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7)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1 0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青鋒
研究生(外文):Chin-fong Huang
論文名稱:論共同基金之法制結構-以行政管制對基金民事法律關係之影響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Legal Structure of Mutual fund-Focusing on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mpacted by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指導教授:林誠二林誠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erh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共同基金基金治理契約自由原則獨立董事資訊揭露證券投資信託
外文關鍵詞:Mutual fundFund governanceThe freedom of contract principleIndependence DirectorsFair disclosureInvestment compan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共分成六章
  第一章「緒論」:共同基金在近年來成為投資的主流 ,惟亦因投入之金額過於龐大,為保護投資人權益,主管機關得以其監督權能左右證券投資契約法律關係,成為契約自由原則之例外情況。就此引起筆者探究主管機關之行政權監督與民事法律關係間之相互影響關係。
  第二章「共同基金概說」:闡明共同基金之概念、起源、類型及特色,並介紹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立法例。
  第三章「我國共同基金之法制結構」:從我國法制出發,分析、說明共同基金之法律關係及契約主體之權利義務。
  第四章「共同基金之行政權管制」:以共同基金之治理觀點出發,說明行政監督之可能手段以及目前共同基金法制之規定。
  第五章「行政權管制對基金法律關係之影響」:說明目前共同基金法制有關行政權監督手段,所造成民事法律關係之影響及可能產生之國家賠償責任 。
  第六章「結論」:檢視現行共同基金法制有關行政管制手段之缺失及提出具體修正原則與建議。
This research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as follows
Part Ⅰ ‘introduction’
Mutual fund recently becomes the main trend of the investment market. For protect the investors’rights ,the authorities uses the executive power surveillance to affec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civil contracts. This becomes the exception of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principle. This also the reason why I attempt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 of mutually affects between the executive power surveillance and the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Part Ⅱ ‘the generalization of mutual fund’
This chapter expounds the concept,origions,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tual fund. It also introduce the legislation styles of America,Australia and Canada.
Part Ⅲ ‘The Domestic legal structure of mutual fund’
The chapter explain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mutual fund and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contract litigant based on the domestic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mutual fund.
Part Ⅳ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mutual fund’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ossible methods of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and the regulations of mutual fund at present.
Part Ⅴ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mpacted by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The chapter explains the affect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civil contract, and the civil duties of the country initiated by the methods of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Part Ⅵ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inspects the the flaws of the methods of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and proposes the concrete revision principles and suggestions.
第一章 緒論…………………………………………………………12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2
  第一項 研究動機………………………………………………12
  第二項 研究目的………………………………………………16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17
  第一項 研究方法………………………………………………17
  第二項 研究架構………………………………………………18
第二章 共同基金概說………………………………………………19
 第一節 共同基金之概念與起源…………………………………19
  第一項 共同基金之起源………………………………………19
  第二項 共同基金之意義………………………………………20
  第三項 共同基金之類型………………………………………21
  第四項 共同基金之特色………………………………………23
 第二節 共同基金制度立法例……………………………………24
  第一項 美國共同基金…………………………………………24
    第一目 組織架構…………………………………………24
    第二目 治理機關…………………………………………26
    第三目 董事的責任及義務………………………………27
    第四目 資訊揭露制度……………………………………28
    第五目、重要改革及最新發展……………………………34
    第六目、小結………………………………………………37
  第二項 加拿大及澳洲共同基金………………………………37
