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05: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明宇
研究生(外文):Chou Ming Yu
論文名稱:關係行銷之社會文化構面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Social Cultural Dimensions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指導教授:楊明璧楊明璧引用關係涂一卿涂一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事業經營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關係行銷社會文化
外文關鍵詞:relationship marketingsocial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7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7
本研究旨於建立關係行銷的架構模型,以作為行銷人員執行參考,同時也試著探討社會文化因素,對顧客關係管理有什麼明顯的影響。
本研究由實務運作將關係行銷分為四個構面,分別是接觸構面、信任構面、交易構面與關係構面,再由社會文化的角度上,並依據學者的論點歸納出六個社會文化構面影響因子,透過深度的訪談,從實務界找出與兩者間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初步找出這些構面因子的關聯性。在接觸構面上:物質文化、語言、審美觀及社會組織等四個社會文化因子有顯著影響。交易構面只有社會組織因子有顯著影響。關係構面上則有物質文化及社會組織因子具顯著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enerate a framework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model, which can further be refered personnel. In the mean time ,we are trying to explore now social culture factors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 we try to divide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to four dimensions from a real practice view . These four dimensions are contact dimensions , trust-built dimension , transaction dimension and relationship dimension . We them group social culture factors into six groups . By interviewing some experts in marketing , dimensions and social culture dimensions .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ing reseclts , we found that , the social culture groups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 contact dimensions are material culture , language, aesthetic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 The groups that significantly trust-built dimension ar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while the only group that affect transaction dimension significantly is social organization . The groups that significantly affect relationship dimension ar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
頁次
封面內頁
簽 名 頁
授 權 書……………………………………………………… ii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
誌 謝……………………………………………………… viii
目 錄……………………………………………………… ix
圖 目 錄……………………………………………………… xii
表 目 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3
1.3 研究目的…………………………………………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2.1 關係行銷………………………………………… 12
2.1.1 關係行銷定義…………………………… 13
2.1.2 關係行銷特性…………………………… 16
2.2 社會文化………………………………………… 19
2.2.1 社會文化的定義………………………… 19
2.2.2 社會文化之分類………………………… 20
2.3 小結…………………………………………………………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系統建立………………………………… 29
3.1 研究方法的選擇…………………………………… 29
3.2 研究架構…………………………………………… 32
3.3 研究者角色………………………………………… 34
3.4 受訪者選擇方式…………………………………… 35
3.5 受訪者簡介………………………………………… 39
3.6 關係行銷各構面系統建立………………………… 44
3.7 關係行銷網路架構…………………………………………… 51
3.8 研究限制……………………………………………………… 53
第四章 研究分析…………………………………………………54
4.1 接觸構面…………………………………………… 54
4.2 信任構面…………………………………………… 66
4.3 交易構面…………………………………………… 69
4.4 關係構面…………………………………………… 75
第五章 結果分析與系統確立……………………………………84
5.1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確立…………………………… 84
5.2 關係行銷構面定義………………………………… 88
5.3 關係行銷網路模型建立…………………………… 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5
6.1 結論………………………………………………… 95
6.1.1 分析與討論………………………………… 96
6.1.2 研究後記…………………………………… 97
6.2 關係行銷之未來 …………………………………… 97
6.3 對實務界的建議 …………………………………… 98
6.3.1 建立真實、誠實的企業文化……………… 98
6.3.2 加強企業公關,提昇公司形象…………… 99
6.3.3 企業內部…………………………………… 99
6.4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與命題 …………………… 101
6.4.1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物質文化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1
6.4.2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語言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2
6.4.3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審美觀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3
6.4.4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社會組織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4
6.4.5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宗教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5
6.4.6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中教育程度
對關係行銷有顯著影響 ……………………105
參考文獻……………………………………………………………107
中文部份………………………………………………………107
英文部分………………………………………………………111
附 錄……………………………………………………………114
附 錄A 訪談提示…………………………………………… 114
附 錄B 訪談問題…………………………………………… 115
附 錄C 訪談記錄…………………………………………… 116
圖目錄
圖1.1.1 行銷的核心概念…………………………………………… 2
圖1.2.1 關係行銷與社會文化之關聯……………………………… 4
圖3.2.1 研究架構……………………………………………………33
圖3.6.1 接觸構面系統架構…………………………………………45
圖3.6.2 信任構面系統架構…………………………………………47
圖3.6.3 交易構面系統架構…………………………………………49
圖3.6.4 關係構面系統架構…………………………………………51
圖3.7.1 關係行銷網路架構…………………………………………52
圖5.2.1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對關係行銷接觸構面的影響…………89
圖5.2.2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對關係行銷信任構面的影響…………90
圖5.2.3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對關係行銷交易構面的影響…………91
圖5.2.4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對關係行銷關係構面的影響…………91
圖5.3.1 關係行銷之社會文化構面網路模型………………………93
表目錄
表2.1.1 行銷演進流程與各向度變化………………………………12
表2.1.2 關係行銷定義………………………………………………15
表2.2.1 學者主張對文化的分………………………………………21
表5.1.1 社會文化構面因子對關係行銷各構面的影響……………84
一、中文部分:
1.呂錫奇著,民79,國際行銷,黎明文化公司。
2.簡春安編著,民81,質化工作在社會工作界的運用論見彙編,
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莫藜藜,民81,深入訪談法,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
