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19: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興軒
研究生(外文):Hsing-Hsuan Lo
論文名稱:EPDM橡膠應用於塗佈製程中的特性研究與耐藥性改善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and Tolerance Impro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PDM Rubber Application and Coating Process
指導教授:段葉芳段葉芳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楊勝俊林岩錫
口試日期:2006-12-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化學工程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化學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EPDM橡膠塗佈製程ENB
外文關鍵詞:EPDM rubbercoating processENB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7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EPDM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橡膠近年來由於發展迅速,進而廣泛的被工業界所應用。亦於其應用的層面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成分配比。本篇的研究是增加EPDM第三成份比(ENB),加強其高分子聚合度,藉此測試其EPDM橡膠是否更具優良的機械性能與耐藥性。
結果顯示,EPDM橡膠外表之機械性能(結構硬度)會與加入第三成份的量成正比,故有著良好的加工特性。於溶劑中的浸泡測試中,EPDM橡膠雖然有膨潤吸收與溶解的效應發生,但此效應大小確會與加入第三成份的量成反比,即意謂著有更佳的耐藥性。在TGA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分析儀中顯示,EPDM橡膠隨著第三成份的增加,會有更好的耐熱性質表現。
改善過後的材質,在實際上機測試後不僅有著良好的耐藥性表現,更延長了其材料的使用壽命。並於該製程中解決了因為材料表面缺陷,所引起的產品良率損失。
EPDM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rubber development improv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pplied widespread in the industry. Becaus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re not similar, therefore there are different ingredient allocations. This research increases the third ingredient of EPDM comparatively (ENB), strengthening its high polymerization degree, then testing whether or not EPDM rubber has fine machine capability and tolerance.
The results show, EPDM rubber’s exterior machine capability (structure degree of resistance) will compare with the third ingredient’s strength, and therefore has grea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Soaked in the test solvent, though EPDM rubber has the ability to absorb and dissolve the effects, but the effects size will affect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third ingredient’s strength, and will have great tolerance. In TGA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EPDM rubber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third ingredient, will have greater hea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The improved material, in actual testing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olerance, and lengthened the material’s service life, resolving the defects noted previously in the coating process that cause losses in the product’s efficiency.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諸緒 …………………………………………………………1
1.1 前言 ………………………………………………………1
1.2 塗佈滾輪製作流程圖 ……………………………………5
1.3 塗佈裝置與機制說明 ……………………………………6
1.4 塗佈與配相製程說明 ……………………………………7
1.5 研究目的說明 ……………………………………………9
第二章 實驗藥品與儀器 …………………………………………12
2.1 實驗藥品 …………………………………………………12
2.2 實驗儀器 …………………………………………………13
第三章 實驗的理論與配方流程 …………………………………20
3.1 理論文獻回顧 …………………………………………20
3.2 實驗組成配方 …………………………………………20
3.3 實驗的步驟與流程 ………………………………………21
第四章 結果與結論 ………………………………………………22
4.1 浸泡測試分析 ……………………………………………22
4.2 機械硬度分析 ……………………………………………33
4.3 磨損測試分析 ……………………………………………34
4.4 TGA測試分析 ……………………………………………37
4.5 DSC測試分析 ……………………………………………45
4.6 FTIR測試分析 ……………………………………………48
4.7 SEM+ EDS測試分析 ………………………………………54
4.8結論 ………………………………………………………68
參考文獻 ………………………………………………………70

表 目 錄

表1.1不同橡膠之物理性質比較表……………………………………3
表1.2不同橡膠之耐藥性質比較表……………………………………4
表3.1 EPDM配方組成表………………………………………………21
表4.1 各sample膨潤與溶解率比較關係表…………………………22
表4.2 各sample的機械硬度與第三成份之關係表…………………33
表4.3 FTIR官能基吸收表……………………………………………48
表4.4 sample-A 未使用前於EDS的元素分析表……………………55
表4.5 sample-A 使用後於EDS的元素分析表………………………57
表4.6 sample-A 異常區於EDS的元素分析表………………………58
表4.7 sample-B 未使用前於EDS的元素分析表……………………60
表4.8 sample-B 使用後於EDS的元素分析表………………………61
表4.9 sample-B 異常區於EDS的元素分析表………………………63
表4.10 sample-C 未使用前於EDS的元素分析表 …………………64
表4.11 sample-C 使用後於EDS的元素分析表 ……………………66
表4.12 sample-C 異常區於EDS的元素分析表 ……………………67

