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5 17: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柏祥
研究生(外文):Po-Hsiang Yeh
論文名稱:李登輝實踐哲學及其體制內改革路線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Lee Teng-hui Research
指導教授:莊萬壽莊萬壽引用關係鄭瑞明鄭瑞明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溫振華施志汶
口試日期:2015-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榮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李登輝實踐哲學李登輝思想體制內改革路線寧靜革命虎口下的總統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4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為李登輝實踐哲學及其體制內改革路線的研究,特別針對李登輝的思想演變以及實踐哲學,進行深入探討,同時也針對他進行的體制內改革路線,深入的剖析,按照他的論述,剖析他的心路歷程,並兼述外界的評論,以釐清體制內改革路線的功過,還原真相。
李登輝接任總統之初,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的政經環境,推動各種改革,以落實他的政治理想,李登輝除了面對民進黨強勁挑戰之外,同時也面臨國民黨內部的挑戰,數度面臨蔣介石遺孀宋美齡與黨國大老蔣緯國、郝柏村、林洋港等人士,以及中壯派趙少康、郁慕明等人士的挑戰,使得他接任總統後如履薄冰,經歷幾次嚴酷的政治鬥爭後,才能真正掌握實權,一步一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在改革的過程中,他時常被批評是多變、善變,爭議聲浪四起,其實如果是從人格特質、成長背景、學經歷及思想變遷等等因素與層面,來做觀察分析,就會知道李登輝的「變」,是有其脈絡可尋的,他深受日本近現代哲學中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的影響,在「場所邏輯」、「場所哲學」的啟發下,不停地往內在探尋真正的自我,成為他精神上武裝的力量。他在上台之初,國民黨內充斥著保守反動的力量,被形容是「虎口下的總統」,可是他卻能利用各種謀略,逐一削弱政敵的力量,建立領導的地位,高明的謀略,需要彈性靈活的做法,背後也要有堅定的思想與信仰,他的思想與哲學觀,在他從政時期,發揮很大的力量。作者希望透過其思想變遷的研究,嚐試就他「變」與「不變」的趨勢,找出一個可能的答案出來。
李登輝路線就是體制內(中華民國體制)的改革路線,主張以民主改革來改變國民黨的專制路線,以選票為子彈,進行一場「寧靜革命」,這種以選舉為手段的和平民主路線,對台灣臺灣造成這樣怎樣的影響,其中的利弊得失,也是作者論文探討的主要課題。
關鍵字:李登輝、實踐哲學、李登輝思想、體制內改革路線、寧靜革命、虎口下的總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李登輝思想演變 9
第一節 從「徹徹底底的唯心論者」出發 10
第二節 青年時期「一下子變得喜歡馬克斯主義」 14
第三節 「我之信仰基督教不是『轉向』,而是『回心』。」 18
總結:一位進步青年與時代的對話 22
第三章 「實踐哲學」內涵與特色 24
第一節 從哥德《浮士德》到湯瑪士.卡萊爾的《衣裳哲學》 25
第二節 學習新渡戶稻造 發揚武士道精神 29
第三節 受到「場所哲學」的啟發 34
第四節 奉行基督教行動主義 36
第五節 超越歷史框架-「我是不是我的我」 38
第六節 從中華思想束縛中解放-「脫古改新」 42
總結:李登輝思想的核心價值-貴在實踐 44
第四章 體制內改革路線策略與落實 46
第一節 政治謀略與掌權術 47
第二節 「分期付款的民主改革」 57
第三節 兩岸關係與務實外交的平衡 64
總結:有待歷史還給公道的李登輝路線 69
第五章 實踐哲學與李登輝路線 72
第一節 場所自覺-「沒有槍、拳頭小而無力」 73
第二節「場所邏輯」的運用 77
第三節 「場所哲學」的實踐一從「生命共同體」到「新臺灣人主義」 80
第四節 不同場所衍生不同主張與評價 84
總結:實踐結果如何,交給歷史決定 96
第六章 突破李登輝路線的侷限性:結論與建議 98
主要參考文獻 112
王妙玲(2013)《「日本精神」和台灣民族主義—以李登輝的武士道觀為考察》
前原志保(2013)《李登輝與台灣認同》
李靜宜(2013)《李登輝外交理念的思維架構與實踐----1995年訪美行個案研究》
商安妮(2012)《李登輝的「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論述:動力、意向與影響》
丁玲虹(2012)《李登輝的基督教信仰及其民主實踐》
黃鈺淳(2011)《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李登輝的思想脈絡及其中國認識》
張嘉恩(2009)《戈爾巴秋夫1985-1991與李登輝1988-2000寧靜革命之比較研究》
林信傑(2008)《台灣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期間本土化與兩岸政策之研究》
洪家興(2008)《台灣政權移轉移與兩岸政策的變遷─從李登輝到馬英九》
賴志遠(2006)《李登輝主政時期美中台三邊關係之研究》
黃邦如(2004)《前總統李登輝的對日觀之研究》
吳宛玲(2004)《李登輝總統務實外交政策之研究(1988-2000)》
黃安然(2004)《李登輝與戰後台灣憲法變遷》
林耀淞(2003)《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
張景明(2003)《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
陳玲玉(2000)《李登輝與台灣民主憲政發展》
張炎憲《李登輝總統訪談錄》
國史館館刊,〈李登輝筆記與臺灣現代史(Lee Teng-hui's Notes and Taiwan's Contemporary History)〉,2004.12。頁192-205。
徐火炎,〈「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頁1-36。
http://esc.nccu.edu.tw/pub1/paper.php?action=read_content&Sn=193
徐火炎,〈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頁35-71。
郭正亮,〈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黨轉型〉,(1996/09,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頁203-231。


