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15:4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蔡麗玲
論文名稱:
漢代畫象石之西王母神話圖像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Research on Stone Relief of Xi-Wang-Mu Myth Image in The Han Dynasty
指導教授:
周虎林教授
、
陳靜琪教授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西王母
、
畫像石
、
漢代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1534
評分:
下載:450
書目收藏:1
摘 要
坎伯(Joseph Campbell)曾說:「神話不僅隱喻著人類心靈層面的潛力,同時也賦予人類生命活力的力量,和賦予宇宙萬物活力的力量。」所以神話本身是具有時代意義,也表現了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性。西王母的神話由《山海經》之凶神圖騰至漢代萬民崇拜,甚而演變為襲捲二十六郡國,舉國「行詔籌,道中相過,逢多至千數,或被髮徒踐、或夜折關、或踰牆入、或乘車騎奔馳」地崇拜,動盪的漢代是其孕育變化的溫床,所以西王母神話在悠悠四百年之漢代如火樹銀花般綻放,從兇神圖騰至之生命吉神、從唯一主神西王母至陰陽合一之東王公與西王母、從單一神性西王母至萬能救世之西王母,亦隨著漢代之滅亡而其原始神話跟著消失。
本論文內容,以王國維之「二重證據法」為主,以漢代文獻之資料與漢代畫像石、磚之圖像為範圍,將有關西王母神話者歸納爬梳研究,首先就文獻中有關西王母之典籍,亦另蒐入漢鏡銘文、漢代占卜卦文、及漢代詩歌等韻文資料。次就出版之漢代畫像石、磚集冊,輯錄161方有關西王母與東王公之圖像,進行簡易之分析,亦附錄了各地區之分析圖表。最後以漢代畫像石之西王母圖像為主,以西王母本身為出發點,由內而外,由主角而配角,由陪伴而陪襯,循序漸進地探討考證,先分析西王母本身圖像特徵,如戴勝、羽翅、座具;再推及身旁之配偶──東王公;又詳徵西王母之從者圖像,如蟾蜍、玉兔、九尾狐、三足烏;最後論及西王母之陪襯圖像,如嘉禾、不死樹、羽人、神獸。
西王母圖像在漢代不管其外貌、神性如何轉變,其來有自,也隨時代與環境變遷,漢代如此,至今亦如此,我們只是跟隨歷史腳步紀錄而已。
漢代畫像石之西王母神話圖像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未來展望 …………………………………… 6
第四節 近代文獻討論 …………………………………………… 7
第二章 漢代文獻中的西王母研究 ……………………………… 11
第一節 神話性質的文獻 ………………………………………… 11
第二節 史書性質的文獻 ………………………………………… 29
第三節 韻文的文獻 ……………………………………………… 39
第三章 漢代畫像石中西王母神話之圖像 ………………………… 49
第一節 漢代畫像石之時代背景 ………………………………… 49
第二節 漢代畫像石中西王母神話圖像分析 …………………… 59
第四章 漢代畫像石中西王母神話圖像形象系統 ………………… 121
第一節 漢代西王母神話形象單元圖像 ………………………… 122
第二節 漢代西王母神話圖像配偶──東王公 …………………… 149
第三節 漢代西王母神話圖像從者──玉兔、蟾蜍、九尾狐、三足烏 157
第四節 漢代西王母神話圖像陪襯──嘉禾、不死樹、羽人、神獸 170
第五章 結論 ……………………………………………………… 193
附錄:
參考書目 …………………………………………………………… 197
參考書目
一、引文:
《老子》中華書局據華亭張氏本校刊。
《楚辭》百部叢書集成之九九 湖北叢書 藝文印書館。
《尚書》重栞宋本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藝文印書館。
《詩經》重栞宋本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藝文印書館。
《周禮》重栞宋本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藝文印書館。
《禮記》重栞宋本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藝文印書館。
《左傳》重栞宋本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藝文印書館。
《春秋公羊傳》四部備要經部 中華書局據永懷堂本校刊。
《尚書大傳》上海涵芬樓藏左海文集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大戴禮記》上海涵芬樓借無錫孫氏小綠天藏明袁氏嘉趣堂刊本景印 台灣商務印書
館。
《山海經》上海涵芬樓借江安傅氏雙鑑樓戚明成化戊子刊本景印 臺灣商務印書館。
《呂氏春秋》涵芬樓藏明宋邦乂等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國語》上海涵芬樓借杭州葉氏藏明金李刊本景印 台灣商務印書館。
《爾雅》上海涵芬樓借古虞鐵琹銅劒樓瞿氏宋刊本景印 臺灣商務印書館。
《韓詩外傳》上海涵芬樓藏明沈氏野竹齋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史記》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
《春秋繁露》董仲舒撰,上海涵芬樓景印武英殿聚珎版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五經通義》劉向撰 據清嘉慶問經堂刊洪頤煊輯經典集林本影印 藝文印書館。
《新序》劉向撰 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翻宋本景印 台灣商務印書館。
《說苑二十卷》劉向撰 上海涵芬樓借平湖葛氏傳樸堂藏明鈔本景印 台灣商務印書
館。
《古列女傳》劉向撰 上海涵芬樓借印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明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京氏易傳三卷》上海涵芬樓景印天一閣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前漢書》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
《白虎通德論》上海涵芬樓借印江安傅氏藏元大德覆宋監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後漢書》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
《漢舊儀》衛宏撰 百部叢書集成之四二 平津館叢書第一函 藝文印書館。
《越絕書十五卷》上海涵芬樓借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雙栢堂刊本景印。
《韓非子》中華書局據吳氏影宋乾道本校刊。
《荀子》上海涵芬樓景印古逸叢書本。
《莊子》 郭象註 台北板橋 藝文印書館 1983年6月四版。
《列子》 張湛註 四部備要 中華書局據守山閣本校刊。
《鶡冠子》上海涵芬樓借江陰繆氏藝風堂藏明翻宋本景印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新語二卷》陸賈撰 四部叢刊子部 台灣商務印書館。