圖 目 錄

圖1.1 EPDM 第三成份分子結構式……………………………………1
圖1.2 EPDM分子結構式 ………………………………………………2
圖1.3 DCP分子結構式…………………………………………………3
圖1.4 塗佈滾輪製作流程圖 …………………………………………5
圖1.5 塗佈裝置概要圖 ………………………………………………6
圖1.6 塗佈製程示意圖 ………………………………………………7
圖1.7 配相製程示意圖 ………………………………………………8
圖1.8 異常凸點圖示 …………………………………………………9
圖1.9 異常PI膜圖示 …………………………………………………9
圖1.10 正常PI膜SEM影像分析………………………………………10
圖1.11 異常PI膜SEM影像分析………………………………………10
圖2.1 DSC裝置圖 ……………………………………………………13
圖2.2 TGA裝置圖 ……………………………………………………14
圖2.3單點式反射ATR圖………………………………………………15
圖2.4多點式反射ATR圖………………………………………………15
圖2.5 SEM原理圖 ……………………………………………………16
圖2.6 SEM裝置圖 ……………………………………………………16
圖2.7 EDS裝置圖 ……………………………………………………17
圖2.8 PI薄膜塗佈裝置………………………………………………18
圖2.9 硬度計…………………………………………………………19
圖3.1 實驗流程圖……………………………………………………21
圖4.1 sample-A於IPA的浸泡測試 …………………………………23
圖4.2 sample-A於BC的浸泡測試……………………………………23
圖4.3 sample-A於GBL的浸泡測試 …………………………………24
圖4.4 sample-A於NMP的浸泡測試………………………………… 24
圖4.5 sample-A於CHISSO PI的浸泡測試 …………………………25
圖4.6 sample-A於NISSAN PI的浸泡測試 …………………………25
圖4.7 sample-B於IPA的浸泡測試 …………………………………26
圖4.8 sample-B於BC的浸泡測試……………………………………26
圖4.9 sample-B於GBL的浸泡測試 …………………………………27
圖4.10 sample-B於NMP的浸泡測試…………………………………27
圖4.11 sample-B於CHISSO PI的浸泡測試…………………………28
圖4.12 sample-B於NISSAN PI的浸泡測試…………………………28
圖4.13 sample-C於IPA的浸泡測試…………………………………29
圖4.14 sample-C於BC的浸泡測試 …………………………………29
圖4.15 sample-C於GBL的浸泡測試…………………………………30
圖4.16 sample-C於NMP的浸泡測試…………………………………30
圖4.17 sample-C於CHISSO PI的浸泡測試…………………………31
圖4.18 sample-C於NISSAN PI的浸泡測試…………………………31
圖4.19 各sample於IPA的浸泡測試…………………………………32
圖4.20 各sample於NMP的浸泡測試…………………………………32
圖4.21 各sample的機械硬度與第三成份之關係圖 ………………33
圖4.22 sample-A的磨損關係圖 ……………………………………34
圖4.23 sample-B的磨損關係圖 ……………………………………35
圖4.24 sample-C的磨損關係圖 ……………………………………35
圖4.25 各sample的磨損關係比較圖 ………………………………36
圖4.26 sample-A 使用前裂解溫度…………………………………37
圖4.27 sample-A 使用後裂解溫度…………………………………38
圖4.28 sample-A 異常區裂解溫度…………………………………38
圖4.29 sample-B 使用前裂解溫度…………………………………39
圖4.30 sample-B 使用後裂解溫度…………………………………39
圖4.31 sample-B 異常區裂解溫度…………………………………40
圖4.32 sample-C 使用前裂解溫度…………………………………40
圖4.33 sample-C 使用後裂解溫度…………………………………41
圖4.34 sample-C 異常區裂解溫度…………………………………41
圖4.35 各sample 之ENB添加量與最初裂解溫度綜合比較圖 ……42
圖4.36 各sample 之ENB添加量與最大裂解溫度綜合比較圖 ……42
圖4.37 sample-A使用前後的裂解溫度綜合比較圖 ………………43
圖4.38 sample-B使用前後的裂解溫度綜合比較圖 ………………43
圖4.39 sample-C使用前後的裂解溫度綜合比較圖 ………………44
圖4.40 sample-A 未使用前於DSC的熱性質分析圖 ………………45
圖4.41 sample-A 使用後於DSC的熱性質分析圖 …………………46
圖4.42 sample-A 異常區於DSC的熱性質分析圖 …………………46
圖4.43 sample-B 未使用前於DSC的熱性質分析圖 ………………47
圖4.44 sample-C 未使用前於DSC的熱性質分析圖 ………………47
圖4.45 sample-A 未使用前於FTIR的分析圖………………………49
圖4.46 sample-A 使用後於FTIR的分析圖…………………………49
圖4.47 sample-A 異常區於FTIR的分析圖…………………………50
圖4.48 sample-B 未使用前於FTIR的分析圖………………………50
圖4.49 sample-B 使用後於FTIR的分析圖…………………………51
圖4.50 sample-B 異常區於FTIR的分析圖…………………………51
圖4.51 sample-C 未使用前於FTIR的分析圖………………………52
圖4.52 sample-C 使用後於FTIR的分析圖…………………………52
圖4.53 sample-C 異常區於FTIR的分析圖…………………………53
圖4.54 sample-A 未使用前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54
圖4.55 sample-A 未使用前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55
圖4.56 sample-A 使用後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56
圖4.57 sample-A 使用後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56
圖4.58 sample-A 異常區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57
圖4.59 sample-A 異常區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58
圖4.60 sample-B 未使用前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59
圖4.61 sample-B 未使用前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59
圖4.62 sample-B 使用後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60
圖4.63 sample-B 使用後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61
圖4.64 sample-B 異常區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62
圖4.65 sample-B 異常區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62
圖4.66 sample-C 未使用前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63
圖4.67 sample-C 未使用前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64
圖4.68 sample-C 使用後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65
圖4.69 sample-C 使用後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65
圖4.70 sample-C 異常區於SEM的影像分析圖 ……………………66
圖4.71 sample-C 異常區於EDS的影像分析圖 ……………………67
參考文獻