李登輝先生著作:
李登輝著《經營大台灣》,一九九五年一月,遠流出版。
李登輝著《台灣的主張》,一九九五年一月,遠流出版。
李登輝、中嶋嶺雄著《亞洲的智略》,日本原版光文社,中文版遠流,二〇〇〇年十一月。
李登輝、小林善紀著《李登輝學校的教誨》,日本小学館文庫,中文版前衛出版,二〇〇一年十月。
李登輝著《慈悲與寬容》TaiwanNews出版,二〇〇二年。
李登輝著《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二〇〇四年五月,允晨文化。
李登輝著《「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日本原著小學館文庫,二〇〇六年,臺灣中文版,前衛出版社,2004年初版一刷。。
李登輝著《921大地震救災日記》,二〇〇〇年。
李登輝著《新時代台灣人》,群策會,二〇〇五年四月。
李登輝著《最高指導者的條件》,日本原著PHP研究所,二〇〇八年。臺灣中文版,允晨文化,初版二〇〇九年五月。
李登輝著《為主作見證—李登輝的信仰告白》,遠流出版,二〇一三年六月。
李登輝著《21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遠流出版,二〇一三年六月。
李登輝著《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衣裳哲學》,台北國際書展推薦文,二〇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未刊行。
李登輝著《新時代台灣人是什麼?》,二〇〇五年三月十三日,未刊行。
李登輝著《新時代台灣人:我的「脫古改新」》,李登輝在李登輝學校長老教會牧師班演講內容,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未刊行。
李登輝著《效法龍馬精神 開創全新未來—李登輝對青年的建言》,遠流出版,二〇一三年。
財團法人群策會著「台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研究小組,《台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群策會,二〇〇三年。

李登輝訪談錄
上坂冬子著,駱文森、楊明珠譯,《虎口的總統,李登輝與曾文惠》,原著講談社,中文版先覺出版,二〇〇一年一月出版。
李登輝、井尻秀憲著《李登輝的實踐哲學》,二〇〇八年,允晨文化。
李登輝受訪、鄒景雯採訪記錄,《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二〇〇一年五月初版,印刻出版。
黃文雄著《哲人政治家李登輝之「我」》,二〇〇一年,前衛出版。

李登輝相關書籍:
周玉蔻著《李登輝的一千天》,連合出版,一九九四年初版。
周玉蔻著《李登輝‧一九九三》,周玉蔻出版,一九九四年一月初版。
若林正丈著《蔣經國與李登輝》,1998年12月1日,遠流出版
柯義耕著《台灣政治家李登輝》,二〇〇八年,前衛出版。
伊藤潔著《李登輝新傳》,日本文藝春秋原版,臺灣中文版希望出版,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長谷慶太郎、中嶋嶺雄著《後李登輝時代風雲》,臺灣先智出版,二〇〇一年十月。
蔡石山著《李登輝與台灣國家認同》,前衛出版,二〇〇七年一月。
松本一男著《外國人眼中的李登輝》,日本PHP研究所,中文版,一九九三年九月。
《信心‧智慧與行動—李登輝先生的人格與風格》,文訊雜誌。,一九九○年九月。
《從源興居到總統府—與李登輝面對面》,漢光出版,一九九五年五月。
王丰著《李登輝元年》,新新聞出版,一九九六年五月。
戴國煇、王作榮著《愛憎李登輝—戴國煇、王作榮對話錄》,天下文化出版,二〇〇一年二月。
陳儀深.張正修主編,《會診李登輝》,彭明敏序,前衛出版,一九九六年二月。
莊芳華著《解構李登輝》,前衛出版,一九九五年九月。
張永和著《李登輝傳奇》,躍昇文化,一九九〇年。
藍博洲著《共產青年李登輝》,紅岩出版,二〇〇〇年二月。
徐宗懋著《關於李登輝同志的若干歷史問題》,時英出版,二〇〇四年二月。
雷鳴著《李登輝是日本人嗎?》,漢斯出版,一九九五年六月。
顏如蔚著《李登輝的身世之謎》,禾馬文化出版,一九九四年八月。
邱定一著《少年李登輝》,商周出版,一九九五年七月。
台灣史研究會主編《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三集》,台灣史研究會出版,一九九一年四月。
馮滬祥著《李總統的叛國心跡》,岑雅出版,二〇〇一年十月。
黃界清編著,《1980年代史明與「台灣大眾選輯」—台灣獨立理論》,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小林善紀著《台灣論》,日本原著小學館,前衛出版,二〇〇一年二月。
司馬遼太郎著《台灣紀行》日本原版朝日文藝文庫,中文版臺灣東販,一九九七年。
倉田百三著《出家及其弟子》,原著岩波文庫,一九六七年,中文版大牌出版,二〇一三年四月初版。
新渡戶稻造著《武士道》,日本原版岩波文庫,臺灣中文版,先覺出版,二〇〇三年六月。
黃文宏譯註,《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二〇一三年三月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