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4 0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騏均
研究生(外文):Ci-Jyun Li
論文名稱:不動產讓與擔保之研究-以不動產登記實務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Alienation Guarantee for Real Estate -Taking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Practice as the Center
指導教授:謝志鵬謝志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Peng Hs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不動產讓與擔保擔保信託融資性租賃抵押後信託按揭擔保土地登記
外文關鍵詞: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warranty trustfinancial leasetrust after mortgagemortgage guaranteeland regist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1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擔保物權在學說上具有多樣性,當事人在利用擔保物權時具有較彈性的使用空間。讓與擔保一詞所包含之對象包括動產讓與擔保及不動產讓與擔保,動產擔保多數學者認為已有動產擔保交易法可資適用,故本文僅限於討論不動產讓與擔保。不動產讓與擔保為物權法上擔保類型一種,在外國發展已久,學者與實務多肯認其存在,惟在我國尚無法律明文規定,其是否適合我國國情與實務,有無在我國立法之必要,有待研究與討論,此亦為本研究之目的。
不動產實務上類似不動產讓與擔保類型不少,例如傳統的賣與擔保、買回,以及近年來的新興的融資性租賃、抵押後信託予同一人、擔保信託、按揭擔保等,惟我國現行法規過於老舊,難以解決相關問題,因此皆有學者主張採讓與擔保說,以利適用,解決法律上問題,故本論文僅以不動產登記實務作為研究探討的主軸。
本論文共分五章,首章說明以我國不動產讓與擔保為題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就不動產讓與擔保之起源、沿革及各理論為介紹,藉以了解我國傳統不動產讓與擔保發展之現況。
第三章則整理近年來不動產實務上出現之新興類型,闡述其社會現況、性質及學說之爭議,分析其特點,並與前章不動產讓與擔保作比較,觀察有無可借鑒不動產讓與擔保之處。
第四章則先就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前,探討現行問題與解決之權宜措施,再闡述學者所規劃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採行之方向,並就立法後不動產登記實務可能衍生之問題,研擬適宜之配套措施,以利不動產登記實務之進行。
末章則綜合歸納整理前述比較與適用之心得,並提出建議,期能拋磚引玉,有助於未來不動產讓與擔保之立法與適用。
Real rights for security have diversity in theory; Parties have a flexible space in the use of real rights for security. Alienation guarantee includes alienation guarantee for movable and immovable properties. For movables security,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Personal Property Secured Transactions Act shall be applied for. Therefore, only the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i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The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is a type of security of real rights law,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in abroad and most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recognize its existence.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law to expressly provide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actice of the R.O.C.. Therefore,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legislate shall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further, which is surel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real estate practice, there are some types of security similar to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such as traditional sale security, buy-back, as well as the newly emerging finance lease in recent years, trust to the same person after mortgage, warranty trust, mortgage guarantee, etc. However, the current laws of the R.O.C are too old to cope with the related problems. Thereby some scholars advocate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guarantee in order to apply and to solve legal problems. So the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this thesis focus o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practice.
The thesis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a)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purpose, scope and approach of the study on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b)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relevant theories of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so as to lear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c) the third chapter sorts out the newly emerging types in real estate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elaborates their social situation, properties and theoretical disputes,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s with the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mentioned in former chapter, in order to observe whether the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can be referred in some aspects; (d) the fourth chapt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levant expedient solving measures before the legislation of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Then it states the direction of legislation of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which scholars planned. And for possible problems arising from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practice after legislation, it explores suitable supporting measures to facilitate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practice; (e) the fifth chapter sums up experiences and ideas originating from the aforesaid comparison and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hoping to get effects of “throw out a brick to attract a jade” and facilitate the legis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ture real estate alienation guarante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概論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二章 不動產讓與擔保 4
