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牛柯琪、賴朝英、劉紹興、林灯賦、李賢鎧(1995),潛水意外事故之相關因素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4):212-222。王翔姿、邱聖豪(2006),以投資模型觀點探討休閒潛水參與行為,大專體育,85。江澤群、林國瑞(2000),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之探討,北體學報,7,207-216。
呂榮晉、方景翰編譯(2004),TDI教練手冊中文版,美國緬因,Technical Diving International。
宋一夫、湯慧娟、宋壬夫(2008),初級潛水員水肺潛水活動的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2(3)。
李明儒、許世芸、蘇智鈴、陳元陽(2007),休閒潛水者對潛水風險的認知與損害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3):14-33。李昱叡(2005),臺灣海洋運動政策發展現況,大專體育,81:1 - 7。張良漢(2008),建構登山健行者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之關係: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體驗所扮演的角色,大專體育,10(3):27-40。
張忠峰、劉選吉(2002),大專院校學生初學休閒水肺潛水時應有的認知。大專體育,59:114-120張崑雄、蘇焉(1987),國內潛水運動現況調查分析計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畢璐鑾、郭正德、劉觀正(2007),休閒潛水人員參與海洋環保志工動機與意願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4:238-254。許文聖(2005),我國海洋觀光遊憩發展現況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9(4):56 - 64。黃建發、許成源(2003),水上休閒新選擇—藍色公路,運動管理季刊,4:99-106。黃崑崙、林玉鐘(1996),女性與潛水,航空醫學會會刊, 10(2):89-92。
蔡長清(2002),海洋與海岸資源合理利用與永續發展-子計劃四:海洋觀光遊憩永續發展之研究(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蔡瓊姿、謝立文(2009),水肺潛水之安全管理研究,台灣水域運動學報,1:1-12。
戴方榆、謝志堅(2010),水肺潛水氣瓶空氣消耗量之探討,國際水域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志堅、戴方榆(2009),重型帆船滿意度研究,海洋休閒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志堅、戴方榆、王瑞麟、蔡茂其(2011),救生員受證管理辦法之探討,2011運動休閒學術研討會,正修科技大學。
謝志堅、戴方榆、李麗瓊(2012),水肺潛水意外風險與評估,2012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學術研討會,銘傳大學。
謝新曦(2001),臺灣潛水發展史漫談,潛與潛專集,1:52-54。
蘇維杉、邱展文(2005),台灣水域休閒運動產業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79:104-110。鄒桂禎、陳鏡清(2003),一項極待開發的體育教學-潛水,雲科大體育,6:94-99。賴香如(2004),營造健康促進學校-提升學生健康和身體適能,學校體育,14(5), 13-20。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林佳蓉(2000),老人的休閒參與對休閒滿意和生活滿意之影響,大專體育,51:156-162。許建民、高俊雄(2000)。「以三類型阻礙模式探討都市六年級學童運動休閒阻礙參與阻礙與性別及自尊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3(1):41-61。論文
方景翰(2010),水肺潛水員知覺風險與教練領導效能對自發性表現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王憲真(2006),水肺潛水活動者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之探討,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朱永照(2007),參與英語學習公務人員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何平合(2010),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礁長期生態監測計畫,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科。
呂珊嫻(2007),進行水肺潛水者專業程度、遊憩體驗及環境行為關係探討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
李思蒨(2009),休閒潛水員參與珊瑚礁健康監測自願誘因之探討─以CoralWatch珊瑚礁健康監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李曉玲(2007),性別與不同國籍的差與在水肺潛水的動機及專業化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林己文(200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林高正(2004),休閒水肺潛水。碩士學位技術報告書,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胡文琪(2010),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徐育宏(2005),臺東地區高中職原住民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張栢綸(2010),休閒潛水活動認知、動機及休閒阻礙之探討,碩士論文,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梅志超(2009),水肺潛水安全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許繼德(2002),網路輔助教學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國小學童在英語學習動機與成就之影響,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郭淑禎(2003),從建構取向教學的教室環境營造提昇學童科學學習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陳正國(2007),水肺潛水教練對專業能力認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陳偉仁(2004),水肺潛水活動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黃益松(2001),技職校院在職進修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後行為關係之 研究-以嶺東技術學院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趙玲瑛(2009),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之相關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劉佩佩(1999),未婚婦女休閒生活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劉政宏 (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學習動機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蔡益成(2009),基隆市國中教師運動休閒涉入與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鄭味玲(2007),屏東縣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系。賴家馨(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謝志堅(2005),休閒性水肺潛水員於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礁環境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管理研究所。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鍾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羅力(2010),休閒水肺潛水者動機及行為研究─以臺灣東北角龍洞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參考書籍
