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19: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彩燕
研究生(外文):Tsai-Yen Chuang
論文名稱:金門籍南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an example from the 2nd volume of “Kinmen Literature Series”
指導教授:徐麗霞徐麗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作者未提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85
中文關鍵詞:僑鄉文學僑鄉金門籍南洋作家金門文學
外文關鍵詞: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literature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Kinmen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金門籍南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為例」,研究總方向為「金門籍南洋作家及其作品」,以《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做為文本的材料來源:黃東平《僑歌首部曲》、洪絲絲《異鄉奇遇》、東瑞《失落的珍珠》、翁華璧《落日故人情》、方然《烤紅薯》、黃美芬《鄉宴》、李金昌《浯島啟示錄》、寒川《古厝》。一方面探討叢刊中收錄的南洋作家,另一方面探討作品所呈現的面貌。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首先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說明;其次將前人研究的文獻成果,包括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等,進行回顧,第三說明選定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最後扼要說明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二章「金門人下南洋的時空背景」,探討金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金門人下南洋的歷史背景,鄉僑與金門的關係。經由陳述鄉僑與金門的關係,了解「金門」之所以成為「僑鄉」的因素,以做為研究「僑鄉文學」的初基。
第三章「作家群的生平經歷」,本章按小說、散文、詩三大文學類型分類,以三節探討作家的生平經歷事蹟。每種文類中的作家次序,仍依照《金門文學叢刊》編號序。
第四章「作品的思想內容(一)——小說」,本章將小說分為短篇小說(黃東平、東瑞、方然)和長篇小說(洪絲絲、翁華璧),分析探討文本的主要書寫題材內容、主題意涵,再現金門籍南洋華僑的生活面貌以及精神世界。
第五章「作品的思想內容(二)——散文與詩」,本章分析散文(黃美芬、李金昌)與詩(寒川),文本中所書寫及所歌詠的題材內容、主題意涵,再現金門籍南洋華僑的生活面貌以及精神世界。
第六章「作品的共相特色」,本章從八位作家的文本找出同質特色,從精神意涵、語言藝術、時空背景三個面向切入,歸結出:民族性、混聲性、多元性三個重要結果,分別進行論述說明。
第七章「結論」,對本論文做一總結,根據前面各章的分析、研究,回應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對《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收錄的八位南洋作家及作品之研究,作出綜合性的結論。

關鍵詞:金門籍南洋作家、金門文學、僑鄉、僑鄉文學
A research on 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 an example from the 2nd volume of “Kinmen Literature Series”

Abstract
This thesis, “A research on 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 an example from the 2nd volume of “Kinmen Literature Serie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literary works, “The first episode of overseas songs, Huang Tungping”, “An amazing encounter overseas, Hung Szuszu”, “The lost pearl, Tung Jui”, “In the sunset think of me, Weng Huapi”, “Roasted yams, Fang Jan”, “A feast at hometown, Huang Meifen”, “The revelation of Kinmen Island, Li Chintsang”, and “Traditional old-style houses, Han Chuan”, they are found in the 2nd volume of “Kinmen Literature Seires.”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foresaid 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 and their written work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the research purpose, followed by literature review on related books, dissertations, and journal articles done by previous scholars. Chapter structure is then depicted after the areas of stud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re identified.
Chapter 2,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 background of Kinmenese emigration to Nanyang (Southeast Asia)”, examines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inme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Kinmenese leaving for Nanya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and Kinmen.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all these, a cornerstone is established to help research on the “literature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Chapter 3, “Backgrounds and experiences of Kinmenese writer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novels, prose, and poetry. Under each genre, the past and experience of each writer are examined.
Chapter 4,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novels”, classifies novels into two subcategories, novellas (Huang Tungping’s, Tung Jui’s, and Fang Jan’s) and full length novels (Hung Szuszu’s, and Weng Huapi’s). the stories and ideas in each are analyzed, making overseas Kinmenese’ lives and spiritual worlds come alive.
Chapter 5,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prose and poetry”, analyzes two pieces of prose by Huang Meifen, and Li Chintsang respectively along with a poem by Han Chuan. The past of overseas Kinmeneses and their daily lives are relived as each piece of literature is examined.
Chapter 6, “ Common features among the works”, probes out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eight authors all share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spirituality, art of language, history and geography, three common threads are found among all the works, i.e., nationality, language usage, and diversity correspondingly.
Chapter 7, “Conclusions”, summerizes the analyses and research presented in previous chapters. This chapter also presents fin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eight Kinmenese authors and the works discussed previously.

