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
王以仁(2005)。角色與壓力。載於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合著),教師心理衛生(第二版)(頁 73-125)。
王秀枝(1986)。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王欽洲(2006)。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任廷芬(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朱筱雯(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阮志偉(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參與實務社群之程度、工作滿意與行政效能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李飛瑩(2009)。台北縣市國民中學兼任總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宋志彥(2010)。苗栗縣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之研究。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宋禮彰(2002)。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吳幸宜(譯)(1996)。Margaret E. Gredler 著。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初版)。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圖書公司。
吳俐錦(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台東縣。吳俊緯(2010)。警察機關督察人員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吳清山(1998)。有效能的學校。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1985夏季號,2953頁。
吳憲銘(2006)。南投縣國民小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林克泓(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林信安(2010)。國民中學學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林家任(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林淑真(2007)。國小行政人員團隊學習、學校組織氣氛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林碧芳、邱皓政(2008)。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141-169。林鎮賢(2010)。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花敬凱(2000)。自我效能理論對資優障礙學生生涯發展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75,19-25。周文欽、張德聰(2004)。壓力與生活。臺北縣︰國中空中大學。
周元璋(2003)。彰化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周佳佑(2005)。公務人員決策認知態度初探。人事月刊,41(5),13-19。官湘玲(2005)。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洪英正(1997)。教師在工作職場的自我效能提升。蒙特梭利雙月刊,12,20-24。凃淑芬(2007)。國民小學特教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市。俞筱鈞(譯)(1996)。Dougias H. Powell 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性週期之常態適應(Understanding human adjustment normal adapt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s)。台北:揚智出版社。
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許芷霖(2007)。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許時逞(2009)。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許清福(2006)。國民小學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組織氣氛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技職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陳永儀(2006)。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明正(2008)。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論文,彰化縣。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陳勇全(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陳郁汝(2002)。行政人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陳重延(2007)。派遣員工生涯阻礙、自我效能、因應策略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高雄市。陳素惠(2005)。原住民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陳順宇(2000)。迴歸分析。台北市:華泰。
陳慶盛(2004)。國民小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陳錫港(2004)。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莊博文(2009)。國小小型學校兼任行政業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郭美逢(2008)。高雄縣市國民小學閩南語兼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湯大緯(2000)。自我效能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人事月刊,34(4),5-13。曾媖楟(2007)。國小融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東縣。曾華源、郭靜晃(譯)(1998)。C. L. Kleinke 著。健康心理管理:跨越生活危機(Coping with life chellenges)。台北市:揚智文化。
曾華源(2002)。壓力與因應行為。載於郭靜晃、徐錦鋒、曾華源、黃志成、王淑芬、高嘉慧、林明寬、張煜輝、胡慧嫈、邱貴玲、蔡宏昭、王順民(合著),心理學概論(頁 207-232)。台北市:揚智文化。
馮世昌(2006)。國民小學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程文祥(2008)。臺東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程永宏(2007)。雁行模式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國民小學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黃坤和(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訓導主任領導型態對行政效能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黃淑月(2009)。南投縣國民小學兼行政主管教師工作壓力及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私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黃國龍(2009)。高職綜合職能科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黃詩婷(2009)。國小教師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東縣。黃綉婷(2005)。空軍後勤軍官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壓力結果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縣。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初版 32 刷)。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1),66-79。張淑敏(2005)。公立幼稚園園長任用形式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張雅茹(2007)。兩岸三地員工工作壓力來源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葉子超(2005)。地方勢力介入學校事務、校長因應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葉子明、楊健炘、白凢芸(2011)。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刋,第2卷2期,125-138頁。
葉重新(1995)。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初任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臺北市:心理。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楊國信(2005)。國民小學團隊管理策略之運用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楊富全(2005)。國民小學教師兼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楊麗香(2004)。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甄晏、楊淑智、黃漢耀、曾憲鴻(譯)(2001)。Arnold A. Lazarus & Clifford N. Lazarus 著。一分鐘心理醫生:瘋狂世界裡的健康 指引(The 60-second shrink: 101 strategies for staying sane in a crazy world)。台北市:張老師。
榮泰生(2004)。管理學。臺北市:三民。
臺中市教育局網站(2012),http://www.tc.edu.tw/school/teacher。
潘正德(譯)(1995)。Jerrold S. Greenberg 著。壓力管理(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台北市:心理。
蔡翠娥(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劉宇軒(2009)。高高屏地區國民小學體育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及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劉玫玲(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劉逸凡(2011)。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蔣奎雨(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的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鄭育文(2008)。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北區大學女性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鄭淑娟(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壓力管理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鄧柑謀(1990)。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明耀(2011)。北部地區高級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繆敏志(1993)。工作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53,21-46。顏朱吟(2009)。大學行政人員自我效能與工作競爭力關係之實徵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335-364。顏進博(2003)。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簡順勇(2007)。高高屏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文化。
羅皓誠(2001)。壓力與身心健康的關係。載於葉郁菁(主編),心理學(頁 311-343)。高雄市:麗文文化。
蘇祝永(2010)。台東縣國小兼任組長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東縣。英文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1980). In search of pure unidirectional determinants. Behavior Therapy, 12, 30-40.
