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1.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大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1985。
2.上海戲劇學院編委會。《中國民族髮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9。
3.中國服飾大辭典編委會。《中國服飾大辭典》。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1992。
4.尹黎。《時尚美甲聖經-一本搞定,十倍奉還的指尖魅力!》。台北:上奇資訊,2012。
5.北京文物鑒賞編委會。《明清金銀首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2005。
6.白居易著。《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市:上海古籍,1988。
7.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8.余芷晴。《自己動手玩指甲彩繪》。台北:老樹創意出版,2010。
9.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台北市:文津出版,1988。
10.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台北市:南天書局,1988。
11.邱佳雯,盧美娜。《粉雕美甲輕鬆上手》。台北:旗林文化,2010。
1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0。
13.孫基亮。《東西方紋樣比較》。中國:紡織出版,2002。
14.孫晶著。《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2004。
15.徐海榮主編。《中國服飾大典》。北京市:華夏出版,2000。
16.浩春著。《龍鳳呈祥》。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1999。
17.秦孝儀。《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飾篇下》。台北市: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6。
18.秦孝儀。《清代服飾展覽圖錄》。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19.翁啟燦。《現代生活花藝設計》。台北市:綠生活雜誌,1995。
20.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台北市:華世出版,1987。
21.高志宏。《明清瓷器紋飾鑑定-花鳥紋飾卷》。北京市:新華書店,2110。
22.張心龍。《巴洛克之旅》。台北市:雄獅出版,2001。
23.張嫚雯著。《絕美和風指甲彩繪》。台北:商周出版,2007。
24.習嘉。《西洋徽飾圖案集》。台北市:華聯,1981。
25.莊展鵬。《台南歷史散步(上)》。台北市:遠流,1995。
26.許麗雯。《你不可不知道的歐洲藝術》。台北市:高談文化,2003。
27.許鐘榮。《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機械工程Ⅱ》。台北市:錦繡出版,1994。
28.陳正雄。《清代宮廷服飾》。台北市:史博館出版,2008。
29.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湖北省:新華出版社出版,1993。
30.粘碧華。《首飾設計百種-歷史、美學與設計》。台北市:雄獅出版,2007。
31.喬繼堂。《吉祥物在中國》。台北市:知道出版,1993。
32.紫禁城出版社編。《故宮藏清代後妃首飾》。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1998。
33.黃文儀。《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市:旺文社,1989。
34.黃能馥,蘇婷婷。《珠翠光華-中國首飾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
35.黃鋼,陳娟娟,黃能福。《服飾中華第四卷》。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2011。
36.傳明,余太山。《中西紋飾比較》。台北市:銓匯國際貿易,1995。
37.葉文程。《中國古外銷瓷研究論文集》。北京市:新華書店,1988。
38.慕客館編輯。《濱崎步甜美繽紛指甲彩繪圖樣集》。日本:慕客館,2012。
39.蔡玫芬。《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40.鄭文彰,蔡長鐘。《汲古潤今:台灣先賢書畫專輯》。台南縣:臺南縣政府出版,2003。
41.黎方瑜。《東方巴洛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7。
42.謝明。《生活-花藝-時尚-乾花與人造花家庭裝飾》。浙江:科學技術出版,2000。
43.謝清華。《花的故事》。台北縣:沈氏藝術,1994。
44.謝碧娥。《杜象詩意的延異-西方現代藝術的斷裂與轉化》。台北市:秀威資訊出版,2008。
中譯參考書目:
1.Frédéric Dassas 著。陳麗卿,蔣若蘭譯。《巴洛克建築 : 1600 至1750 年的華麗風格》。台北市:時報文化,2005。
2.潔西卡.寇爾文.任金斯(Jessica Kerwin Jenkins)著。宋偉航譯。《古典時尚趣味考:100 項不藏私的逸品小傳》。新北市:野人出版,2012。
3.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市:遠流出版,1994。
中文期刊:
1.Emily。〈日本最新潮流小玩意〉。《Art Nail Bible》第35期(2013年1月)。
2.李維菁。〈楊世芝:創作是面照妖鏡〉。《藝術家》(2004 年2 月)。3.鄭靜。〈中國傳統首飾的邏輯發展及其關鍵轉折〉。《藝術與設計(理論)》第12 期(2012 年12 月)。
4.辛文。〈流淌於指尖的絢麗〉。《設計世界》第4期(2006年11月)。
電子期刊:
1.? (January 22, 2013). How does Crystal Chandelier Grew to become Symbol of Success. WEALTH MAGAZINE EUROPE, 2013(1). www.wealthmagazineeurope.com/210-how-does-crystal-chandelier-grew-to-become-symbol-of-success.html#more-210.
論文資料:
1.李建緯。《先秦至漢代黃金製品工藝與身體技術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與身份認同問題》。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2.許凱云。《古畫今畫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3.廖文家。《壓克力二氧化矽混成材料的製備與性質研究》。中原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2005。外文書目:
1.William Morris.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2.Ida van Zijl. Gijs Bakker and Jewelry. New York: Arnoldsche, 2004.
3.Ramon Puig Cuyàs.Dibuixos de taller - Worksohop Drawings.
Barcelona:Hipotesi,1995.
網頁資料:
1.徐冰個人網站。〈關於徐冰-簡歷〉。2009。引用日期:2013 年8 月22 日。
http://www.xubing.com/index.php/chinese。
2.涂維政個人網站。〈涂維政2001 ~ 2012 卜湳文明遺跡-創作自述〉。2013。引
用日期:2013 年8 月20 日。http://www.tuweicheng.com/htdocs/?page=
artwork&sec=description&artwork_id=16。
3.臺北市立美術館主持(2012/3/10)。《臺灣當代.玩古喻今之藝術對談》。臺北市立美術館。引用日期:2013年8月22日。http://www.tfam.museum/TFAM_。
Exhibition/exhibitionDetail.aspx?PMN=2&ExhibitionId=420&PMId=420。
4.Wikimedia Foundation,Inc. “Galalith ”(2012/5/22)。引用日期:2013年11月20日。http://en.wikipedia.org/wiki/Gala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