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0 08: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阮維芳
研究生(外文):Wei-fang Juan
論文名稱:國際民事訴訟競合之研究─重複起訴禁止原則(lispendens)與不便利法庭原則(forumnonconveniens)─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Lis Penden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
指導教授:蔡華凱蔡華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kai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2
中文關鍵詞:民事訴訟法402國際管轄競合海牙公約國際訴訟競合國際裁判管轄權國際民事訴訟法布魯塞爾規則I布魯塞爾公約重複起訴禁止原則不便利法庭原則民事訴訟法182-2
外文關鍵詞:Brussels RegulationⅠInternational Civil Litigations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ctive ConflictLis PendensForum Non ConveniensHague Convention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Brussels Conven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3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關於國際民事訴訟事件的裁判管轄權,由於在現行國際法上並未有統一明確之規則可遵循,造成各國判斷國際管轄權之基礎或標準不同,且各國通常儘可能地擴張其國際裁判管轄權,因各國管轄權之競合而可能造成的國際訴訟競合即在所難免。為能實現訴訟當事人之實體權利、促進訴訟經濟,以及達成國際私法上判決一致之理想,如何在國際社會間尋求協調訴訟競合問題之途徑,即為一重要課題。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本著各有的法律體系及文化背景,各自發展出國際訴訟競合之解決機制─前者係以先繫屬法院優先之重複起訴禁止原則(lis pendens),後者則為不便利法庭原則(fourm non conveniens),交由最適當的法庭地審理。
我國於民國九十二年增訂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之二,規定:「當事人就已繫屬於外國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如有相當理由足認該事件之外國法院判決在中華民國有承認其效力之可能,並於被告在外國應訴無重大不便者,法院得在外國法院判決確定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但兩造合意願由中華民國法院裁判者,不在此限。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對於當事人之重複起訴情形,係採先繫屬法院優先之原則,作為規制國際訴訟競合問題之手段;而在國際管轄積極衝突情形,其規制辦法現雖無法律之明文規定,然已有不少裁判實務引用不便利法庭原則,作為拒絕管轄之依據。
本文先就歐盟與美國之學說與實務發展,分析重複起訴禁止原則與不便利法庭原則兩者之意涵與適用,次而歸納整理我國對於重複起訴禁止原則與不便利法庭原則之學說意見與實務裁判,並透過兩者之比較分析,檢討我國實務見解。亦嘗試藉由對歐盟與美國學說與實務發展之整理與分析,盼能為將來我國實務對於處理國際訴訟競合之相關問題時,提出參考之方向。