Keywords: Kinmenese Southeast Asian writers, Kinmen literatur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literature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一章 緒論 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四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九
第四節 章節組織與結構 一一
第二章 金門人下南洋的時空背景 一三
第一節 金門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一三
第二節 金門人下南洋的歷史背景 二二
第三節 鄉僑與金門的關係 三○
第三章 作家群的生平經歷 四五
第一節 小說類作家 四五
第二節 散文類作家 八九
第三節 詩類作家 九六
第四章 作品的思想內容(一)——小說 一○三
第一節 短篇小說 一○三
第二節 長篇小說 一六五
第五章 作品的思想內容(二)——散文與詩 二○一
第一節 散文 二○一
第二節 詩 二四九
第六章 作品的共相特色 三○九
第一節 精神意涵——民族性 三○九
第二節 語言藝術——混聲性 三二五
第三節 時空背景——多元性 三三三
第七章 結論 三四九
參考書目 三五三
附錄 論文相關資料剪影 三六三
一、作家作品

(一)《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按編號序排列)

黃東平,《僑歌首部曲》,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洪絲絲,《異鄉奇遇》,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東瑞,《失落的珍珠》,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翁華璧,《落日故人情》,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方然,《烤紅薯》,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黃美芬,《鄉宴》,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李金昌,《浯島啟示錄》,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寒川,《古厝》,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二)以文中實際徵引者為限,(按《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編號序排列)

黃東平,《黃東平全集》,金門縣:金門縣社教文化活動基金會,二00四年。
洪絲絲,《異鄉奇遇》,北京市:中國華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東瑞,《玻璃隧道》,香港:華南圖書文化中心,一九八三年。
東瑞,《都市的眼睛》,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
東瑞,《似水流年》,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
東瑞,《父親的水手帽》,安徽: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東瑞,《無言年代》,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東瑞,《流金季節》,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000年。
東瑞,《流金季節續篇》,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00六年。
翁華璧,《春暉集》,台北市:好時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
翁華璧,《謅言集》,台北市:好時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
方然,《黑馬》,新加坡:赤道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方然,《大都會小插曲》,新加坡:赤道風出版社,一九九0年。
方然,《天不再藍》,新加坡:赤道風出版社,二00一年。
方然,《鴉聲凶影》,新加坡:赤道風出版社,二00四年。
黃美芬,《一生心事只求閒》,新加坡:玲子大眾傳播私人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黃美芬,《怪粉蝶兒成雙》,新加坡:玲子大眾傳播私人有限公司,二00二年。
黃美芬主編,《作家廚房》,新加坡:玲子傳媒私人有限公司,二00六年。
李金昌,《金門憶昔—日軍強徵馬夫》,印尼:祖國文藝協會,一九九九年。
李金昌,《李曼陀文集》,印尼:印華作協,二00四年。
寒川、藍平昌合著,《火中的詩》,新加坡:獅島青年出版社,一九六八年。
寒川,《紅睡蓮》,新加坡:獅島青年出版社,一九七0年。
寒川,《在矮樹下》,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一九七五年。
寒川,《樹的氣候》,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一九七九年。
寒川,《銀河系列》,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一九九0年。
寒川、梁鉞、思思,《山山皆秀色》,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一九九二年。
寒川,《寒川文藝縱橫》,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一九九五年。
寒川,《金門系列》,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二000年。
寒川,《文學回原鄉》,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二00二年。

