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1 21: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伯彰
研究生(外文):Po-Chang Chen
論文名稱:我國基因改造食品法制化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in Legaliz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指導教授:黃承啟黃承啟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蔡佩芬曾勝珍
口試日期:2013-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嶺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生物安全議定書基因基因改造食品可專利化、管理制度、國際條約
外文關鍵詞:Protocol on BiosafetyGene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Patentsmanagement systemInternational trea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依美國人口調查局官方網站,在2012年3月所做的世界人口總數統計,世界人口總數已達70億人,並預估在2050年前會達到90億甚至到一百億之多,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2010年時全世界有9.25億的人營養不良。這個人口數目與日劇增的時代,要如何餵飽全世界那為數眾多的人口,所產生的糧食問題似乎成了我們人類首當其衝的議題。在全球經歷過許多災難後,糧食危機恐怕是繼石油後,成為造成世界經濟動亂、讓各國不得不重視的一大問題。

由於基因改造食品涉及專業科學、經濟利益與政治上的糾葛,為了使人民意見能夠抵達政府決策之過程,並防止不當利益對於政策之干擾,政府決策體制的公開與透明便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基因改造食品屬於基因科技之一部分,故將來訂定基因科技法時,基因改造食品當然適用,目前基因科技法只有相關草案,概觀兼顧程序及時體規範,但重心至於事前管理之部分,事後之實體規範次之,然而基因科技係新型態之科技,其糾紛具有特殊性,故事後責任之規範仍然值得重視。學者在提出管制基因科技的同時,必須注重風險之分配,參考目前高科技對人的人格、身體、健康、生命權利的侵害及相關損害賠償,亦或參考各國相關管理辦法,完善規範基因科技。

本文會先對食品之來源、基因、基因改造的發展做探討,再討論基因改造作物的可專利性,與發生的基因改造食品爭議,最後討論各國的基因改造管理制度,並做比較,從中分析若要發展基因改造作物相關法規會面臨之難題,如何解決方為恰當,與現行法制作一配合。

The most common concerns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among environmentalists, doctors, scientists, and public interest advocates have to do with the health risks they might pos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y might cause, and the biodiversity they might threaten.

For exampl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could pollinate with other plant life making them genetically engineered, as well; GM crops that contain their own pesticides often kill more than their targeted insects, producing a chain reaction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among them pesticide resistant “super-pests”; GM crops designed to be herbicide resistant (so that large amounts of strong weed killer can be safely used on them) have already spread to related weed species, which then also pick up the resistance to the herbicides and become “super-weeds” that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re is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new strands of “super-viruses” as the genes of viral resistant plants are passed on to other plants. Finally, there is the danger of GE crops threaten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as single, mono-crops are imported and transplanted into foreign ecosystems.

As philosophers and citizens we can call attention to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our laws,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to show that economic practices also involve political choices, embodying political ideas, and are thus open to political delib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You don’t have to be an expert to know that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shouldn’t be privatized – and that’s what’s wrong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5
第一項 研究方法 5
第二項 引註方式說明 6
第三項 研究範圍 11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1
第二章 生物多樣性概述─以食物為主 14
第一節 生物多樣性概述 14
第一項 定義 15
第一款 基因多樣性 16
第二款 生態多樣性 17
第三款 物種多樣性 18
第二項 生物多樣性表現 19
第二節 種子之概述 20
第一項 穀物 21
第二項 堅果 22
第三項 莢果 22
第三節 人類的食物史 23
第一項 動物性食品 24
第二項 植物性食品 25
第一款 史前時代至西元前 25
第二款 西元開始至15世紀 26
第三款 西元15世紀至20世紀 27
第四節 食物的營養素 28
第一項 蛋白質 28
第二項 維生素 30
第三章 基因改造概說 33
第一節 生物技術之發明 33
第一項 生物技術之發展 34
第一款 生物科技之定義 35
第二款 生物材料之定義 35
第三款 生物倫理 36
第二項 生物技術發明之保護 37
第一款 微生物 38
第二款 基因序列 40
第二節 基因改造概述 41
第一項 基因之定義 41
第二項 基因改造技術 44
第三節 基因改造生物、食物 46
第一項 基因改造生物 46
第二項 基因改造食品 48
第四節 基因改造食品現行情況 49
第一項 基改植物種植現況 49
第二項 美國 50
第三項 日本 51
第四項 台灣 52
第四章 基因改造作物可專利性之探討 54
第一節 專利法檢視 54
第一項 專利要件 55
第一款 新穎性 56
第二款 實用性 56
第三款 進步性 57
第二項 專利種類 58
第一款 發明專利 59
第二款 新型專利 60
第三款 新式樣專利 61
第二節 從專利法檢視可專利性 61
第一項 可專利性 62
第二項 國際可專利性趨勢 63
第三節 植物智慧財產權之國際條約 66
第一項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 66
第二項 植物新品種國際保護公約(UPOV) 69
第四節 可專利性之爭論 72
第一項 基因改造作物之優勢 73
第二項 潛在問題 74
第一款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75
第二款 人體健康可能之影響 75
第三款 專利權之壟斷 76
第五節 小結 77
第五章 基因改造食品管理規範 79
第一節 國際相關條約 79
第一項 生物多樣性公約 80
第一款 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目標 80
第二款 生物永續發展 81
第二項 生物安全議定書 82
第二節 歐盟的管理制度 85
第一項 水平立法 86
第二項 垂直立法 88
第三節 美國的管理制度 90
第一項 食品藥物管理局 91
第二項 美國農業部 93
第三項 環境保護署 95
第四節 台灣之管理制度 96
第一項 管理規範 97
第二項 未來規劃 98
第五節 小結 9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書籍

