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19: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宜蓉
研究生(外文):I-Jung Shen
論文名稱: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of Popular Music Market in Taiwan
指導教授:林富美林富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u-Mei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流行音樂產業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綜效
外文關鍵詞:Synergy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Pop music indust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2
  • 點閱點閱:40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2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流行音樂對於年輕學生而言,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媒體管道的傳播,流行音樂能夠跨越語言的國界,深入到每個角落。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在全球化及產業集中化的浪潮下,深受跨國企業產製與行銷手法的影響,採取高製作、高宣傳經費的專案管理模式。但是盜版行為、MP3平台的出現,影響了流行音樂的市場環境,致使唱片銷售量銳減。而流行音樂產品又具有生命週期短暫、市場不確定性高以及高度使用媒體宣傳的特性。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如何利用有效的管道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是台灣唱片公司所注重的環節。
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是以消費者資料庫為基礎,確定目標消費族群,統合對外一致溝通說法,並整合目標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偏好,以及媒體接觸來進行產品資訊的傳播,並且透過消費者溝通管道的建立來修正與健全資料庫的內容。是一種運用有限資源達到最大效率的方法,並且透過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的應用達到綜效。因此流行音樂產業在執行整合行銷傳播策略上所考量的因素與思考的方向為何,即本研究欲探知的重點所在。
本研究利用「深度訪談法」訪問九位從事流行音樂整合行銷傳播的相關人員,了解策略制定與執行上的參考要素及重點。並輔以案例的資料來佐證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的執行,深入的了解整合行銷傳播的操作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流行音樂唱片公司在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的運用上,對於消費者媒體接觸、建立一致的溝通訊息以及媒體話題的烘托較為注重,而對於與消費者互動的管道以及消費者資料庫的建立較不重視。因此建議唱片公司能夠成立與消費者的溝通管道,參考消費者的意見來增加流行音樂唱片的消費者接受度,進而促進銷售量的增加。
The popular(pop) music is very closed to young students' life. By means of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the pop music can be spread anywhere. However, the appearance of MP3 platform and pirates behavior affect the whole market environment. Under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 local record companies adopt the management model from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 high advertisement. In addition to high advertisement, pop music also has short and highly uncertainly product life cycle. Therefore, how to maximum the disseminative effect is the record companies have to keep an eye on in the futur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IMC) is based on the database which contains consumer's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planers can confirm the market's target and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ways to touch consumers. In the meantime, IMC also corrects the data of database through 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s. As we known, IMC is one way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maximum and to reach synergy by limited resources.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how to plan IMC strategy and operate it in the pop music industry.
This research uses "deeply interviews" to visit nine relevant person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p music marketing. This way will be helpful to explain more about the opera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by Understanding relevant key elements and focused points they care about. This research also uses a case study to proof those key opints are common characters in the real market.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ompany in Taiwan adopts IMC strategy emphasizes on how to using difference channels to spread the messages in order to catch the eyes of consumers. However, they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set up of the channel of interacting with consumers, or try to make the feedback of consumers' opinions into useful data. Consequently, building a contact system to collect consumers' opinions will make consumers easily accept the pop music, and increase the sales volume.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一、盜版對唱片市場的衝擊 1
二、產業集中化與全球化影響 3
三、跨國集團對台灣唱片產製行銷影響 6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二章、理論文獻 8
第一節、流行音樂相關文獻回顧 8
第二節、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分析 12
一、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歷史回顧 12
二、流行音樂之特性 18
三、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鏈 21
第三節、整合行銷傳播 25
一、整合行銷傳播之定義 25
二、整合行銷傳播模式 29
三、整合行銷傳播的執行方式 36
四、整合行銷傳播實行障礙 38
第三章、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研究方法之選擇 44
第二節、研究對象之選擇與背景說明 48
一、訪談對象之選擇 48
二、個案選擇及背景說明 52
第四章、整合行銷傳播於流行音樂產業的應用 53
第一節、流行音樂產業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的制定 53
一、自身產品的分析 53
二、情境資料的搜集 55
三、目標的制定 57
第二節、消費者資料的搜集 58
一、目標消費者的確認 58
二、了解消費者的喜好 59
三、促進與消費者的互動 60
第三節、策略的執行 61
一、計畫執行的時間 61
二、使用媒體工具的原則 62
三、話題製造與人氣的烘托 64
第四節、計畫執行後的檢討 66
一、如何評估計畫的成功與否 66
二、全方位的檢討 66
第五節、行銷策略的綜效來源 67
一、尋找合作廠商或廣告代言 67
二、合作原則是不能改變原企宣方向 68
三、歌手知名度決定合作關係 68
第六節、案例的執行 70
一、情境與自身產品的分析 70
二、目標的設定與預計宣傳策略 71
三、執行工具的選擇 73
四、消費者購買與媒體反應 8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研究發現 89
一、本身產品的分析 89
二、消費者的分析 90
三、利用媒體作為策略執行的工具 92
四、全方位的檢討 94
五、利用與廠商合作或廣告代言達到綜效 94
六、個案的執行 95
第二節、研究限制 96
第三節、研究建議 96
參考文獻 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英裕(1999)。《全球整編與本土共謀: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轉變之政經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王鏑、洪敏莉譯(2000)。《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台北:遠流。(原書Larry, P. [2000]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
江明珊(2002)。《聽MP3,何罪之有?-台灣數位音樂科技、法律與流行音樂工業之角力的開戰》。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祥蓁(1996)。《台灣唱片事業國際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台北:典藏。(原書Richard, C. [2003].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原書Roger, D,W. & Joseph, R, D. [1995].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余逸玫(1995)。《整合行銷傳播規劃模式之研究─以消費性產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與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至和(2000)。《九O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逸歆(2001)。《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佩珊(2003)。《廣播電台之整合行銷傳播運用─從電台網站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東洪、張釗維(2002年12月)。〈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台灣產業研究》,3:149-224。
周幼明(2002)。《核心資源與國際化策略對市場進入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全球五大唱片集團為實證》。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昭平(1999)。《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以滾石公司與新力個案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宜(1999)。《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珍(2003年9月)。《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鏈的轉變:去中心性、創作與消費意識的抬頭》,「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論文。台灣,新竹。
苗延威(1990)。《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邱振儒譯(1999)。《客戶關係管理─創造企業與客戶重複互動的客戶聯結技術》,台北:商周。(原書Ralph, O. [199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書Michael, Q, P.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Inc.)