關鍵詞:國際民事訴訟法、國際訴訟競合、國際裁判管轄權、國際管轄競合、重複起訴禁止原則、不便利法庭原則、lis pendens、forum non conveniens、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之二、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布魯塞爾公約、布魯塞爾規則Ⅰ、海牙公約。
Every country establishes the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under different standards or rules of jurisdiction, as there is no definite criterion to judge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to adjudicate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ers. Furthermore, every country usually extends its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h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exists inevitably result of the jurisdiction active conflict.
In order to achieve litigants’ substantial rights, promote the procedure efficiency and realize a goal to avoid conflicts between the decisions which might resul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solving the questions about parallel proceedings becomes one of the principl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Since th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institution of proceedings and legal systems between civil-law and common-law countries, there are dissimilar type of mechanisms in th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The former advances the rule of lis pendens, that is to say, the rule of priority for a first-seised court ; the latter develops the doctrine of forum non conveniens that permits a court to decline to exercise judicial jurisdiction if an alternative forum would be substantially more convenient or appropriate.
Article 182.2 of Taiwan’s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was amended on 25 June 2003, which provides: "In cases where a party has initiated an action with regard to a subject matter for which an action is pending in a foreign court, if reasons exist for the court reasonably to believe that the foreign court''s judgment on the action may be recognized in the R.O.C., and it is not substantially inconvenient for the defendant to litigate in such foreign country, then the court by a ruling may stay the proceeding until the entry of a final and binding judgment on the action in that foreign country, except where the parties have otherwise consented to have the subject matter adjudicated by the R.O.C. court. Before deciding on the ruling provided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the court shall accord the parties an opportunity to be heard. " To prevent parallel proceedings before the cou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irreconcilable decisions, the provision borrowed from the rule of lis pendens.
As regard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ctive conflict, though not yet adopted in the existing law of Taiwan, the doctrine of forum non conveniens has been repeatedly applied by Taiwan courts.
As a beginning, this thesis will survey the doctrine of lis penden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 from the practi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n, it will observe the regu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in Taiwan; attempts to examine furthe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octrine of lis penden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me cases of the European Court and U.S. cour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ivil Litigations,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Parallel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Active Conflict, Lis Pendens, Forum Non Conveniens, Brussels Convention, Brussels Regulation Ⅰ, Preliminary Draft Convention on Jurisdiction and Foreign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國際裁判管轄
第一節 國際裁判管轄概說 4
第二節 我國關於國際裁判管轄之決定 6
第一項 學說 6
第一款 類推適用說 6
第二款 法理說 7
第三款 利益衡量說 8
第四款 立法說 8
第二項 涉外裁判實務之運用 9
第一款 採類推適用說之裁判實務 9
第一目 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 9
第二目 直接適用民事訴訟法規定 13
第三目 逆推─依我國民事訴訟法我國法院有管轄權,則我國法院取得國際管轄權 17
第四目 以類推適用說為主,再輔以其他學說 18
第二款 採法理說之裁判實務 18
第三款 其他 23
第三項 小結 25
第三節 美國關於涉外民事裁判管轄之決定 28
第一項 美國法中管轄權之概說 28
第一款 管轄權之基礎 28
第二款 管轄權之種類 29
第二項 美國法中涉外民事裁判管轄權之原則及實務 30
第一款 州法院對州外被告之管轄權行使 30
第二款 聯邦法院的裁判管轄權 37

第三章 國際訴訟競合
第一節 國際裁判管轄與國際訴訟競合 40
第一項 國際訴訟競合概說 40
第二項 國際裁判管轄與國際訴訟競合之關係 44
第二節 不便利法庭原則(forum non conveniens) 45
第一項 不便利法庭原則之定義 45
第二項 不便利法庭原則之起源與發展 46
第三項 不便利法庭原則於英國法上之實踐 48
第四項 美國法上不便利法庭原則之發展 53
第一款 不便利法庭原則在國內州際案件及聯邦法規之確立 53
第二款 不便利法庭原則於涉外案件之應用 58
第三款 不便利法庭原則適用要件分析與檢討 63
第四款 美國法律學會(ALI)新動向 65
第三節 重複起訴禁止原則(lis pendens) 68
第一項 布魯塞爾公約及布魯塞爾規則Ⅰ68
第一款 布魯塞爾公約概說 68
第二款 布魯塞爾公約之規則化─布魯塞爾規則Ⅰ 72
第三款 關於國際訴訟競合之條文規定 74
第一目 條文規定 74
第二目 官方之解釋報告書 75
第二項 歐洲法院判例 77
第一款 歐洲法院之先行判決制度 77
第二款 關於重複起訴禁止原則之判決 80
第一目 訴訟繫屬之認定 81
第二目 同一訴訟標的及相同當事人 82
第三目 後繫屬法院之權力 95
第四目 適用重複起訴禁止原則之訴訟程序 101
第五目 重複起訴禁止原則適用之限制 105
第六目 不便利法庭原則 110
第三項 小結 113
第四節 海牙國際私法會議1999年新海牙管轄公約準備草案 118
第一項 概說 118
第二項 關於國際訴訟競合之規定 119
第一款 第21條─以重複起訴禁止為原則 120
第二款 第22條─以不便利法庭為例外 126
第三項 小結 131

