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1 2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欣潔
研究生(外文):Wu,Shin-Jie
論文名稱:鄧邦述藏書書目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in the collections and bibliography of Deng,Bang-Shu.
指導教授:吳哲夫吳哲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Zhe-F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古典文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5
中文關鍵詞:鄧邦述群碧樓藏書題識書目編纂
外文關鍵詞:compilation of bibliographyInscriptions on the collectionqun-bi-louDengBang-Shu.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9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鄧邦述(1868-1939),字孝先,號正闇,江蘇江寧人(今江蘇省南京市)。由於鄧邦述收藏兩部重要宋代版本《李群玉詩集》與《碧雲集》,故將藏書樓命名為「群碧樓」。鄧氏購書不論其價,借貸亦在所不惜,使其藏書數量迅速到達顛峰。後又收得重要明代版本《孟東野詩集》、《賈浪仙長江集》,民國以後鄧氏收入無以為繼,不得不拋售善本,鄧氏將善本書售予南京大學院後,將藏書樓易名為「寒瘦山房」。鄧氏逝世以後,家人分售藏書,適逢鄭振鐸為中央圖書館收書。今日鄧邦述藏書主要見藏於傅斯年圖書館與台北國家圖書館,實為書林之幸。
本論文共分六章,章節安排如下:第一章緒論,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並回顧前人研究成果,協助讀者了解研究主題與方法,認識鄧邦述相關藏書研究的取向及內涵。第二章為鄧邦述的生平、交游及著述,由此可初步了解鄧邦述藏書歷程與背景。第三章鄧氏書藏整理與利用包含:藏書來源、藏書整理、藏書利用與鄧氏藏書章。
第四章討論鄧氏書目編撰,從鄧氏自編書目顯示:鄧邦述看重優良版本,再從題識所言與藏書數量而論,鄧氏收書側重史部。鄧氏題識亦廣採他人題記,為後學研究提供詳實資料。鄧氏重視校勘成果,並以書目中鈔校本及自校本題識,分析鄧邦述對於校勘的觀點第五章第一節按照鄧邦述藏書遞藏對象,分為早期之散佚書、南京大學院與中央圖書館三部分。第二節從其藏書現況,分別列表以資參考,包含:中央研究院藏書、國家圖書館藏書、大陸公藏單位藏書。第六章為結論,針對研究鄧氏藏書的取向與價值作一綜合論述。
Deng, Bang-Shu(1868-1999), his courtesy name is Xiao-Xian, and he also may be known by the pseudonym Zheng-An, who was born in Jiangsu Jiangning (th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oday).
《LI, Qun-Yu Shi Ji》 and 《Bi, Yun-Ji》are two important rare ancient book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of Deng, Bang-Shu’s collections, so he named his private library “Qun Bi Lou”.
Mr. Deng was regardless the price of ancient books and even to borrow money for his collections. Therefore, the quantity of his collections were cumulative quickly. Then he also gained 《Meng, Dong-Ye Shi Ji》 and 《Jia, Lang-Xian Chang-Jiang Ji》, which are two important ancient books during Ming dynasty. After the established of Republic of China, Mr. Deng had economical crisis and he had no choice to sell his collection of rare ancient books. After Mr. Deng sold his rare ancient books to the Academy of Nanjing, he changed the name of his private library to “Han Shou Shan Fang”.
After Mr. Deng passed away, his family sold his collections in succession when Mr. Zheng, Zhen-Duo brought books for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Nowadays, Deng, Bang-Shu’ s collections are primary archived in the Fu Ssu-Nien Library and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in Taipei.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hich focuses on research motive, methodologies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es to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s and the orientation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collections which belong to Deng, Bang-Shu.
