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黃子芳(1994),「金融環境變遷下成功的銀行經營策略-以台灣花旗銀行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2.張淑娟(1993),「銀行業利益區隔及定位分析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3.宋洋珊(1999),「銀行業策略執行與資訊需求之研究」,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4.郭淑瓊(2003),金融論壇系列之4 ---金融業之公司治理,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2003年8月。
5.張國訓(2001),台灣之銀行業登陸初期的經營策略,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7(8),13-22。
6.李紀珠(2003),大陸金融改革與台灣銀行業登陸的機會與挑戰,政治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7.李紀珠、簡永光(2002),台灣銀行業赴大陸發展之機會與挑戰,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一期,2002年1月。8.劉松瑜、謝燧祺、溫育芳 (2006),台灣銀行業在金控與非金控架構下之效率分析,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七輯第三期
9.朱炫璉、吳志銘(2009),台灣金融控股組織對銀行效率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第9卷第1期,2009年2月。
10.楊惠淳(2005),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投資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1.陳福熒(2006),台灣銀行業赴中國大陸投資進入策略之關鍵成功因素–以ESSP 觀點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2.李秀珍(2011),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大陸的機會與挑戰,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13.鄭安倫(2011),後ECFA時代臺灣銀行業進軍大陸之發展策略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4.陳明陽(2011),中國大陸之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經營業務分析—兼談台灣銀行業登陸之業務方向,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
15.洪瑞璟(2011),外資銀行投入中國村鎮銀行之個案分析-以滙豐銀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6.鄭靜芳(2012),台資銀行中國市場營運策略探討-以星展銀行、華一銀行為例,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班碩士論文。17.王美惠 (2002),台灣銀行業經濟效率與規模經濟分析—參數法與非參數法之比較,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8.吳嘉修 (2003),台灣新舊銀行的經營績效及生產力變動之比較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19.王育品 (2003) ,非傳統業務對銀行經營效率評估之影響—資料包過分析法之應用,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江婕寧 (2003)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效率之比較—DEA之應用,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1.陳金舜 (2004) ,金融控股公司下銀行與獨立銀行之績效評估比較,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2.鄭鴻龍 (2003) ,銀行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資訊化與組織結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3.田育青 (2006) ,公營銀行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之分析,佛光大學經濟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4.甘永成 (2007) ,本國銀行與外商銀行之經營效率評估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5.陳佳吟 (2009) ,公股銀行與非公股銀行之經營效率評估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6.張瑞蓉 (2008) ,銀行效率分析與分類之比較,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7.蔡延齡 (2013) ,台灣金融業進入大陸華東地區投資經營障礙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1.Rosander, A. C.(1980), “Service Industry QC- Is the Challenge Being Met,” Quality Progress, pp.34-35.
2.Philip Kotler(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p168.
3.Tomas, D.R.E.,(1978), “Strategy is Different in Service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4), 158-165.
4.Farrier, G. D. and C. A. Lovell, 1990, “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Banking:Econometricand Linear Programming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46 (1),229-245.
5.Miller, S. M. and A. G. Noulas, 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 (3), 495-509.
6.Chen Tser-Yieth and Tsai-Lien Yeh (2000)“A Measurement of Bank Efficiency,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Changes in Taiwa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Vol.20, No.1, pp 95-109.