Bandura, A.(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Y: Freeman.
Bandura, A., & Schunk, D. H. (1981). Cultivating competence, self-efficacy, 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586-598.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al Psychology, 31(4), 665-699.
Betz, N. E. (2000). Self-efficacy theory as a basis for career assessment.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8(3), 205-222.
Cartwright, S., & Cooper, C. L. (1997). Managing workplace stress. Andon : Sage Publication.
Carver, C. S. (2007).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In H. S. Friedman & R. C. Silver(Eds.), Foundat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pp. 117-14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6).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 healt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49, 11-28.
Edworthy, A. (2000). Managing stree. Buckingham : Open University Press.
Fineman, S. (1979). “A psychological model of st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anagerial unemployment.” Human Relation,32(4) : 323-345.
Fisher, S. (1994). Stress in academic life: the mental assembly line. Burkingham: the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Folkman, S.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39-852.
Fontana, D. (1989). Managing stress. New York: BPS Books.
French, L. R. P. Jr., Roger, W. & Cobb, S. (1974). 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 In G. V. Koelho, D. A. Hamburg,& J. E. Adams(Eds). Coping and adaption(pp.316-333). New York: Basic Book.
Gmelch, W. H.(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26(2) , 134-140.
Greenberg, J. S. (1993).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Dubuque: Wm. C. Brown & Benchmark.
Greenberg, G., & Baron, R.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Ed.). Englewoo Cliffs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Jamal, M. (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 727-738.
Judge, T. A., Jackson, C. L., Shaw, J. C., Scott, B. A., & Rich, B. L. (2007).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 The integral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1), 107-127.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 company.
Kleinke, C. L. (2007). What does it mean to cope. In A. Monat, R. S. Lazarus & G. Reevy (Eds.), The Praeger handbook on stress and coping(pp. 289-308). CT: Praeger Publishers.
Kyriacou, C., & Chien, P. Y. (2004).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2), 86-104.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azarus, R. S., & Launier, R. (1978). Stress-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environ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Locke, K. D., & Sadler, P. (2007). Self-efficacy, values, and complementarity in dyadic interactions: Integrating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cognitive theor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94-109.
Moracco, J.,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0 : 549-552.
Parker, S. K. (1998). Enhancing role breadth self-efficacy: The roles of job enrichment and other organizational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6), 835-85.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e,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 37-53.
Pines A, & Maslach C (1978). Characteristics of staff burnout in mental health setting. Hosp Community Psychiatry, 29(4). 233-237.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Russell, J. (2000). Stress Free Teach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Tackling StressIn Teaching,Lecturing and Tutoring. London : Kogan Page Limited,2000.
Salo, K. (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 : 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9(3), 205-222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 McGrew-Hill.
Stein, F., & Cutler, S. K. (2002). Psychosocial occupational therapy:A holistic approach.Albany, New York: Delmar.
Smith, J. C. (2002). Stress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New York: Springer.
Yeager, S. (2001). Stress an Adaptation. Retrieved October 8, 2007, from : http://www4.allencol.edu/~sey0/w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