    第一目 前言………………………………………………37
    第二目 單位信託簡介……………………………………37
    第三目 加拿大共同基金治理機關………………………38
    第四目 澳洲共同基金治理機關…………………………40
    第五目 小結………………………………………………41
第三章 我國共同基金之法制結構…………………………………42
 第一節 我國共同基金之架構……………………………………42
 第二節 共同基金之法律關係……………………………………43
  第一項 契約當事人之資格條件………………………………43
  第二項 投信契約之法律性質…………………………………56
  第三項 各當事人間之法律關係………………………………61
第四章 共同基金之行政權管制……………………………………77
 第一節 共同基金之治理…………………………………………77
  第一項 基金保管機構…………………………………………77
  第二項 投資人大會……………………………………………79
   第一目 概說…………………………………………………79
   第二目 我國法有關受益人會議相關規定…………………79
 第二節 國家公權力之管制………………………………………81
  第一項 行政權行使可能手段…………………………………81
   第一目 行政處分……………………………………………81
   第二目 行政契約……………………………………………84
   第三目 行政指導……………………………………………85
   第四目 行政罰………………………………………………90
  第二項 行政權行使界限………………………………………92
  第三項 行政救濟………………………………………………93
   第一目 國家賠償責任概說…………………………………93
   第二目 國家賠償責任之類型-公務員行為責任…………94
   第三目 公務員行為責任之構成要件………………………96
  第四項 共同基金法制有關行政權行使手段…………………109
   第一目 概說…………………………………………………109
   第二目 行政權行使類型……………………………………110
   第三目 行政權行使不當之國家賠償責任…………………113
第五章 行政權管制對基金法律關係之影響………………………114
 第一節 事前監督手段對民事法律關係之影響…………………114
  第一項 概說……………………………………………………114
  第二項 對證券投資信託契約效力之影響……………………115
   第一目 契約生效要件說……………………………………115
   第二目 非契約生效要件說…………………………………116
   第三目 小結…………………………………………………117
 第二節 事後監督手段對民事法律關係之影響…………………117
  第一項 概說……………………………………………………117
  第二項 對證券投資信託契約效力之影響……………………118
   第一目 契約當事人之變更…………………………………118
   第二目 契約內容之變更……………………………………121
   第三目 契約之終止…………………………………………122
 第三節 因行政監督不當之賠償責任……………………………124
  第一項 民事契約法上賠償責任………………………………124
  第二項 國家賠償責任…………………………………………125
第六章 結論…………………………………………………………125
 第一節 現行法制之檢視…………………………………………125
 第二節 行政管制手段之修正原則與建議………………………126
一、中文文獻(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同作者依發表先後排序)
(一)專書著作
 1、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基金經理守則制度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1999年。
 2、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03年。
 3、王蘇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責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4、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作者自版,1979年。
 5、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作者自版,1987年。
 6、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七冊)」,作者自版,1992年。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八冊)」,作者自版,1996年。
 8、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0年9月增訂版。
 9、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作者自版,2003年10月增訂版。
 10、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論體系」,作者自版,2003年10月增訂版。
 11、史尚寬,「物權法論」,作者自版,1971年11月版。
 12、史尚寬,「債法各論」,作者自版,1977年3月版。
 13、史尚寬,「債法總論」,作者自版,1990年8月版。
 14、邱顯比,「基金理財的六堂課」,天下文化,2003年。
 1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作者自版,2003年3月新訂1版。
 16、邱聰智 著,姚志明 修訂,「新訂債法各論(中)」,作者自版,2002年10月初版。
 17、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民國90年。
 18、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3月初版。
 19、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11月。
 20、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
 21、林宗勇,「證券投資信託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實用稅務出版社,民73年。
 22、林傑宸,「基金管理:資產管理的入門寶典」,智高文化,2004年。
 23、柯芳枝,「公司法論」,三民書局,民國89年10月。
 24、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作者自版,2004年1月修訂版。
 25、陳春山,「證券投資信託契約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76年。
 26、陳春山,「證券投資信託專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9年10月。
 27、陳慈陽,「行政法總論」,神州出版社,2001年。
 28、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作者自版,2002年9月2版3刷。
 29、黃立 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2002年7月初版。
 30、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一冊)」,作者自版,2003年10月修訂版。
 31、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作者自版,2003年8月初版。
 32、張文婷,「聰明買基金」,SMART智富,2005年。
 33、戴修瓚,「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78年11月3版。
 34、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三民書局,1979年9月版。
