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期間結構理論由早期的預期理論,流動性偏好理論與市場區隔理論,至 近代以探討利率期間結構之動態變化為主要研究範疇的利率模式等 ,相關 理論發展至今可說已是粲然大備.由於國內對近代利率模式的研究甚少,且 其中涉及高深數學技巧的不在少數,讓人不易理解這些利率模式之精髓所 在.故為使國內對於近代利率的基本精神,及常用於解釋高深數學或財務觀 念的二元樹狀結構法有進一步的了解,本文目的在於: (一)引介利率模式 發展之重要分水嶺--何李利率模式,並針對其相關論題做較深入的分析.( 二)以何李利率模式為基礎,計算利率衍生金融商品之價格,探討利率模式 在利率衍生金融商品之定價領域上所扮演的角色 .(三)以模擬分析之方 式,說明運用何李利率模式為評價基礎時,利率出現負值之缺點在那些條件 成立下較易出現,及利率模式之短期利率不具均數復歸時,其對評價結果之 影響.模擬結果發現,何李利率模式固然有其缺點存在,不過其缺點須在一 定條件下才容易顯現,進而造成評價時的困擾.當欲評價之利率衍生金融商 品其權利期間愈短時,由於此時模式之缺點尚未嚴重,影響價格的效果不 大,故何李利率模式適宜用來評價權利期間短之利率衍生金融商品.相對於 財務金融的其他領域而言,國內對於利率期間結構理論之研究仍稍嫌不足, 期盼後續研究者能繼續將不同的利率模式介紹予國內,此外 ,若能進行各 利率模式間的模擬比較分析,相信將更能增加對相關文獻的貢獻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