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1 23: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怡劭
研究生(外文):Yi-Shaw Lin
論文名稱:印刷設計管理現況改善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Current Printing Design Management
指導教授:陳圳卿陳圳卿引用關係莊慶昌莊慶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un-ChingChing-Chang C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設計管理理印前作業印刷設計
外文關鍵詞:Printing DesignPrepressDesign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3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現代社會大眾對印刷的要求不僅限於訊息傳遞,而是更具美感的表現。電腦化的影響使得印刷中的印前作業轉變最為劇烈,不但向上游發展更向下游整合。設計為印刷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印前作業型態改變其管理方式也需調整。個案印刷廠在國營體制下保有傳統印刷架構,但面臨民營化變革,在不具彈性的管理制度下卻可能造成重大衝擊,雖擁有機械設備、多項認證、環境等優勢,但卻有組織階層過多、印刷錯誤率偏高、管理改革困難等潛在問題的威脅。為使傳統印刷業在面對時勢變化上具有更好的應變力與競爭力,本研究將以現況問題點調查為基礎,從原有管理行為進行探討,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弱點以提出可行之改進建議,並提供相關印刷產業作為參考。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配合SWOT分析與深度訪談來進行,共分兩階段,首先針對個案印刷廠做現況問題點調查,並將所得結果做為下一階段訪談基礎,第二階段透過篩選後的民營印刷公司做深度訪談,期望從組織、機械設備、人員、管理、未來發展獲得建議,配合設計管理理論推導出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國營個案印刷廠目前有組織結構僵化、未善用機械設備、印刷設計人員不足、內部溝通不良與市場受限等問題點,而這些問題的某些部分也存在於民營印刷廠個案中。其主要之改善方案建議可分為以下面向討論:
一、企業與設計組織:可有效利用地域的差異來降低成本、應用企業間的結盟形成龐大印刷網絡,將部門延伸發展至廣告企劃與海外事業開發。設計組織可分為設計、完稿、拼版三大部分來加強各細節的深度。
二、機械設備與技術:應注重軟體系統與印後加工設備應用,尤其在被印材料開發與特殊印刷效果的呈現。
三、印刷設計人員:應培養良好溝通,並透過定期教育訓練使全體員工都能了解印刷作業模式。
四、印刷設計管理:透過異常單的管控有效降低印刷錯誤率,規劃完善管理制度來達到高品質與高效率與積極申請各種認證。
五、印刷設計發展:印刷產業未來應致力於提升設計的地位,跳脫傳統代工模式來改變社會大眾的既有印象,期許能朝向電子出版、多媒體、網際網路與數位印刷邁進。
In the modern life, printing is not only considered as a means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but also a kind of the aesthetic feeling. A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dustry, the printing is facing a drastic transformation—further development in upper stream and further integration in the downstream. The printing design is an inevitable tendency. Accompany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rinting process, the design management is also adjusted.Under the inflexible archite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printing, the cased state-run printing factory is facing a great impetus of privatization. Although these state-run enterprise has a lot of superiorities like mechanical equipment, authentication and environment, it also suffers the potential threats like multiple management levels, high error rate and hard to refor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flexi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while facing the fast change of printing,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actual survey cases and then make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anagerial behaviors. From these, I will try to figure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weak points and then raise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printing industry.
Based on case study with SWO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report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steps; in the first step, I will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case to make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will be the basis of next step. The second step will focus on the selected private enterprises for indepth interview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uggestions induced from organization, mechanical equip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form, further development with theories of design management.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tate-run printing factory exists many problems of inflexible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mechanical equipment not in full use status, printing designers in short, bad capability of communications among internal units and limited market environment. These problems also exist in some private printing factorie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suggested solutions can be divided as follows: 1. Enterprise and design organization: to fully utilize the differences of locality to lower the cost or to use the enterprise alliance to form a huge network of printing. The unit can be extended to advertisement planning and oversea development. 2. Design organiz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design, final desig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rawings. 3.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focused on the software system and the processed equipment of the post-printing, especial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materials and the display of special printing effects. 4. Printing designers who have the capabilities of good communications. By means of regular educational training, they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cedures of printing operations. 5. Printing design management: By fully monitor and control of abnormal sheets, to effectively lower the errors of printing.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To actively acquire for the various certificates. In the future, printing industry shall be devoted to the promotion of design role; to break away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and to create a new impression for the difference industries like electronic publishing, multimedia, Internet and digital printing.
