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王永銘(2004)。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與廣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司金鑾(2001)。消費者行為:定義分歧與本質界定。浙江學刊,6,77-78。
行政院主計處(2011)。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2012年2月1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呂建國、孟慧(2002)。職業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
李仁芳(1981)。兒童資訊處理與消費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李國祿(1990)。家庭生活型態、傳播行為、同儕團體與兒童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李國銑(1996)。影響臺灣連鎖體系經營型態之選檡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臺東。
杜佳玲(2002)。炫耀性消費行為之省思---以Y世代服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新北市。沈美利(2010)。美髮業服務創新與行銷專案管理推動之研究以三奇髮型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林明德(1996)。美容美髮經營寶典。新北市:漢湘。
林美玉(2001)。燙髮能力本位訓練教材—認識美髮行業【編號:SHG-HDO0101】。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林顯輝、黃冠潔(2008)。技職校院商管相關學系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5(2),177-214。洪惠娟(1987)。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臺北。
洪慕妮(1992)。家長對兒童消費社會化之影響—以零售知識、技巧與態度為指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胡蘭沁(2002)。由零用錢之運用探討中小學生消費行為之社會化。臺南師院學報,35,227-266。胡蘭沁(2006)。大學生兼職與其工作價值觀關聯性之探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48(2),125-150。高毓婷(2000)。臺北都會區青少年消費文化初探--以兩所不同社會階級學區的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張裕淵(2000)。以生活型態觀點探討臺灣地區銀行網路金融服務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許瑞林(2011)。美髮沙龍創業一本通。臺灣:金塊文化。
陳韋仁(2005)。生活型態與消費者首購房車決策之研究-以年輕族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縣。陸玉蘭(1999)。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促銷活動對於品牌忠誠度之影響-以臺北市大專女學生彩妝化妝品消費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臺北市。黃建中(2002)。高雄市百貨公司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商店形象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高雄市。黃英忠、黃培文(2003)。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飲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1),63-79。葉佳宜(2002)。大型購物中心之區位與消費者生活型態對消費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新竹市。鄒靜珊(2012)。臺灣海外實習學生之人格特質及工作價值觀之探討-以新加坡旅館實習為例。明新學報,38(2),215-226。
蔡美瑛(1992)。青少年傳播行為與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臺北市。
賴志郎〈2003〉。消費者服務轉換過程選擇模式之研究以美髮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高雄市。賴協軍(2008)。NIKE運動產品消費者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模式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謝清秀、詹慧珊(2006)。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倦怠。建國科大學報,25(3),71-94。
魏志浩(2005)。大學生生活型態與鄰近商圈文化消費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商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羅希哲(2004)。美髮業對高職與二專美髮相關科系畢業生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115-137。
西文文獻
Berman, B. &; Joel, R. E. (1982). Marketing. New York, N.Y.: Macmrillian.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 Mason, OH: South-Western.
Demby, E. (1973). Psychographics and From Where it Comes, Life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Engel, J.F., Blackwell, R., &; Kollat, D. (1978).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Dryden.
Hawkins, D., Best, R., &; Coney, K. (2001).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Homewood,Ⅲ: Richard D., Irwin.
Kotler, P. (200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ew York, N.Y.: Prentice Hall.
Nicosia, F. M. (1968). 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Implication. New Jersey, N.Y.: Prentice Hall.
Peter, J. P., Olson, J. C., &; Grunert, K. G. (1999).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London: McGraw-Hill.
Schiffman, L., &; Kanuk, 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Prentice Hall.
Seock, Y. K., &; Bailey, L. R. (2008).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hopping orientation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n online information searches and purchase behaviou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32(2), 113-121.
Sheth, J. N., Sisodia, R. S., &; Sharma, A. (2000).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centric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1), 55-66.
Walters, C. G. (1978).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Homewood,Ⅲ: Richard D., Irwin.
Williams, T. G. (1982). Consumer Behavior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es, New York, N.Y.: West.
Zikmund, W. G., &; Amico, M. (1993). Marketing. New York, N.Y.: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