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23: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侯彥廷
研究生(外文):Hou, Yan-Ting
論文名稱:城市心境-水墨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ity state of mind- creative ink and water research
指導教授:羅振賢羅振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o, Cheng-Hsien
口試委員:黃永川李宗仁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Yong-ChuanLi, Zong-Ren
口試日期:2013-05-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書畫藝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城市心境主觀客觀
外文關鍵詞:CityMental realmsPerspectiveObjectiv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城市是充滿變動性與特殊性的地方,筆者長期居住於其中,深感我們所居所處的生活環境,會影響我們所思所想的心靈感受。本研究以「城市‧心境」為題,探討環境、生活與心境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城市為創作核心,城市外觀與人們生活現象,進而釐清筆者自我創作的發展脈絡與成因。
本創作在理論上對前人具有「生活性」相關議題之創作進行了分析及研究,並從兩個角度「主觀」與「客觀」探討詮釋角度與畫面呈現的關係。創作者與身處環境之間的關聯性,探討創作者受時代背景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產生獨特的繪畫心境與繪畫觀。而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也會因創作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心境,延伸出不同的創作。
在創作分析中,本研究對繪畫的詮釋將因選擇角度的不同,區分為「客觀描繪」與「主觀表現」兩個大方向,分別以寫實主義或表現主義切入了解創作者客觀或主觀的態度呈現,釐清兩者在創作形式、觀看角度、表現內容與呈現方式中所包含的創作觀。
筆者希望繪畫創作不僅是要用手中的彩筆,紀錄下最美、最真實、最動人的一刻,讓人內心深處有所感動進而引發共鳴。這不是繪畫創作的結束,而是另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希望能站在這個轉捩點上,承先啟後並再次引爆更強大的創作動力,也期許筆者自己未來在繪畫創作領域能夠有更深、更廣、更開闊的研究和創作。

關鍵詞:城市,心境,主觀,客觀

The city is a place full of volatil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 artist has lived in the city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us, he has the feeling that living environment where we resident would deeply affect our thinkings, feelings,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The title of this research is "City: Mental Realms". In this research, we would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among three aspects: environmental, living, and mental realms. It starts its core issue as a city, then depicts the appearance of a city and people’s living. In conclusion, the artists’ own cre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e and results would be discussed.
This creation do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previous “Life” issue. It illustrates the angle and realm on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How the artist w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ould create unique painting realms and views. Furthermore, within the same background of time and space, the artist would create different works accounts for various mental realms.
On the chapter of creation analysis, it w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perspectives: "Objective Depicting " and " Subjective Performance". It respectively cuts into objective or subjective attitude of the creator rely on realism or expressionism, clarifying the creation method the artist would use on creation method, appreciate persp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ent, and presenting methods.
The art of painting is not only the thing to record the most beautiful, truthful, and moving moment, but also the thing to trigger the appreciators’ resonate in minds. What’s more, it is not the end of the creation, but a milestone of a new starting point. The artist hopes he can stand himself to this milestone, which serves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To more extend, it could detonate more powerful creative passion and power. The future expectation of the artist would be devoted into the deeper and boarder research and creation on the field of art painting.

Keyword:City,Mental realms,Perspective,Objectiv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生活心境的時代精神……………………………………………………10
第一節 前人繪畫中的生活性 ……………………………………………………10
第二節 時代與繪畫觀 ……………………………………………………………15
第三節 生活與心境 ………………………………………………………………17
第三章 「城市心境」之美學探索………………………………………………21
第一節 城市印象 …………………………………………………………………21
第二節 城市元素 …………………………………………………………………25
第三節 城市我觀 …………………………………………………………………26
第四章「城市心境」的繪畫思維…………………………………………………31
第一節 景物再現 …………………………………………………………………31
第二節 自我表現 …………………………………………………………………34
第三節 中西融合 …………………………………………………………………38
第五章「城市心境」的表現形式與內涵…………………………………………42
第一節 原‧心系列 ………………………………………………………………44
第二節 流‧心系列 ………………………………………………………………60
第三節 幻‧心系列 ………………………………………………………………85
第六章 結論-省思與展望 ………………………………………………………99
參考書目 …………………………………………………………………………102
附錄 ………………………………………………………………………………105

(一) 、專書
1.中國繪畫理論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年10 月)。
․邵彥:《中國繪畫欣賞》(台北市,五南,2002年8月) 。
․周積寅:《中國繪畫輯要》(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1月) 。
․俞昆:《中國畫論類編》(正華書局,1975年3月) 。
․張光賓:《讀書說話:台北故宮行走二十年》(台北市,麗山寓盧,2008年10月) 。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出版,1991年6月第二版) 。
․道濟著:《石濤畫語錄》(台北,連貫出版社,1973 年) 。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2.美學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年) 。
․朗吉努斯:《美學三論︰論崇高 論詩學 論詩藝》(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7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
3.其他
․LIDNA NOCHLIN 著;刁筱華譯:《寫實主義》(台北,遠流,1998)。
․王俊盛:《心域墨痕》﹙台中,王俊盛,2003年6月﹚。
․朱光潛:《藝文心理學》(台南,大廈出版社,2001年4月二版) 。
․公共電視台編著;徐蘊康撰稿:《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市,博雅書屋,2009年4月) 。
․安海姆;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1976年) 。
․史作檉:《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
․托爾斯泰:《藝術論》(台北,遠流,1996初版六刷)。
․伍霖生:《傅抱石畫論》(台北市,藝術家,1991)。
․朵琳・瑪西、約翰・艾倫、史提夫・派爾;王志弘譯:《城市世界》(台北市,學群, 2009年4月) 。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出版,1993年11月) 。
․伊凡.克里瑪;景黎明,景凱旋譯:《布拉格精神》(台北,時報出版,2003年01月) 。
․朱佩儀,謝東山:《台灣寫實主義美術》(台北:點藏藝術家庭,2006)。
․林吉峰:〈趙無極回顧展〉,《美術館導覽》(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林俊良:《基礎設計》(藝風堂出版,台北,2005)。
․洪月卿:《城市歸零—電影中的台北呈現》(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
․約翰・艾倫、朵琳・瑪西、麥可・普瑞克;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台北市,學群,2009年4月) 。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2003年9月﹚。
․朝倉直巳;呂清夫譯:《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台北, 北星出版,1993年7月) 。
․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林志明 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12月) 。
․鄭瑞澤:《社會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學社,1987年八月) 。
․蔣勳:《孤獨六講》﹙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08月﹚。

(二) 、套書及圖錄
1.套書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譯部主編:《觀念史大辭典‧文學與藝術卷》(台北,幼獅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劉曦林:〈蔣兆和〉,《中國巨匠美術週刊》第十九期(台北,錦繡,1995年1月)〈蔣兆和〉。
2.圖錄
․李翀《唐宋人物精選》(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1月) 。
․林佩樺:《李奇茂教授繪畫的世界》(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館理處,2005年)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林玉山教授創作展》(台北市,史博館,2000年) 。
(三)、期刊
․陳國傑,李芷葳,蕭文杰:〈論中國寫意繪畫與西方表現主義繪畫之異同〉刊於《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報》第2期(嘉義,南華大學)。
․蕭瓊瑞:〈略論馬白水的水彩教學與彩墨創作〉,刊於《藝術認證》第29期(台北,高雄市立美術館,2009年12月),非常報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