論見彙編,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頁102-頁121。
4.鐘朝宏著,民82,國際行銷管理,第二版,華泰書局。
5.黃營杉等編著,民82,國際行銷學,初版,空中大學。
6.方世榮譯(Philip Kotler原著),民83,行銷管理學,初版四
刷,東華書局。
7.楊君琦,民83,企業國際化歷程與人力資源策略關係之研究,
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曾光華,民84,”關係行銷與顧客資料庫”,第二屆中小企業 管
理研討會論文集(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頁129-137。
9.洪順慶,民84,“一對一獲取顧客終生價值”,工商時報,33
版(12月21日)。
10.張瑞玲,民84,商業銀行零售金融關係行銷之研究,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顧正懿,民84,關係行銷與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關係之
研究-以台灣地區汽車經銷商為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趙碧華、朱美珍,民84,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
域的運用,雙葉出版社
13.黃元宏,民85,多層次傳銷行銷策略關鍵成功因素之實證研
究,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曾才宏,民85,資訊技術在關係行銷上之運用-以台北市百
貨業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施義輝,民85,台灣地區旅行業關係品質模式建立之實證研
究,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6.王郁惠,民86,服務業類別、關係行銷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
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李冠屏,民86,不同國籍企業經理人員管理方式之探討-以
在臺灣之中美日歐企業經理人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8.李冠瑩,民86,人員銷售與人情-探索性研究,中正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林慧晶,民86,資料庫行銷之客戶價值分析與行銷策略應用,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吳浩彰,民86,資料庫行銷之規劃與分析以台灣消費品市場
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1.張玉琳,民86,消費市場之關係行銷研究-以信用卡為例,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張峻銘,民86,互動行銷技術對關係行銷之影響,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3.莊煥銘、周定賢,民86,台灣地區“資料庫導向行銷活動”
發展模式之研究,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頁211─頁221。
24.尉謄蛟譯(Regis Mckenna原著),民86, 關係行銷,初版,
長河出版社。
25.林原輝,民87,消費者購買通路移轉研究-以網際網路通路
實證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林佳民,民87,產品涉入程度、產品網路上接近程度與消費
者在網路上購物行為之研究,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
版碩士論文。
27.吳孟玲,民87,我國跨文化訓練現況與架構之探討-以資訊
電子業為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吳景勝著,民87,國際行銷,第四版,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29.陳昭宏,民88,傳統電腦商店街與電腦百貨賣場行銷策略之
研究,創業/興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260─頁273。
30.李田樹譯(George S. day原著),民88,“建立顧客導向企
業”,世界經理文摘,第160期,頁32-頁68。
31.陳幼娟譯(Steve Morris原著),民88,與顧客發生關係,初版,
傳智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2.管康彥,民88,“顧客導向的組織變革”,世界經理文摘,
第160期,頁70-頁73。
33.余美貞譯(Kurt Johnson原著),民88,“忠誠方案的成功方程
式”, 世界經理文摘,第160期,頁74-頁82。
34.許介圭,民88,”以忠實贏得顧客心”,能力雜誌,1999.10
號,頁116-頁117。
35.石滋宜,民88,”網路時代的顧客關係管理”,能力雜誌,
1999.10號,頁120-頁121
36. 林政榮,民88,“顧客價值與新世紀行銷展望”,中衛簡
訊,第142期,頁18─頁24。
二、英文部分:
1. Adamson Hoebel, (1960), “Ma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68.
2.Berry, L. L. (1983),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Services Marketing ”, Leonard L. Rerry, Lynn G.
Shostack and Gregroy D. Upah, ed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pp25-28.
3.Berry, L. L. and Parasureman, A.. (1991), Marketing Services-
Competing Through Quality.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4.Blattberg, Robert C. and John Deighton(1991),”Interactive
Marketing: Exploiting the Age of Addressabilit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pp,5-14
5.Copulsky, J. R. and M. J. Wolf. (1990), “Relationship Marketing:
Positioning for the Futur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July-August, pp16-20.
6.Chris Phillips , et.al , 1994,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
7.Frederick Newell, 1997,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McGraw-
Hill,Inc.
8.Gronroos, C. (1991), “The Marketing Strategy Continuum:
Twards a Marketing Concept for the 1990s”, Management
Decisicn, Vol.29, pp7-13.
9.Gary P. Ferraro, (1994), “The Culture Dimens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 Hall, p17.
10.Jackson, Barbara Bund, (1985), “Winning and Keeping Industrial
Customers”, Lexington, KY:Lexigton Books.
11.John Naisbitt, 1994, Global Parabox,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Inc.
12. Morgan, Robert M. and Shelby D. Hunt(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Jul., pp20-38.
13.Patton,Michael Quinn.(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 London, New Delhi : Sage
14. Payne, et al.(1995), Relationship Marketing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5. Peppers, Don and Martha Rogers.(1996), “Intimate Exchange”,
Forbes ASAP, p32
16. Rapp, S. and T. Collins(1990), The Great Marketing Trunaround ,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7.Robert E. Wayland . and Paul M. Cole, 1997, Customer
Connections : New Strategies for Growth, Ha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
18.Richard W. Oliver, 1999,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McGraw-Hill , Inc.
19. Sheth , Jagdish N. and Atul Parvatiyar ,”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Consumer Markets: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23, No.4, 1995, pp.255-
271
20. Shani, D. and Chalasni, S. (1992), “Exploiting Niches Us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9,
Summer, pp33-42.
21. Sheth , J. N., Gardner, D. M. and Garrett, D. E. (1994), Marketing
Theory: Evolution and Evaluation, Wiley, New York.
22.Vern Terpstre . and Ravi Sarathy, 1994,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6th edition, Dryden Press.
23.Warren J. Keegan , 1999,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6
edition), Prentice-Hall, 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