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0 21: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家添
研究生(外文):CHEN, JIA-TIAN
論文名稱:潤滑基礎油化學構造與起泡性能關係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foaming tendency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lubricating base oil
指導教授:林彥佑林彥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YAN-Y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化學研究所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化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0
中文關鍵詞:潤滑油消泡劑潤滑基礎油芳香烴極性化合物飽和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起泡趨勢是潤滑油使用的重要特性之一。雖然我們可使用消泡劑達到抑制起泡的目的
,但卻也增加了油料的複雜性;因此低起泡趨勢的潤滑基礎油是高品質油料的要求之
一。而本實驗之目的,即在採討潤滑基礎油料的化學成份對泡趨勢的影響。
一般潤滑基礎油之化學組成極其複雜,無法做詳細分離;為了研究它對起泡性質的影
響,可依其特性組成概括分成三類:(1)飽和烴(Saturates ),(2)芳香烴(
Aromatics )及(3)極性化合物(Polars)。本實驗利用管柱層析分離法Column
chronatography,高效液體層析分離(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及特殊吸附劑吸附等方法,分離潤滑基礎油的上列三種成份;並以紅外線光譜法(I-
nfrared Spectroscopy)及核磁共振光譜法('H、 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
e Spectroscopy)確認分離效果;然後再依據ASTM892- IP146泡沫試驗法,探
討各分離餾份之起泡趨勢。
實驗所得結果是(1)當用Attapulgus Clay 當吸附劑,以150:210的吸附劑
(clay)與MN- 潤滑基礎油的重量比例,吸附除去極性化合物(polars)成份,並用
正己烷(n-hexane)沖場出飽和烴及芳香烴混合餾份(eluent),然後濃縮去除溶劑
,測其ASTM892- IP146的起泡趨勢,結果可將原來潤滑基礎油料512ml的泡
沫體積降至0至45間。(2)當飽和烴成分增加,而芳香烴相對減少時,黏度有減
小傾向,而同時ASTM892- IP146的起沫體積也會有降低趨勢。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