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文智(2004)。國民小學知識社群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王桂蘭(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知識分享態度、虛擬社群參與意願及參與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銘宗(2001)。服務型政府之知識管理-公務人員知識經濟與服務理念訓練學員參考讀本,臺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伍忠賢,王健彬(2001)。「知識管理-策略與實務」。臺北: 聯經。
吳佩霞(2008)。教師教學知識信念對線上社群知識分享行為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美美(1998)。從擴散原理論教師的資訊素養。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329-336。
吳清山(2002)。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97-117)。臺北:教育部。
宋志揚(2002)。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策略與科技應用之研究。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李彥甫(1997)。資訊傳播媒體的新里程。通訊雜誌,44,66-70。李秀如(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策略與人力資本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怡志(2004)。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民95 年10 月27 日,取自:http://www.richyli.com/report/2004_05_16_wikipedia.htm
周華傑(2005)。教育Blog 應用的侷限和發展方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6,75-81。
林妤容譯(2003)。網際空間 Cyber Space(原著David Jefferis)臺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林麗娟(2003)。知識分享效能之研究-從資訊處理觀點。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洪 明﹙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網路資源進行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臺北: 五南。
計惠卿(2002)。以網路學習環境作為落實課程統整的著力點。教育研究資訊,10(2),65-86。徐正時(2009)。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徐楊順(2001)。知識分享意願、組織公平與信任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張鈞垣(2005)。影響組織內工作者採用即時通訊軟體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許瑜真(2006)。維基百科計畫與知識共享。民95 年9 月20 日,取自: 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technology/0,2000062852,20105244,00.htm
陳亞寧(1994)。從編目作業探討網路資源的整理。淡江大學碩士論文。陳柏安、江今葉(譯) (2007)。部落格:改變世界的資訊革命。臺北市:五南。
陳婉凌(2006) Internet入門與實務應用 臺北:博碩文化。
陳淑錡(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雪華(2003)。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民95 年11 月5 日,取自 http://ceiba3.cc.ntu.edu.tw/course/8443f3/book/ch2.html
陳登吉、賴阿福(2005)。網路與教育。臺北:空大。
傅廷暐(2004)。網際網路與民眾參與之探討-以政府網站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游光昭(1997)。資訊傳播時代的新素養。中學工藝教育月刊,30(2),1。項 靖(2005)。數位化治理與資訊政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金木(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黃俊英和林震岩(1997)。SAS 精析與實例。臺北:華泰書局。
黃鴻珠(1999)。評論網站資源共享。八十七年度全國高中圖書館主任業務研討會會議資料,12-20。
楊永正(1995)。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圖書館管理學報,1,69-79。楊志弘(1996)。資訊傳播的全球化挑戰。新聞鏡,373,6-10。
楊忠川(1996)。資訊、傳播、通訊業整合下的新趨勢:電子出版業,教學科技與媒體,25,42-49。楊錦潭(2005)。ICALT 2005:數位學習與知識分享實務。臺北:維科圖書有限公司。
溫明正(2002)。E 世代數位落差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47,47-48。
壽大衛(2001)。資訊網路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劉權瑩(1999)。 資訊服務業知識管理之研究-以台灣HP與台灣IBM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臺北:商周。
劉毓玲譯(2000)。21世紀的管理挑戰。(原著Peter F. Drucker)。臺北:天下文化。
黎士群(1999)。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以Unix 系統管理人員為例。私立銘傳大學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賴建勳(2004)。即時通訊軟體對知識分享成效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謝育明(2009)。建立網路學習社群中知識分享意願之模式。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謝寶煖(2004)。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臺北華泰。
饒達欽、黃瑞祥(1997)。學校組織與Intranet。資訊與教育,63,26-33。
二、英文部分
Davenport, T. H., & Prusak, L.(1998). Working knowledg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Management,6(2),91-100. Histories of the Internet.(2003). Retrieved November 30, 2006, from http://www.isoc.org/internet/history/brief.shtml
Nonaka, I., & Takeuchi, H.(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vary, M.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2), 95-107.
Senge,P.(1998). S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 15(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