP第四版。
Joseph O’Connor & Ian McDermott著,王承豪譯 (1999),台北,世茂出版社。
Mary Walton著,周旭華譯(1997),戴明的管理方法,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Peter Pande & Larry Holpp著,樂為良譯,六標準差簡單講,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Stephen Robbins & Mary Coulter著,林孟彥、林均妍譯(2011),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賜清編著(民97年),品質管制之統計方法,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房克成、林清風(1980),管制圖與製程管制,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林宗毅(民國91年),從開放式系統理論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組織變革-以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林鍾沂(民國90年),行政學,三民書局。
個案公司未出版之資料。
桃園縣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品質成本,179頁。
許文治(民94年),零不良的品質管理,台北,中衛發展中心。
陳宜仁(2005),以系統觀探討工研院在台灣產業研發體系之角色,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博士論文。陳幸仁 (1996),重視學校公共關係之推展-從系統理論談起。國教月刊,43期,34-39頁。陳幸雄(2005),以系統觀探討台灣產業發展,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博士論文。彭文賢(民國75年),組織原理,三民書局。
詹天賜(2010),系統思維,千佛山雜誌245期。
詹慧中(民國96年),ISO/TS 16949品質系統之流程管理與績效模式,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福特汽車(2005),六標準差訓練教材。
蕭志同(2004),台灣汽車產業發展:系統動態模式,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博士論文。謝長宏(民國88年) ,「系統概論」初版,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鍾漢清編著(民95年),品質成本管理,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網路資源:
BSI台灣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1月25日。網址:http://www.bsigroup.tw/zh-tw/About-BSI/
外貿協會台中辦事處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2月8日。網址: http://taichung.taiwantrade.com.tw/
克萊斯勒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1月25日。網址:http://www.chrysler.com.tw/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2日。網址:http://www.csd.org.tw/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上網日期:2013年11月10日。網址:http://www.pidc.org.tw/zh-tw/DIV14/12/12/123/Pages/p002.aspx
清華大學品質研究中心 Quality Research Center。上網日期:2013年12月5日。網址:http://mx.nthu.edu.tw/~ctsu/QRC/studyQ/Master/index.htm
通用汽車中國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1月25日。網址:http://www.gmchina.com/gm/front
福特六和汽車公司網站。上網日期:2013年11月25日。網址:http://www.ford.com.tw/
維基百科網站(朱蘭)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2日。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91%9F%E5%A4%AB%C2%B7M%C2%B7%E6%9C%B1%E5%85%B0
維基百科網站(豐田生產方式)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2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1%90%E7%94%B0%E7%94%9F%E7%94%A2%E6%96%B9%E5%BC%8F
維基百科網站(戴明)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2日。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9B%E5%BE%B7%E8%8F%AF%E8%8C%B2%C2%B7%E6%88%B4%E6%98%8E
西文部分:
Ackoff, R.L. (1971), Towards a Systems Concept, Management Science, 17(11), pp.661-671.
Ackoff, R.L. (1974), Redesigning the Future, John Wiley & Sons, N.Y.
Ashby, W.R. (1956), An Introduction to Cybernetics, John Wiley & Sons Inc., NY.
Churchman, C.W. (1968), The Systems Approach, Dell Publishing, NY.
Churchman, C.W. (1979), The Systems Approach and Its Enemies, Basic Book, NY.
Churchman, C.W. (1981), The Systems Approach, Dell Publishing, NY.
Davidson, M. (1983), Uncommon Sense, Los Angeles.
Deming, W.E. (1986), Out of the Crisi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lood, R.L. & Carson, E.R. (1993), Dealing with Complexity, Plenum Press, NY.
Hall, A.D.& Fagen, R.E. (1956), Definition of System, General Systems, Vol.1, pp.18-28.
Hill, Charles W.L. & Jones, Gareth R.(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Houghton Mifflin Co., Boston.
J. Barney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7(1), pp.99-120.
J.B. Barney (1995), 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pp.49-61.
Joseph O’Connor & Ian McDermott (1997), The Art of Systems Thinking,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Juran, J.M. (1986), The Quality Troiloby, Quality Progress, 9(8), pp.19-24.
M.A. Peteraf (1993),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pp.179-191.
M.E. Porter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 NY.
N.A. Shepherd (1998),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pping Change and the Role of the Quality Manager of the Future, Annual Quality Congress, pp.53-60.
R.D. Spitzer(1993), TQM: The Only Sourc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Quality Progress, pp.59-64.
Rumelt (1984), 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p.556-570.
Sallis,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T.C. Powell (1995),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pp.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