The Second Chapter includes Mr. Deng’s life, friends and writings, thus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background of his collections.The third chapter includes the source, arranging, using and the seals of Deng Bang-Shu’s collec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inscriptions on the col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bibliography.The fifth chapter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the delivered and now these collections were archived of Deng, Bang-Shu. The six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with comprehensive statement.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8
第二章 生平、交游及著述 10
第一節 家世與生平 10
第二節 交遊 17
第三節 著述 26
第三章 鄧氏藏書研究 36
第一節 藏書來源 36
第二節 藏書整理 47
第三節 藏書利用 60
第四節 藏書印記 70
第四章 鄧氏書目編撰研究 77
第一節 看重優良版本 77
第二節 收書側重史部 83
第三節 廣採他人題記 89
第四節 重視校勘成果 96
第五章 鄧氏藏書流散情形與現況 102
第一節 藏書流散 102
第二節 藏書現況 113
第六章 結論 194
參考書目 197
附錄 204
參考書目
凡例:
一、體例準則:
本目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撰稿格式編輯,按資料性質分為專書、論文、網路資源三類。「專書」包含專著與論文集,並依內容細分若干類目;「論文」包括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網路資源」包含國內外各大公藏單位所屬善本古籍檢索系統與相關網路資源。
二、著錄項目:
本目各「專書」著錄項,依次為:書名、編撰者、出版地、出版時間。各「論文」著錄項,依次為:編撰者、篇名、期刊名、卷期數、出版時間、頁數。
三、排序方式:
本目排序:「專書」以書名筆劃為首,「論文」按其出版時間為序。

一、專書
(一)人物、傳記資料
中國古代文獻學家研究 張家璠、閻崇東編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秦國經、唐益年、葉秀雲編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文獻家通考:清-現代 鄭偉章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民國職官年表 劉壽林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5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 楊廷福、楊同甫編 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新華發行,2006年7月
清代人物傳稿 何齡修等主編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4月
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 江慶柏主編 第三冊 揚州:廣陵書社,2007
清史列傳 王鍾漢點校 八十卷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史稿校註 趙爾巽等編,國史館校註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 魏秀梅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詞林輯略 朱汝珍輯 收入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第十六冊,臺北: 明文書局,1986年1月

(二)藏書研究
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後) 李希泌、張椒華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中國私家藏書史 范鳳書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7月
中國近代藏書文化 李雪梅 北京:現代出版社,1999年1月
中國著名目錄學家傳略 李萬健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6月
中國著名藏書家傳略 鄭偉章、李萬健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9月
中國歷代藏書家辭典 王河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中國藏書家印鑒 林申清編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11月
中國藏書家考略 楊立誠、金步瀛合編,俞運之校補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
中國藏書家辭典 李玉安、陳傳藝合編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
中國藏書通史 傅璇琮、謝灼華主編 寧波:寧波出版社,2001年2月
中國藏書樓 任繼愈主編 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江浙訪書記 謝國楨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1月
江浙藏書家史略 吳辰伯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5月
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外二種) 倫明等撰,楊琥點校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
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 林申清編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10月
近代藏書三十家(增補本)蘇精 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書林清話 葉德輝  長沙:岳麓書社 2000年4月
浙江藏書家藏書樓 顧志興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
清代藏書樓發展史 譚卓垣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善本藏書印章選粹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 臺北:中央圖書館,1988年 6月
歷代藏書家辭典 梁戰、郭群一編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藏書紀事詩附補正 葉昌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藏書與文化-古代私家藏書發展源流 周少川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三)目錄題識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國善本書提要 王重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 王重民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12月
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近代卷) 林夕編 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
木犀軒藏書題記及書錄 李盛鐸撰、張玉範整理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12月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北京圖書館編輯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7月
江蘇藝文志(南京卷) 南京師範大學古文獻整理研究所編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 沈津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2月。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 王重民輯錄、袁同禮重校 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年6月。
書目答正補正 范希曾編、方霏點校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 臺北,國家圖書館,1996年4月-2000年5月
善本書室藏書志 丁丙 據光緒三十四年錢塘丁氏刊本影印,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12月。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 鄧邦述 收入《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8月再版
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中文舊籍書目 葛斯德東方圖書館編 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皕宋樓藏書志 陸心源 據十萬卷樓刊本影印,收入《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8月
愛日精盧藏書志 張金吾 據清道光七年張金吾愛日精廬家刻本影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3月
滂喜齋藏書記 潘祖蔭 據民國十三年慎初堂印本影印,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7月
群碧樓善本書目 鄧邦述 據1930年刊群碧樓叢書本影印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6月。
群碧樓書目初編 鄧邦述藏並編 據清宣統3年(1911)江寧鄧邦述鉛印本影印 收入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銅井文房書跋 莫棠撰、陳乃乾輯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 邵懿辰撰、邵章續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月
適園藏書志 張鈞衡 據適園刊本影印,收入《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3月