7.Cooper, W. W., L. M. Seiford and Kaoru Tone(2000)“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 models, applications,references, and DEA-Solver software.“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8.Favero,C.A.and L.Papi(1995)”Techin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in the Italian banking Sector:A Non-Parametric Approach,”Applied Economics,Vol.27,pp.385-395
9.Yue,Piyu(1992),”Data Envelopment Analusis and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A Primer with Applications to Missouri Bank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pp.31-45
附錄、本國金融機構的改制、併購與新設
自1991年財政部核准16家民營商業銀行,亦核准9家信合社改制為8家商業銀行,輔導31家信合社將資產負債概括讓與商業銀行,4家中小企業銀行改制商業銀行,43家農漁會信用部及信合社由10家商業銀行承受,2家信託投資公司改制為銀行,至102年10月本國銀行家數為40家,24家信用合作社,277家農會信用部,25家漁會信用部。
1.經核准設立之新銀行
80年12月萬通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1月大安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1月中華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1月聯邦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1月華信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2月萬泰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2月亞太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2月玉山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3月泛亞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3月中興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3月台新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4月大眾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4月寶島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4月遠東國際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1年4月富邦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82年4月安泰商業銀行開始營業。
2.經核准改制為商業銀行之信用合作社
86年1月台北三信改制為誠泰商業銀行。
86年9月台中七信改制為第七商業銀行。
86年9月陽明山信用合作社改制為陽信商業銀行。
86年9月板橋市信用合作社改制為板信商業銀行。
86年12月高雄一信改制為高新商業銀行。
88年1月台北二信改制為華泰商業銀行。
88年1月台中三信改制為三信商業銀行。
89年7月台中六信與屏東一信合併改制為聯信商業銀行。
96年7月1日台北一信改制為稻江商業銀行。
3.將資產負債概括讓與商業銀行之信用合作社:
86年1月新竹二信概括讓與誠泰商業銀行。
86年9月高雄五信概括讓與板信商業銀行。
86年9月北港信合社概括讓與華僑商業銀行。
86年10月高雄十信概括讓與泛亞商業銀行。
86年12月31日台中八信概括讓與誠泰商業銀行。
86年12月31日新竹六信概括讓與第七商業銀行。
87年1月6日台南二信概括讓與中興商業銀行。
87年1月18日台南一信概括讓與台新商業銀行。
87年4月11日台南四信概括讓與萬泰商業銀行。
87年5月11日南投市信合社概括讓與慶豐商業銀行。
87年5月11日旗山信合社概括讓與高新商業銀行。
87年6月1日台南十信概括讓與大眾商業銀行。
87年7月11日彰化二信概括讓與第七商業銀行。
87年7月27日台北七信概括讓與安泰商業銀行。
88年4月台中四信概括讓與中興商業銀行。
88年9月15日東港信合社概括讓與臺灣銀行。
90年8月10日苗栗信合社概括讓與萬泰商業銀行。
90年9月1日嘉義二信概括讓與誠泰銀行。
91年8月24日台南五信概括讓與陽信商業銀行。
91年12月20日台南新營信合社概括讓與日盛國際商業銀行。
92年7月28日雲林斗六信合社概括讓與復華商業銀行。
92年7月28日新竹第五信合社概括讓與萬泰商業銀行。
93年6月5日台東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復華商業銀行。
93年10月1日高雄縣鳳山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93年10月18日新竹十信概括讓與台新商業銀行。
94年3月7日嘉義一信概括讓與板信商業銀行。
94年6月20日台南第七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復華商業銀行。
94年12月23日台南第六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復華商業銀行。
95年1月1日豐原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三信商業銀行。
98年9月1日高雄第二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大眾商業銀行。
101年11月3日嘉義市第四信用合作社概括讓與玉山商業銀行。
4.經核准改制為商業銀行之中小企業銀行:
87年5月台北區中小企銀改制為台北國際商業銀行。
87年12月台中區中小企銀改制為台中商業銀行。
88年4月新竹區中小企銀改制為新竹國際商業銀行。
95年5月3日台南區中小企銀改制為京城商業銀行。
5.86年8月增設之平溪鄉及石碇鄉農會信用部二處開始營業。
6. 本國銀行承受43家農漁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資料:
中國農民銀行承受:屏東縣枋寮區漁會、屏東縣萬丹鄉農會、高雄縣六龜鄉農會、高雄縣內門鄉農會、高雄縣鳥松鄉農會等之信用部。
臺灣銀行承受:台灣省農會、屏東縣新園鄉農會、屏東縣農會等之信用部。
土地銀行承受:福建省金門縣農會、屏東縣高樹鄉農會、屏東縣枋寮地區農會、台中縣豐原巿農會、彰化縣福興鄉農會、台南縣南化鄉農會、高雄縣大樹鄉農會、屏東縣潮州鎮農會等之信用部。
合作金庫承受:台中巿第一信合社、台中巿第五信合社、台中巿第九信合社、台中巿第十一信合社、台中縣神岡鄉農會、彰化縣彰化市農會、雲林縣林內鄉農會等之信用部。。
第一銀行承受:屏東縣萬巒地區農會、台南縣七股鄉農會、高雄縣梓官區漁會、台南縣楠西鄉農會、屏東縣長治鄉農會等之信用部。