二、專書論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方麗那,《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二00五年。
王賡武,《南洋華人簡史》,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00二年。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主編,《洪絲絲紀念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朱寶唐,《從民族學看中華民族的發展》,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七二年。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縣:名田文化有限公司,二00三年。
江柏煒,《金門建築史研究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二00三年。
江柏煒主編,《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二00四年。
李新宇,《中國當代詩歌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二000年。
李錫回主編,《古寧頭李氏族誌—李氏家廟整建落成奠安慶典紀實》,金門縣: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一九九六年。
李錫回主編,《今日新金門》,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一年。
李錫隆,《金門島地采風》,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
李錫隆總編輯,《歷史建築與金門》,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二00三年。
李金生編著,《金門聚落映象導覽手冊》,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二00一年。
李金生,《金門歷史建築的故事》,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二00二年。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二00三年。
李仕德,《十七世紀的海上金門》,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二○○四年。
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00六年。
李沃士等著,《二0一0第三屆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二0一0年。
沈謙,《文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二00六年。
余建華,《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雲的交匯》,上海‧學林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
巫樂華,《南洋華僑史話》,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台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二00三年。
周慶華,《文學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00四年。
金門珠山圖書報社,《顯影》,金門:金門珠山圖書報社,一九二八年。
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上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九年。
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中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九年。
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下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九年。
洪受,《滄海紀遺》,金門縣:金門政務委員會,一九七0年。
洪乾祐,《金門話考釋》,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九年。
胡璉,《金門憶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七六年。
韋勒克、華倫,《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志文出版社,二000年。
封德屏主編,《二00七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二00八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00八年。
香港文學年鑑學會,《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學年鑑》,香港:香港文學年鑑學會,一九九九年。
徐志仁,《金門洋樓建築》,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九年。
高玉,《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與文學批評反思》,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00九年。
張火木,《金門古今戰史》,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一九九六年。
張火木,《金台史蹟源流考》,金門縣: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一九九七年。
張火木,《解嚴後金門地方學之發展》,金門縣: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二00一年。
張火木編,《金門當代藝文史料彙編》,金門縣: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二00二年。
張火木編,《金門文化資產保存劄記》,金門縣: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二00二年。
張火木,《金聲門振.今門鄉情語錄》,金門縣: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二00六年。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市:麥田出版社,二00三年。
張雙英,《文學概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二00四年。
張德厚、張福貴、章亞昕,《中國現代詩歌史論》,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二00六年。
許志英、鄒恬,《中國現代文學主朝》,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二00八年。
陳延宗,《海上仙洲原鄉人》,金門縣:金門文藝,二00三年。
陳耕、楊浩存、黃振良,《閩南民系與文化》,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二00六年。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0年。
郭惠芬主編,《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黃振良編著,《金門方音語詞彙編—金門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參考教材:第一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三年。
楊樹清,《海上仙洲—金門》,台北市:錦冠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楊樹清,《金門族群發展》,台北縣:稻田出版公司,一九九六年。
楊樹清,《金門社會觀察》,台北縣:稻田出版公司,一九九八年。
楊樹清主篇,《酒香古意二00二金門詩九文化節‧全紀錄》,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二年。
楊樹清、龔鵬程主篇,《酒鄉之歌》,台北市:賢志出版社,二000年。
楊樹清,《閩風南渡—金門人下南洋》,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六年。
楊羽儀編,《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傳略》文學卷,香港:香港中華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歲時節慶》,台北縣:稻田出版公司,一九九六年。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高粱酒香》,台北縣:稻田出版公司,二00一年。
楊宜修,《文學概論》,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00七年。
楊加順主編,《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00六年》,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二00七年。
楊加順總編,《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00八:烽火僑鄉.敘事記憶|戰地.島嶼.移民與文化》,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
二00八年。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二00一年。
趙滋蕃,《文學原理》,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一九八八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市:三民書局,一九九九年。
鄭藩派編著,《金門鄉諺俚語采風情—金門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參考教材:第二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三年。
鄭藩派編著,《金門鄉諺俚語采風情—金門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參考教材:第三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四年。
鄭藩派等編撰《讀諺語、唱歌謠—金門縣九十三學年度教學手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五年。
鄭藩派編著,《浯洲金語展歡言》,金門縣:金門縣政府,二00七年。
歐宗智,《多少英雄浪淘盡》,台北縣:前衛出版社,二00五年。
曉彤、馮世才等編,《沙漠上的綠洲》,新加坡島嶼文化社,一九九五年。
譚好哲、任傳霞、韓書堂,《現代性與民族性:中國文學理論建設的雙重追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版社,二00五年。
羅志平,《民族主義—理論、類型與學者》,台北市: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二00五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台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二00一年。
龔鵬程、楊松年、林水檺編《第一屆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的新動向研討會:二十一世紀台灣、東南亞的文化與文學》,宜蘭縣:南洋
學社,二00二年。

三、學位論文文(按發表時間先後排序)

曾玉雪,〈金門南洋華僑之社會衝擊(一八四0—一九四九)〉,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00四年。
翁慧玫,〈金門鄉土文學之研究—以軍管時期為中心〉,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00六年。
陳茗,〈近十五年來金門原鄉文學略論〉,福建師範大學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論文,二00六年。
劉寶城,〈金門詩歌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二00七年。
陳長志,〈黃東平《僑歌》三部曲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00八年。
吳鈞堯,〈金門現代文學發展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二00九年。
林宏信〈觀察一九九0年代後地方文學的興起與發展—以金門文學為觀察對象〉,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0一0年。

四、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古靈,〈文學開金門〉,《金門文藝》第十一期,二00六年三月。
何欣,〈中國小說裡的方言〉,《書評書目》第五七期,一九七八年一月。
李欣如,〈用文學創作‧和金門對話〉,《書香遠傳》第三十五期,二00六年四月。
黃炎甫,〈靛藍的文學絲路〉,《金門文藝》第十六期,二00七年一月。
嚴斌,〈在文學裡遇見金門~《金門文學》締造豐富語言〉,《金門文藝》創刊號,二00四年七月。
嚴斌,〈島嶼的盛事—二00八金門學學術研討會活動紀實〉,《金門文藝》第二十五期,二00八年七月。

五、網路資料
封德屏主編,《二00七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二00八年七月,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1176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