《焦氏易林》 焦延壽撰 藝文印書館 1983年6月再版
《淮南子》上海涵芬樓景印劉泖生影寫北宋本 臺灣商務印書館。
《釋名》劉熙撰 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翻宋本景印 臺灣商務印書館。
《方言十三卷》上海涵芬樓借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刊本景印。
《論衡》王充著 上海涵芬樓藏明通津草堂本 臺灣商務印書館。
《鹽鐵論》桓寬撰 上海涵芬樓借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明弘治涂氏江陰栞本景印。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 段玉裁注 高雄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0年9月。
《東觀漢記》中華書局據掃葉山房本校刊。
《風俗通義》應劭撰 臺北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明刊白口十行本)。
《三輔黃圖》漢無名氏撰 百部叢書集成之二八 經訓堂叢書 藝文印書館。
《前漢紀》漢荀悅著 上海涵芬樓用梁溪孫氏小淥天藏明嘉靖本景印原書 台灣商務
印書館
《西京雜記》劉歆撰 關中叢書 藝文印書館。
《別國洞冥記》郭憲撰 百部叢書集成之九 古今逸史 藝文印書館。
《水經注》酈道元著 上海涵芬樓景印武英殿聚珍版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
司 1979年11月臺一版。
《文選》據清同治8年潯陽萬氏據鄱陽胡氏重校刊本影印 台北 正中書局 1971
年10月臺初版 1985年3月臺初版第3次印刷。
《宋書》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
《竹書紀年》 梁 沈約附註 明 范欽訂 四部叢刊史部 上海涵芬樓影印天一閣
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 1979年11月臺一版。
《汲冢周書十卷》上海涵芬樓借江陰繆氏藝風堂藏明嘉靖癸卯刊本景印 台灣商務印
書館。
《瑞應圖記》梁孫柔之撰 觀古堂所著書 藝文印書館。
《山海經圖贊》郭璞撰 叢書集成續編之四 觀古堂彙刻書(一) 藝文印書館。
《穆天子傳六卷》晉荀勗校定 上海涵芬樓景印天一閣范氏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
《抱朴子內外篇》葛洪撰 百部叢書集成之四二 平津館叢書第七函 藝文印書館。
《博物志》晉 張華撰 百部叢書集成之五四 指海 藝文印書館。
《拾遺記》晉王嘉撰 百部叢書之九 古今逸史 藝文印書館。
《吳越春秋十卷》 後漢趙曄撰 四部叢刊史部 上海函芬樓景印明弘治鄺璠刻本。
《海內十洲記》百部叢書 古今逸史 藝文印書館。
《大唐西域記》(下)玄奘譯 臺北 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1969年7月初版 1986
年5月再版。
《埤雅》此據五雅全書本影印初編各叢書僅有此本 中華書局。
《荊楚歲時記》叢書集成新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
《春秋運斗樞》黃奭輯 黃氏逸書考 藝文印書館。
《軒轅黃帝傳》撰人不詳 百部叢書集成之四二 平津館叢書第一函 藝文印書館。
《金石錄校證》宋趙明誠撰 金文明校證 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85年10月第
一版第一次印刷。
《太平廣記》天都黃曉峰校刊 槐蔭草堂藏板 乾隆乙亥年夏月 臺北 新興書局
1969年12月新一版。
《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七種》故宮珍本叢刊 故宮博物館編 海南湖口 海南出
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說文解字義證》(六)桂馥撰 台北 廣文書局 1972年11月初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續修四庫全書,據民國十九年影印清光緒二十年黃岡
王氏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魏樂府風箋》黃節箋釋 臺北 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1977年1月初版。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仲祐編輯 台北板橋 藝文印書館 1983年6月四版。
《全漢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4月第
一版第一刷。
《禮稽命徵》黃氏逸書考 黃奭輯 叢書集成三編之十六 藝文印書館。
《陔餘叢考》趙翼著 湛貽堂藏板 清代學術筆記叢刊22 學苑出版社。
《十七史商榷》王鳴盛撰 景印乾隆丁未洞涇草堂刻本 廣文書局 1980年7月三
版。
《呂氏春秋校釋》陳奇猷校釋 台北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88年8月初版。
二、專書:
《中外史地考證》岑仲勉著 香港 太平書局 1966年5月版。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王孝廉著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7年2月初版 1985
年11月第七次印行。
《兩漢儒學研究》夏長樸撰 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 台北 1978年2月初版。
《兩漢金石文選評注》黃公渚選注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79年7月初版。
《神話論文集》袁珂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著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2年初版。
《漢代畫像石》吳曾德著 台北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4月再版。
《中國神話傳說》袁珂著 台北板橋 駱駝出版社 1987年8月。
《神畫主神研究》陳履生著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1987年。
《漢代的神神》林 巳奈夫著 京都 臨川書店株式會社 平成元年1988年3月發
行。
《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丁山著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影印本1988年3月。
《金枝》弗雷澤著 台北 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
年2月初版1刷。
《中國神話故事論集》李福清著 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1年3月初版。