第四章 國際訴訟競合在我國之立法與司法實踐
第一節 現行法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之二 133
第一項 立法目的及模式 133
第二項 本條之解釋與適用─兼論與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之關係 135
第一款 適用要件與法律效果 135
第二款 與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之關係 139
第三項 小結─比較與評析 143
第二節 我國關於國際訴訟競合之司法實踐 147
第一項 有關重複起訴之裁判 148
第一款 非依第一百八十二條之二為解決之裁判 148
第二款 引用第一百八十二條之二之裁判 154
第二項 論及不便利法庭原則之裁判 157
第一款 不承認不便利法庭原則之裁判 157
第二款 承認不便利法庭原則之裁判 158
第一目 用於決定國際裁判管轄權 158
第二目 作為解決國際管轄競合之方法 175
第三目 其他 178
第三項 實務見解之分析與檢討 181
第三節 我國法上適用不便利法庭原則之妥適性 183
第一項 學說見解 183
第一款 肯定見解 183
第二款 否定見解 185
第二項 本文見解 187

第五章 結論 191

參考資料 197
一、中文資料
(一)書籍
(台灣)
1.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總經銷,2005年
2.丘宏達,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2006年修訂二版
3.吳明軒,中國民事訴訟法(上),三民總經銷,2004年9月修訂六版
4.林益山,國際私法新論,三民總經銷,1995年初版
5.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三民總經銷,1997年再版四刷
6.邱聯恭,程序利益保護論,三民總經銷,2005年4月初版
7.姚瑞光,近年修正民事訴訟法總評,弘揚圖書總經銷,2005年5月版
8.馬漢寶主編,國際私法論文選輯(上)(下),五南圖書,1984年初版
9.高鳳仙,美國國際私法之發展趨勢,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初版
10.楊建華原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三民總經銷,2005年
11.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9月修訂四版
12.陳隆修,國際私法管轄權評論,五南圖書,1986年初版
13.陳隆修,美國國際私法新理論,五南圖書,1987年初版
14.陳榮宗,國際民事訴訟與民事程序法,三民總經銷,1998年
15.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三民書局,2005年修訂四版
16.陳榮傳,國際私法各論集,五南圖書,1998年初版
17.陳麗娟,歐洲共同體法導論,五南圖書,2005年二版
18.劉鐵錚譯,美國法律整編國際私法,司法周刊雜誌社,1986年6月
19.劉鐵錚等,瑞士新國際私法之研究,三民書局,1997年初版
20.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三民書局,2004年修訂三版
21.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基礎理論,神州圖書,2001年初版
22.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構造論:建立以「連結因素」為中心之理論體系,神州圖書,2001年初版
23.賴來焜,基礎國際私法學,三民書局,2004年初版
(大陸)
1.李旺,國際私法新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李旺,國際訴訟競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
3.李雙元、胡振杰、楊國華、張茂譯,Morris, J.H.C.主編,戴西和莫里斯論衝突法(上),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4.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5.李雙元、謝石松,國際民事訴訟法概論,武漢:武漢大學,2001年7月2版
6.李雙元、歐福永主編,現行國際民商事訴訟程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7.肖永平主編,歐盟統一國際私法研究,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8.劉力,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3 月第1版


(二)專書論文
(台灣)
1.王志文,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修正方向與建議,收錄於賴來焜編,兩岸國際私法研討會論文集,玄奘大學法律學院出版,2005年9月一版,頁1-50
2.李後政,外國法院確定裁判之承認要件及效力之問題,收錄於國際私法研究會叢書編輯委員會主編,國際私法論文集─慶祝馬教授漢寶七秩華誕,五南圖書,1986年初版,頁171-228
3.林秀雄,國際裁判管轄權─以財產關係案件為中心─,收錄於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1998年初版,頁121-135
4.邱聯恭,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程序法學,收錄於程序利益保護論,台大法學叢書,2005年4月初版,頁135-318
5.陳長文,外國判決之承認─從歐盟「布魯塞爾判決公約」及美國「對外法律關係新編」評析民事訴訟法第四○二條,收錄於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1998年初版,頁213-260
6.蔡華凱,美國涉外民事訴訟之對人管轄總論,收錄於陳長文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超國界法律論集:陳長文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三民總經銷,2004年初版,頁269-297
7.劉鐵錚,論國際管轄權衝突之防止,收錄於劉鐵錚編,國際私法論叢,三民書局,1989年三修訂初版,頁257-276
8.賴淳良,外國法院訴訟繫屬在內國之效力,收錄於國際私法研究會叢書編輯委員會主編,國際私法論文集─慶祝馬教授漢寶七秩華誕,五南圖書,1986年初版,頁229-257
9.賴來焜,國際私法最新資料選編,收錄於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二):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1998年初版,頁379-471
10.羅昌發,論美國法下之不便利法庭原則,收錄於國際私法研究會叢書編輯委員會主編,國際私法論文集─慶祝馬教授漢寶七秩華誕,五南圖書,1986年初版,頁79-97
(大陸)
1.徐卉,國際民商事平行訴訟研究,收錄於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第一卷,1997年版,頁301-349