誌 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 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目標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印刷概論 10
一、印刷沿革與簡介 10
二、印刷發展階段 16
三、印刷發展在台灣 19
第二節 印刷設計 22
一、印刷與設計 22
二、印前作業定義 26
三、印前作業沿革 28
第三節 設計管理 33
一、設計管理定義 33
二、設計組織導入 35
三、設計專案與設計委託案 39
第四節 相關研究探討 40
一、印刷設計技術與設備類 40
二、印前從業人員類 40
三、印刷設計管理類 4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2
一、個案研究法 42
二、SWOT分析 43
三、深度訪談 4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4
一、第一階段:現況問題點調查 45
二、第二階段:現況改善方案深度訪談 50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7
第一節 印刷廠內印刷設計管理之現況問題點調查 67
一、個案印刷廠簡介與經營理念 67
二、個案印刷廠印前作業程序 70
三、現況問題點調查結果與討論 72
第二節 印刷設計管理現況改善之深度訪談 76
一、個案研究甲:大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76
二、個案研究乙:中型設計印前股份有限公司 84
三、個案研究丙:大型印刷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96
四、個案研究丁:大型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102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111
第一節 現況問題點分析與討論 111
一、SWOT分析 112
二、現況問題點調查分析 113
第二節 現況改善分析與討論 115
一、企業與設計組織分析 115
二、機械設備與技術分析 116
三、印刷設計人員分析 117
四、印刷設計管理分析 120
五、印刷設計發展 121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122
一、研究主要結論 122
二、未來研究與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8
附錄一:SWOT訪談問卷 134
附錄二:現況調查談問卷 137
附錄三:深度訪談問卷 139
附錄四:個案甲公司:日程明細表 141
附錄五:個案丙公司:客戶訂單-01 142
附錄六:個案丙公司:客戶訂單-02 143
附錄七:個案丁公司:版面改版確認單 144

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與流程………………………………………………8
圖2-1:印刷設計流程…………………………………………………32
圖2-2:設計管理的五大領域…………………………………………33
圖3-1:研究設計流程…………………………………………………45
圖3-2:個案A公司組織圖………………………………………………52
圖3-3:個案B公司組織圖………………………………………………53
圖3-4:個案C公司組織圖………………………………………………55
圖3-5:個案D-1公司組織圖……………………………………………56
圖3-6:個案D-2公司組織圖……………………………………………57
圖3-7:個案E公司組織圖………………………………………………58
圖3-8:個案F公司組織圖………………………………………………59
圖3-9:個案G公司組織圖………………………………………………61
圖4-1:個案印刷廠組織架構…………………………………………69
圖4-2:個案印刷廠印刷課組織架構…………………………………70
圖4-3:個案印刷廠印前部門作業流程………………………………71
圖4-4:個案Ⅰ公司組織圖……………………………………………87
圖4-5:個案乙公司印刷流程…………………………………………91
圖4-6:個案丁公司印前工作流程……………………………………106
圖4-7:個案丁公司生產工作流程……………………………………107
圖4-8:個案丁公司專案基本架構……………………………………108

表目錄

表2-1:各印刷版式原理說明……………………………………………..15
表2-2:傳統印前作業定義………………………………………………..26
表2-3:電子印前作業定義………………………………………………..27
表2-4:以年代說明印前發展重點………………………………………..28
表2-5:Chung三層級觀念………………………………………………..34
表2-6:設計管理於組織之相關定義……………………………………..36
表3-1:SWOT分析訪談大綱……………………………………………..47
表3-2:印刷設計現況調查表訪談大綱…………………………………..47
表3-3:現況調查受訪者基本資料………………………………………..49
表3-4:個案公司主要產品 / 服務、印刷機型………………………….62
表3-5:個案設計職稱、隸屬層級、單位、外包型態、專案組成比較..63
表3-6:個案公司設計部門人員職稱、職掌、設計印前人員人數……..64
表4-1:個案Ⅰ公司與個案Ⅱ公司合作關係……………………………..89
王受之 (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臺北市:藝術家。
王慶富 (1996)。專案管理,聯經出版事業,台北。
包心萍 (1992)。電腦印前組版系統。印藝傳真11期,頁26-29。
伊定邦、陳汗青、邵宏 (2003)。設計的經營與管理。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呂文宗、莊維明、朱文浩 (2003)。電子印前科技對平面設計人員之影響探討。東方學報,二十三期,85-98頁。
李天任 (1994)。論多媒體對印刷工業的影響。1994中華民國印刷年鑑,頁42-47。
李凌霄 (2001)。印刷科技發展趨勢,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九十年(2001)會員廠商產業分析報告,頁144-157,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
李硯祖 (2003)。設計藝術學研究的物件與範圍。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社會科學版,第五期,第69-75頁。
林行健 (1999)。印刷設計概論。臺北:視傳文化。
林殿振 (1993)。電腦直接印機成像系統。新視界,頁18-19。
洪 鼎 (2005)。廣告設計乙級鑑定通關寶典。臺北市:鼎茂。
郝宗瑜 (2005)。數位印刷與教學應用之數位印刷機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許晏銘 (2006)。以科技的發展探討圖文傳播的內涵。印刷科技,頁55-64。
許瀛鑑、謝鍝丞 (2002)。未來十年圖文傳播 (印刷) 科技趨勢分析。圖文傳播學報,第二期/Number 2 ,頁17-44。
許瀛鑑 (2000)。迎接二十一世紀台灣地區高職印刷科課程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6-S-003-002。
游桂蘭 (1995)。電腦化印前從業人員知識與技能之分析。文化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頁2-11。
陳政雄 (1992)。海德堡DI直接上機製版系統。印刷人雜誌社,頁24-29。
陳萬淇 (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華泰。
黃麗娟、許瀛鑑 (2002)。台灣圖文傳播科技發展歷程之研究。圖文傳播學報,第二期/Number 2 ,頁163-182。
黃麗娟 (2002)。台灣圖文傳播科技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張正賢 (2004)。台北加入WTO後平面印刷業經營策略之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04,頁180-187。
張中一 (2002)。入世後台灣印刷業的印應之道。設計印象,頁18。
莊景雄 (2006)。印前•輸出與印務。台北:亞諾文化。
管悻生 (2007)。設計研究方法。台北縣土城市:全華圖書。
鄒勝峰、王祿旺 (2006)。台灣印刷產業創新競爭力之研究。印刷科技,第二十二卷,第一期,頁95-124。
劉峻霖 (1999)。電腦化印前平面設計軟體之現況分析。印刷科技,第十五卷第四期,頁1-15。
劉瑞芬 (2006)。設計管理:理論、程序與應用。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
