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王金帄,2004,「兩岸緊張關係加速臺灣經貿之邊緣化」,立法院院聞。
2 列嘉祺,2003,「兩岸經貿發展:臺灣被邊緣化或整合」,展望與探索。
3 李欣蓁,2003,「台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汽車產業之衝擊─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
市場GTAP模型之應用」,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4 李致賢,2010,。「ECFA事件宣告與股價關聯性之研究-以我國食品股票上市公司為
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所碩士論文。
5 杒巨瀾、魏尚進、袁惠思,2010,「CEPA協議如何影響香港的企業?對香港上市公
司基於事件研究的考察」,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專論第二十三號。
6 杒巨瀾、魏尚進、袁惠思,2010,「CEPA協議如何影響香港的企業?對香港上市公
司基於事件研究的考察」,2010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專論。
7 林芯伃,2006,「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通過對我國不同產業股價報酬之影響」,朝陽
科技大學財務經融學系碩士論文。
8 林佳靜,2010,「兩岸經貿議題對台灣股市之影響」,2010 長榮大學產業管理創新
研討會。
9 林漢智,2008,「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墨西哥農業的影響」,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
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10 吳雨桑,2007,「台灣與中東地區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效益與影響」,真理大學
財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金秀琴,2003,「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及對我國之影響」,經建會內部研究報
告。
12 金鐵英,2003,「台股短期走勢可被準確的預測並且從中獲利:誰說市場是有效率的」,The Journal of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8-1,p.237-262。
13 周濟、陳坤銘與郭迺鋒,2005,「全球區域化經濟整合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遞迴動CGE
模型之應用」,財稅研究。
14 洪進明,2001,「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論美洲區域經濟之整合」,中國文化大學中山
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15 陳欣之,2004,「從經濟學人台灣東亞經濟整合對臺灣政經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台經院產經資料庫。
16 童振源,2003,「兩岸經濟整合與台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 卷,第3 期(2003 年7 月),頁41-58。
17 辜麗娟,1996,「台灣股市技術分析之實證研究」,國立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8 黃兆仁,2004,「試析東亞經濟整合區域與台灣定位」,台灣經濟論衡。
19 黃聖元,2009,「中國-東協優惠性原產地規則對台灣紡織業出口貿易轉向影響」,國
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0 張俐婷,2008,「台灣電子業對東協的出口貿易競爭分析」,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碩士論文。
21 張書瑋,2008,「台灣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之經濟效益與影響」,真理大學財經研究
所碩士論文。
22 張建成,2009,「兩岸經貿互動行為對台灣股市之影響-以四次江陳會為例」,國立政
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23 鄭雅仁,1994,「台灣股市弱式效率市場之再驗證」,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
士論文。
24 謝燕堂,2010,「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與台灣因應之道」,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25 鍾樂仕,2006,「台灣與中美洲、南美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效益與影響」,真理大
學財經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1. 中國政府網,2009,「海關總署:CEPA 成功實施5 年促進港澳經濟全面復甦」,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zdt/2009-01/21/content_1211073.htm,搜尋
日期:2011 年5 月1 日。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中國主要指標居世界的位次」,
http://www.stats.gov.cn:82/tjsj/qtsj/gjsj/2009/t20100407_402632520.htm,搜尋日期:
2011 年5 月3 日
3. 香港貿易署,2010,「二零一零年<安排>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最新評估(服務貿易)」,
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statistics/files/trade_in_services_c.pdf,搜尋日期:
2011 年5 月20 日
4. 香港貿易署,2010,「二零一零年<安排>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最新評估(個人遊)」,
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statistics/files/individual_visit_c.pdf,搜尋日期:2011
年5 月20 日
5. 經濟部,2010,「後ECFA 時代的台灣貿易展望」,
http://www.ib.nccu.edu.tw/download/speechclass/interbusiness/99-2/1000329,搜尋日期:
2011 年5 月3 日
英文部分
1. Feraboli, O. ,2004,「A Dynamic Multisectoral Analysis of Jordan’s Trade
Liberalisas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cy Modeling, Jun/Jul 2004
2. Francois, J. and W.Ganeshan ,2005,「European Union-Developing Country FTAs:
Overview and Analysis」,World Development.33(10),1545-1565
3. Ghosh, M. and S. Rao(2004),「Ecomic Impacts of A Possible CANADA-U.S.
CUSTOMS UNION:Simulation Results from A Dynamic CGE Model」,the 7th Annual
Congerence on Global Economic Analysis,Washington DC,USA
4. Lejour, A. M. and R. D. Mooij,2005,「Turkish delight:Does Turkey’s Accession to the
EU Bring Econmic Benefits?」,Kyklos,58,87-120
5. McDonald, S. and T.L. Walmsley,2003,「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Customs
Unions:The Impact of the EU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on
Botswanal」,GTAP Working Paper No. 29.
6. Robert C. Hanson and Moon H. Song ,1998,「Shareholder wealth effects of free trade:
U.S. and Mexican stock market response to naft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7(2), 209-224.
7. Thompson, Aileen J ,1993,「The Anticipated Sectoral Adjustment to the Canada-
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An Event Study Analysis」,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6(2), 253-271.
8. Urata, S and K. Kiyota,2003,「The Impacts of East Asia FTA on Foreign Trade in East
Asia」,NBER 14th Annual East Asian Seminar on Economics.
9. Waqar I. Ghani and John L. Haverty,1995,「The impa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on multinational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stock marke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4(2), 1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