(三)期刊文獻
(台灣)
1.王志文,國際私法上「不便利法庭」原則之發展及應用,華岡法粹,第18期,1987年11月,頁119-145
2.王志文,Jurisdictional Rule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華岡法粹,第33期,2005年6月,頁1-29
3.王志文,歐盟憲法之批准爭議,華岡法粹,第34期,2005年12月,頁1-48
4.李忠雄,我國法院對外國民事判決承認與執行之判例研究,全國律師,第二卷第五期,1998年5月,頁59-74
5.沈冠伶,國際訴訟競合,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04月,頁12-13
6.林洲富,外國及大陸地區法院民事裁判之承認與執行,司法周刊, 2002年10月23日,頁3
7.林益山,國際私法上國際裁判管轄權之衝突,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2003年07月,頁26-27
8.林益山,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2004年03月,頁40-41
9.徐美貞,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兼論歐盟之立法(EuGVU),全國律師,第四卷第五期,2000年05月,頁64-73
10.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基礎理論,法學叢刊,第183期,2001年7月,頁69-88
11.?士宦,重複起訴禁止原則與既判力之客觀範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002年11月,頁269-326
12.?耀明,歐盟統一國際私法之發展─以「管轄權規則」與「契約準據法公約」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頁93-110
13.?耀明,歐體規範審查制度與人民基本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頁67-89
14.?耀明,歐體法院之規範角色與其法律解釋方法:一個法學方法論上的考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頁106-131
15.陳啟垂,民事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04月,頁75-86
16.陳啟垂,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頁147-170
17.陳啟垂,英美法上「法院不便利原則」的引進--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增訂第十條「不便管轄」的評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0期,2002年01月,頁51-60
18.陳啟垂,以欠缺國際管轄權為上訴理由,法學叢刊,第186期,2002年04月,頁1-12
19.陳啟垂,審判權、國際管轄權與訴訟途徑,法學叢刊,第189期,2003年01月,頁27-38
20.蔡晶瑩,德國對於外國離婚之承認,中原財經法學,第11期,2003年12月,頁111-150
21.蔡華凱,侵權行為的國際裁判管轄--歐盟的立法與判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4期,2004年01月,頁243-299
22.蔡華凱,國際裁判管轄總論之研究--以財產關係訴訟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7期,2004年10月,頁1-85
23.蔡華凱,涉外婚姻訴訟事件之國際裁判管轄暨外國離婚裁判之承認,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0期,2006年4月,頁171-228
24.黎文德,我國司法實務上國際私法之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頁84-102
(大陸)
1.王淑敏、王秀芬,論國際民商事訴訟管轄權的消極衝突,當代法學,第18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103-110
2.肖永平、王承志,英國國際民事訴訟法三題─以《布魯塞爾公約》為主線,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頁103-107
3.胡振杰,不方便法院說比較研究,法學研究,2002年第4期,頁138-153
4.姚亮,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國際法制度,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61-65
5.徐偉?,試析魁北克法典第3135條關於不方便法院原則的規定,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06期,頁31-37
6.徐偉?,美國國際環境訴訟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則,法學論叢,2002年06期,頁43-47
7.徐偉?,路易斯安那州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實踐,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77期,2003年第2期,頁123-126
8.徐偉?,美國德克薩斯州不方便法院原則的實踐,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第73期,2004年4月,頁63-67
9.徐偉?、鮑松芬,妥協中的產物:海牙公約中的不方便法院條款,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06期,頁200-203
10.徐偉?,我國不宜採用不方便法院原則─以不方便法院原則的運作環境與?能為視角,法學評論,2006年第1期,頁146-151
11.郭樹理,布魯塞爾公約在德國的實施情況述評,德國研究,第62期,2002年第2期第17卷,頁52-56
12.張淑鈿,從Gubisch案看歐共體法院對國際訴訟競合的認定,河北法學,第22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33-135
13.張淑鈿,論國際訴訟競合的認定,杭州商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58-62
14.崔勇,徐隨,海牙管轄權公約(草案)條件下的未決訴訟,現代法學,第25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168-172
15.鄭衛翔、鄭自文,國際民事訴訟中"不方便法院"原則論,法學評論,1997年04期,頁44-48

