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00: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紀鐵郎
研究生(外文):CHI-TIEH-LANG
論文名稱: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在景觀建築之研究-以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歷年作品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search on the Grouping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 -Using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Firm Award Cases
指導教授:翁玉慧翁玉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庭園景觀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
外文關鍵詞:Gestalt psychologygroupingthe garden landscape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SL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為一探討完形心理學在景觀空間美感知覺應用之研究,並嘗試著以人類最直接的視覺知覺相關理論配合完形心理學中之「群化原則」,探討影響景觀空間美感的因素,且依據分析,解讀良好空間創作的主要因素。整體研究主要在分析美國景觀建築協會(ASLA) 得獎人的實際景觀設計作品,以符合群化原則的實際案例進行專業從業人員之問卷調查,分析歸納整理出研究結果,以供景觀設計界作為日後設計規劃時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
目的一:透過分析及整理完形心理學與視知覺理論的組成因素,釐清其中影響景觀視覺美感的組成因素與原則。
目的二:探討專業設計者對於不同景觀空間的群化原則的認知程度與偏好原則是否有顯著差異。
目的三:探討專業設計者對於各景觀空間完形原則的偏好是否受到性別、年資等基本背景差異的影響。
目的四:探討影響專業設計師對景觀空間偏好的關鍵群化原則,及其重要程度。以此依據供設計界作為設計時的參考。
關鍵字: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庭園景觀,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a Gestalt psychology in the landscape aesthetic perception application of space research, and to try to direct most of th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 "grouping principle" explore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and based 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 good space created by the main factor. In the overall study was an analysi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LA) winner of the actual landscape designs, Grouping principles to meet the actual case for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fession, as the futur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reference.
This study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
Objective 1 : Analysis and finishing Gestalt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visual perception component factors.
Objective 2 : To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landscape designers of space Gestalt principle of personal preference whether basic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bjective 3 :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landscape designer for the space grouping principle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circumstances.
Objective 4 :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of professional designers space preferences of the key principles of grouping, and its importance, Accordingly for the design sector as a design reference.
Key Words : Gestalt psychology, grouping, the garden landscape, the 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SLA)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v
謝誌 …………………………………………………………………vi
目錄…………………………………………………………………vii
圖目錄…………………………………………………………………x
表目錄………………………………………………………………x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一、研究方法………………………………………………3
二、研究步驟………………………………………………4
三、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研究
第一節 探討方向及架構 ………………………………………6
第二節 認知心理學 ……………………………………………7
一、感覺與知覺……………………………………………7
二、知覺歷程………………………………………………8
三、審美知覺 ……………………………………………10
第三節 完形心理學……………………………………………11
一、完形心理學的起源 …………………………………11
二、完形心理學的發展 …………………………………12
三、完形心理學之『完形』法則 ………………………14
四、圖與地 ………………………………………………16
五、完形心理學之『群化』原則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1
第二節 研究原則及景觀圖片…………………………………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分析………………………………………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群化原則………………………………………………38
第二節 受測庭園景觀圖片……………………………………39
一、前測景觀圖片…………………………………………39
二、正式測驗景觀圖片……………………………………41
第三節 問卷調查………………………………………………54
一、受測者基本資料………………………………………54
二、景觀案例之完形原則分析……………………………57
第四節 基本背景與完形原則之交叉分析……………………61
一、受測者性別之間差異分析……………………………62
二、受測者工作年資之間差異分析………………………63
第五節 迴歸分析………………………………………………64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70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71
參考文獻 ……………………………………………………………73
附錄 …………………………………………………………………76
一、中文書籍部分
1.Kohler,Woifgang 著,李珊珊譯,1998,完形心理學,台北:皇冠
2.王秀雄著,1975,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
台北市立美術館印行(p.238)
3.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台北 台灣:五南出版社
4.安海姆著,李長俊譯,1993,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
5.西爾格德、艾金生、艾金生著,張東峰、謝光進、鄭伯勳等譯,1990,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6.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
7.金祟華,1990,小兒弱視,台北:書泉
8.吳盛木,1986,心理學,台北:三民
9.吳菁樺,2004,圖地反轉類型標誌意象認知之探討,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班(pp.6-22)
10.林庭如,2000,國小弱視兒童完形圖像認知歷程之研究-以「圖與地」、「群化原則」為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設計組(pp.32-33)
12.阿恩海姆,1966,走向藝術心理學,伯克萊加利福尼亞文學出版社
13.庫爾特、考夫卡著,黎煒譯,2000,格式塔心理學,臺北市:昭明出版
14.張曉平,2004,室內環境之美學因素與美感反應關係之研究
-以住宅客廳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15.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p.131)
16.黃希庭譯,Rober,L.Solso原著,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7.葉政鑫,2002,運用完形心理學探討介面形態組織關係對注意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18.葉朗編,1993,現代美學體系,台北,台灣:書林出版社。(pp.174-175)
19.劉思量,1992,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實物與理論台北:藝術家。(p.157)
20.楊憶婷,2003,室內設計之完形心理視覺構成架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21.蔡芳姿,2004,完形心理學群化原則應用於數位影像設計的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
22.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
23.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二、英文部分
1.Anderson, JR., 1980.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 2 ed..),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W.H. Freeman and Company.
2. Bruce,V.,Green,P.R., Georgeson,M. A.,(1996) :Visual Perception.(3rd ed).East sussex,uk:The Psychology Press.
3.Glass, A.L., &Holyoak,K.J.,&Santa, J. L., 1979.Cognition. Massachusetts, MA : addision-Wesley.
4.Solso,Robert L.,1992. Cognitive Psychology, Allyn and Bacon.
5.Solso,Robert L.,1994. 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三、網路資源:
1.知覺歷程:(http://www.mcsh.kh.edu.tw/teaches/jk/sub/sub0201c.htm)
2.知覺心理學:
(http://staff.pccu.edu.tw/~tdl/percept1.htm)
3.完形心理學與視知覺法則:(http://gc.shu.edu.tw/~tjchiang/indite/GestaltPsychology/gestalt-02-02.htm)
4.楊裕富設計教學網:
(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b034.html)
5.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
(http://www.asla.org/lamonth/index.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