第一節 讓與擔保概說 4
第一項 意義與特徵 4
第一款 意義 4
第二款 特徵 4
第二項 沿革與社會作用 5
第三項 讓與擔保之有效性 7
第四項 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 9
第二節 不動產讓與擔保 11
第一項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取得 11
第一款 當事人 11
第二款 擔保債權 12
第三款 標的物 12
第四款 設定行為 13
第二項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效力 13
第一款 對內效力 13
第一目 擔保效力之範圍 13
第二目 標的物之利用關係 14
第三目 標的物之保管義務 15
第四目 標的物之保險利益 16
第二款 對外效力 16
第三款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實行 18
第一目 意義 18
第二目 要件 18
第三目 實行之方法 20
第四目 擔保權人取得所有權之時期 21
第五目 設定人之餘額返還請求權 21
第六目 債務不足額之清償義務 22
第四款 設定人之標的物返還請求權 22
第三項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消滅 23
第三節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 25
第一項 學說見解 25
第二項 實務見解 26
第一款 信託法施行前 26
第二款 信託法施行後 28
第四節 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必要性 30
第五節 小結 32
第三章 我國實務上類似類型 33
第一節 融資性租賃 33
第一項 意義 33
第二項 性質 33
第三項 我國實務見解 34
第四項 小結 36
第二節 抵押後信託 38
第一項 設定抵押權 38
第一款 概說 38
第二款 流抵約定之目的與特點 39
第二項 信託所有權 40
第一款 概說 40
第二款 關係人 40
第三款 信託之目的與其限制 41
第四款 信託的優點 42
第五款 申辦信託所有權登記相關程序 42
第三項 設定抵押權後信託所有權予同一人 44
第一款 意義 44
第二款 適法性 45
第三款 類型 45
第四款 獨立性 46
第五款 與不動產讓與擔保比較 47
第一目 二者之異同 47
第二目 抵押後信託之優點 49
第三目 抵押後信託之問題 50
第六款 小結 51
第三節 擔保信託 52
第一項 概說 52
第二項 我國實務見解 52
第三項 讓與擔保與擔保信託之辨異 53
第四項 日本新信託法修正之法制異動 53
第一款 概說 53
第二款 2006年之修正 54
第三款 修正之方向 54
第一目 受託人責任合理化 54
第二目 尊重當事人意思 55
第三目 完備受益人之權利 55
第四目 信託種類多樣態 55
第四款 對我國的借鏡 56
第一目 強化忠實義務 56
第二目 納入受託人公平義務 58
第三目 增修商事信託運作 58
第四目 增修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之範疇 58
第五目 導入限定責任信託制度 60
第五項 我國信託法草案 60
第一款 增訂信託類型 60
第二款 健全信託法制 61
第三款 信託觀念之明確化 61
第四款 信託規定之彈性化 62
第五款 現行法適用疑義之釐清 62
第六款 配合其他法制之修正 63
第六項 小結 63
第四節 大陸按揭擔保制度 65
第一項 起源與沿革 65
第二項 意義 66
第三項 法律性質 68
第一款 學說見解 68
第二款 實務見解 72
第四項 與不動產讓與擔保之比較 72
第五項 小結 75
第五節 啟示與反思 77
第一項 我國物權之利用與興廢 77
第一款 永佃權之刪除與農育權之立法 77
第二款 典權之利用與存廢 78
第三款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暗潮 79
第一目 不動產質權之潛伏 79
第二目 抵押後信託之興起與利用 81
第三目 類似類型之發展 82
第四目 不動產讓與擔保之需求 83
第二項 理論與實務之抉擇 84
第一款 抵押後信託發展之核心 84
第二款 我國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必要性之再探討 86
第三款 不動產讓與擔保於我國之作用 88
第四章 立法前後我國不動產登記實務之問題與對策 90
第一節 立法前之問題與權宜措施 90
第一項 立法前之問題 90
第二項 立法前之權宜措施 90
第二節 不動產讓與擔保理論之立法 92
第一項 立法化之呼籲 92
第二項 立法化之問題 93
第三項 中國大陸物權法草案建議槁 94
第四項 我國學者理論之具體架構 96
第五項 登記實務問題之解決 98
第六項 立法上可能產生之問題與建議 99
第三節 立法後不動產登記實務衍生之問題與對策 101
第一項 概說 101
第二項 強制登記問題 101
第三項 所有權移轉登記問題 102
第四項 當事人問題 104
第五項 實價登錄問題 105
第六項 稅務問題 106
第一款 土地增值稅 107
第二款 地價稅與田賦 108
第三款 房屋稅 109
第四款 契稅 109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立法之建議 113
第一項 立法方面 113
第二項 不動產登記方面 113
第三項 稅務方面 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一:內政部地政司土地建築改良物信託契約書填寫範例 122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著作(依姓氏筆劃排列)
1.于海涌,絕對物權行為理論與物權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2.王文宇,新金融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3.王志誠,信託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
4.王志誠,信託之基本法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5.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6.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0年9月。
7.王闖,讓與擔保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
8.內政部,土地登記審查手冊,內政部編印,2011年10月。
9.史尚寬,物權法論,自版,1971年11月。
10.吳光明,新物權法論,三民書局,2009年9月。
11.周小明,信託制度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
12.梁慧星等著,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法律出版社,2011年。
13.陳本寒,擔保物權法比較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04月。
14.溫豐文,土地法,二版,2000年9月。
15.劉春堂,動產讓與擔保之研究,《民商法論集(一)》,輔仁大學法學叢書,1985年8月。
16.劉得寬,民法諸問題與新展望,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5月。
17.蔡明誠,物權法研究,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
18.賴源河、王志誠,《現代信託法論》,二版,1997年12月。
19.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五版,2010年9月。
20.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四版,2007年6月。
21.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五版,2010年9月。
22.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五版,2010年9月。
23.謝哲勝,土地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7月。
24.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10年6月。
25.謝哲勝,信託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26.謝哲勝、常鵬翔、吳春岐,財產法專題研究(四)一中國民法典立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27.謝哲勝、常鵬翔、吳春岐,流質押契約自由與限制,財產法專題研究(五)一中國民法典立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28.關濤,我國不動產法律問題專論,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
(二)學位論文
1.王柏淨,借名登記契約—以不動產物權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8年。
2.朱家寬,權利移轉型擔保法律構造之研究-以所有權之擔保作用觀察,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3.林靖揚,指鹿為馬一自交易第三人之角度探討以金融資產為標的之融資契約定性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頁15-16。
