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5 05: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奕孝
研究生(外文):Yi-Hsiao Chen
論文名稱:網球學校管理資訊系統 —以美國Club Med Academies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Development of a Tennis Academi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Club Med Academies
指導教授:何正斌何正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Pin 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管理系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網球訓練管理資訊系統系統分析與設計
外文關鍵詞:Tennis training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開發一套適用於網球訓練學校的管理資訊系統,此系統最大特色在改善過去的使用紙本記錄,讓資訊的流通能夠更快速與透明。目前大部分的網球學校都提供各類型的訓練項目,並且依照選手的能力又區分成不同等級的課程,課程種類非常繁雜。而學生的課程是透過教練的經驗來指派,但由於學生人數眾多,常不能考慮周全,導致教學成效不彰。本研究所開發之系統能提供教練建立課程教材,內容除文字外,還可使用影音檔,幫助學生學習;教練並可於系統中替學生規劃完整的訓練課程。除課程規劃外,教練在安排學生進行對戰比賽時,系統提供場地使用狀況之資訊,協助教練分配場地,讓學校場地能妥善地運用。學生除在系統內查詢課程安排外,亦能獲得課程相關教材,提升學習效果。家長亦能透過系統來檢視孩子的課程規劃,確實掌握孩子學習狀況。以上所有資訊皆會完整地記錄在資料庫中,系統可以快速地檢索並且加以運用,達到管理系統化之目的。
The major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 tennis academy. The system can help to delete using papers and the information can transfer more rapidly and transparently. Most tennis academies provide variety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programs are also design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players. Hence, the programs are complex. But the coaches assign programs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 With more students, less consideration could happen and the players cannot make more progresses. The study constructs a system for coach to build their lessons using videos and help students make progress with completed training programs. Besides that function, the match information such as competitors, court numbers are also provided by the system. Students can learn the programs in advance through videos and parents can als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s undergoing programs. All the data can be recorded in the 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can be retrieved easily.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一) 研究範圍 3
(二) 研究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系統開發設計介紹 6
(一) 系統設計原則 9
(二) 人機互動設計 10
(三) 介面設計原則 12
(四) 資料處理的系統架構 14
第二節 管理資訊系統 18
第三節 資料庫設計 19
第參章 個案探討 21
第一節 網球運動 21
第二節 網球訓練 24
第三節 CLUB MED 25
第四節 CLUB MED ACADEMIES 27
第肆章 系統設計與開發 32
第一節 系統分析 32
第二節 系統設計 37
第三節 系統實作結果 4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
第二節 建議 77
參考文獻 78
中文文獻 78
英文文獻 80
作者簡介 81

中文文獻
1. 王明洲,會計資訊系統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大學校務基金資
訊系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2. 吳忠芳,網球未來之星,運動生理週訊,第281期,2012年。
3. 洪銘鴻,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 張文貴、 蘇仕朋,軟體專案的需求工程流程之客製化探討,東海科
學第八卷:p.63-80,2006年。
5. 張正源,UML物件導向軟體工程-以實務的觀點剖析軟體發展技
術,儒林圖書,2005年。
6. 張清泉,迷你網球教室。聯廣圖書出版,1999年。
7. 許樹淵,網球理論與實際,中華民國網球協會出版,2000年。
8. 陳全壽,競技運動的體力與技、戰術訓練,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八十八
年田徑運動訓練法研討會,20-30,1999年。
9. 陳琇純,數位教學平台環境知覺、自我效能、學習態度對滿意度與忠
誠度之影響—以北區技專校院學生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研究
所碩士論文,2011年。
10. 陳會安,SQL Server 2005 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實務,學貫出版,
2007年。
11. 陳會安,SQL Server 2005資料庫系統理論 與管理實務,學貫出版,2007
年。
12. 陳鴻基、嚴紀中,系統分析與設計,華泰文化,2008年。
13. 曾沈連魁,臺灣地區網球訓練班經營發展現況及其影響因素,行政院
體委會專題研究計畫,2011年。
14. 游峰碩,UML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博碩出版,2010年。
15. 黃信景,理性與科學的網球人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
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2年。
16. 楊正群,我國大專一般組網球校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17. 葉政鑫、張悟非,對應原則在人機互動設計之運用研究,2002中華民
國設計學會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p.155-160,2002年。
18. 劉虹蘭,國內優秀網球選手競技比賽之心理管理的探討研究,中國文
化大學教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9. 盧佳君,學生使用數位教學平台學習效能之評估—以電腦軟體應用丙
級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20. 蘇嘉祥,中華民國建國100年運動會回顧,現代經典文化出版,2011年。

英文文獻
1. Club Med 網址:http://www.clubmed.com/.
2. E. F. Codd, “Relational Completeness of Data Base Sublanguages in Data
Base Systems”, Courant Computer Science Symposia Series, vol. 6,
1972.
3. Norman, D. A.,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Books,
1998a。
4. Norman, D. A., The invisible computer :Why good products can fail,the
personal computer is so complex,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s are the
solu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8b.
5. Preece J., Rogers Y., Sharp H., Benyon D., Holland S., Carey T.,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6. Preece, J., A Guide to Usability-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1998.
7. Preece, J., Rogers, Y., and Sharp, H., Interaction design: Beyo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2002.
8. Seliger, V., Ejam, M.,Pauer, M., and Saferak, V.(1973). Energy
metabolism in tennis. International Zeitschrift Angewendete Physiology,
31,333-340.
9. Winograd, T. (1997), From computing machinery to interaction design.
In P.Denning and R. Metcalfe (eds.) Beyond Calculation: the Next
Fifty Years of Computing. Amsterdam: Springer-Verlag, p149-16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