1.永田和宏,陳嫻若譯,蛋白質的一生,商周出版社,2009年9月。

2.波拉克,楊玉齡譯,DNA的語言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基因備忘錄,1997年12月。

3.林洲富,專利法-案例式,2008年6月。

4.哈洛德‧馬基,蔡承志譯,食物與廚藝[蔬‧果‧香料‧穀物],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5.秦天寶,生物多樣性國際法導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3月初版。

6.孫克勤譯,DNA世紀之回顧-遺傳物質構造及機能的研究發展史,1988年3月。

7.宮崎正勝,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遠足文化出版社,2013年1月。

8.麥可‧波倫,鄧子衿譯,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遠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

9.陳俊旭,吃錯了 當然會生病,新自然主義出版社,2007年12月。

10.張樹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11.陳文吟,我國專利制度之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

12.陳文吟,生物科技與專利法,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13.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專利法解讀,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3月。

14.Ian Wilmut,Keith Campbell, Colin Tudge,陳紹寬、朱佩文譯,我創造了桃莉!-從複製羊談生命再造與基因工程,2004年10月。

15.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韓良憶譯,食物的歷史 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左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16.湯姆‧斯丹迪奇,楊雅婷譯,歷史大口吃,行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8月。

17.詹姆士•華生,朱佩文、陳紹寬譯,華生愛上DNA,2001年12月。

18.潘子明,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生產現況與台灣對基因改造產品之管理,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348頁,2006年4月。

19.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20.蘇遠志,基因食物面面觀,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初版,2000年12月。


二、期刊

1.牛惠之,論開放生物生物科技運用所潛藏之社會衝擊與法律省思─以法律對於GMOs之保護與規範趨勢為例,第一屆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社會衝及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法律系,2000年6月。

2.牛惠之、郭華仁、騰沛綸、彭泰英、陳詩欣,基因改造發展、爭議、管理與規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年8月。

3.牛惠之,論基因改良食品風險之貿易措施在世界貿易組織下同類產品議題,東吳法律學報,第14卷第1期,2002年8月。

4.李素華,由聯合國及歐盟基因改造食品管理標示規範趨勢──研析我國基因改造食品相關法制(上),科技法律透析,2001年9月。

5.李素華,生物科技發展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1期,2003年1月。

6.李素華、朱俊銘,植物新品種之智慧財產權保護─以歐洲地區法治實務發展為例(上),科技法律透析,第15期,2003年3月。

7.杜姿瑩,基因改造食品現況,食品市場資訊,2001年。

8.余祁暐,日本基因改造科技發展現況與策略規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卷第3期,2010年3月。

9.余祁暐,淺談各國基因改造食品管理體系,食品生技雜誌,第27期,2011年。

10.李順典、許舜喨,智慧財產權對農業生物科技發明之保護─以加拿大為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17期,2009年。

11.李紅勃,生物技術調整的法律與框架,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 2004卷3期,2004年9月。

12.呂紹凡,基因改造食品之規範、標示及宣傳,萬國法律月刊,第180期, 2011年12月。

13.林天送,營養補充品解說─基因改造食品,健康世界,第302期,2011年2月。

14.吳雅芳、彭瑞菊、陳紹崇、陳富永、鄭安秀,淺談基因改良作物,台南區農業專訊第49期,2004年9月。

15.范建得、戴華,生物技術對理論、法律與社會的影響及妥善因應策略,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3期,2004年6月。