《考古與歷史文化》(上)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 中正書局 1991年6月
臺初版。
《中國古玉圖釋》那志良著 台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990年2月初版 1991年
7月二刷。
《中國神話通論》袁珂著 成都 巴蜀書社 199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小南一郎著 孫昌武譯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年6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輝煌不朽漢珍寶 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物出版
社編輯 台北 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一刷。
《中國古代家具》胡德生著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2年6月第一版 1994年
4月第三次印刷。
《新歷史主義》盛寧著 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2月初版1刷。
《神話》Joseph Campbell/Bill Moyers作者 Betty Sue Flowers編者 朱侃如譯者 台
灣台北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6月20日初版一刷
《聞一多全集》(二)古典新義 台北 里仁書局 1996年2月。
《金文形義通解》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著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96
年3月初版。
《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李亦園、王秋桂主編 台北 漢學研究中心
1996年3月。
《衣冠燦爛──中國古代服飾巡禮》趙超、熊存瑞著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
年9月第一版 1996年12月第二次印刷。
《原始思維》(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月第1版
1997年5月第7次印刷。
《王國維文集》(第四卷)姚淦銘,王燕編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7年5月北
京第1版第1次印刷。
《古代銅鏡》昭明洪海編著 北京 中國書局 1997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王青著 臺北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8月初
版一刷。
《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詹鄞鑫著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6
月一版 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
《文化嬗變與漢代自然神話演變》李立著 廣東汕頭 油頭大學出版社 2000年1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矛盾說神話》茅盾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2000年4月第
2次印刷。
《論漢代藝術中的西王母圖像》李淞著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第一
版第一次印刷。
《東漢畫像石與道教發展》俞美霞著 臺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2000年5月初版
一刷。
《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信立祥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蔣英炬、楊愛國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第二次印刷。
《畫像石》歐陽摩一著 瀋陽 遼寧畫報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2002年6月第
二次印刷。
《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劉錫誠著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2年1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苑利主編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李立著 上海 世紀出版集
團、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朱存明著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
次印刷。
《中國出土玉器全集7》古方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
《浙江出土銅鏡》(修訂本)王士倫編著 王牧修訂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6年10
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永恆的生命力量—漢代畫像石刻藝術研究》李宏著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
年11月初版。
《蓬萊軒地理學叢書》丁謙著 北京 北京圖書館 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焦氏易林》易學研究》喬家駿著 臺北縣永和市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8年9
月初版。
《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
館 2008年12月初版。
三、漢畫像石磚圖像書目
《河南漢代畫像磚》周到 呂品 湯文興等箸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6年台一版
《全國出土文物珍品選》文物出版社,1987年。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北京 文物出版
社 1989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甎瓦篇》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1989年6月初
版。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漢畫像磚》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1990年6月
