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哲輝
論文名稱:氧化炸油對B-胡蘿蔔素製劑及綠葉蔬菜維生素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the oxidized frying oil on the
指導教授:黃青真黃青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化學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農業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8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封面
目錄
謝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類胡蘿蔔素的簡介
2.1.1類胡蘿蔔素的化學結構、特性與於自然界中的分佈
2.1.2類胡蘿蔔素的吸收、轉運和代謝
2.1.3類胡蘿蔔素的生化功能
2.1.4研究類胡蘿葡素利用的實驗動物模式
第二節 攝食炸油對動物體的影響
2.2.1油脂在高溫油炸的化學變化
2.2.2氧化油脂對動物體的毒性
2.2.3氧化油脂對肝微粒體酵素活性的影響
第三章 炸油與β-胡蘿蔔素製劑於試管中(In VtrO)之反應試驗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材料與方法
3.2 1炸油的製備
3.2.2B-胡蘿蔔素製劑的製備
3.2.3炸油與β-胡蘿蔔素製劑於試管中(In Vtro)之反應試驗
3.2.4B-胡蘿蔔素的分析定量
第三節 結果
第四節 討論
第四章 以β-胡蘿蔔素製劑為維生素A來源時飲食炸油對老鼠體維生素A營養狀況的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材料與方法
4.2.1實驗大綱
4.2.2實驗飼料的配置
4.2.3動物飼養及分組
4.2.4動物犧牲及樣品收集
4.2.5樣品前處理
一、血液
二、組織均質
三、肝微粒體的製備
4.2.6分析項目及力法
一、血球比容
二、組織中脂質過氧化指標的測定
三、組織維生素A、E的定量
四、肝微粒體中Tota1cytochromeP-450含量的測定
4.2.7統計分析
第三節 結果
4.3.1生長與攝食情形
4.3.2相對組織重量
4.3.3血球比容
4.3.4組織中TBA反應物的濃度
4.3.5血漿、肝臟和腎臟維生素A、E的濃度
4.3.6肝微粒體蛋白質及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
4.3.7肝中維生素A、E濃度與微粒體Cytochrome P-450含量的相關性
第四節 討論
4.4.1生長與攝食情形
4.4.2相對組織重量
4.4.3組織中TBA反應物的濃度
4.4.4血漿、肝臟和腎臟維生素A、E的濃度
4.4.5肝微粒體蛋白質及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
4.4.6肝中維生素A、E濃度與微粒體Cytpchro P-450含量的相關性
第五章 中式油炒烹調對蔬菜中β-胡蘿蔔素含量的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材料與方法
5.2.1蔬菜樣品的製備
5.2.2中式熱炒蔬菜中β-胡蘿蔔素含量的測定
5.2.3統計分析
第三節 結果
5.3.1β-胡蘿蔔素的萃取回收率(Recovery)
5.3.2同一樣品分析的變異性
5.3.3蔬菜取樣的變異性
5.3.4蔬菜中B胡蘿蔔素含量
第四節 討論
5.4.1蔬菜樣品的取樣
5.4.2烹調對蔬菜中β-胡蘿蔔素含量的影響
第六章 餵食炸油炒菜對老鼠維生素A生體保留率的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材料與方法
6.2.1實驗大綱
6.2.2炒菜樣品的製備
6.2.3實驗飼料的配製
6.2.4動物飼養及分組
6.2.5動物犧牲及樣品收集
6.2.6樣品前處理
一、糞便
二、血液
三、組織均質
四、肝、腎微粒體的製備
6.2.7分析項目及方法
一、糞便β-胡蘿蔔素的排泄量
二、組織維生素A的定量
三、B-胡蘿蔔素生體保留率的計算
四、肝、腎微粒體中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的測定
6.2.8統計分析
第三節 結果
6.3.1老鼠終體重及肝、腎的相對組織重量
6.3.2β-胡蘿蔔素於糞便的排泄量及其表面吸收率
6.3.3血漿、肝臟和腎臟的維生素A含量
6.3.4β-胡蘿蔔素的生體保留率(Retention)
6.3.5肝、腎微粒體蛋白質和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
6.3.6肝、腎臟中維生素A濃度與微粒體Totalcytochrome P-450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第四節 討論
6.4.1餵食油炒蔬菜對什胡蘿蔔素表面吸收率的影響
6.4.2餵食油炒蔬菜對維生素A營養狀況的影響
6.4.3餵食油炒蔬菜對β-胡蘿蔔素生體保留率的影響
第七章 以製劑型β-胡蘿蔔素或炒空心菜葉經餐食方式供給老鼠對其維生素A生體保留率的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材料與方法
7.2.1實驗大綱
7.2.2炒菜樣品的製備
7.2.3實驗飼料的配製
7.2.4動物飼養及分組
7.2.5動物犧牲及樣品收集
7.2.6樣品前處理
一、糞便
二、血漲
三、組織均質
四、肝、腎和小腸黏膜微粒體的製備
7.2.7分析項目及方法
一、糞便β-胡蘿蔔素的排泄量
二、血漿AST、ALT
三、組織維生素A的定量
四、β-胡蘿蔔素生體保留率的計算
五、肝、腎和小腸黏膜微粒體中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的測定
7.2.8統計分析
第三節 結果
7.3.1老鼠終體重與肝、腎和小腸黏膜的相對組織重量
7.3.2β-胡蘿蔔素於糞便的排泄量及其表面吸收率
7.3.3血漿AST、ALT 活性
7.3.4血漿、肝臟和腎臟的維生素A含量
7.3.5β-胡蘿蔔素生體保留率
7.3.6肝微粒體蛋白質和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
7.3.7腎微粒體蛋白質和Total cythchromeP-450含量
7.3.8小腸黏膜微粒體蛋白質和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
7.3.9肝、腎臟中維生素A濃度與微粒體Total cytochrome P-450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第四節 討論
7.4.1餵食炸油對β-胡蘿蔔素製劑生體保留率的影響
7.4.2餵食炸油炒菜對蔬菜中β-胡蘿蔔素生體保留率的影響
7.4.3餵食炸油或炸油炒菜對鼠腎視網醇含量的影響
第八章 總結
第九章 參考文獻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