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ang, Chingching. (2009). Repetition Variation Strategies For Narra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 38, no. 3, pp. 51-65.
2、Newman, Michael. (2005). Thw 22 Irrefutable Laws Of Advertising. Singapore :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3、Zinkhan, George M., &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0). Advertising research : the Internet, consumer behavior, and strategy. Chicago, Il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4、王文志. (2010)。青年志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203。5、行政院主計處第四局(1999)。勞動力參與率之趨勢分析。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第四局。
6、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8)。青年的生活價值觀。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7、余嬪(1996)。學校休閒教育與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青少年休閒生活教育研討會」發表論文,85-95。
8、吳佳樺(2004)。品牌再造與廣告效果之分析—以飲料和休閒食品為例。臺灣大學。Available from Airiti GCScholar database.
9、呂秋萍(2010)。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10、沈清松(1996)。追尋人生的意義。台北市:臺灣書店。
11、林東泰。(1997)。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12、林品章、楊朝明(2008)。雙關修辭的廣告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設計學報,第 13 卷第 2 期 。13、林宣伶(2007)。產品類型、廣告策略與廣告效果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Available from Airiti GCScholar database.
14、林建煌(2010)。消費者行為概論。台北市:華泰文化出版社。
15、林財丁(1995)。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市:書華出版社。
16、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7、凃金堂(2011)。SPSS與量化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8、柯常恩(2008)。以樹狀拆解為基礎探勘連續序列型樣之研究。碩士論文。19、胡家浩(2008)。商业广告文本语言模因浅论. 商場現代化。x(557),42-42。
20、張魁峯、林靈宏(2009)。消費者行為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張聰賢(2009)。從拉康慾望主體意識探討汽車廣告文本。崑山科技大學。Available from Airiti GCScholar database.
22、曹琳婧(2009)。论广告文本的互文性:功能与效果。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8(5),140-141。
23、連德仁、李傳房(2003)。不同受測者對全漢文與漢羅文台語廣告標題之意象認知差異研究。設計學報,第8卷第3期。24、Solomon Dutka (1999)。廣告目標與D.A.G.M.A.R. –Devining Advertising Goals for Measured Advertising Results 測定(郭貞譯)。台北市:滾石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5)。
25、黃同圳(1993)。青年勞工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向心力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26、黃國瑜、葉乃菁(2001)。Java資料結構。台北市:文魁資訊。
27、黃漢宗(2007)。廣告文本與肖像符號、語言符號的運用—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例。臺中技術學院。Available from Airiti GCScholar database.
28、賈馥茗(1972)。個人價值觀念的發展與形成。教育論叢,1。
29、榮泰生(2009)。SPSS與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0、熊仁義(1999)。現代人的價值觀。台北市:青年日報。
31、劉典嚴(2008)。廣告學。台中:滄海書局。
32、劉建順(2004)。現代廣告學。台北市:智勝文化出版。
33、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3)。當代廣告。台北市:學富文化。
34、劉勝倫(1996)。台灣地區中小企業員工自身企業倫理觀及實際認知公司倫理現況與工作滿足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35、劉榮欽(2004)。領導行為、組織氣候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119。36、蔡岱容(2006)。健身俱樂部會員價值觀、生活型態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92。37、韓其軒、蔣世寶、陳昱甫(2010)。三幕結構理論應用於互動式劇情系列廣告之初探. 2010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第15屆.。
38、簡嘉緯(2007)。虛擬直接經驗、廣告訴求與產品虛擬經驗性對網路廣告效果之影響。臺北大學。Available from Airiti GCScholar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