PADI(1999),教練手冊,台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ADI(1999),開放水域潛水員手冊,台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ADI(2004),高氧空氣潛水員專長課程教練指引,台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ADI(2005),休閒潛水百科全書,台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ADI(2016),教練手冊,台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SI(2010),訓練課程暨潛水中心標準,台北:SSI國際水肺潛水學校。
中華潛水推廣協會教練團(2005),中華潛水推廣協會潛水手冊,台北市:中華潛水推廣協會。
王政偉(1998),水上運動小百科,台北:浩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996),澎湖潛水訓練中心可行性研究及規劃報告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李明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袁方 編(2002),社會研究法,台北:五南。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話研究途徑。臺北:風雲論壇。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楊宏志(1989),旅遊選擇與阻礙,淑馨出版社。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褚竺、褚偉方(2004),潛入深海,台北市:煩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有誠(2005),海底暨高壓氧醫學,台北市:合記圖書。
劉修祥譯(2001),海洋觀光─發展、影響,與管理,台北:桂魯書局。
戴昌鳳(2000),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分區檢討建議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臺灣商務。
蘇焉(1987),NAUI 開放水域水肺潛水教練指南,台北:海琦出版社。
蘇焉(1987),NAUI 準則與程序,台北:海琦出版社。
蘇焉(1999),浮潛海中天-悠游水底世界,台北:大地地理。
蘇焉編譯(2004),CMAS世界水中聯盟教練手冊中文版,台北:臺灣科技潛水協會。
蘇焉(2005),空氣水肺潛水學,台北縣:太和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國外期刊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Van Nostrand.
Brophy, J. E. (1988). On motivations student. In Berliner D. & Rosenshine B. (Eds). : Talks to teachers. New York: Randon House, 201-245.
Bruce, R. W. (2001). Technical Diving in Depth. Flagstaff, B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rauss, M. B., & Aksenov, L. V. (2004). Diving Science. U.S.A., Human kinetics.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C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309-320.
David, F. C., Mankoff, R., and Owens, A. (2007). Obesity and Diving. The undersea journal PADI. Third Quarte, 40-45.
Thalmann, E. D. (2004). Decompression Illness. DAN America. Evidence of an association among, age-related changes in physical, psychomotor and autonomic function. Age Ageing, 32, 415-421.
Edington, C. R., Compton, D. M., & Hanson, C. J. (198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rogramming:A Guide for The Professional. Philadelphia:Saundress College.
Garrison, B. (1997). Online services, Internet in 1995 newsrooms. Newspaper Research
Graver, D. K. (1993). Scuba Diving. Canada: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McKeachie, W. J. 1961. Motiv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llege learning. In M. R. Jones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intrich, P. R., & DeGroot, E.V.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33-40.
Scanlan, T.K., & Lewthwaite, R. (1986).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on for male youth sport participants: IV. Predictors of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25-35.
Schipke, J. D., & Pelzer, M. (2001). Effect of immersion, submersion, andscuba ving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r J Sports Mcd.35,174-180.
Shreeves, K. (1988). The Encyclopedia of Recreational Diving. New York: Wiley.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548-573.
網路資源
ACSM (2011), http://www.acsm.org/
ADS(2016), http://www.ads.com.tw
CMAS(2016), http://www.cmas.org/technique
Divers Alert Network (2016), http://www.diversalertnetwork.org/
NAUI(2016), https://www.naui.org
PADI (2016), http://www.padi.com/scuba/
SSI(2016), https://www.divessi.com
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0),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發展方案。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640&Itemid=57
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2016),發展觀光條例。交通部觀光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K0110024
冮冶、鐘沈軍(2010),走進日本海女的世界。華新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7-06/05/content_6198185.htm
易潛網:http://www.ezdivemag.com/index.asp
曹憶雯(2010),海女傳奇流傳四千年。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3/new/apr/7/life/travel-2.htm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6),http://www.ktnp.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