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30 19: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立臻
研究生(外文):CHANG, LI-CHEN
論文名稱:國防形象塑造-以國防部與天使心基金會合作辦理「336愛奇兒日」活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project study of Building up Image of National Defense—Taking a Campaign holding by Angel Heart Welfare Foundation and National Ministry Defense(NMD)
指導教授:蔡念中蔡念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NIANN-CHUNG
口試委員:樓榕嬌何懷嵩
口試委員(外文):LOU, JUNG-CHIAOHE,HUAI-SONG
口試日期:2019-07-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愛奇兒天使心基金會336愛奇兒日國軍形象國防國防形象
外文關鍵詞:AngelAngel Heart Family FoundationThe day of 336 angelsMilitary of National DefenseImageNational defenseNational Defense Im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軍人形象提升,除了國軍不斷致力於文宣、微電影,以建立正面形象外,近年來以「國軍」名義積極參與促進社會活動,除了透過傳播,讓國人了解國軍平時除戮力於戰訓本務之外,對於社會關懷更是不遺餘力,充分展現國軍「愛民助民、急民所急」的大愛精神。
  本文是透過國軍與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共同辦理「336愛奇兒日」活動,以論述及觀察,輔以文獻探討,說明藉由活動提升正面形象,國軍官兵與愛奇兒家庭及一般家庭良善的互動,同時也讓社會大眾了解愛奇兒孩子,以同理心、愛心、耐心包容孩子們天生的與眾不同;國防部也藉由與天使心基金會合作辦理活動,增益全民國防理念,同時也讓民眾體會國軍官兵愛民助民的神聖使命,以及關懷弱勢的優良傳統,提升國軍優質形象。
  同時,從活動前準備、活動中互動、活動後歸納,了解愛奇兒實質上需要,國軍官兵行前活動準備,以及在活動中軍民如何互動,除了面對一般民眾,亦要面對與眾不同的愛奇兒,官兵如何面對,以及更具愛心與愛心的付出,讓參與的民眾支持國防,並於活動後媒體正面報導,以透過活動整體回饋建立正面形象。
For raising the image of MND, MND continually work hard on making microfilm and military literatures. Recently, MND join the charitable activities as the name of MND or corps number. MND wonder to ask everyone to understand not only how the soldiers training and work hard on their position in the troops but concern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besides the training to show the troops enthuse on help the people.
Since 2015, the “Angel heart Family foundation” started to cooperation with MND to hold anniversary activity as the day of 336Angel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oldiers and angles would make the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he troops are also full of love and benevolent, instead of the image like the netizen annou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ity like this would set an example of the good deed for others follow.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by the activities of “the day of 336Angels”, which was hold by MND and “Angel heart Family foundation”. Descript this active was held for the congenital disease people and support the family mentally by share the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MND could announce the National defense idea in public, reach the holly mission, and create quality ima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the National Army image can be tried and how it may be implemented. This space for these efforts will continue to be refined and will be presented to the audience in a better way. , Shaped military image.
目錄 ........................................ 1
感謝誌 ...................................... 2
摘要 ........................................ 3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活動緣起............................... 5
第二節 活動規劃與理念 ........................ 10
第三節 活動目的 ............................. 13
第四節 活動重要性 ...........................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全民國防概念 .......................... 17
第二節 傳播型態改變,當傳播媒體走向新媒體時代 ... 22
第三節 形象塑造 ............................. 24
第四節 國防形象 ............................. 26
第五節 近年來全民國防活動辦理情形 ............. 29
第三章 活動探討與研究 ........................ 33
第一節 活動本質意義 ......................... 34
第二節 媒體邀訪 ............................. 40
第三節 活動紀實.............................. 41
第四章 活動成果與結論 ........................ 47
第一節 活動後效益 ............................ 47
