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7)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1 0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柏貴
研究生(外文):Po-Kuei Wang
論文名稱:稅務程序中納稅人之協力義務
論文名稱(外文):The Obligation of Taxpayer at Tax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to Assist the Reporting of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指導教授:張文郁張文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n-Yu Chang
口試委員:林三欽洪家殷
口試委員(外文):San-Cin LinChia-Yin Hung
口試日期:2014-07-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4
中文關鍵詞:租稅法定主義實質課稅原則職權調查舉證責任分配協力義務
外文關鍵詞:the principle of taxation by law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in substantive taxationauthority to investigateallocation of burden of proofobligation to assi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1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人民就租稅法之權利與義務成立「租稅法律關係」,有鑑於一般稅務爭訟事件大部分之爭執都集中在「應繳納多少稅額」之事實認定,如果納稅義務人或其代理人就所掌握管理之課稅資料領域故意虛偽陳述、提供不實資料或隱匿重要課稅事實關係,矇騙稽徵機關人員時,勢必造成納稅義務人與稅捐稽徵機關間就事實之存否產生爭執,課稅事實則難以真實完整呈現。

私經濟行為乃納稅義務人所發動,課稅資料具有為納稅義務人掌握之本質,以至稅捐稽徵機關可能陷入調查困難或無法期待納稅義務人據實提供,稅捐稽徵機關處於被動之狀態。當稅捐稽徵機關被要求課稅要件須具體而明確時,在行政調查權受限之情況下,其舉證程度為何,影響稅捐稽徵機關核課稅捐之法效性。

行政機關職權調查之程度,原則上於實體法規範具體明定當事人之協力義務時,即構成職權調查義務之界限。有學者認為所謂「協力義務」不僅是課以納稅義務人義務,納稅義務人同時透過履行協力義務參與闡明課稅事實以確保其受憲法保障的自由權、隱私權及人性尊嚴不致受職權調查行為的侵害。協力義務的履行非但是納稅義務人的義務,更具有實踐程序上的權利之意義。

本文將討論稅務稽徵程序中納稅人之協力義務所衍生的問題。擬探求國內外相關稅法上學說與見解之實質內涵,並就實務上發生之爭議問題作進一步之整合與分析,再觀察稅務救濟案件上納稅人協力義務之程度,並於文末建議稅捐機關在稽徵實務上應如何調合兩者之責任與義務,方能符合法制並運作得宜以紓減訟源。

People ge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to established the "tax legal relations" from the tax law, in view of the general tax dispute most contentious even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how much tax should be paid", if the taxpayer or his tax agent on mastered the field of tax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tentionally false representations, providing false information or conceal important facts about the taxation relationship, when deceived by the tax authority staff, will inevitably cause between the taxpayer and the tax collection authorities on whether facts exist to generate a dispute,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taxation presents a true and complete.

Private economic behavior is being waged by the taxpayer, tax information has mastered the essence of the taxpayer, as well as tax collection authority may fall into the investigation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expect the taxpayer to provide factual, tax offices in passive state. When the tax collection agency was asked to be specific and clear elements of assessment when, in the case of the executive power of investigation is limited, the extent of the burden of proof why, affecting tax offices to nuclear law from taxation validity.