蕘圃藏書題識 黃丕烈撰、繆荃孫等輯 據民國8年刊本影印,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8月。
藏園群書題記 傅增湘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6月
藝風藏書記 繆荃孫 據清光緒二十七年繆氏刊本影印,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8月。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瞿鏞 據清光緒二十四年瞿氏重印本影印,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8月
讀書敏求記校證 錢曾撰,管庭芬、章鈺校證 收入《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8月

(四)文獻方法論:目錄、版本、校勘
中國文獻學 張舜徽 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7月
中國文獻學資料通檢 蔡貴華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
中國目錄學 昌彼得、潘美月合著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中國目錄學 劉兆祐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3月
中國目錄學史 姚名達 臺北:商務印書館,1938年5月
中國目錄學理論 周彥文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9月
中國目錄學講義 昌彼得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10月
中國圖書版本學 姚伯岳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中國圖書版本學論文選輯 學海出版社編輯部選輯 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10月
文獻學 洪湛侯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3月
古書版本鑑定 李致忠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2月
古書版本鑑定研究 李清志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 高路明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古籍版本鑑定叢談 新文豐編輯部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2月
古籍重要目錄書析論 田鳳台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
目錄學研究 汪辟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2月
目錄學發微 余嘉錫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目錄學論文選 李萬健、賴茂生編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年8月
近三百年來古籍目錄舉要 嚴佐之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校勘學大綱 倪其心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校讎通義通解 章學誠著,王重民通解,田映曦補注 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校讎廣義:典藏編 程千帆、徐有富 山東:齊魯書社,1998年4月
漢語古籍校勘學 管錫華 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1月
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 劉兆祐 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6月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蔣復璁:〈兩浙藏書家印章考〉,《文瀾學報》,第3卷第1期,1937年3月,頁1721-1745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館史史料選輯〉,《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第16卷1期 1983年4月
劉意成:〈私人藏書與古籍保存〉,《圖書館雜誌》,1983年第3期,頁60-61;47
謝灼華:〈私藏的功績-中國封建社會藏書制度的歷史特點之二〉,《圖書情報知識》,1984年第4期,頁25-28
徐雁:〈我國古代藏書實踐和藏書思想的歷史總結〉,《四川圖書館學報》,1986年第1期,頁55-60
吳哲夫:〈古代藏書家的胸襟〉,《故宮文物月刊》,第6卷第1期,1988年4月,頁38-45
李婷:〈評析中國古代私人藏書家的文化心理特徵-「秘而不宣」〉,《圖書情報知識》,1988年第1期,頁23-25;19
張樹華:〈中國古代藏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圖書館雜誌》,1991年第5期,頁17-19
盧錦堂:〈線裝書的回憶-藏書章‧善本情〉,《國文天地》,第11卷8期,1996年1月
周裕興、李毅:〈清末民初的大藏書家鄧邦述〉,《紫金歲月》,1996年5期,頁36-37
范鳳書:〈中國古代私家藏書簡述〉,《書與人》,1997年第4期,頁142-144
林清芬:〈國立中央圖書館「文獻保存同志會」〉,《國家圖書館館刊》,第1期,1998年6月
周少川:〈古代私家藏書措理之術管窺〉,《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第3期,頁21-26。
周少川:〈論古代私家藏書的類型〉,《文獻》,1998年第4期,頁148-162。
張列軍:〈中國古代私家藏書現象的文化背景剖析〉,收入《中國古代藏書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7月,頁395-401
江慶柏:〈鄧邦述與群碧樓藏書〉,《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年1期,頁50-55
范景中:〈「借書還書」與抄書-兼談《此君軒漫筆》〉,《藏書家》,第2輯,2000年6月,頁115-120。
盧錦堂:〈抗戰時期香港方面暨馮平山圖書館參與國立中央圖書館搶救我國東南淪陷區善本古籍初探〉,《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 期,2003年10月
沈津:〈傅斯年圖書館的鎮庫之寶:群玉集、碧雲集〉,《收藏家》,2008年8期,頁65-68
俞崇音:〈群碧樓憶舊〉, 蘇州雜志 ,2004年第2期,72-73
蘇迅:〈從新發現的鄧邦述手稿看《鄧制軍禁煙防海奏議》的成書〉,《江蘇省無錫市圖書館》,2004年 第3期,76-80
沈津: 傅斯年圖書館的鎮庫之寶群玉集碧云集,收藏家 2008年第8期,65-68

(二)學位論文
藍文欽:《鐵琴銅劍樓藏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金英:《聊城楊氏海源閣藏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劉玉:《孫星衍藏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
簡秀娟:《錢謙益藏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趙惠芬:《傅增湘藏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芳定:《葉德輝觀古堂藏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闕曉雲:《吳騫及其拜經樓藏書研究》,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琬淇:《方功惠及其碧琳瑯館藏書研究》,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沈穎宗:《潘祖蔭及其藏書研究》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庭霈:《張乃熊藏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桂蘭:《葉昌熾著述及藏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三、網路資料:更新至2010年6月10日
(一)國家圖書館
1、中文古籍書目資料庫
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cgi/frameset4.htm
2、古籍影像檢索系統
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hypage.cgi?HYPAGE=search/search.hpg&flag=d
(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傅斯年圖書館珍藏善本圖籍書目資料庫:http://140.109.138.5/ttscgi/ttsweb?@0:0:1:fsndb2@@0.7309346912963064
2、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檢索系統:http://lib.ihp.sinica.edu.tw/pages/03-rare/system/index.htm
3、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古籍數典系統
http://ndweb.iis.sinica.edu.tw/rarebook/Search/index.jsp
4、傅斯年圖書館藏印記資料庫系統
http://ndweb.iis.sinica.edu.tw/sealdb/System/index.jsp
(三)大陸地區
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聯合導航
http://202.96.31.45/shanBenDir.do?method=goToIndex
2、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
http://opac.nlc.gov.cn/F/6SMNFCLDUSBHYHLRFIRAPJVDGJ14T8R9HNHC79IU18P7BGFGKL-03747?func=file&file_name=find-b&local_base=NLC01
3、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聯合目錄公共檢索系統(CALIS) http://opac.calis.edu.cn/simpleSearch.do
4、「秘籍琳瑯」: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http://rbdl.calis.edu.cn/index.jsp
5、上海圖書館古籍書目查詢http://search.library.sh.cn/guji/
6、南京圖書館古籍文獻http://www.jslib.org.cn/pub/njlib/njlib_gczy/njlib_gjwx/
7、金陵鄧氏:http://jlds.vicp.net/dm/index.asp
8、金陵鄧氏族譜:http://jlds.vicp.net/dm/dsjp2.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