4.胡天賜,從法律經濟分析試論我國民法第四百二十五條,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
5.連雅婷,讓與擔保制度之研究-兼論與信託制度之關連,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01年9月。
6.陳榮隆,讓與擔保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7.張婷,兩岸動產擔保物權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8.楊漢東,讓與擔保制度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9.謝永誌,中國大陸按揭擔保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05年7月。
(三)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1.王文宇,信託之公示機制與對世效力,《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二)》,2003年4月。
2.王輔仁,信託占有之法律性質,中興法學第9期,1974年12月。
3.王澤鑑,動產擔保交易法三十年,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八冊,1996年。
4.余向陽、袁菁,論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法律性質,法律適用,2003年第3期。
5.李希,試論按揭的法律屬性,政治與法律,1998年第3期。
6.李智仁,讓與擔保VS.擔保信託—中日法制之觀察,今日合庫,2009年09月。
7.李禮仲、張大為,日本信託法修正對我國信託法修正之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2009年12月。
8.吳光明,動產讓與擔保法律制度之研究-德國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4月。
9.吳明軒,試論法律行為之無效,法律評論,1987年3月。
10.吳傳華,商品房預售中的按揭及其法律思考,房地產案件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
11.周裕良,銀行按揭所涉及法律問題,房地產案件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
12.姚輝、劉生亮,讓與擔保規制模式的立法論闡釋,財產法暨經濟法,2007年3月。
13.張長青、席智國,讓與擔保之妥適性研究—我國物權法是否應當確立讓與擔保制度,政法論壇,2005年3月。
14.張國炎,論按揭的法律屬性,政治與法律,1998年第6期。
15.許合進,略論住房按揭,當代法學,1999年第2期。
16.許忠信,從國際金融法之觀點論融資性租賃立法規範之必要性,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17.許明月,英美法上的按揭(Mortgage),民商法論叢第1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
18.黃志明、張琦,論按揭的法律地位,法學家,2001年第3期。
19.黃宗樂,現代物權法原理及發展——以台灣法為例,輔仁法學第15期,1996年。
20.黃慈姣,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必要性之探討,萬國法律,2007年2月。
21.陳榮隆,民法擔保物權之修正與擔保物權類型之發展,台灣法學新課題(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22.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上)─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5月。
23.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下)─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6月。
24.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實行,法令月刊,2000年10月。
25.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借殼信託契約,月旦法學雜誌,1997年8月。
26.陳榮傳,典權新法析論與存廢評估,月旦民商法雜誌,2010年6月。
27.陳聰富,虛偽意思表示隱藏讓與擔保,月旦法學雜誌,2001年10月。
28.許惠佑,不動產讓與擔保與買賣契約,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86年6月。
29.程力,樓宇按揭對我國抵押制度理論發展的影響,房地產案件新問題與判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
30.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叢書繡輯委員會編輯,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1999年8月。
31.劉晉,樓花按揭的理論研究與法律調整,房地產案件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
32.蔡明誠,讓與擔保-最高法院八十八年臺上字第一三三四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0年3月。
33.謝哲勝,流質(押)契約自由與限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5年8月。
二、網路資料
1.月旦法學知識庫,http://www.lawdata.com.tw/anglekm/logout.htm,(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2.內政部統計年報,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3.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4.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Law.aspx,(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5.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aspx,(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6.教育論文全文索引資料庫,http://192.192.169.230/edu_paper/index.htm,(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7.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dd11kL/webmge?mode=basic,(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附錄一:內政部地政司土地建築改良物信託契約書填寫範例
參考網址: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fileclick.asp?onid=192,(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0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王文宇,新金融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2. 26.謝哲勝、常鵬翔、吳春岐,財產法專題研究(四)一中國民法典立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3. 27.謝哲勝、常鵬翔、吳春岐,流質押契約自由與限制,財產法專題研究(五)一中國民法典立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4. 1.王文宇,信託之公示機制與對世效力,《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二)》,2003年4月。
5. 2.王輔仁,信託占有之法律性質,中興法學第9期,1974年12月。
6. 7.李禮仲、張大為,日本信託法修正對我國信託法修正之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2009年12月。
7. 8.吳光明,動產讓與擔保法律制度之研究-德國與我國現行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4月。
8. 9.吳明軒,試論法律行為之無效,法律評論,1987年3月。
9. 12.姚輝、劉生亮,讓與擔保規制模式的立法論闡釋,財產法暨經濟法,2007年3月。
10. 16.許忠信,從國際金融法之觀點論融資性租賃立法規範之必要性,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11. 20.黃慈姣,不動產讓與擔保立法必要性之探討,萬國法律,2007年2月。
12. 21.陳榮隆,民法擔保物權之修正與擔保物權類型之發展,台灣法學新課題(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13. 22.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上)─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5月。
14. 23.陳榮隆,讓與擔保之法律構造(下)─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八○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6月。
15. 24.陳榮隆,讓與擔保之實行,法令月刊,2000年10月。