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19: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佩妤
研究生(外文):Ke, Pei-Yu
論文名稱: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運動態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 the Operational Dynamics of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指導教授:曾雅彩曾雅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ng, Ya-Tsai
口試委員:汪維揚陳加屏
口試委員(外文):Wang, Wei-YangChen, Chia-Ping
口試日期:2015-07-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在地老化老人系統動力學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Care CentersAging In PlaceSenior CitizensSystem Dynam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6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地老化指當人在步入老年之後仍然「在地」居住,並不需要為了獲得養老的資源而搬遷到其他地區居住,讓高齡者留在原本所居住的地方頤養天年。因此政府推動由社區所發展出來的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為了讓高齡者能在原本居住地方擁有更齊全與完善的服務與資源而設立的據點。而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探討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運動態之分析,以作為高齡社區關懷據點營運與管理之參考。
本研究的方法採用系統動力學的質化分析工具,針對單一的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進行深入訪談,藉此分析與建構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運之動態模式。系統動力學透過將問題放在所處的環境中思考,並加入因果回饋等概念,觀察環狀因果互動關係與整體變化過程,進而瞭解其中結構並解決問題。
本研究結果發現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長關鍵因素其中包括經費的籌措、志工的管理與承辦人的經營做法。承辦人對於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經營方式會與該據點對於經費的籌措方式與志工間的管理方式彼此互相影響,而這三者間經由交互作用會進一步影響該據點的營運成果。其中志工的管理為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長最關鍵的因素,志工管理的完善與嚴謹是帶動高齡社區關懷照顧據點進入各種良性發展的正回饋循環的起始點。因此,本研究建議往後高齡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在營運時應該著重加強在志工的管理,方能打造出優良的高齡社區關懷照顧據點。

In recent years, Taiwan government has being consistently implemented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in most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Aging in plac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how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work and to analyze possible essential elements of successful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s the qualitative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In this research, a community care center that has being continuously growing in the number of activities held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s chosen to be the case under study. Several in-depth interview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a growth dynamics model is built to capture the growth dynamics of the community care center.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most critical subsystems for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included: Fundraising, Volunteer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representative. The three subsystems are found to be interlock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Volunteers management subsystem is of the essence of the success of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It is suggested that one should carefully focus on volunteers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Community Care Centers for Senior Citizen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高齡者的社會 5
第二節 高齡者照護演變階段與臺灣高齡化社會政策 9
第三節 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相關發展之探討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對象 2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第四章 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運動態之分析 25
第一節 高齡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運概觀 25
第二節 志工次系統之介紹 27
第三節 營運次系統之介紹 30
第四節 老人次系統之介紹 32
第五節 評鑑次系統之介紹 34
第六節 據點A營運動態整體之分析 36
第五章 結論 4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40
第二節 研究貢獻 4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41
參考文獻 43
附錄
附錄一 據點A服務項目統計-民國98年至民國103年 46
附錄二 據點A志工管理統計-民國98年至民國103年 49
附錄三 據點A的第一次訪談 52
附錄四 據點A的第二次訪談 60
附錄五 據點A的第三次訪談 79

一、中文文獻
王晶(2000)。老年潮:人口老化的浪潮,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照顧服務便民入口網站(2015年7月12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鑑指標。
http://e-care.sfaa.gov.tw/MOI_HMP/HMPe003/begin.action
內政部(2005)。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考手冊。
內政部社會司(2007)。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
內政部戶政司(2014年12月5日)。人口統計資料。http://www.ris.gov.tw/zh_TW/346
老人福利法(1997)。
行政院(2005)。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估。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2012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估。
吳凱勳(1997)。第五種社會保險-兼論高齡化社會與長期照護保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臺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臺灣衛誌,20(3),192-201。
吳玉琴(2004)。臺灣居家服務的現況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132-140。
呂寶靜(2009)。臺灣老人社會整合之研究:以社區生活參與為例(第一年研究計畫期中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市:陽昇教育基金會發行:師大書苑總經銷。
林玉琴(2006)。居家服務使用滿意度評估研究-以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燕姿(2010)。照顧服務員感受之督導功能、工作滿意度與留職意願之關係研究-以臺灣南部七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高迪理(1993)。老人文康休閒活動。老人福利研討會手冊,101-108。
高文泰(1998)。以系統動力學研究不同經濟情況下激進及保守銀行之策略對呆帳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高淑貴、陳雅美、李育才(2003)。農村高齡者「在地老化」策略基層執行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1-24。
郭進隆(1994)。第五項修練。台北:天下。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台北市:文建會。
陳玉賢(1997)。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是「教育改革工程」良藥。臺灣教育,558,47-50。
陳明珍(2009)。我國居家服務政策發展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7,287-303。
陳燕禎、林義盛(2010)。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實踐經驗-社會工作者的田野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32,385-403。
陳孝謙(2013)。社區發展組織、人力、社區資源來建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研究-以臺中市都會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黃源協(1999)。新管理主義、社區照顧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85,200-213。
黃協源(2000)。社區照顧:臺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台北:揚智。
湯宏忠(2003)。鄒族原住民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經驗為例。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社會福利專題研究。
趙守博(1986)。建立社區福利服務體系的想法與作法。社區發展季刊,35,44-48。
趙珍妮(2006)。高齡化社會社區照顧的困境與現況探討-以台南縣村里關懷中心的運作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281-298。
劉燕中(2010)。老人福利社區化-以南投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劉宛欣(2010)。居家服務困難個案處遇工作之研究:督導員實務經驗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賴美淑(1997)。長期照護之政策,老人政策健康照護研習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賴兩陽(2009)。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
蕭金源(2005)。臺南縣村里關懷中心運作之評論-以六甲鄉為例。社會發展季刊,110,492-504。

二、外文文獻
Forrester, Jay W. (1961). Industrial Dynamic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terman, J.D. (1989). “Modeling Managerial Behavior: Misperceptions for Feedback in a Dynamic Decision Making Experiment,” Management Science, Vol.35, No.3, pp.321-339.
Sterman, John. (2000). Business Dynamics, NY:McGraw-Hill.
東京大学高齢社会総合研究機構(2013)。東大がつくった確かな未来視点を持つための高齢社会の教科書。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