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新竹縣社區營造網,竹縣社區營造,http://community.hchcc.gov.tw/category/1/1
(2009年12月06日)。
2.新竹縣社區營造網,社區資訊。
3.詹世洲(2003),探討「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生態理念於社區環境落實之研究-以台南縣生態社區之發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4.新竹市生態社區都市設計策略計畫,生態社區資訊,http://urban.hccg.gov.tw/internet/eco_plan/index.html。
5.王萬此(2006),社區營造的批判與研究-以溪美社區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6.羅中峰(2004),試探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論述空間,http://www.fgu.edu.tw/~social/teacher3_3_8.htm。
7.李永展 、洪菁谿,生態社區之營造,http://www.water.tku.edu.tw/discuss/chat_discuss12.htm。
8.台灣社區文化新生命力,http://mypaper.pchome.com.tw/dustmic/post/3026527,論文。
9.曾漢珍(2002),客家社區營造課題與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論文。
10.洪崇雄(2009),農村社區生態規劃範例之研究:以台南縣中坑社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11.新竹關西.東山社區發展協會網站,http://cla035871417.tranews.com/
12.林憲德(2008),生態社區評估之系統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
13.李永展(2004),永續發展策略,詹氏書局。
14.吳綱立(2007),永續社區理念之社區營造評估體系建構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社區營造為例,住宅學報。15.新竹關西東山社區發展協會,http://cla035871417.tranews.com/ 。
16.李永展(2004),永續發展策略,詹氏書局。(2004a)
17.李永展(2004),生態社區營造-意涵、策略,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2004b)
18.李永展(2006),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理論與實務,文笙出版社。
19.李永展、洪菁谿,生態社區之營造,水資源管理季刊 2:16-21,1999。20.李永展,社區永續發展指標-以台北市名山里為例,研考雙月刊 29(5):79-91,2005。
21.李永展,永續鄉村營造之初探,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36(4):339-354。22.李永展、何紀芳(1995),社區環境規劃之新典範,建築學報。23.倪進誠等(2004),生態社區之理念探討與城鄉新風貌的架構出擬,環境與世界第十期。
24.林憲德(2006),綠色建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詹氏書局。
25.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生態農村規劃與評估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2005
26.呂適仲、游以德,台灣都市地區發展生態社區選址評估模式之研究-以新店市大
臺北華城為例,住宅學報,2004。
27.張珩、邢志航、詹世洲,鄉村型社區之環境類型評估與生態永續理念執行策略之
研究-台南縣鄉村型社區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論文集,D17,中華民國建築學會,2003。
28.甘俊二、鄭昌奇,農業節餘水量有效運用策略研析,經濟部水利署,2002。
29.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生態農村規劃與評估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2005
30.鄧玉林,論生態農業的內涵和產業尺度,農業現代化研究 23(1):38-40,2002。
31.賴明洲,台南市生態城市規劃,台南市政府,2005。
32.賴明洲,永續建築及景觀的實務生態學,明文書局,2006。
33.謝青燕,傳統自然村生態社區規劃-以彰化縣二林鄉源泉村為例,中原大學建築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