When the tax collection authorities investigate, the obligation of taxpayer to assist what belongs to the substantive law, and constitute the limit of the duty to investigate.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 obligation to assist " is not only a lesson in taxpayer’ obligations, the taxpayer while participating clarify the facts through taxation work together to fulfill its oblig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freedom, privacy and human dignity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behavior of the terms of reference survey infringement. Work together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the non-taxpayer's obligation, however, is more meaningful rights to practice procedure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rising problem from the taxpayer' obligation to assist under the tax collection procedure.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ax laws, the substance of the doctrine, and further,the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spute occurred on practical issues, and then observe how this criterion about the taxpayer's obligation to assist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on the obligation of a third case of taxpayers and tax authorities recommend at the end of the text how should the tax collection practices blending both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First Instance mitigation sour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論文章節架構 2
第四節 文獻探討 4
第五節 研究方法 4
第六節 預期結果 5
第二章 租稅法定主義與實質課稅原則的運用 6
第一節 稅捐的定義與特徵 6
第一項 稅法建置原則 6
第二項 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 6
第二節 租稅法定主義 7
第一項 稅捐基本權與依法行政之意義 7
第二項 大法官有關租稅法定主義的解釋 8
第三項 租稅法定主義之內涵 9
一 、課稅要件法定主義 9
二 、課稅要件明確性原則 10
三 、程序法之合法性原則 10
第三節 課稅要件 11
第一項 概說 11
第二項 課稅要件事實的認定 12
第四節 實質課稅原則下稅捐稽徵理論與實務問題 12
第一項 實質課稅原則概說 12
第二項 稅捐規避 14
第五節 各國實質課稅原則概述與比較 15
第一項 概論 15
一 、德國法下經濟觀察法之發展. 15
二 、日本法下實質課稅原則之發展 16
三 、美國法下實質課稅原則之發展與實務 16
第二項 小結 17
第六節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適用之關聯性 18
第一項 實質課稅與稅法解釋 18
第二項 實質課稅原則之例外 19
第三章 職權調查主義 20
第一節 職權調查主義規範之意義 20
第一項 職權調查主義之概念 20
第二項 職權調查義務之範圍 21
第二節 租稅行政處分之特性 22
第三節 稅務行政之職權調查及有關規定 22
第一項 稅務行政調查概述 23
第二項 調查必要性 24
第三項 稅捐法規所規範之職權調查 25
一 、聲請搜索權 25
二 、派員調查權 25
第四項 限定當事人協力義務 26
第四章 舉證責任之分配 27
第一節 德國舉證責任之學說與實務 28
第二節 我國舉證責任之學說與實務 30
第一項 職權調查主義與舉證責任分配 31
一 、職權調查影響舉證責任之分配 32
二 、舉證責任分配應考量協力程度 33
第二項 舉證責任之減輕 34
第三項 小結 35
第三節 間接證明之研究 35
第一項 間接證明理論 35
第二項 稅務案件的證明方法 36
一 、直接證明所得方法 36
二 、間接證明所得方法 36
第三項 直接或間接證明課稅事實方法之理論 37
第四節 我國稅務行政程序舉證責任分配之實務 38
第一項 稅務行政的證據原則 38
第二項 課稅構成要件事實的舉證問題 38
第五節 舉證責任之判決分析 39
第一項 我國稅務訴訟舉證責任分配之實務 39
第二項 實務上以主張有利事實者負舉證責任為原則 40
第六節 小結 40
第五章 納稅義務人協力義務(Mitwirkungspflichten)之闡釋 41
第一節 概說 41
第一項 協力義務與租稅法律主義之關係 42
第二項 協力義務之規範應符合比例原則 43
第二節 協力義務與協力負擔 43
第三節 當事人協力義務規定之類型 44
第一項 一般性的協力義務-行政程序法調查事實及證據 44
第二項 特別的協力義務-租稅法認定課稅要件事實 45
第四節 協力義務之內涵 47
第一項 當事人協力義務之理論基礎 47
第二項 稅務義務人協力要求的界限 48
一 、法律保留原則的適用 50
二 、須為合義務及合目的之裁量 50
三 、須合乎比例原則 50
第三項 小結 50
第五節 稅法上協力義務之規範及違反之效果 51
第一項 德國與我國稅法協力義務之規定 51
一 、德國法下協力義務之學說與實務 51
二 、我國稅法上協力義務學說與實務 52
第六節 職權調查與協力義務影響之效果及調和 53
第六章 違反協力義務實務案例分析 54
第一項 綜合所得稅---合夥診所負有提出證明之協力義務 54
第二項 營利事業所得稅---專利權鑑價之協力程度 55
第三項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取得不實發票之協力程度 57
第四項 遺產及贈與稅--重病期間財產變動之協力義務程度 60
第二節 違反協力義務效果之分析 62
第三節 協力義務之爭點整理 66
第一項 協力義務範圍之界定不明確 66
第二項 以法律明確規定納稅義務人應為之義務內容 6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結論 68
第一項 納稅義務人依稅法規定負協力義務 68
第二項 協力義務不等同舉證責任 69
第三項 以「實質課稅原則」核課稅捐應有一致性處理準則 69
第四項 稅捐稽徵機關應盡職權調查義務 70
第五項 應具體化當事人協力義務 70
第二節 建議 70
第一項 實質課稅原則應落實於稽徵實務 70
第二項 我國行政調查權運作之建議 71
一 、建議適度放寬稅務人員之調查權 71
二 、明確規範調查權之範圍 71
第三項 設立稅務專業法庭 71
第四項 納稅義務人權利保護及具體化協力義務之建議 72
一 、納稅義務人應盡其申報義務 72
二 、納稅義務人仍應就其主張負舉證責任及協力義務 72
參考文獻及書目 74
參考文獻及書目
中文文獻(以姓氏筆畫為順序)
一、專書著作
1.陳敏,德國租稅通則,司法院,2013年。
2.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10月第7版1刷。
3.黃士洲,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翰廬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4.黃士洲,掌握稅務官司的關鍵,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5.黃俊杰,稅捐法定主義,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
6.張文郁,權力與救濟-以行政訴訟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初版第1刷。
7.葛克昌,實質課稅與行政法院判決,翰廬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8.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廬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9.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2版第1刷。
10.葛克昌主編,納稅人權利保護-稅捐稽徵法第1章之1逐條釋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4月初版第1刷。
11.葛克昌,納稅人協力義務與行政法院判決,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4月初版。
12.劉建宏,基本人權保障與行政救濟途徑,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13.許士宦,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14.莊義雄,我國實質課稅原則析論,凱倫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
15.簡松棋,稅務機關證明納稅人課稅所得方法,簡松棋發行,97年10月增修3刷。