(四)碩士論文
1.林玠鋒,論涉外民事事件中當事人之法庭地選擇與法院之拒絕管轄,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秀雄博士,2005年7月
2.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研究─以財產關係事件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秀雄博士,1999年6月
3.陳書帆,涉外離婚事件國際裁判管轄權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秀雄博士,2003年9月
4.謝宜仱,國際間訴訟競合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駱永家博士,1994年11月

(五)中文案例
(一)臺灣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五年度台抗字第二號(本文頁9、148-154)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四年度台抗字第一六四號(頁10)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九四三號(頁10)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三年度台抗字第一七六號(頁13-4)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六四號(頁14)

(二)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五年度上字第一七一號(頁1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九十五年度抗字第一六九號(頁158-9)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九十五年度重上字第十三號(頁10-1)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四年度重家上字第二四號(頁174-5)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四年度抗字第五○九號(頁175-6)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四年度勞抗字第四號(頁156)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四年度智上字第五九號(頁23-4)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四年度重上字第三八五號(頁24)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上字第一○九三號(頁14)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重家上字第一二號(頁15)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保險上字第九號(頁11)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重上字第二九○號(頁11)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二年度上字第一九二號(頁11-2)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二年度抗字第二七八六號(頁12)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二年度抗字第二一九四號(頁19-20)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一年度保險上字第四二號(頁20)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一年度上易字第三五七號(頁12)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一年度上字第一九一號(頁12-3)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一年度重上字第五○八號(頁13)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年度海商上字第八號(頁24)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年度重上字第五號(頁24)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年度海商上易字第五號(頁15)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九年度抗字第一二九三號(頁178-180)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海商上字第三號(頁15)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國貿上字第四號(頁16)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國貿上字第一號(頁17)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保險上字第九號(頁13)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重上更字第一七○號(頁17)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八年度國貿上字第三號(頁16)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八十八年度上字第一五二九號(頁25)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七年度抗字第三二三○號(頁180)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八十四年度海商上字第七號(頁16)

(三)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年度海商字第二號(頁157-8)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九年度訴更字第五號(頁23、171-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八年度訴字第二九二號(頁167)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八年度訴字第二五七號(頁169-170)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八年訴字第二七二號(頁168-9)

(四)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四年度國貿字第八號(頁18)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四年度保險字第二十三號(頁16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二年度訴字第一一六四號(頁163-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二年度國貿字第六號(頁16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一年度重訴字第一八四○號(頁154-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年海商字第五五號(頁22-2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年度訴更字第二○號(頁16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九年度訴更字第四號(頁170)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七年度保險字第四十七號(頁176-7)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七年度訴更字第六號(頁166-7)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六年度訴字第六八一號(頁164-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一七五六號(頁168)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一六八九號(頁16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二五五一號(頁165-6)

(五)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勞訴字第三八號(頁180)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二年度勞訴字第四六號(頁181)

(六)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四年度重訴字第五十七號(頁159-60)
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判決九十三年度嘉勞小字第七號(頁20-1)

(七)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二年度重訴字第二九五號(頁22)

(八)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年度親字第一五三號(頁173)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年監字第九五號(頁173-4)

(九)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二年度重訴字第四號(頁21-2)