初版。
《嘉祥漢畫像石》朱錫祿編著 濟南 山東美術出版社 199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原始社會至南北朝繪畫》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8畫像石畫像磚》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上海 上海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2秦漢雕塑》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北京 人民美術出
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1 山東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出版
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2》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
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3 山東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出版
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4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
東美術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5陜西、山西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
出版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6 河南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出版
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畫像石全集7 四川漢畫像石》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山東美術出版
社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代石刻畫象拓本精選集》文物圖象研究室漢代拓本
整理小組編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4年11月出版。
《中國畫像磚全集 河南畫像磚》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成都 四川出版集
團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四、單篇論文
<中國神話研究>茅盾撰 《小說月報》1925年16卷第1期第7頁。
<西王母題材畫像石及其相關問題>李錦山撰 《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西漢「西王母行詔籌事件」考辨>陳鴻琦撰 《史博館學報》第4期1997年3月。
<關於漢畫像石產生背景與藝術功能的思考>蔣英炬撰 《考古》1998年11期。
<論兩漢四靈的源流>倪潤安撰 《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
<由日月相偶到陰陽相配──論日月神話在漢代的發展與演變>李立撰 《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漢代龍虎座圖像的含義>李淞撰 《西北美術》2000年第1期。
<司南佩考>張明華撰 《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1期總第87期。
<「厭勝」、「厭勝錢」概說>曲彥斌撰 《尋根》2000年03期。
<祥禽瑞獸紋飾中的自然崇拜思維探析>廖軍撰 《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3年
6月第23卷第3期。
<漢代羽人形象試探>梁英梅撰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增版。
<月亮神話中蛙兔之變動因考>張劍撰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6月。
<徐州漢畫像石中的神話研究>劉靜晶撰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藝術百家》2005年
第6期總第86期。
<魯南蘇北地區漢畫像石西王母圖像系統釋名>王蘇綺撰 《東方博物》第18輯
2006年第1期。
<漢魏南北朝羽人圖像考>孫彥撰 《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南陽漢畫奇幻神似的形象特徵>陳同基撰 《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6
年7月第26卷第4期。
<漢畫「龍、虎」的圖像意義>劉輝撰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8年1月第23卷
第1期。
<關於羽人緣起、信仰及傳播諸問題>邵學海撰 《職大學報》包頭,2008年第2
期。
<從漢代羽人看神仙思想及其相關觀念>王立、劉暢撰 《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
年第5期(總第110期)。
<南京市郭家山東晉溫氏家族墓>南京市博物館撰 《考古》2008年第6期。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文化觀照下的東漢魚、鳥圖像研究──以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為對象
2.
鄭清時期臺灣漢詩文中母性意涵的文化詮釋
3.
漢畫像石長生與登仙故事群研究
4.
現代神話小說中后羿與嫦娥研究─以魯迅、南宮搏、王孝廉為例
5.
漢代玄武研究
6.
河伯神話與漢畫魚車圖像研究
7.
四川東漢畫像石「人、神、仙」圖像研究
1.
【30】 邱國斌,蔡定平, “金屬表面電漿簡介”,物理雙月刊, 28卷2期, pp. 472 (2006)
1.
上古西王母神話研究──以文獻及武梁祠圖像為主
2.
西王母信仰之研究
3.
臺灣西王母信仰之研究─以花蓮勝安宮、慈惠總堂為考察中心
4.
西王母神話仙話演變之研究
5.
四川東漢畫像石「人、神、仙」圖像研究
6.
捧桃將獻誰?日本桃山、江戶時期西王母圖像研究─以狩野派、圓山應舉為例
7.
中國原母神神話研究
8.
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神話對文學藝術之影響
9.
先秦母神信仰與發展初探
10.
西王母信仰研究
11.
漢代銅鏡研究-以西王母畫像的類型與風格為中心
12.
河伯神話與漢畫魚車圖像研究
13.
西王母與媽祖神性暨形象之研究
14.
先秦至六朝昆侖神話研究
15.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