 35、劉紹樑,「從莊子到安隆-A+公司治理」,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民91年。
 36、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作者自版,2001年9月初版。
 37、劉春堂,「民法債編各則(中)」,作者自版,2004年3月初版。
 38、鄭玉波 著,陳榮隆 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2002年6月修訂2版。
 39、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下冊)」,作者自版,1988年10月11版。
 40、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一冊)」,實用稅務出版社,民77年8月。
 41、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90年6月。
 42、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冊」,作者自版,2003年12月修訂2版。
 43、羅際夫,「買共同基金學習地圖」,早安財經,2005年。
 44、羅際夫,「第一次買債券基金就上手」,易博士文化,2002年。
(二)期刊文章
 1、王志誠,「論證券投資信託之重新定位」,集保月刊44期,1997年7月。
 2、王文宇,「從信託法原理論共同基金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82期,2002年3月。
 3、王文宇,「信託法原理與商業信託法制」,台大法學論叢29卷2期,2000年1月。
 4、王文宇,「從資產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九十年臺上字第一四三八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3卷10期,2002年10月。
 5、呂錦峰,「證券投資信託契約的法律關係構造-以中國大陸與臺灣法制為中心」,法令月刊54卷11期,2003年11月。
 6、林明昕,「行政爭訟與行政監督、國家賠償間之關係」,法學講座16期,92年4月。
 7、林維義,「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規環境」,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5卷1期,2001年9月。
 8、陳文信,「美國共同基金弊案評析」,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3年12月。
 9、陳春山,「中美證券投資信託法制介述」,證交資料,第290期,民國75年6月。
 10、張振山、包幸玉,「我國資訊公開制度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卷第4期,民93年4月16日。
 11、楊楨,「論英美契約法中第三人利益契約(Third Party Beneficiaries Contract)」,比較民商法論文集-方文長九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12、潘玉女,「由世貿消檢看展場安全問題-行政機關指導業主執行共同維護展場安全」,消防與防災科技雜誌4期,92年1、2月。
 13、蔣基萍,「警察行政指導行為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9期,91年4月。
 14、蔡明誠,「權利質權與債權讓與」,月旦法學雜誌,第76期,2001年9月。
 15、賴源河,「證券暨期貨業自律機關及其規範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29期),1997年10月。
(三)學位論文
 1、王育慧,「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2、田淑慧,「國際購併動機研究,以證券投資信託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3、何佩芬,「證券投資信託法制現代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4、李怡欣,「國際證券投資信託之投資人的法律保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5、吳靜婷,「共同基金績效持續性及投信公司績效差異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6、林惠美,「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發展與我國基金定型化契約及投資人保護關係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7、林�睅W,「國際證券投資信託之投資人的法律保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8、洪瑞君,「論第三人利益契約—以實務適用之綜合探討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9、陳志妃,「共同基金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以受託人忠誠義務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黃彥彰,「共同基金代理問題之探討」,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1、黄欣怡,「商業信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12、許雅菁,「投資者購買共同基金選擇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13、許朱賢,「市場紀律與共同基金治理」,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
 14、鄭玟玨,「企業環境、企業特性、事業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台灣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鄭秋洪,「國家賠償責任之實證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國家賠償案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16、蔣志明,「證券投資信託投資人之保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17、蔡胥捷,「英美法上第三人利益契約(Third Party Beneficiaries)與我國民法規定之比較研究 - 以美國法為比較重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二、英文文獻(以下依作者姓氏字母次序排列)
(一)專書著作
1、Ass’n For Inv. Mgmt. & Research,
Standards of Practice Handbook(8th ed. 1999)
2、Inv. Co. Inst.,
Mutual Fund Fact Book(2004)
3、Inv. Co. Inst.,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2005)
4、Inv. Co. Inst.,
Understanding Shareholders’ Use of Information and Advisers(1997)
5、Inv. Co. Ins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Mutual Fund Directors(1999)
6、Inv. Co. Inst.,
Report of The Advisory Group on Best Practices for Fund Directors: Enhencing a Culture of Independence and Effectiveness(1999)
7、N.Y. Stock Exch.,
Listed Company Manual(n.d.)