16.洪裕源,維生素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飼料營養雜誌,1999年第9期。

17.袁紹英,國際生物技術之環境管理趨勢(上),環境檢驗通訊雜誌,第19期,1998年7月1日。

18.夏奇鈮,基因轉殖植物田間試驗管理現況簡介,農業世界雜誌,第218期,2001年10月。

19.黃慧嫺,歐盟生醫研究領域基礎設施BBMRI即將正式營運,科技法律透析,第23卷第6期,2010年6月。

20.麥愛堂,生物多樣性世界與生態保育,科學發展,372期,2003年12月。

21.黃圓滿,蔬菜作物的嫁接技術,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0期,1999年12月。

22.馮騰永,基因改造食品面面觀,新使者雜誌,第130期,2012年6月。

23.彭瑞菊、陳紹崇、吳雅芳、陳富永、鄭安秀,淺談基因改良作物,台南區農業專訊第49期,2004年9月。

24.陳瑞榮,GMO作物一發現況與發展趨勢,植物種苗,2010年12月。

25.陳郁庭,我國基因改造產品管理規範之現況、問題及解決,科技法律透析,2010年8月。

26.陳志龍,基因改造食品之爭論、定位與刑事法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 2004年9月。

27.黃承啟,論複製人對親屬法之衝擊-美國法制與我國法制之比較,月旦法學雜誌專題講座/身分法之變革與前瞻系列, 2009年7月。

28.黃慧嫻,我國GMO發展採「境內研發、境外發展」模式設級之法治問題研析(上),科技法律透析, 2010年2月。

29.陳瑞榮,GMO作物研發項況與發展趨勢,促進植物種苗產業發展研討會, 2010年3月。

30.陳怡蓁,主要國家產業-基因轉殖植物之現況發展,行政院經濟部研究報告, 1999年7月。

31.游素玲、黃伯超,高科技、高風險?談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健康世界, 2012年7月。

32.楊玉婷,日、韓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法制與食品安全議題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3期,2012年3月。

33.鄭師安,南非生物多樣性法案之簡介,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第4期, 2005年4月。

34.鄭師安,生技研發涉及生物資源之新近國際討論,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第8期, 2005年8月。

35.鐘竺云、陳偉,生物技術概論,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3月30日。

36.潘若林、顏良恭、吳德美,全球治理對台灣基因改造食品管制政策制定的影響,行政暨政策學報, 2009年6月。

37.楊代華,生物科技與醫療發明專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

38.謝銘洋、宋皇志,基因轉殖植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清華科技法律與政策論叢,第1卷第1期, 2004年10月。

39.謝銘洋、李素華,專利權訴訟中之進步性與均等論-德國觀點,台灣法學雜雜誌,第218期, 2013年2月。

40.馮騰永,基因改造食品面面觀,新使者月刊, 2012年6月。

41.游素玲、黃伯超,高科技、高風險?談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健康世界, 2012年7月。

三、論文

1.王希平,基因改造食品管理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2.吳珮琳,生物材料專利對科技發展之衝擊及其可能管制方式之探討─以胚胎幹細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8月。

3.曾家綸, 從消費者與農民權益論基改作物之管理與規範,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4.許振瑋,歐盟基因改造食品規範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1年1月。

5.黃承啟,以專利制度因應生物多樣性保護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7月。

6.黃建融,專利成立要件之研究-以發明、新型專利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9年8月。

7.劉勝駒,我國基因改造食品安全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8.蔡雅惠,論基因改造食品之法律規範,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9.賴威源,基因轉殖作物可專利性與歐盟相關管制法規探討,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10.盧勇誌,論基因改造食品管理規範,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1.蘇遠志,國際基因轉殖產品相關法規之發展趨勢,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農化學會,2000年。

12.羅靜華,論基因改造食品/作物之管制及其民事責任,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四、網路資料

1.布朗,譯:黃榮棋,基因改造食物安全嗎?,請參見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5(上網日期:2013年5月27日。)

2.李培芬,生態多樣性,請參見http://wagner.zo.ntu.edu.tw/download/2007生態多樣性.pdf(上網日期:2013年6月10日。)

