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2017)。春遊祈福,高雄蓮池潭熱門景點。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701300064-1.aspx(上網日期:
June 27,2017)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1)。觀光統計年報:歷年來臺旅客統計。網址: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x?no=134(上網日期:June
27,2017)
內政部戶政司(2017)。戶籍遷入國內人數。網址: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10&CtNode=3624&mp=4
(上網日期:June 27,2017)
王一芝(2013)。遠見雜誌特刊:2013年節慶專刊。網址:
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1785.html(上網日期:June
25,2017)
臺灣節慶官方網站(2005)。傳統慶典—頭城搶孤。網址:
http://media.huayuworld.org/local/web/Chinese/trandition/content
3.htm3364&mp=10(上網日期:May 21,2017)
民俗思想起網站(2004)。上元燈節。網址:
http://www.boe.ylc.edu.tw/~ylc04/mu/T07/festival/lantern_festiva
l.html(上網日期:June 25,2017)
交通部觀光局官方網站(2017)。傳統節慶。網址:
http://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20(上網日期:November
7,2016)
安安免費學官方網站(2002)。臺語品德諺語。網址:
http://ananedu.com/moral/taiwanese/learn.htm(上網日期:June
25,2017)
何美青(2010)。臺灣現代書法表現的風格內容演變。陳丁奇先生百歲紀念─ 《二
十世紀臺灣書法發展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冷眼情深曾蕭良個人網站(2012)。中國書法藝術的人文意識。網址:
http://www.suliang888.com/news/seenews1_3.php?id=36(上網日期:
June 24,2017)
吳銘書、朱儀婷(1995)。中國文字造形設計。臺北市:新形象出版公司。
李商隱(1965)。李義山詩集。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徐福全(1998)。福全臺諺語典。臺北市:徐福全。
林育德(2012)。光與材質結合之設計應用探討與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臣(2015)。中國書法人—書問題析論。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郭芳忠(2009)。試論書法藝術與人文精神之時代意義。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
所。經學研究集刊,特刊1。
林義中(2013)。書法藝術型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進修學院國文學系書
法教學碩士論文。
陳秀芳(2010)。歐陽修〈漁家傲十二首詠月令〉聯章詞修辭藝術析論。大同技
術學院學報,17期。
朱國和(2009)。漢字書法平面構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香港獨立媒體網站(2006)。聯合國引發的一場戰爭。網址: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4715(上網日期:June 25,2017)
唐蘭(1970)。中國文字學。臺北市:樂天出版社。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網站(2013)。閩臺年俗話趣聞(八)。網址:
http://www.hxvos.com/783/2013-02/25/cms727454article.shtml(上網
日期:June 25,2017)
高雄好玩漢字節官網(2015)。歷屆精彩回顧。網址:http://dccf.tw/about_3.php
(上網日期:November 7,2016)
梁桂嘉(2013)。漢字表意皮革工藝技法與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
系碩士論文。
許雲超(2012)。文字造型思維—書法造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
系碩士。書畫藝術期刊,12期。
陳中庸(1995)。中華文化叢書2—書法藝術欣賞。臺中市:中華文化復興運
動總會臺灣省分會。
傅廷暐(2016)。文化創意體驗經濟發展-以花蓮文創園區為例。國土及公共
治理季刊,4卷2期, P47 – 57。
視覺涵養學習網(1998)。中國書法。網址: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11/chap11-01.htm。(上網日
期:November 7,2016)
黃智陽(2008)。書法中和之美的實踐與研究。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碩士論
文。
許芷羚(2015)。書法字體的平面廣告型態之內容分析。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
設計系碩士論文。
郭繼明(2010)。書法和諧論—書法藝術本質特徵探微。書畫藝術期刊,8期。
楊清田(1996)。造形原理導論,臺北市:出版社。
董福強(2012)。現代書法之點線藝術創作研究-以理性與抒情為例。樹德科技大
學應用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系統(2006)。網址:
http://webref.tpml.edu.tw/sp.asp?xdurl=superXD/question_adult_01_d.a
sp&id=3364&mp=10(上網日期:June 25,2017)
蔡明讚、施伯松(2015)。書法,讚!。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殷登國(1993)。歲節的故事。新北市:雲龍出版社。
廖漢臣(1973)。臺灣的年節。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玉如(2010)。書法在當代海報設計之象徵研究。商業設計學報,14期。瞿海良(2014)。宇宙光雜誌:以一片清涼行走。網址:
http://www.cosmiccare.org/Magazine/2014/201408_editor.asp(上網日
期:(June 2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