二、西文資料
(一)書籍
1.柴田光蔵,法律ラテン語辞典,日本評論社,1999年一版六刷
2.Albert Venn Dicey & John Humphrey Carlile Morris & Lawrence Collins,Dicey and Morris on the conflict of laws.,13th ed., London:Sweet & Maxwell,2000.
3.ALI/UNIDROIT principles of transnational civil procedure/as adopted and promulgated by American Law Institute and by UNIDROI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2006.
4.Arthur T. von Mehren, Peter L. Murray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5.Bryan A. 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Thomson West, 2004.
6.Eugene F.Scoles & Peter Hay & Partick J. Borchers & Symeon C. Symeonides ,Conflict of laws ,Thomson/West,4th ed.,c2004.
7.Gary B. Born,International Civil Litigation in United States Courts,3rd ed.,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6.
8.Herma Hill Kay ,Gilbert Law Summaries-Conflict of Laws,18th ed., IL:Thomson/BarBri Group,2004.
9.Jack H. Friedenthal,Mary Kay Kane,Arthur R. Miller,Civil procedure,4th ed.,Thomson/West,c2005.
10.J. J. Fawcett,Declining Jurisdiction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 reports to the XIV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omparative Law, Athens,August 19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Michael Bogdan & Ulf Maunsbach,EU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n EC Court Casebook,Europa Law Publishing,2006.
12.Peter Hay, Russell J. Weintraub, Patrick J. Borchers.,Conflict of laws :cases and materials,12th ed.,N.Y.:Foundation Press ,c2004.
13.Peter Hay,Conflict of laws,5th ed,MN : Thomson/West,c2005.
14.Restatement of the law,second: conflict of laws,2d. As adopted and promulgated by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at Washington, D.C., May 23, 1969.,American Law Institute Publishers ,1971-1988.
15.Sir Peter North and J.J. Fawcett.,Cheshire and North''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13th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04.


(二)期刊、專書論文
1.Alan Reed ,To Be or not to Be: The Forum Non Conveniens Performance Acted Out on Anglo-American Courtroom Stages ,The 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Fall 2000.
2.David W. Feder ,The Forum Non Conveniens Dismissal In The Absence Of Subject-Matter Jurisdiction,Fordham Law Review,May 2006.
3.David W. Robertson, The Federal Doctrine of Forum Non Conveniens: "An Object Lesson in Uncontrolled Discretion" ,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Summer 1994.
4.John R. Wilson, Coming to America to File Suit: Foreign Plaintiffs and the Forum Non Conveniens Barrier in Transnational Litigation ,Ohio State Law Journal,2004.
5.Jacqueline Duval-Major,One-Way Ticket Home: The Federal Doctrine Of Forum Non Convenie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laintiff ,Cornell Law Review,March 1992.
6.Linda Silberman, A proposed lis pendens rule for court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international Judgments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in Intercontinental Cooperation Through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Essays in Memory of Peter E. Nygh /edited by Talia Einhorn and Kurt Siehr, T.M.C. Asser Press,c2004. at 342-356.
7.Martine Stuckelberg, Lis Penden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 At The Hague Conference ,Brookly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1.
8.Martin Davies, Time to Change the Federal Forum Non Conveniens Analysis,Tulane Law Review,December 2002.
9.Ronald A. Brand, Comparative Forum Non Conveniens and the Hague Convention on Jurisdiction and Judgments ,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Summer 2002.
10.Russell J. Weintraub,International Litigation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Summer 1994.