8、Nat’l Ass’n of Sec. Dealers
Report of The Omnibus Account Task Force(2004)
9、Robertson, Robert A.,
Fund Governance: Legal Duties of Investment Company Directors(Supp. 2005)
(二)期刊文章
1、Anon.,
The Cost of Buying and owning Mutual Fund, FUNDAMENTALS, Feb. 2004, at 1-23.
2、Anon.,
Total Shareholder Cost of Mutual Funds, 2003, FUNDAMENTALS, Dec. 2004, at 1-2
3、Anon.,
Developments in The Law—Corporations and Sociaty, 117 HARV. L. REV.2169(2004)
4、Bogel, John C.,
Re-Mutualizing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the Alpha and the Omega, 45 B.C. L. REV 391(2004)
5、Engler, Mitchell L.,
A Missing Piece to The Divided puzzle: Agency Cost of Mutual Funds, 25 CARDOZO L. REV. 215(2003)
6、Freeman, John P., Brown, Stewart L.,
Mutual Fund Advisory Fees: The Cost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26 Iowa J. Corp. L. 609(2001)
7、Hawkins, Lawton W.,
Exchange-Enhanced Special Litigation Committees: Enforcing Fiduciary Duties Amid a Crisis of Trust, 2003 UTAH L. REV. 587(2003)
8、King, C. Graham W.,
Extending Fiduciary Principles to the Director-Creditor Relationship: A Canadian Perspective, 29 MAN. L.J. 243(2003)
9、Langevoort, Donald C.,
Agency Law Inside The Corporation: Problems of Candor and Knowledge, 71 U. CIN. L. REV. 1187(2003)
10、Paredes, Troy A.,
A Systems Approach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Why Importing U.S. Corporate Law Isn’t the Answer, 45 WM. & MARY L. REV. 1055(2004)
11、Sitkoff, Robert H.,
An Agency Costs Theory of Trust Law, 89 CORNELL L, REV. 621(2004)
12、Sitkoff, Robert H.,
Revisiting the Mechanisms of Market Efficiency: Trust Law, Corporate Law, and Capital Market Efficiency, 28 Iowa J. CORP. L. 565(2003)
13、Wang, Wallace Wen Yeu,
Corporate Versus Contractual Mutual Funds: An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69 WASH. L. REV. 927(199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林維義,「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規環境」,存款保險資訊季刊15卷1期,2001年9月。
2.  5、呂錦峰,「證券投資信託契約的法律關係構造-以中國大陸與臺灣法制為中心」,法令月刊54卷11期,2003年11月。
3.  4、王文宇,「從資產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九十年臺上字第一四三八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3卷10期,2002年10月。
4.  2、王文宇,「從信託法原理論共同基金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82期,2002年3月。
5.  1、王志誠,「論證券投資信託之重新定位」,集保月刊44期,1997年7月。
6.  40、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一冊)」,實用稅務出版社,民77年8月。
7.  8、陳文信,「美國共同基金弊案評析」,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3年12月。
8.  10、張振山、包幸玉,「我國資訊公開制度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卷第4期,民93年4月16日。
9.  12、潘玉女,「由世貿消檢看展場安全問題-行政機關指導業主執行共同維護展場安全」,消防與防災科技雜誌4期,92年1、2月。
10.  13、蔣基萍,「警察行政指導行為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9期,91年4月。
11.  14、蔡明誠,「權利質權與債權讓與」,月旦法學雜誌,第76期,2001年9月。
12.  15、賴源河,「證券暨期貨業自律機關及其規範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29期),199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