洪淑宜(1996)。《整合行銷傳播在媒體行銷上的應用─以台北之音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韻茹(2004年7月)。〈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傳播與管理研究》,4(1):113-138。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祝鳳岡(1996)。(整合行銷傳播之應用:觀念與問題),《傳播研究簡訊》,6:6-8。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徐啟智(2003)。《有線電視頻道區隔定位與整合行銷傳播運用之研究─以三立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永興(1998年3月21日)。(歌壇偶像夢工廠─日本原裝,台灣製造),《中國時報》,第46版。
郭崇倫(1994年5月24日)。(吻住華語市場的一片天),《中國時報》,第17版。
郭威君(2003)。《台灣流行音樂唱片產業的未來在何方?》。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泓銘(2000)。《臺灣唱片業難過的千禧關卡》。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惠(2001)。《音樂產業價值創造系統演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安琪(2001)。《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全球化與在地化行銷大趨勢》。台北:學富文化。
陳國明(1999)。(傳播學研究概觀),《新聞學研究》,58:257-268。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原書David, T. [2003].Economics and culture.)
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and Roll.)
黃國樞等著(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黃維明(1995年5月)。(台灣唱片席捲全亞洲),《天下雜誌》,216:56-58;61-63。蔡美瑛、陳惠芬(1998)。(整合行銷傳播在高科技產業行銷上之應用─以Computer Taipei 96’Intel 公司參展個案為例),《民意研究季刊》:46-62。
劉季雲(1997)。《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鼎(1998)。《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1998》。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翠華(2003)。《整合行銷傳播在廣播電台行銷上之應用─亞洲電台個案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儀(1992)。《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石(1991)。(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7(10):72-80。
英文部分
Burnett, R. (1992). The Implications of ownership: Changes for concentra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phonogram indust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6), 749-769.
Burnett, R.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urnett, J.& Moriarty, S. (1998). Introduction to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NJ: Prentice-Hall.
Duncan, T., Caywood, C. (1996). The concept, process,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n Thorson, E., & Moore, J. (Eds.)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ynergy of Persuasive Voices, 13-34. Maha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uncan, T. & Moriarty, S. E. (1998). A communication-based marketing model for managing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62: 1-13.
Ewing, M. T.& DeBussy, N. M. (2000). Perceived agency politic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as potential barriers to IMC ori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6(2),107-119.
Foster, J. (1990). Working together: How companies are integrating corporate comes. Public Relation Journal.
Gronstedt, A. (1996). How agencies can support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7, 201-206.
Larry, P. (1997).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Negus, K. (1992). Producing Pop: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Arnold.
Negus, K. (1993). Global harmonies and local discords: Trans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European recording industry.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3), 295-316.
Negus, K. (1996). The international recording industry: Form music to entertainment. Module 6: Unit 34, 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379-410.
Novelli, W. (1989-1990). One stop shopping: Some thought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 Quarterly, 34(4), 7-30.
Nowak, G. J.& Joseph P. (1994). Conceptualizing the integrat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henomenon: An examination of its impact on advertising practic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research. Journal of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17), 49-66.
Petrison, L. A.& Wang, P. (1996).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Examining planning and execu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integrated in communication: synergyof persuasive voices. Thorson, E.& Moore, J.(Ed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yan, J.,& Peterson, R. (1982). The product image: The fate of creativiry in country music songwriting. In James Ettema(Ed),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 Beverly Hill: Sage.
Rutten, P. (1991). Local popular music o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Cultural Studies, 5(3), 294-305.
Schultz, D. E.、Tannenbaum, S. I.& Lauterborn, R.F. (1993).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pulling it together & making it work. IL:NTC.
Schultz, D. E(1993). How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to integration. Marketing News. 19,11-22.
Shimp, T. A. (1997).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4th end)., The Dryden Press.
Schultz, D. E(1998). New century needs new macron methods. Marketing News, 2(2), 12-13.
Scott, J. (1999). The U.S. recorded music industry :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 loc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culture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1(1), 1965-1984.
Turrow, J.(1997). Media System in Society: Understanding Industries, Strategies, and Power. New York: Longman.
Vogel, L. H. (1998).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 A guide for financial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arbrough, J. F. (1996). Implementing IMC with ease. Marketing News, 148(9), 68-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