(三)案例
<一>歐洲法院案例
1.Seigfried Zelger v Sebastiano Salinitri,[1984]ECR2397, Case 129/83(本文頁81-82)
2.Gubisch Maschinenfabrik KG v Giulio Palumbo,[1987]ECR4861, Case144/86(頁82-84)
3.Overseas Union Insurance Limited and Others v New Hampshire Insurance Company,[1991]ECR I-3317,Case C-351/89(頁95-98)
4.Owens Bank Ltd v Fulvio Bracco and Bracco Industria Chimica SpA, [1994]ECR I-117,Case C-129/92(頁101-104)
5.The owners of the cargo lately laden on board the ship ''Tatry'' v The owners of the ship ''Maciej Rataj'',[1994]ECR I-5439, Case C-406/92(頁84-89)
6.Elsbeth Freifrau von horn v. Kevin Cinnamond,ECR I-5451,Case C-163/95,9 October 1997.(頁98-101)
7.Drouot Assurances SA v.Consolidated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CMI Industrial Sites) and Protea Assurance,ECR I-3075, Case C-351/96,19 May 1998.(頁90-92)
8.Gantner Electronic GmbH v. Basch Exploitatie Maatschappij BV, ECR I-4207,Case C-111/01,8 May 2003.(頁92-95)
9.Erich gasser GimbH v. MISAT Srl,ECR I-14693,Case C-116/02,9 December 2003.(頁105-109)
10.Andrew Owusu v. N.B. Jackson,trading as ''Villa Holidays Bal-Inn Villas'', Mammee Bay Resorts Ltd, Mammee Bay Club Ltd, The Enchanted Garden Resorts & Spa Ltd, Consulting Services Ltd, Town & Country Resorts Ltd.,ECR I-1383,Case C-281/02,1 March 2005. (頁110-113)

<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1.Gulf Oil Corp. v. Gilbert,330 U.S. 501(1947)(本文頁54-57)
2.Piper Aircraft Co. v. Reyno,454 U.S. 235(1981)(頁58-60)
3.Bhopal,634 F. Supp.842(S.D.N.Y.1986)(頁61-62)


三、參考網站
1.Cornell University Law School, http://www.lawschool.cornell.edu/
2.EUR-LEX, http://eur-lex.europa.eu/en/index.htm
3.Federal Office of Justice(Switzerland) http://www.ofj.admin.ch/bj/en/home.html
4.LexisNexis,https://web.lexis-nexis.com/universe
5.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http://www.asil.org/
6.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http://www.ali.org/
7.UNIDROIT, http://www.unidroit.org/english/home.htm
8.中國期刊網http://192.83.186.79/index.html
9.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10.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11.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12.海牙國私法會議http://www.hcch.net/index_en.php
13.歐洲聯盟研究協會http://www.eusa-taiwan.org/index.htm
14.歐盟資訊中心http://www.lib.tku.edu.tw/eudoc/libeu_ch.htm
15.歐洲法院http://curia.europa.eu/en/transitpage.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6.陳啟垂,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頁147-170
2. 15.陳啟垂,民事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04月,頁75-86
3. 10.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基礎理論,法學叢刊,第183期,2001年7月,頁69-88
4. 9.徐美貞,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兼論歐盟之立法(EuGVU),全國律師,第四卷第五期,2000年05月,頁64-73
5. 8.林益山,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2004年03月,頁40-41
6. 7.林益山,國際私法上國際裁判管轄權之衝突,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2003年07月,頁26-27
7. 6.林洲富,外國及大陸地區法院民事裁判之承認與執行,司法周刊, 2002年10月23日,頁3
8. 5.沈冠伶,國際訴訟競合,月旦法學教室,第18期,2004年04月,頁12-13
9. 4.李忠雄,我國法院對外國民事判決承認與執行之判例研究,全國律師,第二卷第五期,1998年5月,頁59-74
10. 3.王志文,歐盟憲法之批准爭議,華岡法粹,第34期,2005年12月,頁1-48
11. 2.王志文,Jurisdictional Rules and Forum Non Conveniens,華岡法粹,第33期,2005年6月,頁1-29
12. 1.王志文,國際私法上「不便利法庭」原則之發展及應用,華岡法粹,第18期,1987年11月,頁119-145
13. 17.陳啟垂,英美法上「法院不便利原則」的引進--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增訂第十條「不便管轄」的評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0期,2002年01月,頁51-60
14. 18.陳啟垂,以欠缺國際管轄權為上訴理由,法學叢刊,第186期,2002年04月,頁1-12
15. 19.陳啟垂,審判權、國際管轄權與訴訟途徑,法學叢刊,第189期,2003年01月,頁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