第二節 訪談與回饋 ............................ 49
第三節 媒體報導成果 .......................... 51
第四節 未來活動展望 .......................... 53
參考文獻 .................................... 55
附圖 各類文宣品............................... 40
附圖 活動紀實照片............................. 42
一、論文:
方鵬程(2002)。〈我國軍隊形象塑建之研究─公共關係取向的探討〉,《第五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方鵬程(2004)。我國軍隊形象塑建之研究:公共關係取向的探討,《復興崗學報》,第82期,頁145-167。
牛莒光(2000)。《國軍招生廣告呈現國軍定位與國軍形象之研究:以平面廣告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論文。
王舜偉(2002)。《廣播賣藥節目研究-媒介系統依賴理論之觀點》。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高成、羅慶生(2007)。《全民國防教育的時代意義與國家安全》。民國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古毅弘(2015)。《軍隊形象塑建研究-以建軍九十周年電影-想飛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論文。
朱中平(2016)。《國軍形象與認知價值對從軍意願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吳彥賢(2016)。《國軍人員履行社會責任對國軍形象與組織認同之探討-以AM空軍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汪子錫(2010),《負面新聞對國軍形象影響探析》,國防雜誌2010.06頁8-29。
周力行(2013)。《國軍運用社群網站塑造軍人形象之策略研究-以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論文。
林中瑛(2016)。《國內媒體對國軍「洪仲丘事件」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以《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復興崗學報》,107:51-74。
林忠和(2005)。《國軍募兵廣告意函研究─平面廣告的符號分析與解讀》。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寶瑛(1966)。《公共關係學概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許藝瀞(2001)。《國軍形象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國軍協助救災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玫(2011)。社交網絡服務網站之網路口碑資訊分享與傳遞行為及效果研究-以臉書(Facebook)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先隆(1995)。《報紙對民選台北市長候選人的形象塑造》。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軍均(2016)。《國防部107年元旦形象短片「感謝有你,幸福共好」之創作報告》。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傅文成(2016)。《論美國軍人招募廣告的預示效果:以採用軍人英雄形象為例》。《復興崗學報》,108:121-142。
樓榕嬌、李智偉(2010)。從資訊時代戰略傳播思維,析論國軍之新聞發佈,《復興崗學報》,第98期,頁27-50。
蔡進發、蕭至惠,2017,「品牌形象、情感性品牌依附、知覺品質、滿意度與購後行為關係之探討—兼論自我一致性的干擾效果」,中山管理評論,25 卷 2 期:443~487。
鄭好媛(2002)。《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好媛(2002)。《美國戰爭電影軍人形象塑造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宗憲(2013)。《國軍形象廣告研究:以影音廣告「變形金剛」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任威(2016)。《數位行銷與國軍形象: 以國防部發言人Facebook粉絲專頁內容與互動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書籍期刊
Powell, G. N(1984). Effect of Job Attributes and recruiting practices on applicant
U.S. DoD. (2013). The Army Social Media Handbook. Washington, DC: Author
孫懋嘉、李浩瑋、林忠和(2011)。「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絲專頁公關策略之探析,國防部第六屆軍事新聞研討會。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2011)。全民國防-大學暨在職教育授課參考5。國防部。
國防報告書(2017)。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梁貫御(2015)。當今國軍招募制度下的迷思與建議。清流月刊。
鄒文豐(2018)。務實國際合作 精進全民國防。青年日報。
蔡念中、邱慧仙、董素蘭、康力平(2017)。變遷中的傳播媒介:從類比到數位匯流(初版)。台北:五南。
蕭富峯(1994)。廣告行銷讀本。台北:遠流。

三、網路資料:
Juging Chen in hububble(2019)。2019 年你必須知道的 Instagram 統計數據。檢自:https://medium.com/hububble/2019-of-instagram-stats-a0b7a4f43536 (June 6, 2019)
MBA智庫百科。(國防)。檢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5%9B%BD%E9%98%B2 (June 14, 2019)
MIB智庫百科。《品牌形象(Brand Image)》。檢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5%93%81%E7%89%8C%E5%BD%A2%E8%B1%A1 (June 5, 2019)
Naomi L.。行銷人:FB社群龍頭地位不保?臺灣網路社群趨勢全分析。檢自:https://www.marketersgo.com/marketing/201804/2017-social-media-analysis-report/ (May 30, 2019)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2016年09月01日)。《國軍爭議層出不窮,民眾心中對國軍形象是?》,檢自:https://www.pollster.com.tw/Aboutlook/lookview_item.aspx?ms_sn=3125 (June 10, 2019)
王子博(2018年07月17日)。觀點投書:中華民國國軍今日為何而戰?。風傳媒
李宜蓁(2015年11月13日)。家有兩位遲緩兒:原來我在乎的,竟是她們沒辦法拿獎狀、考北一女。親子天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