1.馬振基,高分子複合材料製程檢測與應用下冊,2005,p393~p415。
2.陳志鳴,碩士論文,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乙烯丙烯二烯膠三相聚摻合物性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1982。
3.王晴美,碩士論文,添加蒙脫士對EPDM複合材料物性影響的探討,東海大學,2005。
4.顏銀昱,碩士論文,抗氧化劑對EPDM橡膠熱安定性影響評估,台北科技大學,1991。
5.蔡芳昌,碩士論文,動態硫化三元乙丙膠/聚丙烯熱塑性彈性體最適化配方與加工程序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2002。
6.黃仁豪,碩士論文,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應用於EPDM絕緣層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1989。
7.林韋名,碩士論文,克維拉纖維應用於EPDM絕緣層材料之研究與纖維改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1992。
8.陳鼎志,碩士論文,遠紅外線TPU及EPDM/PP功能性薄膜製備與研究,台灣科技大學,2003。
9.邱鈺琇,碩士論文,EPDM/PP熱塑性彈性體負離子釋放性能最適化配方研究,台灣科技大學,2005。
10.黃葆同,絡合催化聚合合成橡膠,科學出版社,北京,1981。
11.黃葆同,茂金屬催化劑及烯烃聚合物,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0,p166~174,p231~244。
12.Werner Hofmann,Rubber Technology Handbook N.Y,1989,p267~278。
13.Colin W. Evans,Practical Rubber Compounding and processing,NEW Jersey,1981,p11~14。
14.Robert O. Babbit,Rubber Handbook Published by R.T. VANDERBILT Company.INC,1952,pp147~150。
15.Werner Hofmann,Rubber Technology Handbook N.Y,1989,p93~99。
16.元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EPDM加工助劑之選擇,高分子工業,2005年8月版,p77~83。
17.李光燦,EPDM的混練加工性判定指標,高分子工業,2004年8月版,p79~86。
18.王維相,用於EPDM聚合物及料膠品質控制的動態試驗,橡膠工業,2000年12月版,p12~19。
19.趙永仙、劉忠杰、黃兆閣,EPDM改性聚丙烯性能的研究,高分子工業,1999年6月版,p38~42。
20.王維相,獲得高硬度EPDM配方設計技術,橡膠工業,2004年4月版,p11~19。
21.崔明輝,EPDM的加工性與製品性質,高分子工業,2000年6月版,p61~67。
22.黃頌馨,傳送紙張的EPDM滾輪,高分子工業,2005年6月版,p83~89。
23.唐山譯,對EPDM白色配合硫化物的光穩定化效果,橡膠工業,1999,p23~28。
24.Bayer CO.,LTD.,Products For the Rubber Industry,West-Germany,1999。
25.邱茂信,NR/EPDM及NR/BEPDM摻合物的流變性質及相容性,橡膠工業,2003年11月版,p16~22。
26.王維相,用過氧化物和硫磺助劑硫化的EPDM/SBR並用膠的性能,橡膠工業,2002年11月版,p18~24。
27.王維相,改進EPDM彈性體共混膠的粘合性能,橡膠工業,2002年9月版,p12~20。
28.王維相,三元乙丙(EPDM)橡膠基彈性體共混膠的反應相容性,橡膠工業,2003年11月版,p23~29。
29.馬振基,高分子複合材料,正中出版社,1995,p675~p74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