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惠民等,製造業電子化推動手冊 e-Business─策略篇,經濟部工業局,2001
【2】 工業局工業自動化及電子化小組,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方案,http://proj.moeaidb.gov.tw/iaeb/htm/02-plan/plan.htm,2003
【3】 王光賢等,傳統工業技術升級推廣與輔導計畫成果彙編/昨日的傳統,今日的創新,明日的成功,臺北市工業局,2001
【4】 王百祿,「ERP導入何難之有」,工業自動化電子化第2期,2000,頁9-12【5】 今井正明,許文治譯,現場改善:日本競爭力的成功之鑰,麥格羅希爾,1997
【6】 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編印,2002
【7】 沙永傑、王忠宗、周賢榮、廖文志,企業診斷,國立空中大學,1996
【8】 林則孟,製造電子化講義,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2003
【9】 林秀玲,「企業e化提升競爭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2000年
【10】 並木高矣,楊燦煌校閱,企業診斷要領-企業診斷的理論和方法,書泉,1988
【11】 馬君梅,實用企業診斷學,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4
【12】 張鼎技,「自動化生產確保有效稼動率-東培攻佔國際市場自動化生產技術示範觀摩發表」工業自動化電子化第17期,2000,頁37-39
【13】 梅村弘,陳坤賞譯,工廠改善作戰手冊-沖壓鈑金篇,中衛發展中心,1997
【14】 黃惠娟,「探索瑞士-腦內革命」,商業周刊803期,2003年4月,頁106-139【15】 陳永甡,「由黑手轉型為現代化公司(通過ISO9001驗證)-信鋐工業(股)公司」,品質管制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0,頁43-46
【16】 陳志明,「中小型製造業生產管理系統問題診斷與制度導入架構之研究:機械製造業案例分析」,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17】 陳建任,沖壓品專題研究,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1997
【18】 編輯部,「用『優勢』為工作加分」,EMBA世界經理文摘176期,2001年4月,頁112-119
【19】 劉仁傑,重建臺灣產業競爭力,遠流,1997
【20】 蔡明螢,「生產管理診斷與改善方向之研究-由生產管理機能之分析」,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21】 賴宣名,「傳統製造業e化面面觀」,工業自動化電子化第3期,2000,頁7-11【22】 盧舜年、鄒坤霖,供應鏈管理的第一本書,商周,2002
【23】 DAVID A. AAKER,Strategid Market Management,JOHN WILEY & SONS, INC.,2001
【24】 Kiyoshi Suzaki,The New Shop Floor Management,Simon & Schuster Inc.,1993
【25】 名古屋QS研究會,実践現場の管理と改善講座-目で見る工場診断,日本規格協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