二、期刊
1.李建良,稅務行政訴訟若干舉證責任析論-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訴字1792號判決為例案,臺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2.姜世明,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具體化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
3.洪家殷,行政調查與舉證責任,台灣法學雜誌第184期,2011年9月。
4.陳敏,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法,政大法學評論,第26期,1982年12月。
5.陳清秀,經濟觀察法在稅法上之應用(上)、(中)(下),植根雜誌第9卷第1-3期,1993年。
6.陳清秀,實質所得者課稅原則(一)、(二)、(三),植根雜誌第12卷第1-3期,1996年。
7.陳清秀,稅捐訴訟之舉證責任(上)、(下),植根雜誌第4卷第10期、第11期,1988年。
8.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期、第5期,2013年。
9.陳清秀,稅務訴訟之爭點主義與總額主義,植根雜誌第29卷第5期,2013年。
10.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5期,2013年。
11.盛子龍,租稅法上舉證責任、證明度與類型化方法之研究--以贈與稅課徵要件上贈與合意之證明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1期。
12.黃茂榮,實質課稅原則,植根雜誌,第18 卷第8 期,2002年。
13.黃茂榮,稅捐法上之登記義務,植根雜誌第23卷第11期,2007年。
14.黃茂榮,稅務訴訟上的舉證責任,植根雜誌第23卷第12期,2007年。
15.黃茂榮,實質課稅原則(一)、(二)、(三)、(四)、(五),植根雜誌第25卷第8-12期,2009年。
16.黃茂榮,稅捐法體系概論(上)、(中)、(下),植根雜誌第27卷第10-12期,2011年。
17.黃茂榮,核實課徵原則之實踐及其司法原則(一)、(二)、(三)、(四),植根雜誌第29卷第6-9期,2013年。
18.黃茂榮,稅務關係與稅捐債務(上)、(中)、(下),植根雜誌第28卷第12期,2012年;第29卷第1期,2013年。
19.黃士洲,徵納協同主義下稅捐調查與協力義務的交互影響-兼論製造費用超耗剔除的規定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
20.張文郁,論行政程序上之事實調查(上)、(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27、228期,2014年4月、5月。
21.葛克昌,稅捐行政法:第一講-稅務調(檢)查權行使及其憲法界限,月旦法學教室第86期,2009年12月。
22.葛克昌、黃士洲,稅捐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台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23.蕭文生,論當事人協力義務-以行政執行制度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95期,2007年2月。

三、論文
1.江彥佐,論稅務訴訟舉證責任及其在遺產稅債務關係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1月。
2.邱永瑋,稅捐法上舉證責任及協力義務-以租稅規避防杜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財經法律組碩士論文,2014年1月。
3.李哲儒,推計課稅與租稅公平,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4.李吟芳,納稅義務人協立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5.李佳珍,行政訴訟職權調查原則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6.林坤陽,稅法實質課稅原則一般規範立法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7.柯格鐘,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8.紀淑美,稅務訴訟舉證責任之探討-以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
9.陳美瑩,申報義務之研究,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0.潘必蘭,稽徵機關與納稅義務人之稅務協議行為-租稅和解契約與稅務協談之探討,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1月。
11.羅瑞玉,租稅法律主義與實質課稅原則之個案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會計學位碩士論文,2005年7月。

四、研究報告、學術研討會
1.稅捐規避行為之舉證責任,東吳公法裁判研究會第26回,2014年3月。
2.林曉琴、楊惠英、龍雲裳,99年度稅務研究選集,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編印。
3.黃昱旻,地方租稅調查界限之探討,臺北市政府102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五、政府出版品
1.財稅研究,第15卷第5期,1987年9月。
2.財稅研究第24卷第2期,1982年3月。
3.財政部編印,所得稅法令彙編,2013年12月。
4.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編印,營業稅法令彙編,2012年12月。
5.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編印,稅捐稽徵法令彙編,2011年11月。
6.財政部法制處編印,101年度訴願決定書彙編選輯,2013年11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李建良,稅務行政訴訟若干舉證責任析論-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訴字1792號判決為例案,臺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2. 1.李建良,稅務行政訴訟若干舉證責任析論-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訴字1792號判決為例案,臺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3. 2.姜世明,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具體化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
4. 2.姜世明,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具體化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
5. 5.陳清秀,經濟觀察法在稅法上之應用(上)、(中)(下),植根雜誌第9卷第1-3期,1993年。
6. 5.陳清秀,經濟觀察法在稅法上之應用(上)、(中)(下),植根雜誌第9卷第1-3期,1993年。
7. 6.陳清秀,實質所得者課稅原則(一)、(二)、(三),植根雜誌第12卷第1-3期,1996年。
8. 6.陳清秀,實質所得者課稅原則(一)、(二)、(三),植根雜誌第12卷第1-3期,1996年。
9. 8.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期、第5期,2013年。
10. 8.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期、第5期,2013年。
11. 9.陳清秀,稅務訴訟之爭點主義與總額主義,植根雜誌第29卷第5期,2013年。
12. 9.陳清秀,稅務訴訟之爭點主義與總額主義,植根雜誌第29卷第5期,2013年。
13. 10.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5期,2013年。
14. 10.陳清秀,論課稅要件事實之認定(上)、(下),植根雜誌第29卷第4、5期,2013年。
15. 11.盛子龍,租稅法上舉證責任、證明度與類型化方法之研究--以贈與稅課徵要件上贈與合意之證明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