董皇志 (2001)。「案例研究」在建築設計教學應用之撿核表建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第十三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A-2)。高雄:正修技術學院。
鄭聰興 (1995)。印刷企劃。圖文傳播學報,正元圖書有限公司。
鄧成連 (1999)。設計管理:產品設計之組織、溝通與運作。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韓豐年、楊祥任 (2006)。台灣地區出版變革因應策略分析。印刷科技,第二十二卷第二期,頁50-60。
譚珮峨 (1997)。印前嚮導 (電子稿前置流程作業、PDF說明電子稿前置作業流程-新鮮知)。台北市:美工。
蕭耀輝 (1994)。平版印刷工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Hill Jones著 (1996)。策略管理 (黃營杉譯)。台北縣: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 ed,黃光雄譯校 (2002)。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
Robert K. Yin ed.,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 Methods,尚榮安譯 (2001)。個案研究法。臺北:揚智。
個案A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A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3月18日,台北。
個案B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B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3月18日,台北。
個案C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C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4月18日,台北。
個案D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D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3月20日,台北。
個案E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E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3月20日,台北。
個案F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F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3月20日,台北。
個案G受訪者 (2008),訪談記錄,個案G公司,訪談日期:2008年4月16日,台北。
個案A公司網站 (http://www.uprint.com.tw/),2008年4月。
個案B公司網站 (http://www.shp123.com.tw),2008年4月。
個案C公司網站 (http://www.powerprint.com.tw),2008年5月。
個案D公司網站 (http://www.sunsui.com.tw),2008年4月。
個案E公司網站 (http://www.dinyi.com.tw),2008年4月。
個案F公司網站 (http://www.chanyi.com.tw),2008年4月。
個案G公司網站 (http://lishengbox.com.tw),2008年4月。
個案Ⅰ公司網站 (http://www.dinyi.com.tw),2008年4月。
個案Ⅱ公司網站 (http://www.leeteh.com.tw/),2008年4月。

Bacon, Francis. Novum Organum. (1905). Bk 1, aphorisin 129. In: Bacon Philosophical Works, ed. Ellis & Spedding. London: Routledge.
Chung, K. W. (1989). The Role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New Product Strategy-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Design Consultants, PhD thesis,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Manchester Polytechnic.
Cushway, B. and Lodge, D. (1993). Organization Behavior Design, Kogan Page Ltd., London.
Designing for Digital. (2002). Alexandria: Virginia: Printing Industries of America. Digital Printing Council.
Doebler, R. L. (1986). Compatible type and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s, TAGA Proceeding. pp522-531.
Farr (1966). Design Management. Hodder and Stoughton,Warwick.
Grob (1990). Introduction What is Design Management. in: Gorb, P. (Ed.) Design Management Seminar 1983, The Design Council, London, pp.1-9.
Groff, Pamela J. (1991). GATF Gloossary of Graphic Arts Terms. America: 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
Gorb, P. (1984). Design Management at the London Business School, SIAD Design Management Seminar 1983, The Design Council, London, pp.27-28.
J. Child, (1997). Organization: A Guide for Managers and Administrator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7), pp.50-72.
Langlais, Eugene L. (2002).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and Market Growth Lags Earlier Forecast. GATF 2002 Technology Forecast.
Miley, M. (2003). Distribute & print for corporate and commercial markets. Electronic Publishing, 27(4), 27-30
Mishler, Elliot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9.
Nicholas,J. M. (1990). Managing Business Engineering Projects: Concepts and Implementation.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T.Ulrich,1998)
Robbins, S. P. (1990). Organization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Topalian, A. (1984). Developing a Corporate Approach to Design Management.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first Olivetti Design Management Symposium organiz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on the 28th June, Alto Management, London.
Turner, B.T. (1968). Management of Desig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echniques Ltd., Lond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