3.李紅曦,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聯盟簡介,請參閱http://seed.agron.ntu.edu.tw/ipr/hhlee/upov.htm(上網日期:2031年5月26日。)

4.林又旻,聽過維生素P嗎?是新營養素還是唬人?,請參見http://www.uho.com.tw/rorw.asp?id=466(上網日期:2013年5月2日。)

5.胡哲明,豆豆的異想世界,請參見http://tsps.org.tw/tsps_activities/tsps_activities_speech_97_12.htm(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

6.孫芸,新紀元周刊,基因改造食品的國際爭議,第198期2010/11/18,http://www.epochweekly.com/b5/200/8718p2.htm#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5日。)

7.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評估方法,2008年8月20日修正公布,請參見http://nutrition.bioagri.ntu.edu.tw/Foodsust/Upload/Class/45_5_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評估方法.pdf(上網日期:2013年5月10日。)

8.郭華仁,是否給予植物專利保護的考慮要旨,請參見http://seed.agron.ntu.edu.tw/IPR/report/gmopatent.pdf (上網日期:2013年5月15日)。

9.鄭隨和,卡塔黑納生物安全議定書重點內容,請參見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27(上網日期:2013年6月2日。)

10.郭華仁、牛惠之,基改產品與生物安全議定書,請參見http://seed.agron.ntu.edu.tw/基改產品與生物安全議定書.pdf(上網日期:2013年6月2日。)

11.莊榮輝,生物技術,請參見http://juang.bst.ntu.edu.tw/JRH/biotech.htm#cloning(上網日期2013年4月15。)

12.黃三光、曾經洲,基因改造作物的優勢與潛藏危機,請參見www.tactri.gov.tw/htdocs/project/proj63.pdf‎(上網日期:2013年5月26日。)

13.黃淑德,基改食物對生態及生產的隱憂,http://e-info.org.tw/node/38328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5日。)

14.黃士懿,脂溶性維生素,請參見http://nutri1.tmu.edu.tw/doc/huang/2.pdf(上網日期:2013年5月2日。)

15.黃士懿,水溶性維生素,請參見http://nutri1.tmu.edu.tw/doc/huang/1.pdf(上網日期:2013年5月2日。)

16.張瓊芳,戀戀台灣麵包味,台灣光華雜誌,請參見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8109710032C.TXT&table=1&cur_page=9&distype=(上網日期:2013年3月23日。)

17.陳奕翰,打開堅果營養奧秘 每日一把抓,請參見http://www.foodcare.com.tw/teacher.aspx?article=6789(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

18.陳雨音,認識維他命~水溶性維他命,請參見http://www.twsgi.org.tw/newsinfo.php?news_id=3653&level1_id=2&level2_id=8(上網日期:2013年4月30日。)

19.陳雅琴,美國食品安全的制度體系與法令規定,請參見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0586(上網日期:2013年6月12日。)

20.劉芳卿,打造諾亞方舟-挪威種子銀行誕生,請參見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ehmin20080227223013 (上網日期:2013年1月20日。)

21.劉嘉茹,生物倫理,請參見http://life.nthu.edu.tw/~b851622/Biology/Bioethic%5B1%5D.htm (上網日期:2012年12月4日。)

22.趙榮台,生物多樣性,請參見http://life.fhl.net/Science/life/many.htm(上網日期:2013年4月20日。)

23.Jayashree WATAL & Thu-Lang Tran Wasescha,楊一晴整理,「WTO智慧財產權專題研討會」座談會實錄,請參閱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95018(上網日期2013年5月26。)

24.賴韻文,美國農業部組織架構與重要施政,請參見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880(上網日期2013年6月12。)

25.廖仁滄,豆豆秀—植物園裡的豆科植物果莢,請參見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9d5e7e0b81d9d3980b81daaad0(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

26.蔡慧敏,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請參見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57(上網日期:2013年4月20。)

27.謝瑞智,法學維論精義(表解),第9頁至第13頁,1996年1月增訂6版。
地球上的物種 總數達870萬,http://e-info.org.tw/node/69650(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

28.鐘偉民,不怕農藥的黃豆,請參閱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10920/-23-2440478/1.html(上網日期:2013年5月27日。)

五、其他

1.孟璃,百年著名醫學雜誌 護祐兒童健康成長,大紀元時報,2013年5月3日。

2.現行專利審查基準,2009年版。

3.楊小玫,便宜又富含蛋白質的六種食物,大紀元時報,2011年11月04日。

英文

一、Book

1.Perlman Dan L. & Glennadelson, Biodiversity: Exploring Values And Priorities In Conservation, Wiley, (1997).