華南銀行承受:桃園縣觀音鄉農會、新竹縣新豐鄉農會、屏東縣佳冬鄉農會、高雄巿小港區農會、屏東縣竹田鄉農會等之信用部。
彰化銀行承受:彰化縣芬園鄉農會、彰化縣埔鹽鄉農會、屏東縣車城地區農會、屏東縣林邊鄉農會、彰化縣芳苑鄉農會等之信用部。
世華銀行承受:屏東縣屏東市農會、台北巿松山區農會之信用部。
誠泰銀行承受:高雄縣岡山信合社。
陽信銀行承受:彰化縣員林信合社、屏東巿第二信合社。
7. 核准設立、撤銷、合併、更名及概括讓與之本國銀行:
88年9月2日臺灣工業銀行開始營業。
90年12月1日寶島銀行更名為日盛國際商業銀行。
91年2月18日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合併大安商業銀行。
91年7月3日匯通商業銀行更名為國泰商業銀行。
91年7月22日華信商業銀行更名為建華商業銀行。
91年10月21日亞太商業銀行更名為復華商業銀行。
92年1月1日中華郵政公司成立。
92年10月27日世華銀行合併國泰銀行更名為國泰世華銀行。
92年12月1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合併萬通商業銀行。
93年4月9日泛亞商業銀行更名為寶華商業銀行。
93年9月4日高雄中小企業銀行概括讓與玉山商業銀行。
93年11月15日聯信商業銀行更名為臺灣新光商業銀行。
94年1月1日台北銀行合併富邦商業銀行並更名為台北富邦商業銀 行。
94年3月19日聯邦商業銀行合併中興商業銀行。
94年11月26日陽信商業銀行合併高新商業銀行。
94年12月31日誠泰商業銀行合併臺灣新光商業銀行,並更名為臺灣新光商業銀行。
95年5月1日農民銀行併入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95年8月21日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並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95年11月13日建華商業銀行合併台北國際商業銀行,並更名為永豐商業銀行。
96年1月1日第七商業銀行併入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96年6月30日英商渣打銀行將在台全部營業及資產讓與其子公司新竹國際商業銀行,7月2日新竹國際商業銀行更名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96年7月1日中央信託局併入臺灣銀行。
96年9月8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概括承受花蓮區中小企業銀行之全部營業及其資產與負債。
96年9月22日荷蘭商荷蘭銀行概括承受台東區中小企業銀行資產、負債及營業(不含保留資產及保留負債)。
96年9月23日復華商業銀行更名為元大商業銀行。
96年12月1日花旗(台灣)商業銀行(美國花旗銀行集團在台設立之子銀行)概括承受華僑商業銀行全部之營業及資產與負債,華僑商業銀行消滅。
97年3月29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概括承受中華商業銀行之資產、負債及營業(不含保留資產與保留負債)。
97年5月24日新加坡星展銀行概括承受寶華商業銀行之資產、負債及營業(不含保留資產與保留負債)。
97年8月1日美商美國運通銀行將其在台分行全部營業及資產與負債讓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98年1月1日稻江商業銀行更名為大台北商業銀行。
98年8月1日美商花旗銀行將其在台分行之大部分資產負債分割予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99年2月4日元大商業銀行概括承受慶豐商業銀行18家分行資產、負債及營業。
99年3月6日台北富邦商業銀行概括承受慶豐商業銀行河內分行與胡志明支行資產、負債及營業暨裁撤河內代表人辦事處。
99年3月6日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概括承受慶豐商業銀行信用狀業務資產、負債及營業。
99年4月3日遠東國際商業銀行概括承受慶豐商業銀行19家分行資產、負債及營業。
99年5月1日上海匯豐銀行在台分行之營業、資產及負債,除保留部分資產及負債外,以分割方式移轉由匯豐集團新設立之子銀行匯豐(台灣)銀行承受。
99年8月16日聯邦商業銀行合併聯邦票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100年7月9日玉山商業銀行合併竹南信用合作社。
101年1月1日新加坡商星展銀行在台分行主要之營業、資產及負債分割予新設立之子銀行星展(台灣)商業銀行承受。
102年4月7日澳商澳盛銀行在台分行主要之營業、資產及負債分割予新設立之子銀行澳盛(台灣)商業銀行承受。
102年10月21日大台北商業銀行更名為瑞興商業銀行。
8.核准改制、概括讓與之信託投資公司:
87年11月第一信託投資公司改制為匯通商業銀行。
88年1月中華開發信託投資公司改制為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9. 核准設立、更名之金融控股公司:
90年12月19日華南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0年12月19日富邦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0年12月28日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0年12月31日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1月28日玉山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2月4日復華金融控股公司及交銀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2月5日日盛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2月18日台新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2月19日新光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3月26日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5月9日建華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5月17日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1年12月31日交銀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公司。
92年1月2日第一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95年7月27日建華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永豐金融控股公司。
96年8月1日復華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元大金融控股公司。
97年1月1日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設立。
100年12月1日合作金庫金融控股公司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