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琪 (2007)。市民運動中心與私人健身俱樂部顧客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比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王振洋 (2008)。臺北市內湖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白勝文 (2011)。臺北市松山運動中心高齡者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江孝平 (2008)。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與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艾建宏 (2005)。臺北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國民運動中心規劃參考準則。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鑫憲 (2004)。國民小學教師規律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余泳樟 (2004)。臺北市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吳明隆 (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運用。高雄:麗文。
吳明隆、涂金堂 (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 (2011)。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松根 (2011)。從企業管理觀點探討臺北市運動中心內部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吳政謀 (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奔放主題運動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吳柏叡、賀湘邦、謝建良 (2010)。苗栗小巨蛋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稻江學報,,4(2), 211-224.
李水碧 (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藝軒。
李孟學 (2005)。臺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俞麟 (2004)。游泳俱樂部會員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寬明游泳俱樂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李偉民 (2011)。運動俱樂部消費者休閒動機、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立德南科健康生活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李偉志 (2013)。運動中心運動研習課程行銷策略與消費忠誠度之研究-內湖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沈孟璇 (2013)。學校運動設施委外經營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行為意圖之研究-臺北市立南湖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沈鉦皓 (2014)。臺北市內湖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林士聖 (2009)。彰化市全民健身運動中心之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林木俊 (1994)。SWOT 在公立體育場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8(1),47-54。
林秉毅 (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奔放主題運動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彥良 (2014)。臺北市公立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林昱君 (2011)。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淑惠 (2016)。新北市新裝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林鈺真 (2007)。臺北市萬華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邱善麟 (2012)。運動中心消費者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邱皓政 (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 五南。
邱皓政 (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洪伃佳 (2014)。臺北地區女性專用健身中心消費者知覺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Curves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洪惟亮 (2012)。顧客忠誠度及其再購意願之關鍵影響因素研究--以量販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胡淑華 (2013)。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運動課程服務品質、學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范智明 (1999)。臺北市健康休閒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倪瑛蓮 (2008)。臺北市運動中心顧客參與之預測模式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倪瑛蓮、施致平 (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顧客參與預測模式分析。體育學報,43(3), 91-108。
徐達光 (2003)。消費者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徐維辰 (2008)。高雄市運動健身俱樂部空間印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高俊雄、劉照金 (2008)。運動推廣策略介入對運動參與行為效果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32-43。
張宏偉 (2011)。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服務品質及消費者使用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張榮傑 ( 2017)。臺北市內湖運動中信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2016)。運動消費支出調查。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 (2017)。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梁雯玟 (2001)。顧客導向、服務補償與服務品質之關係研究:以國際觀光旅為實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莊佳霖 (2011)。高雄市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許哲華 (2018)。新北市樹林體育園區運動課程服務品質、學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許慧娟 (1994)。顧客滿意、服務品質與服務價值關係之研究-零售產業之實證。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許樹錚 (2012)。臺北市運動中心消費者服務品質、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郭偉志 (2010)。臺北市士林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忠誠度與再購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陳林鴻 (2009)。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林鴻、張少熙、戴琇惠 (2009)。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3(3),103-113.
陳思丞 (2012)。休閒運動服務品質、體驗價值與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PURE YOGA瑜珈會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陳昶旭、吳麗貞、陳美燕 (2013)。消費者在不同服務圈的視覺化識別、參與動機及參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運動中心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3(4),369-393。
陳瑋 (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服務品質、知覺價值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陳慧文 (2013)。臺北市運動中心之羽球館運動消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傅安榕 (2011)。學校游泳池自營與委外經營之服務品質、消費者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曾麗娟 (2001)。應用行動研究改善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之個案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游文平 (2008)。臺北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運動參與行為、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士林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程紹同 (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 中華體育季刊,7(4), 25-30。
程紹同(1994)。從行銷概念談運動休閒服務。國民體育季刊,23(1),63-70。
黃士軒 (2008)。學校運動場館委外經營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南湖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黃任賢 (2010)。臺中市生活會館會員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水舞生活會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黃蕙娟 (2012)。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指標之建構。體育學報,45(4),321-338。
黃鴻斌 (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黃瀅靜 (2011)。大安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行為、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楊惠文 (2009)。俱樂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金鵝度假村DeMonSpa會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葉公鼎 (2001)。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運動管理,(1),8-21。
葉美玲 ( 2006)。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探討-以臺北市立北投區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葉益吟 (2012)。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與生活型態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廖俊儒 (2004)。職棒現場觀眾消費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廖娸閔 (2014)。女性健身中心會員參與動機、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Curves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廖敏君 (2010)。臺北市信義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與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臺北市體育局 (2017)。臺北市所轄運動場館使用者滿意度調查報告。臺北市:體育局。
趙大志 (2007)。公立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顧客參與行為與滿意度研究-以政大附中游泳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劉田修、林秉毅、陳俊德 (2007)。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108-123。
劉康曜 (2007)。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口碑與再購意願相關性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劉瑋蘋 (2012)。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服務圈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劉瑋蘋、高俊雄、康正男 (2010)。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服務承載量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4),95-113.