2.Center Keystone, Biological Diversity On Federal Lands: Report Of A Keystone Policy Dialogu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91).

3.Paul R. Ehrlich and Simon A. Levin, Biodiversity: What it is and why we need it, in scientists on Biodiversity 20, Linda Koebner et al. ed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98).

二、Periodicals

1. Conley John M., Gene Patents and the Product of Nature Doctrine, 84 Chi.-Kent L. Rev. 109, (2009).

2.Crozier R.H., Perserving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pecies: 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y, And Conservation Worth, 28 Ann.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43, (2005).

3.Demaine Linda J. & Aaron Xavier Fellmeth, Reinventing the Double Helix: A Novel and Nonobvious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Biotechnology Patent, 55 Stan. L. Rev. 303, (2002).

4.Filliben III Vincent J., Patent Law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Law and Public Policy Concerns Regarding Upstream Patents, Wake Forest Intell. Prop. L.J. 238, (2008).

5.Gatto Marino & Giulio A. de Leo, Pric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Never-Ending Story, 50 Bioscience 347, (2000).

6.Gregory C. Ellis, Emerging Biotechnologies Demand Defeat of Proposed Legislation That Attempts to Ban Gene Patents, 15 Rich. J.L. & Tech. 1, (2008).

7.Harper John L. & D.L. Hawksworth, Biodiversity: Measurement and Estimation, 345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London Series B,5 (1994).

8.Khan Yousef Ishaq, Traditional Knowledge, Genetic Resources &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 The Concerns, Copyright 2008 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Wake Fore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Journal, 253, (2008).

9.Policy on Maintaining the Biological Integrity, 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of the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System, 66 Fed. Reg. 3810, (2001).

10.Robertson John A., Precommitment Strategies for Disposition of Frozen Embryos, 50 Emory L.J. 989, (2001).

11.Torrance Andrew W., Gene Concepts, Gene Talk, and Gene Patents, 11 Minn. J.L. Sci. & Tech. 157, (2010).

三、Internet

1. Draft Guidance for Industry: Voluntary Labeling Indicating Whether Foods Have or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Using Bioengineering January 17, 2001, http://www.cfsan.fda.gov/~lrd/../~dms/biolabgu.html(上網日期:2013年6月2日。)

2. Proposed Rule: Premarket Notice Concerning Bioengineered Foods, http://www.cfsan.fda.gov/~lrd/fr010118.html(上網日期:2013年6月2日。)

四、Case

1.Diamond v. Chakrabarty, 447 U.S. 303, 305 (1980)

2.Nix v. Hedden 149 U.S. 304 (18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8.潘子明,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生產現況與台灣對基因改造產品之管理,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348頁,2006年4月。
2. 20.蘇遠志,基因食物面面觀,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初版,2000年12月。
3. 3.牛惠之,論基因改良食品風險之貿易措施在世界貿易組織下同類產品議題,東吳法律學報,第14卷第1期,2002年8月。
4. 4.李素華,由聯合國及歐盟基因改造食品管理標示規範趨勢──研析我國基因改造食品相關法制(上),科技法律透析,2001年9月。
5. 5.李素華,生物科技發展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1期,2003年1月。
6. 6.李素華、朱俊銘,植物新品種之智慧財產權保護─以歐洲地區法治實務發展為例(上),科技法律透析,第15期,2003年3月。
7. 7.杜姿瑩,基因改造食品現況,食品市場資訊,2001年。
8. 10.李順典、許舜喨,智慧財產權對農業生物科技發明之保護─以加拿大為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17期,2009年。
9. 13.林天送,營養補充品解說─基因改造食品,健康世界,第302期,2011年2月。
10. 14.吳雅芳、彭瑞菊、陳紹崇、陳富永、鄭安秀,淺談基因改良作物,台南區農業專訊第49期,2004年9月。
11. 15.范建得、戴華,生物技術對理論、法律與社會的影響及妥善因應策略,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3期,2004年6月。
12. 16.洪裕源,維生素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飼料營養雜誌,1999年第9期。
13. 18.夏奇鈮,基因轉殖植物田間試驗管理現況簡介,農業世界雜誌,第218期,2001年10月。
14. 20.麥愛堂,生物多樣性世界與生態保育,科學發展,372期,2003年12月。
15. 21.黃圓滿,蔬菜作物的嫁接技術,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0期,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