潘沛彤 (2008)。臺北地區桌球俱樂部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潘美鳳 (2011)。臺北市委外經營游泳池的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對再購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蔡明春、鄭青展 (2006)。銀髮族生活品質之探討-以新竹市為例。中華管理學報, 7(1), 111-123。
蔡添全 (2013)。游泳池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體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及輔仁大學經營模式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蔡鋒樺、楊燦、莊德豐、李昭憲 (2011)。銀髮族規律運動習慣對睡眠品質影響之研究。亞洲高齡全人健康及產業發展期刊,1,28-37。
衛南陽 (1996)。顧客滿意學。臺北:牛頓。
鄭權地 ( 2006)。臺北市運動場館委託經營績效和顧客滿意度與運動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蕭文傑 (2003)。顧客價值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T連鎖餐廳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蕭正偉 (2014)。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桃園市新天地游泳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賴秀芬 (2010)。探討臺北市信義運動中心使用者之參與特性、參與動機以及滿意度探討臺北市信義運動中心使用者之參與特性、參與動機以及滿意度。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賴孟君 (2011)。消費體驗、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闕山晴 (2002)。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西式速食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羅建昇 (2008)。臺灣筆記型電腦品牌形象決定因素及其對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以關係品質與關係價值觀點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羅應嘉 (2010)。運動中心消費者休閒動機、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北投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Binks, M. R., & Ennew, C. T. (1996). Growing firms and the credit constraint.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8(1), 17-25.
Bowen, J. T., & Chen, S. L.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loyal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3(5), 213-217.
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3), 244-249.
Churchill Jr, G. A.,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4), 491-504.
Easterlin, R. A. (1995). 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7(1), 35-47.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Forth Worth.
Ennew, C. T. (1996). Good and bad customers: 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banking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4(2), 5-13.
Flott, L. W. (2002). Customer satisfaction. Metal Finishing, 100(1), 58-63.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6(1), 6-21.
Fornell, C., Johnson, M. D., Anderson, E. W., Cha, J., & Bryant, B. E. (1996).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nature, purpose, and finding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4), 7-18.
Ghiselli, E. E., Campbell, J. P., & Zedeck, S. (1981). Measurement theory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WH Freeman.
Griffin, N. (1997). The buddha from another planet. Esquire, 128(4), 60-61.
Gronholdt, L., Martensen, A., & Kristensen, K.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cross-industry differenc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4-6), 509-514.
Guilford, J. P. (1950).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USA, 5(3), 207-2019.
Jacob, R. (1994). Why some customer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Fortune, 130(6), 215-220.
Jones, T. O., & Sasser, W. E. (1995). Why satisfied customers defe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6), 88.
Kim, M. K., Park, M. C., & Jeong, D. H. (2004). The effec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switching barrier on customer loyalty in Korea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8(2), 145-159.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Philip Kotler.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Prac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5/e.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LaTour, S. A., & Peat, N. C. (1979).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ACR North American Advances..
Macfarlane, D. J., & Thomas, G. N. (2010). Exercise and diet in weight management: updating what work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4(16), 1197-1201.
Nunnally, J. C., & Bernstein, I.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acGraw-Hill. _ d. Intentar embellecer nuestras ciudades y también las.
Oliver, R. L. (1993).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attribute bases of the satisfaction respons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3), 418-430.
Parasuraman, A., Berry, L. L., & Zeithaml, V. A. (1993). Research note: More on improving quali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69(1), 140.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94). Reassessment of expectations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58(1), 111-124.
Prus, A., & Brandt, D. R. (1995). Understanding your customers. Marketing tools, 10-13.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4), 295-306.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Reichheld, F. F., & Schefter, P. (2000). E-loyalty: your secret weapon on the web.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4), 105-113.
Sallis, J. F., Linton, L., & Kraft, M. K. (2005). The first Active Living Research Conference: growth of a transdisciplinary field.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8(2), 93-95.
Schreyer, R., & Roggenbuck, J. W. (1978).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s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s, 1(4), 373-394.
Stum, D. L., & Thiry, A. (1991). Building customer loyalt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5(4), 34-36.
Thompson, A. M., Rehman, L. A., & Humbert, M. L. (200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hysically active leisure of children and youth: A qualitative study. Leisure Sciences, 27(5), 421-438.
Wanous, J. P., & Lawler, E. E. (1972).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2), 95.
Yang, A. Y., Zhou, Z., Balasubramanian, A. G., Sastry, S. S., & Ma, Y. (2013). Minimization Algorithms for Robust Face Recogn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2(8), 323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